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6百年排水措施 北京大雨紫禁城沒在怕

作者: mstar (Wayne Su)   2016-07-22 11:01:22
皇城之內當然都沒事兒沒事兒,但皇城之外呢?
先別論一般平民住的地方,光是中央部會在雨下大一點時就會淹水:
暴雨襲擊後的老北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4d31f0102vctq.html
老北京地處華北平原最北端,華北平原雨量分佈不均勻,70%的雨量集中在夏季,
且不同年份降水量大不相同,極易成災。
  老北京地勢呈西北高、東南低,歷史上永定河多次氾濫成災,洪水曾5次侵入北京城
。元朝統治的98年間,北京在其中48年發生了水災,不到2年一次;明代276年中,
北京地區的水災年份達104個,平均3年一次;清代268年間,北京有128個水災年份
,平均2年一次。民國38年間,北京有17個水災年份,平均2年一次,最大的一場發
生在1939年,整整下了40天雨。
  為什麼北京水災這麼多呢?
  首先,這與農業發展有關,北京地處華北平原,周邊土地多被墾殖,濕地被侵佔殆
盡,原有湖泊之水也多用來灌溉,歷史上海淀是一片巨大的湖泊,今已不存,元代
三海面積是今天的3倍,隨著湖泊面積越來越小,蓄水能力大大下降。
  第二,這與舶來作物有關,特別是玉米的引入,在山區等貧瘠、寒冷的土地上也可
耕種,大大地破壞了原有植被,加大了水災的破壞力。
  第三,城市排水設施不發達,明代雖有御溝貫通城市,清代特別加以整修,但監管
乏力,到清代中期許多地段已經被私人佔據,在御溝上建房居住,許多地段出現嚴
重淤積,由於沒有相關經費,故無人問津。
  第四,城市規劃不足,居住者公德意識薄弱,導致防洪能力大大下降,以龍鬚溝為
例,在原“金魚池”一帶,本是金代皇家園囿,清末民初期間,大量移民居住在此
,他們多從事皮革生意,有鞣制皮革作坊200多家,他們肆意往溝中排污,導致從
天橋十字路口向東一公里多,成為奇臭無比的“龍鬚溝”。一遇暴雨,災情難以收
拾。
  第五,城市基礎設施差,城市中溝壑較多,比如二龍路,原是“二龍坑”,乃元朝
金水河故道,一直沒有填平,清朝司法機關都在附近,一下雨便會遭災。震鈞在《
天咫偶聞》稱,一旦下雨,則大門以內水沒過車廂,各司只好用木床搭成路,俗稱
“水淹三法司”。
造成老北京暴雨成災的主要禍根,在於永定河的雨後氾濫。永定河的上游有個湖泊
,河北省百姓叫他「訛倍兒坑」。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國家便出巨資,由清華大學
水利系張光斗教授擔當主設計,在訛倍兒坑上建起了「官廳水庫」。官廳水庫的建
成,使永定河真的「永定」了下來。老北京的暴雨成災,才不再「屢見不鮮」。
北京作家老舍,曾有「老北京颳風像香爐、下雨像墨盒子」之說。其實何止於此,
應該補上一句:「下暴雨則像河塘」。
高陽《清宮外史》摘錄:
  然而張之萬仍舊在為難。過堂畫供,是不是請惇王參與呢?稍微多想一想,便知不
符定制,決不可行。但不請他參與,又將他安置在何處?如果不是大堂正坐,便得
請他到堂官聚會辦事之處的白雲亭去休息。無奈刑部地勢最低,連附近的都察院,
大理寺常要鬧水,有名的「水淹三法司」。如今五月裡霪雨不絕,白雲亭「宛在水
中央」,進出都用几案排成橋梁,又如何請惇王去坐?
徐珂《清稗類鈔》「沙壅水淹」:
翰林院有沙堆,刑部有白亭,地最低,雨後水深一二尺,
故有「沙壅翰林院,水淹三法司」之謠。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6-07-23 18:43:00
其實這類事情 現在照樣不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