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四種漢堡排做法比較

作者: immigo (米果)   2019-05-08 23:50:40
大家好,我是野和尚
用鐵板煎漢堡排真的是…
很爽啊,哈哈哈
不過熱板熱得有點慢就是了
這次的比較我自己有一種「啊,原來是這樣呢」的感覺
希望也讓大家參考
圖文請見:https://reurl.cc/Ap5E3
前陣子看了自己部落格裡比較有人氣的文章
很意外地漢堡排竟然名列前茅
我本來以為是那些嘩眾取寵的料理比較會吸引人的
哈哈哈
(左上:純肉、右上:牛奶麵包粉、左下:豆腐、右下:蛋)
不過想想也合理啦
漢堡肉排做起來其實簡單方便
可以單吃、淋醬、夾漢堡
也可以一次做大份量起來冰冷凍
算是煮飯的人一個很方便的食譜
網路上有許許多多的漢堡排配方食譜
觀察起來的重點,其實不外乎下面幾項
增加肉的保水度→口感
用不同食材增加份量→省錢
不同調味→味道
成型做法→口感
之前做的時候每次都只會做一種方式的肉排
我猜大家也都跟我一樣吧?
但我真的很想更清楚地知道差別在哪
於是有了這次的比較文,哈哈哈
我這次選擇用純牛絞肉加洋蔥為基底
調味只用了鹽跟黑胡椒
另外做了日式淋醬
由於沒有另外加豬肉或雞肉
好市多的牛絞肉又是有名的瘦,沒有油脂
因此應該可以去除大多數由油脂帶來的肉汁影響
更清楚地分辨不同輔料帶來的變化
(其實是懶得去買肉跟退冰牛脂肪啦)
四種做法分別是:純肉、加豆腐、加雞蛋、加牛奶及麵包粉
你做過哪些呢?
【漢堡排】
基本食材
牛絞肉 一個漢堡排約300克左右的絞肉
洋蔥 1/4切末
鹽及黑胡椒 適量
(這次用的全部的牛絞肉份量)
豆腐 1/6塊
蛋 一顆打散(不會用完)
牛奶 約30cc
麵包粉 適量
(本來覺得用板豆腐會不會比較好,後來覺得似乎差別不大)
淋醬
日式醬油 約200cc
味醂 約100cc
梅林辣醬油 約30cc
蜂蜜 約30cc
鮮奶油 約50cc
(大概抓一下,我倒的時候根本沒在記)
做法:
1、基本肉底,把牛絞肉與洋蔥拌勻
分成四等分,備用
(先簡單分成四等分)
2、純肉:下適量鹽及黑胡椒,同一方向攪拌至肉產生黏性
將肉團在雙手間交互拋接,甩出肉團中的空氣
整成你想要的大小及厚薄,放在旁邊備用
(只做一份純肉的量太少,其實很難好好攪拌)
(我後來用拍打甩肉的方式讓黏性更強一點)
(如果做大量一點,應該就沒這個問題了?)
豆腐:下豆腐,適量鹽及黑胡椒,同一方向攪拌至肉產生黏性
其餘與純肉一樣
期間豆腐會碎開,會有陣子水水的,不過當肉攪出黏性後就好了
(這樣一比,豆腐完全太多了啊,哈哈哈)
(簡單拌過的豆腐漢堡肉排,很難成型,豆腐與漢堡的分別還很明顯)
(打出黏性後,其實已經看不出豆腐的樣子了,只是肉色也淡了許多)
蛋:下蛋,適量鹽及黑胡椒,同一方向攪拌至肉產生黏性
其餘與純肉一樣
一份肉排,大概下肉排量的1/5蛋液即可,不要下太多
不然蛋白質在煎的時候會流出來
(大概是這種感覺)
(蛋與絞肉打出黏性後的樣子)
牛奶:下麵包粉、牛奶、適量鹽及黑胡椒,同一方向攪拌至肉產生黏性
其餘與純肉一樣
一開始會有點溼,等到肉把水份吸進去就好了
(瑞典牛肉丸好像也是類似做法)
(牛奶與麵包粉,打勻的樣子跟上面沒差多少,我就不貼照片了)
(另外為了讓味道不要互相影響,每次我都有把鋼盆洗乾淨,才換下個口味)
3、在煎鍋(我是用鐵板)下油,冷鍋冷油放上漢堡排
剛放下去時稍稍移動一下肉排,讓底部均勻吃到油
開中小火,一開始都不要動它,從邊緣應可判斷肉的熟度
差不多肉熟至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時翻面
(從側面可以很明顯看出肉熟到哪裡了)
(最遠處的是純肉,第二排左邊的是加蛋,第二排右邊是牛奶麵包粉,最靠近的是豆腐)
煎至肉熟即可,判斷肉熟的方式是用筷子戳入肉排中
當流出來的是透明的肉汁,不是血水時,就表示熟了
熟了以後,也可以看表面梅納反應的程度,決定要不要再煎一下
如果要再煎一下的話,可以先起鍋,開大火等到鍋面溫度上來
再下肉排,每十秒翻面一次,直到表面呈現你要的顏色再起鍋
(煎到這樣其實差不多熟了)
4、醬汁的做法,把除了鮮奶油外的所有食材倒入小鍋
打勻後開大火煮至冒小泡,熄火,加入鮮奶油拌勻即成
(淋醬做完大概是長得像這樣,不過因為我忘記拍了,就用別張照片裁給大家看一下)
心得:
其實在做肉排時就大致上猜得到完成的口感
吃下去後果然跟想的差不多
純肉的最Q,偏硬,但肉味濃郁,也稍乾
若在肉中放入一些脂肪應該可以改善
或是在做的時候打一些水或高湯進去,然後在煎的時候不要煎太久
應該也可以水份多一些
搭配淋醬味道最厚實
(起鍋的樣子,最大的是豆腐,最小最圓的是純肉)
(純肉上面的是加蛋,豆腐上面的是牛奶麵包粉的)
蛋的香味比肉的多一個味道,不是蛋香
但可以明顯吃出有不同的香氣互相影響
口感Q彈,水份比純肉稍多
不過肉味比純肉淡一點點
搭配淋醬,淋醬帶酸味的鹹讓整體滿平衡的
(由左至右是,純肉→蛋→牛奶麵包粉→豆腐,顏色也看得出差異)
牛奶加麵包粉的肉味則又更淡一點
隱約吃得到一點點奶香,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口感比加蛋的再軟一點,但仍稱得上有彈性
咬起來毫不費力
水份比蛋的再飽滿一點
沒有蛋的味道跟肉互相影響
但是肉香跟(可能是)牛奶的香氣有些加乘效果
份量比蛋跟純肉都多一些
搭配淋醬可能是牛奶與鮮奶油的關係,很合
(或是心理作用)
豆腐則是四種口味中肉味最淡,但份量最大的
口感軟棉,水份充足
雖然成型時很容易散開,但煎完還好
不過是全部肉排中最容易斷裂的
也可能是這次的豆腐放得太多了
也許再放少一點口感會更好
不過豆腐基本上沒有出味道
只是把肉的味道稀釋掉
也許當混合不同的肉(牛豬雞)後
會因為肉的互相影響,有不同的風味變化
而把稀釋的結果降低一些
搭配淋醬一不小心會把肉排的味道蓋過去
本來剛下嫩豆腐時覺得糟糕好溼好水,早知道就用板豆腐了
不過打出黏性後反而還好
倒會想說,如果我改用板豆腐
會不會豆腐比較不容易散在肉中?
(這是豆腐的斷面秀,應該啦)
比較起來
份量的話 :豆腐 > 牛奶麵包粉 >蛋 >純肉
口感硬到軟:純肉 >蛋 >牛奶麵包粉 >豆腐
肉味 :純肉 >蛋 >牛奶麵包粉 >豆腐
成型容易度:純肉 >蛋 =牛奶麵包粉 >豆腐
香氣 :純肉 > 牛奶麵包粉 >蛋 >豆腐
我心中排名:牛奶麵包粉 >蛋 >純肉 >豆腐
另外,有些做法在肉排成型時,會在中間壓一個小凹槽
這樣在煎的時候,中間如果澎起來,就不會突得這麼明顯
但我覺得其實還好
如果不介意的話,可以在上煎板時壓一下
肉是生的狀態,水份不會因此被壓出來
以上就是這次的比較
讓大家參考參考
還有哪些你覺得可以試看看的呢?
(攝影 liga)
作者: alex1156 (alex1156)   2019-05-09 00:51:00
推推幾年前做肉丸也是覺得加牛奶跟麵包粉的合胃口
作者: Fred2949 (Fred2949)   2019-05-09 01:16:00
作者: sovia (wish me luck)   2019-05-09 06:51:00
嫩豆腐? 一般不是應該用水分較少的木棉豆腐嚒…
作者: ronale (挑戰是無限 人生是永遠)   2019-05-09 08:08:00
用板豆腐都需要先重壓去除水分了
作者: fifybl ( )   2019-05-09 08:43:00
可以試試混合XD蛋牛奶麵包粉 豆腐蛋 麵包粉蛋 蛋牛奶 麵包粉豆腐
作者: Kokowaah (紅酒燉香雞)   2019-05-09 09:14:00
想詢問漢堡排冷凍之後需要解凍才料理嗎?
作者: TITANCHIU (CASHMAN)   2019-05-09 10:18:00
請問純肉是不是吃起來口感都很材?
作者: nimby ( )   2019-05-09 12:02:00
很有參考值的文,感謝
作者: philip1111 (我是駱馬不是草尼馬!!)   2019-05-09 15:53:00
之前Youtube看過用絞肉+鮪魚罐頭的懶人版本 方便好吃
作者: fifybl ( )   2019-05-09 17:48:00
純肉有打水就不會乾柴 沒打水油份不夠時就會柴
作者: Adven (電風扇)   2019-05-10 11:07:00
豆腐壓過搭配絞肉再加上土司邊 做出的漢堡排十分結實
作者: ug771 (初心)   2019-05-12 15:21:00
最近嘗試用牛肩胛+一點點奶油,煎+烤很好吃
作者: oceanfishwu (fish)   2019-05-13 19:55:00
期待你用鐵板做些鐵板料理,例如大阪燒、廣島燒或日式炒麵這類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