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創客精神》流言終結者的「自造者」哲學

作者: wackynoteis (Wacky)   2021-12-22 11:33:24
《創客精神》流言終結者主持人的「自造者」哲學
關於使用清單、達成目標、選用工具的實用建議和讀後心得
圖文好讀 https://readingoutpost.com/every-tools-a-hammer/
你看過 Discovery 探索頻道的《流言終結者》這個節目嗎?兩個充滿熱情的主持人針對
各種都會傳說和網路謠言,用科學的方式逐一破解。像是把曼陀珠放到可樂裡面會發生什
麼事?用撲克紙牌可以射殺人嗎?空氣砲真的能發射出任何東西嗎?節目中奇奇怪怪的道
具都是他們親自打造,今天要分享的這本書,會介紹這古怪創意背後的「自造者」哲學。
這本書在說什麼?
《創客精神》的作者是知名電視節目《流言終結者》主持人之一的亞當.薩維奇(Adam
Savage),他稱自己是一位「創客」(Maker),也就是對自己深愛的事物充滿熱情和好
奇心,喜歡透過雙手去自造、鑄造、建造、破壞的人。在這本書中,他想和我們分享他的
方法、技術和工具。
作者的「創客精神」從他年幼的時候就在血液裡面流竄。像是大部分的青少年滿 16 歲時
,最想要的是汽車駕照,幸運的人可能會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新車。但是,他在滿 16 歲
的時候最想要的是一把「無線電鑽」。許多人會對自己逢過幾次針印象深刻,他說他全身
上下縫過了 60 多處的傷口。他想透過這本書,提供一些有幫助的策略,幫我們少犯幾次
冤枉錯,將好奇心化成真正有趣的創造。
在這本類似回憶錄的書中,他融合了個人經驗,整理出一套自造者的工作方法。例如要如
何使用清單和核取方塊來保持創造的動力;如何偶爾慢下來避免缺乏耐心的毛病;如何面
對失敗並且與之共處;如何透過畫圖來溝通和激發靈感;如何打造原形作品和挑選適合的
工具。以下是我的三則讀書筆記。
|我們拿各自的經驗,用文字或雙手、聲音或身體加以汰篩,將一些過去不存在的東西注
|入現有文化之中。我們不是把自造物放入文化,我們所做的事就是文化。
如何使用清單
作者說當他年輕的時候,如果聽到任何人跟他說動手做之前要先列出「清單」,他一定會
不假思索拒絕。他以前認為清單是一種守秩序、保守、會讓人變笨的東西。他曾經認為創
意就應該「無拘無束」,妥善的計畫就好像是會計師、老師,官僚才會做的事。後來,他
發現自己大錯特錯。
隨著他後來嘗試的自造作品愈來愈「複雜」,他就愈體認到清單的重要性。任何複雜的作
品就是一隻兇猛的野獸,列出清單的作用,就是讓我們可以看見整個計畫的「整體」。當
你能夠看見整體、看見這頭野獸,你就能夠駕馭這頭野獸。一張清單不夠?那就寫出更多
的清單。作者愛死了清單。
作者分享了他列出清單的六個步驟,以製作一把雷射槍為例:
1.大腦的垃圾坑:凡事在初始階段都是一團混亂,不需要考慮順序,把所有想得到的事項
全部列出來。第一份清單是用來「整理思緒」和「拋棄」用的,雜亂也沒關係。
2.切成大塊:把龐大的清單分成一些可以掌控的大分類。像是一把雷射槍就應該有槍枝、
槍匣、槍套、彈藥。第二張清單你可以重新寫過,把大分類底下的項目都寫出來。
3.分出中塊:利用上面分出來的大分類以及項目,進一步拆出「細項」。以槍枝為例,就
可以再細分成槍身本體、電子零件、槍身圖案。細分到這個程度之後,就開始動手。
4.動手做:作者建議總是從最棘手的項目開始進行,寫出來,然後繼續動手。先搞定困難
的項目,後面的就會愈來愈容易。
5.列出更多清單:在動手做過程中,新的問題一定會逐漸出現,該怎麼辦?沒錯,生出更
多的清單。這個方法可以逐漸幫你克服困難和複雜的項目。
6.擱置片刻:一定會因為各種原因、生活、旅行、更重要的事情,擱置了原本的計畫。別
擔心,該暫時放下就先停在這邊。之後,清單可以讓你在重啟專案時,看到以前已經有
相當的進展。然後更容易接續下去。
如同作者所說:「把複雜變簡單正是清單有別於其他計畫工具的能力,而且不限於創作之
初,在創作過程的每個步驟都派得上用場。」讓我想到自己的「寫作」流程也是依照類似
的策略,先以「自由書寫」的方式寫出雜亂的大綱,再用「九宮格寫作術」的問答法整理
和分類主題,最後才把文字的細節逐漸補完。如果暫時卡關,就先擱著,改天再回頭寫。
大道至簡,任何的創造,只要懂得將過程化繁為簡、化大為小,就能夠有效地駕馭。
如何達成目標
談到如何達成目標,矽谷企業家常常把「失敗」掛在嘴邊,像是大家琅琅上口的「快快失
敗,學得也快」和「行動快速,別怕失誤」這類口號。作者認為,真正的失敗是黑暗無光
的,會有人受傷,會需要時間復原。失敗是你喝醉酒,結果隔天忘了出席孩子的生日宴會
。但是,時下熱中討論的這種失敗,真正想探究的是反覆重做,是實驗。
作者提到:「我們真正談的是在追求創意發想的過程中,擁有嘗試新事物的自由和意願,
直到找出能解決問題的方法。」創意不是一條直線筆直向前,中間總是有「錯誤的岔路」
導致你偏離目標,有時候還需要原路折返。他舉了一個很有趣的真實故事。
美國的 Brightworks 木工學校早期發生的一段趣事。成立學校後第一年的某個週一早上
,學校一位老師把班上教室的所有椅子都收走。學生進教室之後都一頭霧水。接著,老師
給大家兩個選擇:(一)接下來一整個學期站著上課、(二)跟我到工作坊做出一把自己
的椅子。當然,沒有人會選一。
每個學生都很興奮,到工作坊之後拿起工具開始製作椅子。結果,沒有一個人的椅子可以
撐超過兩天。但只要有人椅子壞了,老師就會請那位學生把椅子搬上課桌,讓大家圍觀討
論這張椅子出了什麼問題。他們想出十字衡桿的支撐原理,也發現椅腳的長短一定要對齊
才可以。
當大家陸續做出第二把椅子後,發現坐起來很不舒服,就繼續改良出第三代。接著,又發
現木頭的材質不應該選軟松木,而是要選硬木頭。學生們彼此討論椅子的組裝流程,以及
各個環節的設計方式。最終,他們學會製作一張紮實的椅子、一張家具,而不是當初的不
堪一坐的木頭拼裝體。
對於任何自造者而言,這種朝目標前進的方式稱之為「疊代」(iteration)。借用維基
百科的說明,疊代是重複回饋過程的活動,其目的通常是為了接近並到達所需的目標或結
果。每一次對過程的重複被稱為一次「疊代」,而每一次疊代得到的結果會被用來作為下
一次疊代的初始值。
如同《原子習慣》的作者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曾經說過:「你只需要知道方
向,而非終點。方向就已經足以讓你做出下一個選擇。」你只要根據上一次疊代的經驗,
選擇一個你認為正確的方向繼續前進,就已經足夠。
不要刻意選擇「失敗」,而是選擇繼續「實驗」。
如何選用工具
當你開始行動之後,面對琳琅滿目的工具,該如何選擇?作者的建議是,如果有一件工具
你從來沒有使用過,先從「便宜貨」入門,因為重點是實際操作,看這項工具如何「配合
你」。你要先透過操作,知道自己的使用習慣和常用的情境,當它們損壞了,你才會知道
要怎麼投資更好的版本。
作者第一次接觸到鉚釘槍的時候,還不熟悉怎麼使用,他沒有急著買 200 美元的高檔貨
,反而先買了 25 美元的便宜貨來練習。後來他確認鉚釘槍可以完美地融入自己的工作流
程後,才針對便宜版鉚釘槍容易壞損的地方(三個月就用壞了),去尋找更高品質的好貨
。後來他買的「升級之後的版本」一用就是二十年。
如果你想要「擴充」自己的工具種類,記得等到自己對現在的工具使用已經非常熟悉之後
再下手。像是各種不同用途的專業剪刀,可以用來剪裁不同的材質。當你真的有需要剪裁
到特殊材料時,再去添購那些剪刀。像是作者在書中提到一個關於剪刀的小知識。
|絕對不要拿金屬剪刀、裁縫剪刀等專門用途的剪刀去剪紙。拿剪刀去剪「紙」會鈍化得
|比其他材料都更快。
因為,造紙用的紙漿纖維和混合材料,對刀口很傷。有些表面加工的塗佈紙,內含三成的
黏土,對金屬有磨蝕的作用。有些再生紙含有造紙的時候混雜的垃圾,包括細微的金屬屑
。剪紙對任何的剪刀都很傷,因此作者剪紙一律用便宜的剪刀,剪鈍了再換就好。
在書中,你可以看到作者的工作室演變過程,以及他對於各類型工具的選擇方式。其中,
讓我特別印象深刻的是這句話:「每個工具都可以是榔頭。」意思是,每件工具都能夠被
用在「非它原本的功能」的地方。你想要把一根釘子敲平?手邊任何重物都可以用來敲,
甚至拿一本字典來也可以。
不要因為工具的選用還不完美,就不開始動手。先動手,你才會找到更適合的工具。
|在你學會看出哪些工具能超越原本的用途之前,你還算不上夠格的創客。
後記:創造你想看到的東西
《創客精神》這本書讓我深感共鳴,尤其當他說到:「我們拿各自的經驗,用文字或雙手
、聲音或身體加以汰篩,將一些過去不存在的東西注入現有文化之中。」自造就是在創造
文化。創造可以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卻也能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作者認為:「身為創客,意思是追問你對某物的興趣,拆解它帶給你的悸動。搞清楚這件
事物為什麼能抓住你的注意力不放,容許自己投入那份陶醉。不是把自造物放入文化,我
們所做的事就是文化。只要受到內心動力驅使,嘗試從無到有創造一樣東西,為世界注入
過去不存在之物,就是最廣義的自造。」這句話讓我感受到心底一股強烈的澎湃。
不同於作者喜歡打造實體的道具和裝備,我喜歡創造的是數位的平台和作品。讓內心熱愛
閱讀的聲音指引自己前進,從零開始打造出閱讀前哨站部落格,成立下一本讀什麼
Podcast 說書頻道,在普遍「愈來愈沒人喜歡讀書了」的悲觀看法之中,創造出自己夢想
中的閱讀推廣文化。
如同創投家納瓦爾.拉維坎特(Naval Ravikant)曾經說過:「雕琢你想欣賞的藝術品。
彈奏你想聽到的音樂。寫出你想閱讀的書。拍攝你想觀看的影片。創造你想玩的遊戲。」
美好人生的訣竅就是不要等,去創造出你想看到的東西,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是自造者。
動手吧,我們每個人,都有創造出一個新的現實的能力。
作者: hwider (海裡的星辰)   2021-12-22 12:26:00
謝謝分享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21-12-23 11:58:00
謝謝介紹及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