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賓士六期大客車上市!車體德國原廠設計

作者: wang960615 (wangweiju)   2021-03-14 07:41:06
我跟朋友都笑說BENZ進遊覽車是為了取代早期FUSO的市場
FUSO則是一直被戲稱為MERCEDES-FUSO
在台灣歐系車的市佔第一應該還是SCANIA
當然這跟福方、永德宮早早在台灣在地生產所致
四期K380時代 根本只有SCANIA一家歐洲遊覽車可以選
喔對了 永德宮的發表會跟車展大概是商用車商中最大方的了
有去賞過車的車迷大概都懂
-
目前遊覽車聽過評價最好的是MAN
主要在底盤的舒適度上有明顯的好評
但是MAN在台灣因對代理權幾經更迭 所以車輛數一直不多
-
第二個應該是VOLVO 但是他的代理權反而穩定
車輛數不多 的原因大概還是售價
加上VOLVO在台灣一直都導入更高階的車型
所以售價都一直居高不下
目前VOLVO近10年在台灣的傳奇大概就是B13R了
搭配車體我聽說報價報到1500萬
(消息正確與否都是流傳 因為價格還有選配問題並不透明)
喔對了 VOLVO的雙層公車
台灣其實不是第一個使用的
太古VOLVO與大吉汽車在稍早就有供應韓國的市區雙層公車訂單
時至今日還在持續交車中
-
DAF嚴格來說不是正式的遊覽車品牌
他是金龍汽車的底盤部品搭配PACCAR引擎 跟方向盤(汗
但是這批車有從台灣外銷過日本就是(令人訝異)
DAF在接近三十年前就拆分出遊覽車品牌
成為VDL
又因緣際會地跟DAF同時被納入PACCAR旗下
-
說到金龍就不得不提SCANIA TOURING這款原廠巴士
至於為甚麼會扯上金龍
簡單說就是金龍/海格客車為SCANIA代工的成車
-
其實歐/日系遊覽車因為外銷數量很大
所以一直存在著底盤車+車身代工的是造型態
主要是為了適應不同國家的法規
台灣一直沒有所謂整車進口的車
最大原因是台灣遊覽車限寬2,500mm
但是歐洲當地大多數供應的成車是2,550mm
車寬對車輛機械布局影響很大
只要變動成本就特別高
MCI當初是因為舊制的限寬較鬆所以進來了一大批
但是後來就縮限車寬變成今日這樣
-
在台灣日系高階車越來越少的原因
大概還是台灣是舶來品國家
商用車的成本一直都不低
遊覽車更是有舒適性的考量
日系車的結構可能簡單 但是配備都逐漸落後
在日本當地因為是完全國產車 保養便宜
所以還滿地都是 而且車齡都偏高
但是過過鹹水就很難跟歐系車拉出差距了
-
遊覽車還有一個都市傳說
就是所謂一體成形
這是從國光/MCI時期開始出現的代名詞
因為MCI的車身是單體車身(全承載車身)
加上美系車本身就是粗壯
只要跟美系商用車捉對 不要說日系車的 連歐系車都是衛生紙糊的
歐洲也有全承載車身的廠商 NEOPLAN
印象中有聽說過SCANIA系統
不過近年來大多專攻MAN系統
-
遊覽車兩大結構
全承載車身,就跟小轎車一樣。引擎、車軸是車身上的組件
分離式車身則是台灣最常看到的 引擎、車軸會掛在一個骨架上
所以會看到有人戴安全帽開著一張底盤在路上跑XD
不過這兩者的分別有一點縮小
因為近年來分離式車身出現了運輸樑的設計
除了前後軸結構以外 骨架中段會被取下
由車體結構取代
作者: frzqp3814396 (歪果人都是很nice的)   2021-03-14 16:55:00
所以只要代號B13R的都那麼貴?
作者: ShibaTatsuya (司波達也)   2021-03-14 20:17: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