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分析|匯豐汽車被奧迪分手 癥結在這裡

作者: jason0330 (哈哈滅修乾魔哈哈問題,9)   2023-04-12 12:19:21
※ 引述《Mapleton (玫葡爾頓)》之銘言:
: 分析|匯豐汽車被奧迪分手 癥結在這裡
: 原文連結:https://ctee.com.tw/news/industry/841065.html
: 原文內容:工商時報 陳慜蔚 2023.04.11
: 匯豐汽車自2020年開始朝多元品牌經銷發展,首役取得奧迪(Audi)經銷權後,一連設

: 北投、濱江、大安據點,總投資金額逾5億元,就在最新的桃園據點即將落成之際卻突

: 「被分手」,追根究底,還是經銷商與母廠間文化差異南轅北轍所致。
: 根據匯豐的說法,此次被分手可說毫無預警,但據了解,台灣奧迪在合約即將期滿之前

: 已多次向匯豐釋放出成績未如預期的訊息,在匯豐提不出有效改善計畫,感受不到改善

: 心下,因此做出這樣的決定。
: 問題就出在雙方對改善的「決心」與「誠意」,認定標準有所差異。匯豐內部認為,儘

: 無法兩年內達到損平,但以一般經銷商成立約5~7年獲利,「我都願意幫你賠錢賣車,

: 不夠誠意嗎?」但對台灣奧迪來說,總裁安薩瑞對於VGT各品牌皆有明確目標要求,銷

: 數字攤開,儘管豐仕銷量逐步成長,距離達標還是有一段差距。
: 匯豐過去主要經營集團中華三菱及二手車SUM,儘管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大型汽車經銷集

: ,但長期經營日系品牌,習慣銷售商用車及國產車,跨足歐系豪華車品牌後,面對不同

: 業文化,尤其外國人談生意講實績,與台灣人重情份、講人情的文化完全不同。
: 因文化差異導致分手的戲碼,在全球車業也經常上演,最知名的包括為期九年的德國賓

: 與美國克萊斯勒合併案,最終異國姻緣同樣宣告失敗收場。另如雷諾入股日產,在長期

: 作關係不對等的情況下,雷諾最終也宣布將降低對日產的持股。
: 延伸閱讀
: 台灣奧迪收回豐仕汽車經銷權 將另覓經銷商
: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267386
: 心得/說明:一般總代理或原廠會強硬砍掉配合度或業績不佳經銷商的銷售權,不是要

: 回來自己賣,就是有另外的一組人馬正在強力爭取台灣北部奧迪經銷權。要是新的經銷
: 商提出的條件很有競爭力,總代理約滿換經銷商賣賣看也是可以理解。台灣奧迪會這麼
: 強硬的不續約,不排除是已經跟準備接手的新經銷商都已經談好了,不然一般在找不到
: 其他經銷商的情況下,總代理態度可能就會稍微軟一點讓現有的經銷商再繼續賣賣看。
總代理或直營銷售子公司(NSC)管理理經銷商的指標,除了業績以外也管獲利。邏輯是這
樣的,作為合作夥伴關係的經銷商,本身要能獲利,才能確保跟品牌端的合作能夠長遠。
而這也是那些外派來台灣的外國人,能不能升官回家的指標之一。
因為,總代理跟NSC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在push經銷商投資,一個經銷商如果一直
不賺錢,你就不可能期待他能跟上腳步。
總代理或NSC這邊,原則上不會去干涉一台車到最後到底多少錢成交,但是如果做出來的
成果,發現獲利表現很差,那當然就是開始去找原因。假設某經銷商掛牌數的目標都有做
到,但是新車銷售的獲利表現很差,那就可以很合理的推斷都是靠放價格在成交的。
一般來說,一個經銷商就算問題,其實是要給一些時間去修正、改進的,而且有時候品牌
的表現根本不能完全怪經銷商,品牌本身的形象、訂價、行銷策略左右了一台車能否成功
銷售的7成以上因素,經銷商扮演的角色往往是最後把客戶「推一把」的角色,以及後續
的售後服務。
就我的認知,很多老外來到台灣,基本上權力都很大,而且往往都有一種想法就是:我的
東西這麼ㄉ,為什麼你們不買單?然後,如果業績表現差,一定是經銷商沒有認真賣、策
略有問題;業績好,就說我們的產品力強、我領導有方。但這也不能怪他們,畢竟他們也
是領薪水的,被外派到台灣來,本來就說期待達到KPI,然後做出成績回家升官。
所以,我個人是覺得,什麼業績沒達標、獲利沒達標固然是造成此事件的導火線之一,但
是肯定不只有這個原因就是了,應該非常複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