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破曉的軍隊》,推薦的三部曲。

作者: fatisuya (伊達楓)   2022-05-22 09:04:52
https://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48227404
即便你生活在一處相對平和的地方,不要遺忘遠方正有人在為戰火所苦。牢記這種教訓,
是這類戰爭文學與歷史存在的必要。
歐美人在這方面的建樹頗豐,細數一下,翻譯成中文的有前陣子考李留斯‧雷恩
(Cornelius Ryan)的歐戰三部曲,剛剛由燎原出版社再版,而簡體書市場有伊恩‧托爾
(Ian W. Toll)的名作:太平洋戰爭三部曲跟里克‧阿特金森(Rick Atkinson)的“解放三
部曲”。這三個系列的共同特色都是:在堅實的史料支持下,以高可讀性的文筆深刻描述
了戰爭的現實與細節,對普通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
雷恩跟阿特金森的作品主題雖然都是以英、美的西歐戰事為主軸,但兩個系列並不互相衝
突,恰相反,是互補的。前者以諾曼地登陸、市場花園作戰跟柏林之役為主題,從局部的
細節去看整個經過;而後者則是從北非戰役、義大利戰役到西歐解放,從更大更全面的視
角解說這場戰事。所以,當讀者看完阿特金森的作品,再去讀雷恩,可以得到更多的補充

本書《破曉的軍隊》是這“解放三部曲”的第一本,以盟軍在北非登陸的「火炬作戰」起
到突尼斯戰役為止,描述新動員參戰的美國第一次發動大規模戰役的摸索經過,與跟強敵
德國初次交鋒失利的痛苦記憶。坦白說,觀看本書的讀者最強烈的印象,肯定是盟軍的各
種笨拙行為跟錯誤,阿特金森在他的筆下都毫不客氣與保留地描寫出來。
其實,二戰前,美國參加過的較具規模的戰爭,一是他們自家的內戰,另外一場則是一戰
。前者年代久遠,後者他們也只是過過水就結束了,然後接著就大規模裁軍,勉強只保留
了一些有經驗的基層幹部。在整個二、三零年代,美國陸軍的規模與水準就算說是只有一
些中等國家的標準也不算過分。當他們在41年參戰時,雖然憑著犯規的工業能力迅速擴軍
,但「實務經驗」可不是這樣就能彌補過來的。阿特金森在本書最主要想表達的就是這段
。他認為美國高層起初始終想要直撲歐陸本土是個錯誤又可怕的想法,英國要求先從地中
海進軍雖然是抱有私心,卻「意外」救了盟軍。因為從歷史的後見之明來看,以美軍在北
非對維琪法國那種毫無戰意的二流軍隊尚且打成這樣的表現,在42、43年就登陸西歐肯定
被元氣尚在的德軍無情的輾壓,遭到重創的盟軍恐怕又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恢復有生力量跟
信心,即便不至於輸掉整個戰爭,但歐洲史肯定是要改寫的,搞不好到時候解放巴黎的是
紅軍而不是戴高樂了。因此,在北非儘管打得難看,至少美軍上下賺到了滿滿的經驗值,
他們的陸軍有了具戰鬥經驗的老練之師,統帥全軍的艾森豪威爾經過打磨終成寶玉,巴頓
、布雷德利等也都冒出頭來,踏上成為名將的道路,美國人可以漸漸地不用再忍耐英國盟
友的白眼。
不過,阿特金森也不忘展現一下美國暴力的工業實力。當德軍還在用騾子運輸的時候,美
國人直接在阿爾及利亞蓋一座裝配廠,訓練當地工人把吉普車零件組好。機場不夠?動員
工兵團及龐大機具十天半個月有多少弄多少給你。突尼斯戰役的時候,盟軍已經是用資源
在輾壓軸心國了。
北非戰役其實相對其他西歐戰場,是最冷門的一塊,不過不意外,因為對交戰雙方來說,
都沒啥好說事的。德軍在這邊又痛失十餘萬大軍,但美軍也沒有打的多漂亮。倒是他們以
前拍過一部電影:北非諜影,個人之前看過,還蠻有趣的,特別是維琪法國的眾生相,不
妨試試。
阿特金森這三部曲,目前只有簡體中文,看樣子要有繁體也不容易。不過如果真要引進,
是否沿用譯稿就要謹慎了。重慶出版社這三本都是用不同的譯者,水準參差不齊。第二卷
《戰鬥的日子》是著名的軍事譯者“小小冰人”,可以放心,但本書跟多人合譯的《黎明
的砲聲》就要注意了。目前筆者看完的這本《破曉的軍隊》,就遇見幾個翻譯上的問題。
例如,前幾章介紹地理環境時,說到阿爾及利亞有座“巴巴羅沙宮”,譯者下了註解:德
意志國王腓特烈一世建造的。這讓我愣了一下,心想這個是普魯士國王吧?不過他跟阿爾
及利亞啥關係?查了一下,果然是跟那個大海盜紅鬍子巴巴羅沙搞混了。
再來,四號戰車,是德軍的一款主力戰車,德語寫作:Panzerkampfwagen IV,縮寫
Pz.Kpfw. IV,英文通常寫:Panzer IV,不過有些老外會寫成MK 4(Mark IV 四號)。這個
其實會讓人有些困擾,因為你如果直接估狗,通常查到的是一戰的那輛英軍早期坦克。如
果譯者的軍事背景不熟的話,就會犯錯。
本書初出版時,就被譯成了梅卡瓦(以色列當代主戰坦克),非常讓人噴飯。這個再版的編
輯可能看到過讀者指出這個錯誤,但他的處置只是把中譯拿掉,保留MK IV,這讓我想他
可能還是不知道正確意思是什麼,乾脆讓讀者自己去看。德軍在北非戰場服役的戰車不多
,其實就算用推算的也不難。
最後,阿金特森的文風犀利,喜歡用暗喻跟反諷,但譯者不知道是中文能力不足,還是沒
有真正理解原意,常常都是用直譯表達,不能說錯,但讀者看起來就會非常突兀或彆扭。
這個水準,最多只能給個差強人意的評語吧。
但不管怎樣,阿金特森這三部曲,有能力的就看原版,不然就像我一樣加減著看也行,總
之,喜歡這個主題別錯過就對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