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今日習作(15)

作者: Goodsignet (印子)   2016-05-12 21:37:40
先前的一篇分析<行穰帖>獲得某些大大的推文
讓不才想到還有一篇<平安帖>分析或許可以與各位大大分享
http://p3.pstatp.com/large/2862/850111231
本帖是行草的經典範本,現今保存於 台北故宮博物院。
先重述一次
相近的單字如果用類似的元素表現,稱做呼應
相近的單字如果用相反的元素表現,稱作對比
帖中 "平安" 的 "安" 字,"存想","當復" 是字形較大的視覺焦點
如果第三行的視覺焦點由行首的 "當復" 移至下方的 "由同"
與另外兩個焦點恰好形成一斜直線,便稍嫌規矩,不足以為巧
吾家羲之作此安排,使三個焦點形成中國書畫典型的三角構圖
另一個喜好用三角構圖的例子便是明朝著名花卉畫家陳淳。例:http://goo.gl/4fTkAT
值得注意的是,三個焦點中的前兩個作壓筆粗重
而由於同一件作品中相似性若太多,將造成視覺的疲乏
所以第三個詞組變化得較為舒展細瘦
且 "存想" 兩字的壓筆採一右一左地呈現
以上是平安帖相互呼應的部分
對比的表現方面:<諸人近集>的 "近" 較為細瘦,對比於<平安>的 "安" 較為粗壯
而 "來無由同" 及 "明日" 都遠細瘦於 "存想" 二字
同時 "明日" 的連筆也豐富了畫面的變化,而且是作品中唯一的連帶
在筆畫方面,<諸人近集>的 "近" 字,其先粗後細的捺筆
影響了宋四家的米黻;<增慨>的 "慨" 字,其蕭散的浮鵝鉤
和<諸人>中 "人" 字的寫法
也多在後世的行草作品中不斷出現。
昔日吳師麗琴有云:
寫二王的字,筆管可以傾斜至 70度 ~ 75度
來表現側鋒的味道
如平安帖中的 "安" 字
此帖大小字呈漸進式的變化,暗示著書寫者的心情較為和緩
和徐渭的風格形成兩個對比。http://goo.gl/Xxs77v
字的大小似音樂性地起伏變化,而在 "當復" 的時候達到高潮
字體也從行書縱放為草書,然後慢慢地消退
到 "增慨" 的時候做歎息式的 Ending , 便戛然而止。一切是那樣地平和自然。
董其昌認為王羲之的字 "似奇反正" ,"當復"的 "當" 和 "增慨"
都運用了字內空間不等分割來達到此效果,而沒有絲毫突兀的感覺。
最後談到第一行的 "來十餘",它有點像行穰帖中 "九人還" 那一段
都是作軸線錯位連綴 (注:邱振中的《書法的形態與闡釋》行氣分析法用語),
而悉字就是邱振中所講的雙重軸線的例子:
一條軸線由上而下,另一條軸線由左上到右下,
以單字的雙重軸線來說,多發生在欹側的體勢
一條是平衡的重心,另一條是體勢的方向
但是作品中我們一般只利用一條軸線承上啟下,其他軸線不會落入人們的感覺中
只有當這個字用一條軸線承上啟下,用另一條軸線串接下字時
潛在的軸線才發揮作用,才能被人們感知。
另外由 "餘" 字不自然的游絲可推斷此帖應為摹本。
斷句的方式很多,我喜歡的版本是:
此粗平安,修載來十餘日。
諸人近集,存想明日當復悉來。
無由同增慨。
最後是今日習作,以當一笑
http://signetgood.pixnet.net/album/photo/645646592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