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底盤不錯的房車

作者: asdzxc617 (西斯板常威)   2018-09-14 00:49:14
簡單來說
懸吊系統分2大類
構造最簡單的就是扭力樑
優點:便宜 造就車體最大空間
所以那些號稱小車大空間的 通常都是扭力樑
(Tiida、仙草、小鴨、神A…等)
缺點:開起來跟船一樣
「所以不要嫌Focus、馬3、Auris太小
他們用料都是真材實料!!!」
再來就是雙A臂
優點:開起來很穩 因為結構很粗壯
所以很多不計較空間的跑車在使用
(法拉利系列、馬自達MX-5)
缺點:占空間
「這裏要幫Auris說說話了
這種小車底盤 居然塞雙A臂下去
簡直把自己定位成平民跑車
所以吃掉一堆空間 也是很正常的」
雙A臂簡化版-麥花臣
優點:節省空間又能兼顧操控
缺點:中規中矩 不上不下
雙A臂進化版-多連桿
優點:舒適兼顧操控 很多歐洲車通常是前麥花臣 後多連桿的設計。
缺點:結構複雜造價貴
說這麼多
基本上還是要看車廠最後的調教啦。
作者: wa88 (DayAndNight)   2018-09-14 01:09:00
Auris塞雙a臂的前輩台灣也有賣 就是第1代wish的其中一個版本好像是Z版還是Z-option版? 若有錯請指正
作者: MunezSu (Munez)   2018-09-14 01:14:00
保時捷也用麥花臣了
作者: torosome (TOROsome)   2018-09-14 01:14:00
http://imgur.com/a/0ETDP 仙草沒你說的那麼不堪
作者: bang59487 (bang大家好我是聖結石)   2018-09-14 01:14:00
莫忘K8啊
作者: MunezSu (Munez)   2018-09-14 01:15:00
雙A也不是特別結構粗壯....而是可調性高痾...車場想把他做粗就能做粗啊,端看需不需要啊,你第一張雙A,Knuckle就不怎麼粗壯,機會沒有。不是越粗就越好好嗎。這跟懸吊形式真的無關。更正“幾乎沒有”...你雙A Knuckle並沒有跟阻尼平行。設計不同。但後雙A是常常這樣你扭力梁的圖,抵抗側向力跟車體平行的那個,也很粗啊。
作者: Yamaholic (山葉最高)   2018-09-14 01:41:00
勁戰的避震也不錯啊
作者: Asmark (Penny)   2018-09-14 02:34:00
頗舊表示:船?有開到歐洲嗎?
作者: banpui (banpui)   2018-09-14 02:56:00
同形式都會有不同結果,沒法這樣比,多連桿那麼多種怎麼就叫進化版;麥花臣tata和bmw都在用
作者: waterdesign (水●設計)   2018-09-14 02:56:00
馬三下一代後懸吊就要改成扭力樑了但是扭力樑不見得就會跟船一樣看那一票法系小鋼砲全部都是扭力樑
作者: tgtgl (阿駿)   2018-09-14 02:58:00
重點還是車廠的用料 調校
作者: banpui (banpui)   2018-09-14 03:00:00
雙a也可以做的又細又長,設計不良的粗壯扭力樑照樣斷在路上,與其比形式比料錢還不如直接看結果
作者: waterdesign (水●設計)   2018-09-14 03:00:00
拿下紐柏林最速前驅車的九代Civic Type R也是扭力樑但是扭力樑比較省空間這倒是真的看看TNGA一台比一台小就知道了...
作者: pp099419 (狗汁C)   2018-09-14 03:14:00
寶獅:扭力樑很船??!
作者: chingyun8245 (hjuio)   2018-09-14 03:22:00
開車殼比例就知到了啊,ma3 focus auris車頭比例偏長,又流線壓縮後座與行李箱,空間能大嗎
作者: Brooklyn99 (布魯克林99)   2018-09-14 04:05:00
很多小車也是後多連桿 吹Auris 吹成這樣
作者: waterdesign (水●設計)   2018-09-14 05:09:00
樓上可以舉例說明嗎?
作者: dhtsai (tsai dzeng-han)   2018-09-14 06:13:00
汎福特系很常見後多連桿,但玩不過扭力樑的psa/opelopel/psa玩扭力樑可以玩得過彎切豆腐
作者: daae (南極熊貓)   2018-09-14 06:41:00
zinger也是前雙A臂後多連桿阿XD
作者: tachikoma (塔奇庫馬)   2018-09-14 07:03:00
這可是二十年前連線板三大戰文....重出江湖
作者: yokann (歐洲)   2018-09-14 07:25:00
golf也是扭力樑 也沒被說船的
作者: cloud963 (KAGAYA)   2018-09-14 07:49:00
高階一點的夠府是多連桿啊
作者: YJM1106 (YM)   2018-09-14 07:55:00
這個位置零件,衝壓件跟鑄造件的粗壯程度就有差了
作者: nctudaniel (daniel)   2018-09-14 07:59:00
lancer多連桿 後座空間比馬3大多了
作者: Sunal (SSSSSSSSSSSSSSSSSSSSSSS)   2018-09-14 08:09:00
車子一大 扭力樑缺點就放大了吧
作者: ariete (正圓錐)   2018-09-14 08:14:00
扭力樑的問題不是操控性,而是操控跟舒適很難拿捏平衡點調校過程的成本遠大於多連桿系統,單件生產難度也是扭力樑高,所以最近一堆車廠回頭高扭力樑……不解啊
作者: RV (不要猜我密碼)   2018-09-14 08:23:00
扭力樑一點都不渣
作者: jamison04 (σ ゚∀ ゚) ゚∀゚)σ)   2018-09-14 08:25:00
寶獅:拍謝 歐洲沒有船
作者: daae (南極熊貓)   2018-09-14 08:27:00
法系車:誰說敢說我家底盤差
作者: ariete (正圓錐)   2018-09-14 08:35:00
307明明就超船的XDD,哪來歐洲車沒有船
作者: showingstar (showingstar)   2018-09-14 08:41:00
你的第一張圖比較像麥花臣附防傾桿欸
作者: Mysex (超強猛騎)   2018-09-14 08:41:00
你把納智捷放在哪裡 他們主打歐系底盤水準
作者: esla (無限解、解無限)   2018-09-14 08:44:00
看調教啦,我好友的狗夫6扭力樑開起來不比我a3多連桿差主要還是用料跟調教問題
作者: WTF555666 (hello all)   2018-09-14 08:48:00
介紹時都說,此車配備麥花臣多連桿,意思就是多連桿嗎
作者: wisdom   2018-09-14 08:49:00
討論扭力樑船不船以前,先把法系車排除。
作者: boddingtons (賴吧)   2018-09-14 08:49:00
Civic EF就是四輪雙A臂空間很大
作者: wisdom   2018-09-14 08:52:00
扭力樑,或說拖曳臂。最大的問題是兩後輪連動,左輪踩到坑洞,右輪也會一起反應。所以扭力樑設計的後座逃不了小坑洞會跳的宿命。
作者: esla (無限解、解無限)   2018-09-14 08:59:00
介紹麥花巨多連桿通常是前風花巨,後多連桿啦^麥花巨
作者: Hohenzollern   2018-09-14 09:00:00
PSA的車不船是多年WRC的功力吧
作者: esla (無限解、解無限)   2018-09-14 09:00:00
^麥花臣 靠唄,拆錯字,臣全打成巨是怎樣XD
作者: abcde78555 (柯比布萊恩特)   2018-09-14 09:00:00
你這篇之後要改了,馬三改用扭力梁,所以之後板上認知會變成扭力梁=操控好
作者: banpui (banpui)   2018-09-14 09:00:00
連動的程度車廠可以用橫梁來調,防傾桿的功能也是讓左右連動好不好要看車廠設定,強者拿垃圾都比我拿名琴強
作者: sdiaa (桂綸鎂)   2018-09-14 09:06:00
小威廉斯拿平底鍋都打得贏你~
作者: banpui (banpui)   2018-09-14 09:08:00
另外扭力樑 不等於 拖曳臂好壞也不是用車廠來分,t牌老老阿提斯晃到知名,vw速騰更強變扭斷樑
作者: whizz (澄)   2018-09-14 09:24:00
誰跟你雙A臂進化版是多連桿本篇觀念有誤導之嫌
作者: chandler0227 (錢德勒)   2018-09-14 09:32:00
TNGA後懸吊是用多連桿模擬雙A臂效果 非實際雙A然雙A結構不用粗壯吧.....是需要的空間大而已
作者: Oo5566 (5566)   2018-09-14 09:36:00
結論是最後一句 上面打的沒什麼意義 因為例外很多..
作者: halfq (D.G.)   2018-09-14 09:38:00
果然是只要喊出雙A 氣勢就是不同
作者: ariete (正圓錐)   2018-09-14 09:39:00
TNGA的後懸吊其實就是E式多連桿(只是這個名字有專利),但豐田五連桿以上才會叫多連桿,所以這個四連桿懸吊就變雙A臂了
作者: issuxark (中肯!優質!)   2018-09-14 09:47:00
這篇真的錯誤百出
作者: moneypack3 (錢包三號)   2018-09-14 09:49:00
那反過來問,有雙A臂但車室空間卻大嚇人的車嗎
作者: bending (bending)   2018-09-14 09:50:00
底盤主要影嚮 看用料和調教
作者: jpbptjp (海海人生)   2018-09-14 10:19:00
當然有,大型房車裝雙A臂還是有足夠空間
作者: aimlin ( )   2018-09-14 10:21:00
多連桿不是比雙a高階嗎?空間大有雙a的, 7系列就是
作者: moneypack3 (錢包三號)   2018-09-14 10:28:00
這樣不公平啊,7系列車寬都180快190了或許小車就不適合雙A臂吧,更不能要求空間了
作者: lqr84060 ( )   2018-09-14 10:31:00
清楚推
作者: aimlin ( )   2018-09-14 10:32:00
7長軸應該比扭力樑altis大
作者: pi0901 (子虛烏有)   2018-09-14 10:51:00
U7:誰的扭力樑比我粗?
作者: WizTonE (Racerlution)   2018-09-14 11:07:00
雙A跟麥花臣差很多好嗎.. 什麼簡化版本= =
作者: imreader (imreader)   2018-09-14 11:08:00
Skyactiv-扭力樑
作者: nctudaniel (daniel)   2018-09-14 11:16:00
請買扭力樑拖曳臂鳥車
作者: lclc8501 (阿霖)   2018-09-14 11:20:00
https://i.imgur.com/zVK9D54.jpg 老CORONA亂入四輪獨立麥花臣
作者: mingchaoliu (歐美系統受害者)   2018-09-14 11:20:00
扭力樑就會船?PSA/Opel表示:
作者: GyroZep (Gyro)   2018-09-14 11:41:00
破舊別丟臉了,越來越無聊
作者: realestate (不動產)   2018-09-14 11:45:00
拖曳臂不一定就是船,重點在成本,便宜的如日系車,那就真的船,但像PSA或Golf這種的,用料好,成本高,開起來穩空間又大
作者: mmppeegg (我是寂寞的)   2018-09-14 12:01:00
多連桿可以做到舒適兼操控,這也通常是高級車的必要選項
作者: missin (EVO)   2018-09-14 12:09:00
破舊也是扭力樑啊,操控差?
作者: BillHuang (能登かわいいよ能登)   2018-09-14 12:24:00
Golf前4代都是扭力樑
作者: wayne0411 (別講那些五四三)   2018-09-14 12:36:00
不要在誤導大家了,扭力樑很船?
作者: stevely (stevely)   2018-09-14 12:46:00
扭力樑不一定船阿 看看FIESTA就好 那個操控爽度比FOCUS還高 GOLF7 就有扭力樑跟多連桿 但是車室都一樣大啊GOLF的扭力樑也不船 跟常見的TIIDA ALTIS YARIS差很多
作者: DerLuna (陽月)   2018-09-14 13:24:00
這篇簡化到觀念混亂了
作者: autumnwind (唉~~)   2018-09-14 13:40:00
Lancer多連桿 TyperR FK2扭力樑 誰底盤比較好啊?
作者: nctudaniel (daniel)   2018-09-14 14:15:00
lancer
作者: k7202001   2018-09-14 14:40:00
還好我的都前後五連桿
作者: wizozc495711 (wizozc49571)   2018-09-14 14:52:00
Golf A-class低階用扭力梁 高階才多連桿Fk2扭力梁竟然那麼好何必FK8改多連桿
作者: go2gether (HappyGO)   2018-09-14 15:01:00
用日系某幾種車款懸吊來說全世界車種 根本就是錯誤
作者: callmelanpo (陳亨利)   2018-09-14 15:19:00
fk8表示:我扭力樑我是船更正fk2
作者: GhostWall (鬼打牆)   2018-09-14 15:20:00
某 Gy 又出來秀下線了
作者: tivallion (Tiva)   2018-09-14 16:12:00
Golf7 扭力樑 還是比國產多連桿好 看調教吧
作者: ilovewhere (我喜歡哪裡?)   2018-09-14 19:03:00
我操噓文的打一篇出來聞香啊幹
作者: TaiwanNeko (台灣小小貓)   2018-09-14 20:36:00
我怎麼記得雙A臂比多連桿高級
作者: pipi7878   2018-09-14 20:51:00
我覺得最後一句才是重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