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5月中國市場 納智捷大賣122輛 市佔77

作者: Sturmvogel (fire)   2019-07-06 20:39:30
※ 引述《saitou68201 (漂泊不定)》之銘言:
: ※ 引述《hsuyihsiang (vlcc)》之銘言:
: : 我不懂車 但我知道現代車以前也是很爛
: : 韓國人用錢讓現代車下架 看現代車慢慢進步
: : 不像台灣人只會酸自己人
: : 特別是那些跟中國人一起罵納智捷的
: : 說真的 我覺得你是台奸 比鄭捷還可惡
: : 人家指著你兒子罵笨 你還要跟著說 對 我兒子超笨的 是這樣嗎?
: : 酸民批評納智捷 那酸民可以做什麼 紙飛機跟牛奶盒車而已吧
: 覺得韓國人早期用錢讓韓國車下架是愛國行為,我想你應該是搞錯了甚麼事情
: 根據資料,韓國從1962年開始頒布《汽車工業保護法》,並且一直到1986年為止從國外

: 口汽車都是被禁止的;也就是說,這20幾年之間,無論現代、起亞,或是大宇這些韓國

: 產車廠再怎麼爛,只要你是一般的韓國人,那你也沒有別的選擇
韓國汽車維基
https://goo.gl/aZfRgJ
1962年5月,韓國頒布了《汽車工業保護法》
1969 年,亞細亞汽車公司開始組裝菲亞特轎車。
在政府的扶植下,韓國汽車工業出現了
新國、新進、亞細亞、現代等
與歐美汽車公司合作組裝進口汽車零部件和半成品的汽車企業。
韓國政府的汽車保護法讓韓國一開始有四家汽車廠
而鬼島一開始就是裕隆,不准他廠濫設
車廠在韓國要跟其他人搶奶水,表現好才有資源
這是韓國跟台灣第一點不同的地方
韓國是寡占性競爭
台灣是獨占
韓國雖然管制進口
但是國產還是競爭得很激烈
而且韓國車廠不但要外國車廠打交道,還要跟本國弟兄競爭
如果績效不好,照樣倒閉
你為什麼不提這點呢?
: 也就是說,你不拿錢去買國產車,你就沒車可以開
: 這在台灣如果真的實施,我基本上是不相信有哪個鄉民會接受啦
: 誠然,你說這些為了扶植車廠而限制的汽車消費行為中,是不是可能帶有韓國民眾的愛

: 情緒,覺得大家買汽車就是要韓國車,非韓不買?
: 我會跟你說這當然避免不了,但千萬不要太美化這段過程
: 韓國車廠能被養到這麼大,養到拿去全世界競爭,是帶著很多韓國人的血淚的
: 以韓國人的立場,他們當年大概也只能被動的用鈔票下架韓國國產車
: 而且韓國政府為了扶持國產汽車產業,他們的政策作為基本上都是台灣政府只要做一點

: 會被幹到沒力的事情。像上面講的全面禁止汽車進口,意味著民眾只有破爛國產車可以

1981年2月,韓國公布了《汽車工業合理化措施》,旨在通過實現生產的專業化,
增強競爭力,提高汽車的生產能力和質量。
現代和大宇兩家公司被安排集中生產小轎車
起亞和東亞集中生產消防車和5噸以下的小型貨車
亞細亞主要生產吉普車等。
5噸以上的卡車和大轎車(公共汽車)則由各汽車生產企業自由生產。
韓國政府控制車廠的能力
絕非台灣人可以想像的
基本上,車廠要做甚麼車
政府都規畫好了
對照台灣裕隆
政府想蓋個大汽車廠,裕隆就開始鬼叫
更不用說指定車廠生產汽車了
所以不要老是靠北韓國怎樣
怎不問問車廠自己夠不夠配合政府?
: ,你就算覺得國產車再爛也只能忍痛消費;講更白一點,這完全就是拿全國民眾的消費

: 由跟錢包,來養出一個超級無敵大的財團
: 如果有人希望裕隆變成這樣,那就意味著你至少要跟韓國人一樣,那麼多年都只能買裕

我必須指出你的錯誤
韓國從來沒有讓一間車廠獨佔過
韓國只是不准進口車
但是准許合資生產
同一時期至少維持四間以上車廠競爭
從沒像保護裕隆一樣保護單一車廠
而且你故意不提韓國車廠會互相併購
你文章每次打一大堆
怎就不提韓國車場的併購史?
1999年,現代汽車收購了起亞汽車成立了現代-起亞汽車集團
大宇汽車收購了雙龍汽車,合併了大宇國民車,但由於無法擺脫財政困境,
最終被美國通用汽車收購
1999年,雙龍汽車從大宇分離出來後,5年後被中國上海汽車集團收購
三星汽車在2000年被雷諾汽車收購,成立了雷諾三星汽車
完完全全大吃小
沒競爭力的,政府也不會救你
美國人可以買走,中國人可以買走,法國人可以買走
: 台灣在1968年就解除汽車進口限制,同時期的韓國人只能在那邊開現代,要直到1986年

: 才有機會碰到進口車;坦白說,那個年代的韓國車廠品質根本不可能跟歐美進口車比,

: 謂有口皆悲,所以政府的進口限制等同於要求全民一起參加公測
: 甚麼意思呢?
: 講白一點,就是我們車爛,所以貨賣出不去,鈔票進不來,韓國發不了大財...但沒關
係?
: 我們要努力發展技術,而且這個過程會讓全國民眾一起參加公測,簡稱全民debug,測
試?
: 了我們一定抓得到問題,最終我們也會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拿政府的

: 策跟民眾的錢養財團、養車廠,順便跟國外買技術,養個20、30年就有機會成功了
: 這整個過程,放到現在來看,我基本上不覺得有哪個鄉民凍欸條
: 所以看到有些論調認為台灣政府一樣很保護國產車廠,國產車卻始終長不大,並且拿韓

: 來對比之類的,我基本上是認為這完全沒有任何可比性;光是內銷市場規模、技術取得

: 開發的過程之類的通通都不比,單純比政策保護的程度來看,台灣政府在過去幾十年之

: 對國產車廠的保護程度完全是遠不如韓國的,連車尾燈都看不到半點
: 固然裕隆集團有它現在看起來很廢或是很鳥的地方,也真的拿了國家不少錢跟政策保護

: 利益,但我相信就算是反鹽大將軍,應該也不會認為台灣政府在政策上對國產車保護的

: 度比得上以前的韓國
: 韓國為了培植他們的汽車產業,基本上完全是靠政府幾十年的全力扶持養起來的
: 但這過程值得嗎?很難說
他們的汽車產業
完全是關起門來互相廝殺養起來的
你每次都打一堆
你有講到重點嗎?
韓國政府很早就知道獨佔會使廠商沒效率
怠於生產,不思研究
所以一直以來都是放任競爭的
也許他們看到了裕隆這個鳥樣
: 我只知道如果政府徹底限制不准進口汽車,要求全民養汽車工業,所以只能買裕隆或納

: 捷的話,鄉民肯定炸鍋就是了;因為你現在覺得正L的車是工業垃圾,你根本不想買,
或?
https://i.imgur.com/TpsJ5wH.jpg
https://i.imgur.com/In7bPM6.jpg
政府當初不准豐田設廠
再規定計程車必須用國產車
再規定政府機關只能用國產車
請問你SAITO兄
韓國車廠有這麼爽過嗎?
: 我們得試著想想,1960、1970年代的韓國人能買的車,在歐美人眼中大概也是差不多水

: 的工業垃圾
: 但你是那個年代的韓國人的話,你可沒得選
: 你有得選擇,你當然可以選更好的東西,但不要過度美化韓國汽車產業發展的過程了,

: 本上韓國政府的作為完全是各種會被鄉民討厭到爆的事情,你總不能說台灣政府做就是

: 利財團,韓國政府圖利得更多、更兇,但因為結果看起來比較屌,就變得真香了
韓國在1981年時政府強力干預,指定手下的五個車廠生產指定汽車
各司其職,計畫經濟
回頭看看台灣
#1OkvgxDf
https://www.ptt.cc/bbs/car/M.1488689851.A.369.html
台灣1983年大汽車廠
1983年6月民間投資人及比率之協商已告定案,民間投資人及投資比率為:
台塑企業負責人王永慶及台泥公司負責人辜振甫各佔百分之八,
新光人壽公司負責人吳火獅及國泰人壽公司負責人蔡萬霖各佔百分之四,
大同公司負責人林挺生百分之二,
遠東紡織公司負責人徐有庠、光陽公司負責人柯新坤、和泰公司負責人黃烈火
及聲寶公司負責人陳茂榜各佔百分之一。
1982年12月23日行政院院會通過豐田汽車為大汽車廠案合資對象,
豐田汽車與中鋼經半年之檢討協商,
於1983年7月7日共同推出「台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設立計劃書」,
計劃書中之第11頁,對產銷之計劃如下:
1:內銷台數是以台灣經濟有著實質的發展和國民所得的提高,
致使可順利擴張車輛需要為前提而擬定。
2:如果事業上軌道,新公司將逐漸降低價格,以提供價廉車輛為目標,
為實施該目標需在人力、物力(零件材料、設備)財力方面加以徹底的合理化,
並做多次改善,才有實現可能。
3:外銷台數是以新公司及零件廠商能吸收豐田的技術(專門知識Know How)且
品質及成本達到日本國內的同一水準為前提而計算的。
若較之豐田和歐美生產的車輛在品質方面有遜色的話,就不可能實現外銷。
從以上各項文件看來,豐田汽車對外銷比率之看法,
自始即是必須基於:台灣之材料工業、零件生產水準以及新公司之生產Know How
必須達於先進國家水準為前提條件。
那最後的下場呢?
1984年9月
終止與日本豐田汽車大車廠合作案
轟動一時之二十萬輛大車廠案劃上休止符。
:
作者: jason89514 (節省福克斯)   2019-07-06 20:41:00
重點是當初四家車廠生產的也不是人家不要的車
作者: godbar (匈奴)   2019-07-06 20:49:00
打臉打到頭都飛了 納粉出來透氣啊
作者: iwei0930 (易容)   2019-07-06 20:51:00
?你跟佐藤完全牛頭不對馬嘴 最後的結論 韓國保護汽車不如台灣?再看ID不意外 數據引用自我解釋哥
作者: kengi1112 (黑.色.調)   2019-07-06 20:53:00
認真給推
作者: iwei0930 (易容)   2019-07-06 21:05:00
數據引到最後下的是韓國保護比台灣弱結論 這種跟現實脫節 完完全全睜眼說瞎話 數據被你引到變這樣 真是厲害
作者: MRFROG ( )   2019-07-06 21:21:00
作者: ILOVEHobr (我愛小融融)   2019-07-06 21:28:00
XD打臉
作者: hsnu103437 (宅爸)   2019-07-06 21:31:00
作者: yaritai (雅立鈦)   2019-07-06 21:35:00
大將軍一出來就不給人活路!
作者: Dayton119 (LLOO)   2019-07-06 21:37:00
推 裕隆就是阿斗
作者: Oreck   2019-07-06 21:39:00
我相信這篇,當初要成立第二家,第一家一定強烈反對是終就是政府放任的結果
作者: segio (初華)   2019-07-06 21:41:00
黑人問號.當初大家都是進口技術.沒人要做純國產只有裕隆.怎麼變成政府只支持裕隆?不同時空?看不懂要做純國產車幾時政府說不准第二家?有依據?
作者: leemingjing (免驚)   2019-07-06 21:55:00
純噓以偏概全,羽田、大慶、國產、三富、太子都是台灣汽車公司,政府也都放給他倒了,怎麼不提?裕隆是不行沒錯,但政府對裕隆的支持反覆,力道也不如韓國持續。你要不要去爬看看,大汽車廠政策持續多久?如果政府對國產的支持是足夠的,就算裕隆是吃大便的腦殘,爛泥扶不上牆,也應該要有別家車廠起來,這個「
作者: atlaswhz (王仔)   2019-07-06 21:56:00
推!
作者: leemingjing (免驚)   2019-07-06 21:57:00
沒有」便是政策執行的結果。更不用說台灣人口數只有韓國一半,小市場養車廠太吃力。
作者: Kreen (每天要更優秀一點)   2019-07-06 21:57:00
不愧是將軍,果然厲害~
作者: volleywayne (wayne)   2019-07-06 21:58:00
別太狠,某粉聽不懂寡占和獨占的分別。
作者: HorsyDragon (好馬龍)   2019-07-06 21:59:00
作者: WOODOM (武當)   2019-07-06 22:14:00
雖然我也討厭納牌 但這邊真的不行啊...功課明顯沒做好...你的兩大論點都是錯的 首先台灣同期有不只一家車廠過...第二政府扶植裕隆的力道 如果要跟韓政府比 那是覽X比雞腿我不單講裕隆 台灣車廠的命運跟韓國比 會令人想轉生的羽田、大慶、國產、三富、太子 台灣從來不是只有一間裕隆基本上 上面的leeming大已經講很清楚了其實要砲納牌很簡單很多點 但要拿韓國情況來講 是自砸石頭台灣政府要是敢完全複製韓國的模式 今天情況不敢說一樣畢竟人口內需有差異 但可能至少也跟今天會不一樣
作者: applesck (蘋果先生)   2019-07-06 23:07:00
作者: wtmjs (金色狂風忍者隊)   2019-07-06 23:34:00
長知識推,謝謝!
作者: uldx (加油加油 ^^)   2019-07-07 00:40:00
作者: jaguarccu (堅持 & 品味)   2019-07-07 01:42:00
垃圾裕隆現在都是靠拿政府錢買土地誰跟你在研發車,納粉就是買垃圾還在幫人數鈔票霸佔了一堆好車代理權搞爛他賣你垃圾還比別人貴阿斗應該很氣被拿去比喻少主
作者: PsMonkey (痞子軍團團長)   2019-07-07 02:23:00
[舉手] 為什麼要一直提(指定)1954 年?
作者: freshbox7 (小七)   2019-07-07 02:42:00
當初比照韓國,現在應該也有不錯台灣品牌,可惜政府..
作者: tofukingkion (豆腐)   2019-07-07 06:11:00
再推
作者: sallyna123 (EYELISH )   2019-07-07 06:19:00
打納大將軍給推
作者: bla (暱稱一共要八個字)   2019-07-07 07:32:00
歷史學家在幫阿斗翻案了,他其實不是昏君
作者: chinya51   2019-07-07 08:04:00
不長進就是開酸跟拒買
作者: bluezoo   2019-07-07 09:02:00
F A T A L I T Y
作者: JLintopPG (天下第一控)   2019-07-07 09:44:00
能這樣睜眼說瞎話臉不紅氣不喘的也是厲害
作者: yumiq17 (evanshu)   2019-07-07 10:53:00
無條件支持倒閉
作者: shinkiro (Shinkiro)   2019-07-07 17:10:00
挖還是有人很忠誠XD
作者: dendrimer   2019-07-07 17:46:00
作者: danny7203743   2019-07-07 19:46:00
推 垃圾廠早點倒13億的市場都賣不到1000台汽車的廠商還能期待啥就是爛
作者: linsww (linsww)   2019-07-08 12:30:00
S大文章每看必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