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NFT狂潮》NFT的應用、缺點、購買、挑選

作者: wackynoteis (Wacky)   2022-04-24 23:42:28
《NFT狂潮》NFT 的應用、缺點、購買原因和挑選方式
千億商機的數位經濟革命?還是血本無歸的經濟泡沫?
圖文好讀 https://readingoutpost.com/nft-handbook/
我最近讀完了《元宇宙》、《加密貨幣聖經》和《NFT狂潮》,加上自己接觸的眾多文章
與資訊,整理成這篇主要以《NFT狂潮》讀後心得為主的長文,分別探討五個主題:NFT
是什麼、NFT 的應用、NFT 的缺點、買 NFT 的原因、如何挑選 NFT?
雖然接觸了這個領域一段時間,但仍有許多新資訊尚待消化。我目前手上擁有一種加密貨
幣,也購買過一項 NFT 憑證,更多的計畫也在陸續進行中。這篇文章的內容,除了整理
既有的資訊之外,也包含了我的大量看法,歡迎你讀完之後跟我分享你的想法。
NFT 是什麼?
NFT(Non-fungible token)又稱為非同質化代幣。NFT 是由區塊鏈來「驗證」和「保護
」的獨特物品,可以確保特定物品的出處、所有權、獨特性的真實性。
NFT 的「代幣」特性是源自於區塊鏈,就像是比特幣是從比特幣區塊鏈製造出來,以太幣
是從以太坊區塊鏈製造出來。NFT 也屬於加密貨幣的一種,大多數的 NFT 在太坊區塊鏈
上製造出來。NFT 可以在區塊鏈上買賣和轉讓,所以它擁有代幣的可交易性和流通性。
NFT 的「非同質化」特性,指的是每一個 NFT 都是獨一無二的,你無法用另一個 NFT 來
替代。相反的,例如美元是「同質化」的,五張一美元的鈔票,和一張五美元的鈔票,價
值相等且能夠互相替換。比特幣也是「同質化」的,如果你收到一顆比特幣,你不會管它
來自哪個錢包位址,每一顆比特幣都是價值相等且能夠互相替換。一顆比特幣就是一顆比
特幣,一美元就是一美元。
整體而言,NFT 是這種新的數位資產類別的「統稱」,進一步細分還有非常多的種類、技
術、平台。如果要瞭解一個特定項目的 NFT,就需要去理解它各項特徵,而不是用一個
NFT 的統稱去一言以蔽之。
NFT 的六個應用種類
在區塊鏈上面製造出來的 NFT,可以區分成以下六個應用種類,我分別說明其內容還有我
的看法:
1. 數位藝術及收藏品
數位的圖片、影片、GIF 動畫、音檔、3D 模型、文字內容,可以在區塊鏈上面被鑄造成
一個獨特編號的 NFT,擁有這個 NFT 編號的錢包地址,就等於擁有了這個 NFT。
我認為收藏品 NFT 它本身沒有任何「內在價值」,但它的「外在價值」取決於人們對這
件收藏品的「價格共識」。如同藝術家或創作者的實體作品,如果這幅畫大家有共識它
值 100 萬,它就值 100 萬;如果大家認為這幅畫沒有價值,那麼連擺在家裡你都會嫌占
空間。無論是實體或 NFT 藝術品的本身沒有內在價值,有價值的是人們的共識。
因此,收藏品 NFT 的最大問題在於,如果人們在市場上都有共識認為它有價值,那它才
有價值。如果明天人們認為它沒有價值,那它就一文不值。例如最近的一則新聞〈Jack
Dorsey推文的NFT身價暴跌,持有人無法如願高價脫手〉,購買者花了美金 290 萬買了一
則 Twitter 推文 NFT,現在想出售卻乏人問津,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
購買收藏品的本質就是投機,而非投資。收藏品本身在未來不會「產生」利潤,唯一的獲
利的是期待人們對它仍然保持價值共識,在未來才能賺取價差。這種投機不會因為它是實
體收藏品或 NFT 收藏品而有什麼差異。
任何想購買 NFT 收藏品的人,都應該先認真思考一個問題:「你真的懂實體收藏品在玩
什麼東西嗎?」然後再問:「你知道實體和 NFT 收藏品的差異是什麼嗎?」如果你還回
答不出第一個問題,不要玩。如果你也回答不出第二個問題,絕對不要玩。
2. 遊戲內的物品
遊戲公司可以把遊戲內的裝備和道具跟 NFT 綁定,擁有這項 NFT 的玩家就「擁有」這些
遊戲物品的使用權利。例如 F1 Delta Time 這款賽車遊戲,玩家必須擁有車子、駕駛、
輪胎的 NFT 才可以參加比賽。
我認為遊戲物品的 NFT,在本質上就是遊戲中的虛擬寶物。如果玩這款遊戲的人數減少,
或者遊戲公司營運不善,這款虛擬寶物就會變得一文不值。因此,遊戲物品 NFT 的價值
,取決於這家遊戲公司的對這款遊戲的營運好壞。
3. 數位收藏卡
像是「魔法風雲會」或「爐石戰記」之類的卡牌遊戲,就可以把每一張卡片鑄造成 NFT,
讓擁有卡片 NFT 的玩家可以互相交易。卡片 NFT 的價值,同樣跟卡牌公司的營運好壞成
正比。
4. 數位地產
像是 Decentraland 這款虛擬世界,就模擬了真實世界的線上環境,在裡面的虛擬土地可
以鑄造成 NFT,讓使用者去買賣這塊土地的所有權。數位地產 NFT 的價值,也跟這款虛
擬世界的營運狀況成正比。
5. 網域名稱
一般常見的網域名稱是 .com、.net、org 等網址後綴,它們是由一個中心化的權威機構
分配、管理和監督,這個機構的名稱是「網際網路名稱與數字位址分配機構」(ICANN)
,他是私人的非營利機構,幫全球域名系統(DNS)制定政策,並且追蹤域名的擁有者。
區塊鏈的域名「不是」 ICANN 的一部分,他由區塊鏈自己決定。區塊鏈的域名保存在加
密貨幣的錢包中,它本身就是一個 NFT。區塊鏈的網址後綴(例如 .crypto 和 .eth)不
是用來連結到網站,而是用來「簡化」加密貨幣支付。
例如比特幣地址通常有 34 個字符、以太坊的地址有 42 個字符,如果你擁有一個自己
的 .crypto 的域名,就可以將這個域名連結到你的加密貨幣地址。別人只要透過簡短的
區塊鏈域名,就可以傳送加密貨幣到你的錢包。
區塊鏈網域名稱稱的優勢是它是一種 NFT,只要經過一次的區塊鏈驗證、付出一次的鑄造
手續費之後,它就永遠屬於你的了。一般的網站域名,則需要每年繳付續訂費給中心化的
管理機構。
6. 活動票券
以往參加實體或線上活動,主辦方會要求你出示購票證明,用來驗證身分。現在主辦方可
以鑄造 NFT 門票來販售,驗證的過程就可以透過區塊鏈來進行,而不需要第三方的中心
化組織去驗證。主辦方也可以透過智能合約,設定 NFT 的轉售分潤要發送給誰。如此一
來,擁有票券的人可以自由轉售票券,而轉售的部分利潤則會發送給主辦方指定的人,避
免流入次級市場的黃牛口袋中。
NFT 的六個缺點
相較於傳統藝術品、收藏品和其他的資產,NFT 的優點是可被驗證的真實性和所有權,同
時也具備了加密貨幣的可交易性等其他優點,可是 NFT 也不盡然是「完美」的解決方案
。要全盤了解一樣東西,也必須了解它還不夠好的那一面。
以下列舉六項缺點以及我目前的想法。
1. 高昂的礦工費
「礦工費」(gas fee)指的是在以太坊上面的「交易費」。既然你要在區塊鏈上面進行
交易,就必須付給其他礦工(驗證者)一些費用,才有人願意付出電腦運算力幫你驗證交
易。問題在於,當同一時間的交易量激增時,礦工費也會隨之高漲,目前最多人使用的以
太坊最被詬病的就是高額的礦工費。有時候礦工費甚至會「高於」你想買的 NFT 價格。
為了改善這個缺點,讓區塊鏈的交易更快速、更便宜、耗能更少,以太坊在 2021 年 12
開始從「工作量證明」(PoW)共識機制逐步轉移到「權益證明」(PoS),也就是許多人
所認知的「以太坊從 1.0 升級到 2.0」1 2。截至 2022 年 3 月為止,以太坊的礦工費
已經持續下降當中(但仍然很高)3。
2. 內容儲存的長久性
提倡 NFT 可以長久存在的依據是:只要 NFT 存在的區塊鏈還存在,NFT 就不會消失。這
裡要留意的是,長久存在的是「NFT 購買證明」(也就是一段編碼),而不是「NFT 數位
內容」。
舉例來說,如果你買了某位藝術家的「NFT 影片」,這段可播放的影片儲存在哪裡呢?如
果藝術家貪圖方便,把影片存在 Dropbox 上面,然後把 NFT 證明指向這段影片的連結,
你購買的當下會認為影片是存在的。如果改天藝術家有意或無意把這段影片下架了,會發
生什麼事呢?你會繼續擁有 NFT 購買證明,可是指向影片的連結失效了,你等於只擁有
了一個空殼證明。
當然,數位內容的儲存,可以透過 IPFS 這類型的「去中心化雲端儲存」方案,達到真正
的長久保存(只要 IPFS 存在的一天,檔案就不會消失),可是你得確保你支持的藝術家
是使用這種可靠的儲存方法。
3. 冒名問題
錢多的地方騙子愈多。你或許聽過新聞報導,當下熱門的 NFT 領域詐騙猖獗,很多騙子
會冒名藝術家進行詐騙,還有許多 NFT 計畫被國際詐騙和駭客集團惡搞的案例。尤其在
這個階段,許多對於 NFT 還不熟悉的新手貿然踏入了這個領域,在技術基礎不夠紮實的
情況下,更容易中了詐騙的圈套。
我認為,這個問題不是出在 NFT 本身,而是基本的人性。就像是你如果還不懂股票,你
就跑去跟那些江湖半仙老師的單,然後賠了一屁股,回想起來你可能也覺得是詐騙。問題
出在人本身的貪、不懂卻想賺、不查證卻盲信,換到哪個領域都是一樣的結果。出問題的
不是 NFT 的技術,而是一直以來不曾改變的人性。
4. 可能出現額外的複製品
提倡者可能會告訴你:每個 NFT 是獨一無二的。這句話說對了一半。如果你買了一個藝
術家的 NFT 圖片,以為它是獨一無二,結果隔天這位藝術家又用一樣的內容,創造出另
一個 同樣的 NFT 圖片。在這個情況下,兩件 NFT 的購買證明雖然不同,但圖片內容和
NFT 創建者都是同一位藝術家,到底哪一件才是獨一無二?你擁有的那件還有價值嗎?
或許市場會淘汰這麼做的藝術家,問題的根源回到了人們彼此之間的信任。
5. 福利和實物的交付問題
NFT 創建者可能會說,購買了 NFT 就給你福利,也就是幣圈裡的術語「賦能」,例如你
可以用 NFT 購買證明去兌換某一張典藏卡片,或者是參與某一個私密社群。往壞的方向
想,如果 NFT 創建者突然食言,它不再提供這些福利和兌換了,你可以怎麼辦?現階段
來說,如果都只是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上執行,最好的情況也只是 NFT 平台禁止那位創
建者再次銷售,似乎沒有更好的罰則,對購買者的保障非常的低。
可行的解決方法,或許是 NFT 創建者以符合消費者服務條款的方式明文紀載,讓這項賦
能成為一種「商業買賣的服務內容」,NFT 和區塊鏈只是在背後運作的「數位技術」。如
此一來消費者才能擁有具體的保障。或許在去中心化的科技世界裡,還是不能缺少中心化
的法律來達到最基本的約束。
6. 同樣具有區塊鏈的缺點
a. 沒有申訴的管道:如同上一點所說的,在區塊鏈這個去中心化的世界,如果你跟對方
產生了交易糾紛,基本上你是求助無門的,這也是目前在這個領域詐騙猖獗的原因之一。
這也形成了一種弔詭的現象,去中心化強調獨立個體彼此的合作,卻不存在彼此的信任;
中心化的機構強調組織集權的運作,卻也因此能夠被信任。
b. 個人責任:在區塊鏈上面所有的行為都是「成果自負」,也就是你自己要研究交易的
對象是否可信,交易的平台是否安全,交易的項目背後的技術到底是什麼,老話一句就是
「你要自己做研究」(do your own research)。最好堅持和有信譽的創作者和公司做生
意,要非常、非常、非常小心騙局。如果有什麼東西聽起來很像騙局,那很可能就是騙局

c. 冒牌網站和管理員:冒名的問題不只有 Web3 時代才有,以前的 Web2 和 Web1 也一
樣盛行。解決的方法是自己平時就要培養「識別能力」,你要留意網站的網址是否正確,
你要留意任何要求你提供個資的管理員。基本上所有你在 Web2 和 Web1 曾經堤防過的,
在 Web3 一樣也不能少,而且只能更加堤防。
d. 假 App 和詐騙郵件:很多冒名的 App 會誘使你輸入你的加密貨幣錢包資訊,也有很
多駭客會假冒區塊鏈公司寄信給你。同樣的,你以前怎麼堤防詐騙,現在就怎麼堤防。不
要因為貪心或緊張就交出了錢包的資訊。在區塊鏈的世界裡,一旦你的電子錢包失竊或被
駭,是「無可挽回」的悲劇,你求助無門,也沒有人能夠幫上你任何事情。
e. 潛在攻擊和廢幣:如果一群礦工擁有某個區塊鏈上 51% 的算力,就足以攻擊導致區塊
鏈蒙受極大傷害。規模愈大的區塊鏈,愈不容易發生這種問題。新興的或是成長階段的新
鏈,遭受攻擊的可能性則高出許多。不要碰你覺得太新、太小、太脆弱的新玩意兒。
絕大多數的新區塊鏈加密貨幣,因為發展不起來而遭受創始人遺棄,也被稱為「廢幣」或
「死亡幣」。同理,絕大多數的 NFT 很有可能在幾個月或幾年之後,沒落了、被遺棄了

為什麼要買 NFT 的五個理由?
世界上存在數以百萬計的 NFT,分布在廣大的市場當中,哪些引你了的注意?你為什麼要
買它呢?《NFT狂潮》的作者們給出以下五種原因,我分別說明,並且加上我自己的想法

1. 意義
對許多人而言,如果對某一位藝術家的主張或過去的經歷感同身受,你或許會想支持他,
並且購買他的作品。除了傳統的實體的作品之外,NFT 提供的是一個可被驗證真實性的購
買證明,足以證明你對某一項作品的所有權,並且在未來有機會能夠跟別人交易。
在這個層面上,我認為就是把「心靈上的支持」,轉換為透過加密貨幣購買 NFT「行動上
的支持」。比起傳統的支持方是,你打賞付費之後這個交易關係就終止了。透過 NFT 只
是一種比較新的「支持媒介」,可以長久證明這段支持關係,你也可以把這段支持關係交
易給別的人。
往長久一點想,如果你把這項 NFT 保留下來,這就屬於你的數位遺產,且長久不滅。這
樣是否具有意義?想法因人而異。
2. 功能
具有功能的 NFT,像是遊戲內的物品、數位收藏卡和數位地產,只要它能滿足你當下對於
這項功能的需求,它就具有意義。更進一步的應用,或許是以後的元宇宙世界。你可以想
像在不同的虛擬世界之間,只要認證 NFT 的所有權,就能賦予你對應的功能。你可能擁
有一個 F1 賽車的車款 NFT,就可以在不同的遊戲世界使用或展示這項車款。
透過 NFT 的方式擁有加密貨幣的網域名稱,也是一個很實際的功能。因為這個獨特的域
名,就像身分證一樣代表了你這個人。擁有一個獨特域名,就像擁有一個 .com 網域名稱
一樣,我認為是值得購入的項目。如果是你個人使用的話,不用多,只要夠獨特有代表性
就好。投機一點的人,會購買許多網域名稱,如同以前 .com 時代很多人也透過買網域致
富,如果你有這方面的嗅覺,這是一個剛起步的領域。
3. 投資
以目前的市場來看,大藝術家發行的 NFT 也不見得保值,其價值可能下滑得更嚴重。若
從投資的角度切入,這是一個風險極大的領域。與其說投資,不如說現在大部分的人操作
的都是「投機」。
如同巴菲特批評的,如果你只是買一個虛擬且沒有實質商業模式支撐的東西(例如NFT 藝
術品),然後期待未來有另外一個人願意用更高的價格跟你買走,這就是投機。一旦熱錢
散去,就會知道誰沒穿褲子。任何沒有實體商業模式輔助的 NFT,我認為就是首當其衝的
那一個。投資買的是可以持續產生源源不絕收入的東西,而是不是單純買低賣高的投機遊
戲。
4. 聲望
人們天生愛炫耀,這在所難免。如果你購買 NFT,你大可以在你的錢包地址展示你的戰利
品。畢竟某一些 NFT 設計出來,就是要讓你展示炫耀用的。這沒有什麼不對,只是我沒
什麼興趣。
5. 收藏
若以收藏品的角度來看待 NFT,你可以用買入某位創作者的 NFT,或是某家公司發行的限
量 NFT,然後用收藏家的心態保存起來,期待未來有其他識貨的人願意跟你交易。又或許
,你只是單純收藏好玩的,這也沒問題。
就心情層面,如果你對某樣 NFT 有愛、又剛好有錢買,那麼買下來是理所當然。就投資
層面,你要思考的是你面對的是數千數萬同樣想靠著投資收藏品致富的玩家,你有多少勝
算?你的眼光會比別人好多少?我們通常太容易高估自己的眼光,太低估別人的智商。
如何挑選 NFT?
《NFT狂潮》書中對於 NFT 的描寫會讓人有一種莫名的「樂觀」,似乎在賣一個夢給你,
可是你仔細想想又有一些不對勁的地方。或許是因為兩位作者本身就是幣圈的人,所以對
於一些潛在的風險都是「點到為止」,稍微流於表面的資訊報導彙整,對於實質的商業價
值探討較少,讀完有一種沒有被搔到癢處的感覺。如果只是出於愛、出於跟風、出於樂觀
的原因,不足以說服我自己去擁有一項 NFT。
我認為如何挑選一項 NFT,跟投資一家公司有很多異曲同工的地方。若以投資的角度來說
,這明顯是一個垃圾遠比黃金多的地方(其實跟股票市場很像)。在這個領域中,絕大多
數的項目是「極其脆弱」的,他們禁不起資金的抽離、禁不起市場的波動,更不乏那些割
完韭菜就拍拍屁股走人的項目方。
問題是,你要如何挑選到一個好的項目?我認為,值得尋找的是那些具有「反脆弱」特質
的項目方。以下是五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他們有已經穩健運作的商業模式嗎?如果 NFT 市場冷卻,有持續經營下去的能力和動機
嗎?
1.這項 NFT 的資金注入,能幫他們運作得更好?產出更多價值?打造更多成長動能?
2.推出 NFT 的項目,是冒險的孤注一擲?還是在既有的商業模式上面加值?
3.推出 NFT 的價值是仰賴眾人一時的熱烈追捧?還是長久名聲的持續累積?
他們玩的是短期的有限賽局?還是長期的無限賽局?
判斷的方式如同 1999 年 .com 熱潮一樣,當時一堆阿貓阿狗的公司只要掛上 .com 就股
價衝天。問題根本不是出在 .com 這項技術的本身,而是那些公司背後對這項技術的理解
、規劃、執行和應用。值得我們探究的,是去看懂哪些公司在胡說八道,而哪些公司是有
真材實料。
我認為,核心就是創辦人、創辦團隊、公司或社群的體質和文化,一切仍然回到對於「人
」和「組織」的信任身上。看似「去中心化」的 NFT,其價值仍來自「中心化」的人和組
織。不要只買一個去中心化的夢,而要買一個中心化的、實踐中的、值得投入的願景。
作者: jyekid (會呼吸的痛)   2022-04-25 00:43:00
作者: darkMood (瞬間投射)   2022-04-25 00:54:00
NFT 就是一種騙錢的垃圾,笑死人的唯一性,數位垃圾。數位垃圾全是拿來騙錢的垃圾,NFT就是垃圾中的垃圾。買了除了祈禱有下個蠢蛋追價接手外,沒有其餘可能性。
作者: curist (SERIOUSLY!!!???)   2022-04-25 09:28:00
本來要未看先噓 但看完發現寫的滿中肯的不過既然你認為nft的價值也來自中心化的人或組織那不就更證明nft沒有其技術上的必要性嗎
作者: K01PTT   2022-04-25 09:36:00
NFT不就是對數位創作者的抖內嗎
作者: mapabeyb (╮(﹀_﹀")╭)   2022-04-25 09:54:00
簡單來說,NFT只有交易價值,沒有使用價值而使用價值與交易價值的脫鉤,是資本主義的特色也是矛盾
作者: pshuang (中山先生忠實信徒-我愛蘿)   2022-04-25 10:41:00
https://i.imgur.com/5jcYMsL.jpg關於第一則推文暴跌的問題 不要以為人家虧很多 因為當時是用乙太幣交易 炒作的都是早期玩家 對他們來說成本只是幾萬or幾十萬台幣 炒完一波之後 早就收割一波韭菜了去中心化的龐氏騙局無誤 加密貨幣目前最大用途就是洗錢
作者: viaggiatore (▁音)   2022-04-25 12:44: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