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孤獨:十九世紀的發明

作者: nameofroses (玫瑰的名字)   2021-06-17 18:18:03
閱讀書目:A Biography of Loneliness (Fay Bound Alberti, 2019)
中文譯本:寂寞的誕生 (涂瑋瑛譯, 2020)
Podcast 用聽的:
Apple Podcasts|https://apple.co/3wn4Efy
Spotify|https://spoti.fi/3iLGnLY
Google Podcasts|https://bit.ly/3wyPvrm
YouTube|https://youtu.be/wGWqMZivmeU
文稿:
如果你看過湯姆漢克主演的電影《浩劫重生》,大概不可能忘記那顆排球。對流落荒島的
湯姆漢克來說,畫了人臉的排球 Wilson,是他唯一的陪伴。
以「荒島求生」為主題的故事,如果不探討到孤獨感,幾乎是無法想像的。但你有沒有注
意到,18 世紀的經典小說《魯賓遜漂流記》中,沒有任何一句話提到魯賓遜覺得孤獨。
為什麼會這樣?文化史學者 Fay Bound Alberti 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解答。她指出,在狄
福撰寫《魯賓遜漂流記》的 18 世紀,我們今天所理解的「孤獨」很可能並不存在。對當
時的人而言,「孤獨」是個極為罕見的問題,甚至不是個問題。在 18 世紀,連孤獨(
lonely)這個詞都非常非常少用。
在 1755 出版的《約翰遜字典》中,雖然是有收錄 lonely 這個字,但它指的並非一種感
覺或一種情緒,而單純指的就是「一個人獨處」而已。
我們今天會在川流不息的馬路上感到孤獨、會在喧鬧歡騰的派對裡感到孤獨,這些都不存
在於 18 世紀。或者嚴謹一點講:在 18 世紀,我們找不到一個詞彙能夠相當於現代意義
的孤獨。
從 18 世紀到 19 世紀,西方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轉變,讓人產生了現代意義的孤獨感?
18 世紀:上帝彷彿住你家
在 A Biography of Loneliness 一書中,Alberti 告訴我們: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
以先來讀一讀 18 世紀英國一位雜貨店老闆 Thomas Turner 的日記。
這位雜貨店老闆 Turner 之所以我們今天還知道他,主要是因為在 1754 年到 1765 年
這 11 年中間,他不間斷地寫日記,從而讓今天的歷史學家得以一窺 18 世紀一般人的生
活世界。
Turner 一生結過兩次婚。他的第一任太太 Peggy 在她 28 歲那一年就過世了。喪偶的
Turner 在他的日記上寫下了失去伴侶的心情:他感覺到悲傷,他感覺到失落。
一個喪偶的人會有這些心情,當代讀者也都能夠想像。但很奇怪地,Turner 就是沒有寫
到他覺得孤單,或是覺得寂寞。
Turner 還有一個今天很多人早已沒有的習慣,那就是在幾乎每一篇日記裡,Turner 都要
提到上帝。讀 Tuener 的日記,你會覺得上帝好像住在他家裡一樣。Turner 不管去到哪
裡,都要講到上帝;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談一談上帝。
在喪偶期間,Turner 是怎麼講上帝的呢?他說,上帝之所以讓 Peggy 去世,背後一定有
著很深刻的原因,上帝一定有著更遠大的計畫,才會讓他遭逢喪偶之苦,只不過當下的他
不可能理解這一切。
Alberti 告訴我們,在一個全歐洲都是基督徒的時代,在一個信仰與生活交織如此綿密的
時代,每個人時時刻刻都可能切身感受到上帝的存在,從而,人們也就不那麼容易感覺到
孤獨。
現代意義的孤獨感,一直要到 19 世紀宗教衰落、世俗社會興起之後,也才可能誕生。
維多莉亞女王的日記:現代孤獨感的浮現
在雜貨店老闆 Turner 喪偶正好一百年之後,英國歷史上有另外一個重要人物也喪偶了,
那就是維多莉亞女王。
維多莉亞女王 18 歲的時候就登基了。雖然貴為女王,但還是必須跟媽媽住在一起,因為
在當時的社會看來,尚未結婚的女子,就等於沒有獨立。因此維多莉亞女王本人很積極想
要結婚,但並不是所有的求婚者,女王都看得上。直到他遇見了來自圖林根的艾伯特親王

維多莉亞女王第一次碰到艾伯特親王,就對他一見鐘情。在女王的日記裡,她毫不遮掩地
形容艾伯特是一個「帥到極致」的人(extremely handsome)。在女王第二次碰到艾伯特
親王的時候,女王就跟他求婚了。當然,艾伯特親王也就答應了。
從各種史料看來,維多莉亞和艾伯特真的是一對非常親密的伴侶。他們一共生了八個孩子
,女王無論碰到大小事情,都會找艾伯特商量。艾伯特不只是女王的丈夫,也是他的生活
上的好友、政治上的顧問。
很不幸地,在 1861 年,也就是女王 42 歲那一年,艾伯特親王就生病過世了。在女王的
日記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她非常難過,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從女王的日記中看出
現代意義的孤獨感。
在艾伯特親王過世後的第一個聖誕節,女王身邊照常圍繞著許多人,照常有做不完的節日
儀式,但這一切相同的情景,都讓女王想到已經離開人世的艾伯特。艾伯特不在了,女王
也就再也沒有辦法與他分享那許許多多特殊的、私人的回憶了。
維多莉亞女王相當長壽。喪偶之後,女王一路活到了 20 世紀初,活到了 82 歲。在她後
半輩子的人生裡,她總是隨身攜帶一個小盒子,裡面放著艾伯特親王的遺像。女王無論到
哪裡,只要看到美麗的景色,就會打開她的小盒子,和艾伯特親王說說話,告訴他眼前這
片景色有多麼宜人。
至此,我們終於看到一種現代孤獨感的浮現 ── 孤獨不再單純只是一種「單獨一個人」
的狀態;孤獨是一種心理現象。一個人即便身邊充滿了人,仍然可能是孤獨的。
19 世紀的社會變遷與孤獨感
之所以我們能夠在 19 世紀看到現代孤獨感的浮現,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當然就是
19 世紀的歐洲經歷了巨大的經濟、社會的轉變。
一路從 18、19 世紀再到 20 世紀,歐洲所經歷的最重大的改變,當然就是工業化,以及
工業化所帶來的迅速城市化現象。
在前工業化的時代,如果你是一個農民,那麼基本上你一輩子的生活、一輩子的經濟生產
都圍繞著家戶。無論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或是小孩,都是以家戶為單位工作的。農事結
束之後,又是一家人回到同一個家戶裡面生活。工作和生活,是無法區分的,也不可能有
上下班這回事。
可是當你去到工廠裡面工作,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首先你會有明確的上、下班時間。上班
的時候,你和同事很可能只是點頭之交,至於其他單位、其他部門的同事,甚至可能完全
不認識。更甚者,同事下班之後,彼此是可以完全沒有關聯的。
而且,你為了到工廠謀生,通常就必須在城市住下來。你下班之後去到城市的任何地點,
無論是去聽歌劇、吃餐廳或去逛遊樂園,你身邊都充滿了人,那那些人絕大多數都是陌生
人。你和他們身在同一個地點,彼此之間卻沒有任何關聯。
城市的環境,恰恰就是現代意義孤獨感誕生的環境。在城市的氛圍底下,人們終於發現:
孤獨不僅僅是單獨一個人的狀態而已,孤獨也可能是一種心理現象。縱使身邊圍繞著人,
你也可能感到孤獨。甚至,你身邊越多人,就越是感到孤獨。
社會學經典文本中浮現的孤獨
Alberti 繼續指出,在 19 世紀的經典社會學著作中,其實也可以看到孤獨感的浮現。
例如 19 世紀最重要的社會學家之一涂爾幹,在他最重要的著作《自殺論》中探討的問題
是:人為什麼要自殺?或者更仔細一點問 ──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要自殺?
涂爾幹將自殺的原因分成三種:利己型自殺、利他型自殺,以及失範型自殺。
利己型自殺,就比如說你是為了解脫自己的痛苦而自殺。例如你生了病沒有辦法治癒,或
是你失戀了、你遭逢生命中重大的打擊,你為了結束自己的痛苦而自殺,這叫利己型自殺

利他型自殺,就比如你是為了自己的家族、自己的村莊、自己的國家而死、而犧牲,這叫
做利他型自殺。
失範型自殺,這種最特別。指的是一種失去了可以遵循的規範的狀態。19 世紀就是這樣
的時代,因為傳統農村經濟漸漸崩解了,宗教規範漸漸衰落了,然而新的、工業化的、世
俗化的規範卻又還未完整建立起來。在這新、舊規範交替的時代,人失去了傳統的社會連
帶、社會關係,卻又在新規範中無所適從,這也就導致了自殺。
涂爾幹的《自殺論》不是專門探討孤獨感的著作,但 Alberti 為我們指出,失範型自殺
背後的社會脈絡,其實也正是現代孤獨感的根源。
在 19 世紀另外一位偉大社會學家馬克思的著作中,其實也可以看到孤獨感的浮現。
Alberti 提醒我們:當馬克思在講商品經濟,在講工廠工人的處境、在講人的異化(
alienation)時候,最直接浮上眼前的圖像,其實也正是資本主義底下一個個孤獨求生的
個人。
生物學、文學經典文本中浮現的孤獨
更驚人的是,Alberti 繼續為我們指出,就連在 19 世紀生物學和文學的經典文本中,我
們都可以看到現代孤獨感的誕生。
19 世紀有兩個 Carles 非常有名。一個是 Charles Dickens,也就是小說家狄更斯,另
一個是生物學家 Charles Darwin,達爾文。
雖然都叫做 Carles,但這兩人通常不會被放在一起談,因為一個是文學家,一個是生物
學家。但 Alberti 提醒我們,他們兩人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共通點:他們的著作都圍
繞著「個體與其他人的競爭」這個主題展開。
達爾文自不用說。在他的演化論中,最重要的觀念就是「物競天擇」。個體和個體之間存
有競爭的關係,透過競爭,個體才能將夠自己的基因遺傳下去。
而在狄更斯的小說裡,無論是《遠大前程》或《孤雛淚》,主人翁一開始都處在一種被遺
棄的狀態,沒有家人朋友可以依靠,必須獨自在大城市裡刻苦求生。「個體與其他人的競
爭」,確確實實也是狄更斯小說中經常出現的母題。
至此,我們已經從維多莉亞女王的日記,一路看到了社會學、生物學、文學的經典文本。
這些 19 世紀的重要文本,一個個都浮現出了現代意義的「孤獨」母題。這其實也正意味
著,從 19 世紀一路到 20 世紀,歐洲人在社會、經濟、生活、思想等各個層面上,都被
時代變遷的巨大力量推向了孤獨。
.
如果你對這個主題有興趣,歡迎你收聽我的 Podcast 節目「衣櫥裡的讀者」第 18 集:
【歷史學】孤獨:十九世紀的發明|A Biography of Loneliness。在這一集裡,我不僅
介紹了史家 Fay Bound Alberti 的書,也聊到了 19 世紀的鋼琴大師蕭邦,以及蕭邦樂
曲中透露出的孤獨。
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apple.co/3wn4Efy
Spotify|https://spoti.fi/3iLGnLY
Google Podcasts|https://bit.ly/3wyPvrm
YouTube|https://youtu.be/wGWqMZivmeU
作者: viaggiatore (▁音)   2021-06-17 18:29:00
人和別人一直在剝離,安藤忠雄有察覺到這點,好像寫
作者: hwider (海裡的星辰)   2021-06-17 18:29:00
謝謝分享
作者: viaggiatore (▁音)   2021-06-17 18:30:00
建築模式語言的人也有發現類似的事。然後是劉仲敬所提散沙化原子化的人際關係,顯然這是因為產業結構出現的人際變動,而不全然是某長期獨大政黨的影響。這種社會變遷最後出現孤獨死或無緣社會的悲哀現象。
作者: asagi   2021-06-17 18:45:00
感謝分享
作者: decorum (Festina Lente)   2021-06-18 06:44:00
涂爾幹也發現天主教地區的自殺率 比新教地區低 可能和前者比較重視社群連結有關 新教教義強調個人的救贖
作者: chikura (墮譯者)   2021-06-18 09:23:00
書名是否誤植了?應該是《寂寞的誕生》?
作者: helicer (萊克阿伯)   2021-06-18 09:39:00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吾獨醒。孤獨在東方似乎早早就誕生啦。
作者: darkMood (瞬間投射)   2021-06-18 11:37:00
孤獨,就是自尋煩惱,根本不存在的東西嘛,笑死
作者: viaggiatore (▁音)   2021-06-18 12:24:00
有本叫"十一種孤獨"的書,還分11種挺新鮮的。
作者: pshuang (中山先生忠實信徒-我愛蘿)   2021-06-18 13:31:00
感到孤獨就是太閒了
作者: ycmm (ycmm)   2021-06-18 19:00:00
感謝分享
作者: YYingha (Ying)   2021-06-22 04:32:00
滿喜歡你的podcasts~
作者: imtaku (taku)   2021-06-28 04:32:00
我享受無人打擾的孤獨,充滿幸福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