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台北 Tesla P75D 試駕心得

作者: LIONDODO (LION)   2016-08-03 15:29:39
http://imgur.com/WAVENob.jpg
今天由於朋友想要購入的關係,一齊去新光A11的Tesla試駕,試駕的是三百多萬的P75D
的款式,一些簡單心得分享。
http://imgur.com/xWqJUSb.jpg
先說結論:Tesla Model S 是一台前座駕駛非常爽,後座乘客...沒那麼爽的好車
方向盤與座椅皆可前後上下調整,中控台是完全數位的液晶螢幕,有你能源的消耗頻率
以及時速等等。沒有排檔桿,檔位要再一般汽車雨刷位置的地方打桿,往上R,中間N,
下是D,按鈕按一下進入P檔。一開始會稍微有點不習慣,習慣就好了。
http://imgur.com/G9nqjvi.jpg
由於沒有排檔桿跟手煞車,扶手前方就是置物空間,愛放什麼放什麼,後座有兩個冷氣
出風口。
http://imgur.com/yPyX5os.jpg
門把的設計十分有趣有設計感,皮質摸起來也不錯
http://imgur.com/8we54ez.jpg
全景天窗,在台北正午的陽光下其實有點點熱,不知道是真的天氣太熱,或是天窗的緣故
http://imgur.com/c0W2dz3.jpg
么壽大的螢幕,一切設定都在這邊,有GoogleMap與行事曆、音樂、電話、設定等等,你
可以直接在這邊調整動力回收煞車的程度(愈高愈省電)以及懸吊高度、天窗開啟程度等
等。
好,上路吧
駕駛座的椅子包覆性非常好,調整好坐姿之後會有一種與汽車融為一體的安全感,配合線
性的油門反應,讓人駕駛起來感覺很輕鬆。這個油門有點難以描述,如果以汽油車來比較
,我們在起步時經常會先踩深一點的油門再放開,讓車子取得向前的動力。但Tesla或是
說電動車,你踩多少油門他就給你多少動力,你踩深就貼背。如果從0開始起步,Tesla踩
油門用1到10來表示程度的話,1就是1動力,5就是5動力,汽油車可能要先踩到5取得向前
的動力候才回到1來。
也就是說沒有拉轉速的問題,開起來就像打電動一樣,非常輕鬆寫意,P75D的動力在都市
超車也非常好用,稍微踩深一點就有貼背感向前衝了。由於安全問題,在試駕中沒有大腳
給它一拜下去看有多猛,但我猜肯定不會讓人失望吧。
駕駛螢幕顯示也非常有趣,在開車的時候,因為角度關係,你幾乎不會去注意到中間那台
17吋的大螢幕,但駕駛螢幕就會看得到,Tesla會偵測你車子四周的交通路況,甚至連是
汽車或是機車都能分辨出來,並即時秀在你的螢幕上頭。盲點偵測做動時也會把範圍以扇
形的方式秀出來。
由於只是在都市中試駕,速度也頂多七八十,底盤還很難說,但應付坑洞的馬路感覺十分
硬朗,轉彎也給人安定感,我猜測與電池都鋪在底盤,重量的緣故。
以駕駛來說,這真是一台會讓人想無目的的出去兜風的好車。
http://imgur.com/WcjbXym.jpg
自動停車偵測也很有意思,在速度低於一定程度時,車子會自動掃描經過的地方,如果偵
測到有停車位,就會在駕駛螢幕上,車的相對位置顯示出「P」符號,這時你打到R檔,倒
車顯影開啟,會出現一個自動停車的按鈕,你點下去後就看它表現了。雖然讓男駕駛失去
了往後看倒車抓住副駕後背迷死副駕女孩子的帥氣動作,但還真的很方便。
但可惜的是,鏡頭沒有做到環景,攝影機只有後鏡頭,我在結束下車要停在路邊時就會覺
得「如果有就好啦!」。雖然自動停車有路邊停車功能,但如果是停在路邊前後都沒車時
它似乎就不會做動,由於Tesla算蠻寬的車,我第一次停會抓不準距離(加上看不到車頭)
,如果有個環景或是車側攝影就能更方便了。
前面爽完了,換到我朋友爽之後我坐到後座,感覺就不對了。Tesla P75D 的後座不能說
是很慘,空間大,中間幾乎沒凸起。但是屁股的位置稍微低了,椅面不夠長造成大腿的
支撐會不太夠。後座是幾乎三個標準座椅的寬度,頭枕也有三個,但這台沒有做中間扶手
可以靠,也沒有門把,配上不是很好坐的坐姿與皮質座椅,如果你不繫上後座安全帶的話
(不繫上會有聲音提示你要繫)就會很容易滑來滑去,即使繫上了也還是會想抓住個什麼
東西。
如果開啟動力回收煞車到「標準」的話(低就跟我們一般開汽車差不多),只要你油門放
太快一些,就會有一點「撞到牆」的感覺,速度會大幅變慢以回收動力,駕駛可能沒什麼
感覺,但後座的人會很不舒服,這應該可以靠駕駛改變開車習慣來彌補(我的猜測),但
以這價位的車來說,P75D 雖然後座的空間不小,但實在說不上是好坐。
http://imgur.com/XKJ3HKj.jpg
無窗框玻璃,帥帥der
http://imgur.com/Be86PLa.jpg
以充電來說,目前台灣Tesla正在與台北市政府協調建造更多的充電站,目前也已經在各
大百貨公司興建像是照片中的這種 Tesla 充電車位(不過不是 Super Charger),除此
之外,台灣其實已經有非常多已經鋪建好的裕隆Luxgen充電柱,輸出為80A,非常足夠
Tesla充電使用。未來這些充電柱車位也會限定只有電動汽車才可以停,相關的法規則都
還在與政府研擬之中。
另外關於自動駕駛的部份,台灣也還在討論法規當中,技術要在台灣上是沒問題的,只是
法規需要再討論。以我的試駕經驗,能在駕駛螢幕上看到機車在我的右後車門,真是讓人
有點安心...。
作者: cchch (GY)   2016-08-03 15:31:00
Wow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6-08-03 15:31:00
推推 這個夠強大
作者: dream0955 (阿輝)   2016-08-03 15:32:00
有錢真好
作者: kerorog66 (便當加雞腿)   2016-08-03 15:34:00
想坐看看@@去新光三越信義區都可以試坐嗎
作者: hareluyac (牧-重度傲嬌控)   2016-08-03 15:35:00
等自動出了再買
作者: gingiby (gingiby)   2016-08-03 15:36:00
推 之前去a11看實車試坐 真的很美科技感十足 預約試駕說要等車到才能試 期待中去a11坐免錢啦 9月會有實體店面開幕
作者: supereva (eva)   2016-08-03 15:45:00
我坐了倒是覺得內裝不太好勒 以300萬的等級來說跟新e class比起來..
作者: jason0330 (哈哈滅修乾魔哈哈問題,9)   2016-08-03 15:50:00
其實他的雨刷開關還有排檔桿是直接用賓士的零件
作者: jorden (William)   2016-08-03 15:53:00
感覺動力跟操控是隨心所欲
作者: hayashi0728 (Eason)   2016-08-03 15:54:00
是一部有錢也不想買的車
作者: gingiby (gingiby)   2016-08-03 15:56:00
我很喜歡它的中控大螢幕 應該沒有車廠比它更大 超跑等級的馬力扭力加速感和操控只能試駕才能感受到了
作者: JEON (果然是鄉民的世界)   2016-08-03 16:03:00
嘉偉一兩年前的試駕就有提到後座超難坐的問題了
作者: Ankuo (奶茶就是我的辣妹)   2016-08-03 16:07:00
讚讚,不知道後座太低的問題, Model X是否就沒問題了, 等展示再來試試看
作者: warlord (瑪麗亞的添屎)   2016-08-03 16:08:00
台灣都要缺電了還買特斯拉 ……
作者: wellkom (wellkom)   2016-08-03 16:10:00
你為什麼不燒煤來發電呢?
作者: YJM1106 (YM)   2016-08-03 16:30:00
我都養皮卡丘發電,有時候用電量尖峰,我還會下去騎腳踏車發電呢
作者: cfk301 (WHY ME)   2016-08-03 16:53:00
油電、純電在車版=娘馬自J也懂特斯拉!?
作者: peterchenyw (ChenYW)   2016-08-03 19:15:00
去現場隨便看 就像去看手機一樣 不過業務很會看人 感覺不出有能力買的他只會隨便應付你
作者: dslite (呼呼)   2016-08-03 19:38:00
手機都會忍不住帶尿袋了 汽車電量恐懼會更可怕
作者: kuominj   2016-08-03 19:42:00
太帥了
作者: bearland (夜鷺食穀)   2016-08-03 20:00:00
不只在台灣,在美國神秘客測試評比,Tesla銷售態度也是Tesla在美國各汽車品牌已連續幾年蟬聯銷售態度最後一名連負責這項調查的Pied Piper管理公司總裁也想不通為什麼明明銷售人員態度評比最後一名,但Tesla銷售量卻成長Mystery Shoppers Put Tesla Dealerships in Cellar –Again 報導出處 https://is.gd/Gp8Kvc
作者: sylviehsiang (Shawn)   2016-08-03 21:37:00
免關稅再叫我
作者: LIONDODO (LION)   2016-08-03 21:45:00
現在免徵25%貨物稅,你等免那17.5%的關稅幹嘛xd
作者: JustinLYS (假的斯汀)   2016-08-03 23:36:00
好棒的心得文!市區重踩應該會嚇到~加速看YUOTUBE影片..非常的快...
作者: ex876 (Pencil)   2016-08-04 08:15:00
北車有充電車位 藍還綠格 上次看一台VIOS 應該是魔改電動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