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譜] 原住民食材2ー刺蔥、姆指瓜、龍葵

作者: immigo (米果)   2019-06-09 20:28:24
大家好,我是野和尚
希望上次的【食譜】原住民食材2ー刺蔥、姆指瓜、龍葵大家還喜歡
這次要分享的是刺蔥炒蛋、涼拌姆指瓜、龍葵粥、炒龍葵四種
(再拿之前的來充個數)
本次圖文請見:https://reurl.cc/Qomd0
因為都是第一次使用的食材
因此我偏向不要加太多的調味或食材性質的改變
(像上次的天鵝瓠就加太多小魚乾了)
想嚐試食材本身的味道
所以做法本身也都非常簡單
也才會這篇一次放了四種菜色,三項食材
哈哈哈
先聊聊刺蔥,它又叫食茱萸
因為全株有刺,包括枝幹及葉背面都有
所以也有鳥不踏這樣有趣的名字
名字裡雖然有蔥,不過跟台灣習慣的蔥長卻完全不一樣
但跟香樁又長得形狀有點類似
(這是在跟老闆娘聊天的過程中,他拿出來自己開店用的刺蔥)
(冷凍的刺蔥莖,上面也都帶刺)
刺蔥可能是大家比較常聽到過的原住民食材
因為有些山產店也會有
它的營養價值高
又有一種結合柑橘類的清香以及香草類的香氣
被跟花椒、薑並為「三香」
一般食用的部位是嫩葉
也許嫩莖可以拿來煮湯或燉肉?
在台灣比較常見的就是刺蔥煎蛋、包水餃,或炒肉類去腥
基本上當它是可以去腥的辛香植物,應該就可以了吧
姆指瓜本人長得相當幽默呢
看起來很像是被縮小燈照到的西瓜
無論是形狀、外皮顏色,都跟西瓜很像
不過打開,裡面又跟黃瓜比較相近
(完全就是西瓜的長相啊)
拇指瓜學名叫做「佩普基諾」
別稱有墨西哥酸黃瓜、墨西哥迷你西瓜
原產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區
可以拿來做蔬菜沙拉、涼拌、醃製、調製雞尾酒
我在花蓮時看到的姆指瓜
店家也是建議我做成涼拌
當場直接生吃
的確跟西瓜完全扯不上邊
像黃瓜多一點
皮有點粗,但不到難咬
裡頭清甜帶微酸,水份充盈
口感比黃瓜更脆硬些
最後來說到龍葵
在查資料的時候發現
龍葵似乎是滿常見的野菜
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我直至今日才認識它
(一大袋龍葵)
龍葵又叫黑珠仔菜、烏甜仔菜
葉及果實都可以食用,也可入藥
有清熱解毒的效果
不過未熟的青果及嫩葉都含有生物鹼
要吃的話需要煮熟,而且一次不能吃太多
不然可能會導致死亡
我在花蓮黃昏市場看到的龍葵很便宜
本來想說買個五十塊看看
沒想到老闆娘一直裝一直裝裝到我心裡發寒
才三十塊就滿滿一大袋
我只好趕緊阻止他,哈哈哈
不過煮了之後也縮得超多
一個人吃的話,大概三餐左右的份量
(還是很便宜啦)
龍葵吃起來其實有點帶苦
可以清炒、煮湯
這次我用加蕃薯煮粥的方式做
也試著清炒
在苦韻中有種蔬菜的清爽感
其實吃著吃著也覺得滿好吃的
做為每日蔬菜也不會膩口
【刺蔥炒蛋】
食材
刺蔥 適量
(老闆娘賣給我的少量刺蔥,用廚房紙巾包著)
蛋 適量
鹽 適量
(看到都是適量,應該就知道這是很家常隨意的菜色了吧…)
(備料大概就長這樣,不過我的刺蔥太多,蛋太少…)
(而且刺蔥應該再切小塊點)
做法
1、刺蔥切碎,加蛋及鹽打勻
2、冷鍋下油,待油變熱,下蛋炒熟即可
(是不是簡單到不行)
(連分步驟的圖片都沒有)
(成品,刺蔥切太大塊,會有點咬舌頭…)
(隔天再多加一顆蛋做成煎蛋,味道比較平衡了XD)
【涼拌姆指瓜】
食材
姆指瓜 約400克
醬油 約2-3匙
魚露 少許
薑 約一個姆指瓜大小份量
蒜 約二個姆指瓜大小份量
糖 少許
醋 3-4大匙
做法
1、姆指瓜剖半
(這是最花時間的步驟了)
(切開的姆指瓜模樣)
2、薑切末、蒜切碎
(這是還沒加入液體醃料時,突然想到趕快拍一張)
3、所有材料拌勻冷藏置一晚即可
(拌一拌就變這樣,當天也可以吃啦,不過放一晚以上比較入味)
【炒龍葵】
食材
龍葵 適量
薑 少許
蒜 少許(可不用)
鹽 少許
(龍葵葉的長相)
做法
1、龍葵洗淨,薑切絲,蒜拍開備用
2、冷鍋下油,然後下薑絲及蒜
炒出香味後加入龍葵
3、炒至龍葵縮小出水
加鹽拌勻即可
(放個炒菜的給大家瞧瞧而已,表示不是外面買回來放在盤子裡的)
(成品,真的縮很多)
【龍葵蕃薯粥】
食材
龍葵葉 一大把
米 大概半杯
蕃薯 半顆
水 兩杯
鹽 適量
做法
1、龍葵洗淨、蕃薯切成小塊
(其實我不小心切了一整顆蕃薯,但我覺得半顆就可以了)
2、米洗淨後,與水一起下鍋
大火煮滾後轉小火,加入蕃薯與鹽
煮至米熟爛
(火好像還是有點大,快速爐要再熟悉一點)
3、加入龍葵,熄火
用餘溫拌至龍葵熟透即可
(看起來好像很多)
(但其實沒有很多XD)
這次雖然有四種食譜
但是都很簡單
其實吃起來也都相當清爽呢
如果大家有空去花蓮
不妨也試試這些西部不常見的食材吧
作者: JingP (Jing)   2019-06-09 20:32:00
內文沒有文章連結~
作者: orangestar19 (don't chase me)   2019-06-09 20:32:00
龍葵阿美族語唸達賭更 拿來加泡麵煮超醒酒!
作者: immigo (米果)   2019-06-09 21:32:00
補上連結囉
作者: DrunkInDream (悔任夫婿覓封侯)   2019-06-09 22:17:00
龍葵的漿果很好吃啊,小時候住小鎮常採路邊的來吃。這不是地區差異?跟我同年齡層的也有完全不認識龍葵的……
作者: s1494041 (鐵軌旁的歌聲)   2019-06-09 22:42:00
可以用閩南語說黑甜菜看看
作者: clamplove (鹹花飛)   2019-06-10 00:00:00
刺蔥好好吃!不知道要去哪裡買
作者: jasmin960 (jasmin)   2019-06-10 11:29:00
迷你西瓜還以為台灣沒有 是進口食品
作者: l23456789O (優良鹼民)   2019-06-10 12:56:00
刺蔥葉還是費工一點去掉主葉脈 口感比較不會刺
作者: monmonder (萌萌的)   2019-06-10 14:42:00
龍葵算是植物板板草之一了 常會有人盆子裡莫名長出來XD
作者: Tchieh (貴幸)   2019-06-10 15:40:00
龍葵超恐怖的,之前人家送的盆栽裡一小株,後來自己變成兩大盆。女兒很愛找熟果吃,若是青果吃了容易腹瀉喔。摘嫩葉拿來煮麵(同二樓泡麵)很搭,苦澀味比較不明顯。
作者: omhhsib0719   2019-06-10 17:58:00
龍葵在南部很常看到,外公家院子常自己長出來,我們都唸台語歐迪呀,台北就好像很少見?
作者: b94703083 (0rz.tw/R9iEK)   2019-06-10 21:34:00
龍葵一般來說是拿來煮湯的,小魚乾薑絲再加鹽調味
作者: psyterra (羊兒不吃草)   2019-06-13 20:18:00
刺蔥阿美族跟泰雅族語都叫「打娜」,味道很清香特殊,喜歡較陰涼的地方,會長的比較好。越年輕的植株味道越重,因此也有人說種刺蔥不能讓它長到超過人的高度才能保持其香氣,其實隨著植株生長,其香氣也逐漸減少,似乎與高度無關。拿來煮刺蔥茶也非常清香消暑。
作者: plumcatcat (諾可可)   2019-06-13 20:24:00
龍葵我家(台南)臺語叫歐點規,公婆在台北叫歐甜呀菜,我都是用麻油炒薑,在把燙過的龍葵下去炒,在加點鹽,不然一樣麻油加薑煮粥,配料就肉絲、海鮮、香菇隨意阿,基本上都是先燙過才料理,是為了去苦味
作者: plmokn54 (努)   2019-06-14 03:33:00
這篇長知識
作者: waderp (石田同學)   2019-06-15 11:59:00
龍葵我家都會先揉過再煮湯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