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全球汽車企業加速電池自主化生產,追求

作者: stpiknow (H)   2023-06-20 16:48:02
全球汽車企業加速電池自主化生產,追求價格競爭力提升
原文連結:
https://bit.ly/469tVfC
原文內容:
全球汽車企業正加快電池內部化(Battery Internalization,自主化生產)的速度。電池
在電動車(EV)成本中占比約30-40%,如果能成功內部研發,將有望實現顯著的價格競爭
力。根據業內消息,相關汽車企業正爭相投資電池的研製,希望能夠透過開發高性價比的
電池,在電動車的布局帶來巨大競爭優勢。
特斯拉(Tesla)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特斯拉最近已在美國加州佛利蒙購得新地,業界認
為其將擴大4680電池的內部自主生產。4680圓柱型電池擁有比2170電池更強大的性能優勢

特斯拉也正與日本的Panasonic以及南韓的LG Energy Solution合作,共同進行4680電池
的大規模生產。儘管在產量和技術方面,現時電池企業暫時領先特斯拉,但業內普遍分析
認為,一旦特斯拉成功實現大規模生產,電池企業的地位將受到挑戰。
福斯集團(Volkswagen Group)也明確表態,將積極推動電池內部化進程。該集團電池子公
司PowerCo計劃到2030年,員工數將從目前的約1000人增加至20,000人。此舉意在提升其
集團電池業務競爭力。
值得關注的是,PowerCo正積極從中國寧德時代(CATL)等亞洲電池企業聘僱人才,以確保
技術能力。PowerCo目前正在德國、西班牙及加拿大等地籌建工廠,預計2025年和2026年
分別在德國和西班牙啟動生產。
德國賓士(Mercedes-Benz)也攜手Stellantis投資約70億歐元在Automotive Cells
Company(ACC),從事車用電池的研發與生產,承諾到2030年將電池產能提高到至少120
GWh,期望能打造歐洲電動車電池冠軍,以支持歐洲應對運輸能源轉型的挑戰,及確保其
電動車產業關鍵部件的供應安全。
中國的比亞迪已率先在電池和電動汽車兩個領域均達到自給自足。該公司從電池生產起家
,現在已經成功實現對電動汽車關鍵部件的內部化,並藉由優勢的價格取得市佔。今年前
1-4月份,比亞迪已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電動車出貨量排名第一的品牌。
韓國最大的汽車公司現代汽車也正投資研發電池,其聚焦的並不是市場主流的鋰離子電池
,而是以鋰金屬電池(LMBs)做為未來的發展方向。其研發團隊也正積極研究電池中所需的
原材料、電池單元、設計及製程等各個方面技術,並驗證下一代電池的規格,透過新技術
研發以克服目前鋰離子電池的局限性,目標是提升現有電池性能50%,並到2030年價格降
低40%。
全球汽車企業希望透過電池內部化來改變整個電動車市場的競爭格局,並推動電動車的普
及化,藉由自主生產電池,企業可以掌握關鍵技術並減少對供應鏈的依賴,進而獲得長期
的競爭優勢。
心得/說明:(30字以上)
Stellantis 的企業風險基金 Stellantis Ventures已投資 Lyten,以加速 Lyten 3D 石
墨烯應用在移動產業的商業化,包括 LytCell 鋰硫電動車電池、輕量化複合材料和新型
車載感測。
作者: siegfriedlin (齊格飛)   2023-06-20 22:02:00
好奇這些電池是可以完全回收的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