※ 引述《MoreLight (大文)》之銘言:
: 記得當在國文課本裡讀到鴻門宴原文,雖然原文精彩,情節曲折,但是有兩點存疑一直沒
: 有解疑:
分享一點我的觀點
: 1. 當樊噲闖入鴻門宴裡,項羽耐住性子問他來者何人,當問明是為劉邦駕車者時竟然賜
: 給他一塊生豬肉與一斗酒,樊噲也不客氣地即席用劍切生豬肉吃起來。為什麼項羽不賜煮
張良為甚麼叫樊噲闖進來
是因為張良掌握項羽的性格愛才
不會因為樊噲闖入而誅殺樊噲
果然讓他猜中了 項羽不只不怪罪 還賜酒肉
: 好的肉給他呢?這是否代表項羽輕視樊噲的舉動?然而生豬肉應該很難切,也很難下肚吧
項羽身邊的人應該想法接近范增的人很多
都知道劉邦的人應該除
也知道項羽心軟 也都是項羽的粉絲
所以就有那種 壞人我來做 的心態
「你對項王無禮 項王寬仁不怪罪 我們也要挫折你一下」
所以項王說賜豬肩膀 他們就拿了一個生的豬肩膀
而且不給几案 不給餐具
就是想幫項王出口氣這樣
: !?
: 2. 以前曾經學到的一個知識是劍是用刺的,刀是用切的,但樊噲卻可以用劍切肉。請問
項羽大展身手的時候就有記載
他在會稽守官廳裡面直接開無雙 殺了上百人
而開頭第一劍 就是拔劍砍下會稽守的頭
劍的脊在中間 所以刺的時候結構最強
並不是砍的時候就弱
勾踐劍的出土文物來觀察 兩側開刃很深
前端微微放大 都是適合砍擊的設計
: 這個知識是不精確的嗎?而在後文看到范增「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這應該
: 是指他用佩劍刺碎玉斗吧?
用劍柄就能做到 不是大問題
: 雖然這兩個問題應該很笨、很瑣碎...,但一直存在心中沒有解惑。請問大家有什麼看法
: 呢?
: 也很想順便請教樊噲的八卦。樊噲光是在鴻門宴裡就救主有功,似乎一路以來軍功也不小
: ,但他為何對韓信這麼惶恐,相見時還跪拜送迎,說:「大王乃肯臨臣!」呢?
當時的跪拜不是後來的跪拜 是基礎的禮節
意思是樊噲對韓信很謙遜
當時的韓信已經不是王 跟樊噲一樣是侯
但是樊噲得寵 韓信待罪 前途一個明一個暗
樊噲是最早最早就跟劉邦的人 又跟呂家有親
是元老中的元老 親貴中的親貴 功勞又高
但是對後來入夥的韓信 還是如此的謙遜
可見樊噲的智慧
韓信是好將軍 把他安撫下來 一來幫國家留才
二來避免韓信造反 樊噲稱韓信為王
是韓信最得意的事情 韓信當然對他推心置腹了
舉個現代的例子 假如有個張先生是省長
後來敗選只當了不分區立委 去拜訪另一個林區域立委
林立委在門口迎接 「張省長!怎麼這麼有空來看我!」
這個前省長整個心就柔軟了
樊噲的應對進退 一直都不是單純的武夫
他勸項羽的時候言詞鋒銳
勸劉邦不取財寶的時候有收取人心的大戰略
而且他有勇武也有將略 帶兵也是常勝將軍
是個厲害的人物
: 謝謝大家!
以上一點小看法 跟您分享 謝謝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2-08-07 06:56:00樊獪: 俺就一殺豬的粗人,沒啥見識。常跟豬一起,也就堪堪學會了它們一門絕技....
作者:
fc01 2022-08-07 10:07:00好不好切其實跟刃的彎度有關,然後一樣的重量刀劍做越直長度越長,越好刺,西方騎兵軍刀(劍)末期都在爭議要多彎如果是追擊潰散的步兵作彎一點砍人效率比較高但是騎兵間對戰一吋長一吋強,越長可以先刺中對方
大推!感謝感謝,也覺得樊噲是個很厲害的人物有武力,有口齒,有膽識,也能謙和待人但可惜他最後好像也在宮鬥中被殺了..
給生豬肉那一段解釋也感覺真的很有道理,項王只說賜給他生豬肉,侍從藉此想要挫折沛公方的人更正:賜給他豬肉,而侍從給生的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22-08-07 12:28:00可能是叫你滾回去自己煮,結果他當場自己吃了起來
作者:
CGT (Peter)
2022-08-07 13:37:00樊噲是劉邦妹夫,皇親國戚也要尊稱一聲大王,給足韓信面子上面寫錯是呂后妹夫、劉邦的連襟 XD
作者: SunnyBrian (人気薄二冠馬) 2022-08-07 16:37:00
大推,優文
樊噲沒被殺啊,雖然有一度,陳平奉劉邦的臨終命令要殺他,但也沒下手。
感謝w大~看維基說樊噲被陳平綁赴京城,以為他就此被殺了,剛剛才細看到因劉邦駕崩,呂后為他平反
作者:
HAHAcomet (值得信任的彗星å°å¤©ä½¿)
2022-08-07 22:30:00推觀點
作者:
Feckham (肥克漢)
2022-08-07 22:46:00陳平在綁樊噲這一段過程超精的,危機之中全身而退
原來如此,也感謝v大對陳平綁樊噲這一段的解說本來也為劉邦殺功臣、陳平推老友入火坑感到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