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專業之死》愛莉莎莎和蒼藍鴿事件的反思

作者: wackynoteis (Wacky)   2021-02-21 10:06:55
《專業之死》我們能從愛莉莎莎和蒼藍鴿事件學到什麼?
心得:當反知識成為一股潮流,書中這五件事教我們如何應對
圖文好讀 https://readingoutpost.com/death-of-expertise/
簡單說明一下愛莉莎莎和蒼藍鴿的事件。2020年底,知名YouTuber愛莉莎莎發表了一支「
喝橄欖油排膽結石」的民俗療法影片,被另一位YouTuber台大兒科醫師蒼藍鴿批評是誤導
民眾。2021春節期間,愛莉莎莎拍攝影片反擊對方言論,反而遭到醫療人員和眾多網友嚴
厲批評,最後終於發布道歉影片,並且下架前面兩支高度爭議的影片。
底下我彙整了《專業之死:為何反知識會成為社會主流,我們又該如何應對由此而生的危
機?》這本書的重點資訊,交叉比對這起事件可能的起因和過程,整理出我們能從書中學
到的五件事情。
這是一本怎樣的書?
《專業之死》的作者是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湯姆.尼可斯(Tom Nichols ),他主要研
究蘇聯政局,也曾經在美國參議院擔任過會助理。他感嘆道:「以前的問題是在於資訊不
流通、不發達,人民缺少學習知識的機會;現在則是資訊太爆炸,大家充滿了擁有知識的
假象,反而開始對知識和專家體系抱持著敵意。」
這本書會說明這種現象的成因,以及這種現象帶來的後果和影響。作者除了談「專業」兩
個字之外,書中也圍繞著「專家」與「公民」在民主社會中的關係來談。作者試圖回答兩
個問題:(1) 專家與公民之間的關係可以崩解? (2)我們每一個人,不論是專家或者公民
,又應該如何應對來將此危機化解?
作者從定義什麼是專家、什麼是公民開始,然後說明為什麼這兩個族群之間的溝通越來越
難,現在甚至還演變成彼此抱有敵意。然後談到了教育有時候不一定會開啟我們的視野,
如果做的不恰當,反而會讓我們變成自以為是的知識分子。
接著,作者談網路資訊爆炸的時代,為什麼單純依靠搜尋引擎,並沒有辦法讓我們擁有跟
專家一樣的能力,有時候「以為自己弄懂了」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他也同時抨擊新聞媒
體和政客官僚,他們為了博取眼球、總是操作意識形態的手法,反而會讓專家和公民漸行
漸遠。
最後,作者提醒要如何成為一個恰如其分的公民,也提醒了身為專家應該保持謙虛和溝通
的意願。這不是兩邊的拉扯,而是彼此的互相合作,因為專家和公民的良好合作,才能讓
民主體制健康地發展,而不會淪為意識形態操弄下的極權統治。
|無知在美國是一門邪教,而且源遠流長。反智像一條綿延不絕的線,蜿蜒貫穿著我們生
|活中的政治與文化面,至於滋養著這條線的謬誤觀念,則是:民主就等於「我再無知,
|也可以跟博學的你平起平坐」。
|科幻作家艾西莫夫(Issac Asimov)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我之所以會拿起這本書來讀,是因為在去年的新冠疫情肆虐之下,美國前總統川普總統特
立獨行的防疫作為,還有他的支持者對於防疫不屑一顧的態度,都讓我十分納悶。為什麼
在現在資訊這麼發達的時代,還是有這麼多的人,對於這種明明有科學證據的公衛政策,
抱有這麼大的敵意呢?
加上有讀者推薦我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精彩,我找來讀完之後的確大呼過癮。通常來說,這
種書名加上教授身分的作者,會給人一種「艱澀」和「生硬」的先入為主印象。但是作者
的敘事手法,搭配譯者非常「接地氣」的翻譯口吻,簡直讓這本書讀來輕鬆流暢,偶爾詼
諧戲謔,偶爾嚴肅正經。
例如在這本書的開頭,作者就開宗明義就說:「萬一你覺得自己從來不需要任何人的意見
,那就恭喜你,就是你這種人讓我覺得這本書非寫不可。」以及平民是怎麼看待讀書人的
:「只要你還讀過兩天書,然後又不願意棄明投暗去跟大眾抱團的,那你就是精英份子,
你全家都是精英份子。」
當我讀完這本書,正在整理心得的時候,恰逢最近網路上吵得火熱的「愛莉莎莎和蒼藍鴿
的肝膽排石法事件」,這段你來我往的過程,被媒體塑造成了「文組vs.理組」之爭或「
網紅vs.醫生」之爭,以這本書來解讀的話,這恰好是一場「公民vs.專家」之爭。
1.無知的人有時候不知道自己無知
許多網路留言抨擊愛莉莎莎的這支影片充滿誤導民眾的惡意,甚至在後來還拍了支反擊的
影片,更是罪不可赦。我認為,起初的影片應該不至於是惡意,她很可能只是落入了「鄧
寧——克魯格效應」而不自覺。
作者提到,所謂的「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是由兩位心理學
者鄧寧和克魯格發表的論述,這個現象是在說「愈是笨蛋,就愈有信心自己不是笨蛋」。
說話愈是草包的傢伙,就愈不可能知道自己錯、別人對。愈是沒料的人,就愈是會去無中
生有、穿鑿附會。
在沒有充足的醫學知識和化學知識之下,她並不知道這件事情有任何不妥,恐怕對這種療
法會帶來的副作用也毫無所知。我可以想像,當她看到蒼藍鴿的糾正影片時有多麼氣憤。
因此,她找了相關書籍和網路資訊,磨刀霍霍準備回擊對方的指點。
|一無所知不會怎樣,自以為是才是真正可怕。
2.搜尋引擎已經不管用了嗎?
書中提到現代人有一種通病:上網搜尋的過程會讓人自認學識變淵博了,包括跟他們所查
知識無關的主題,網友都會覺得自己所知變多了。這也算是一種鄧寧克魯格效應,也就是
程度「愈差」的人,「愈難」在上網的時候察覺自己其實什麼都沒有吸收進去。
一心想反擊的愛莉莎莎,做了一個在這種處境下,可能很多人都會犯的事情:「他們會先
決定好自己要相信什麼,然後再去網路上找證據,也就是一個先射箭再畫靶的概念。」作
者也提到,人很不願意承認自己在對話中有跟不上、聽不懂的情況,特別是在大量資訊唾
手可得的今日。當她急著找資料佐證自己的立場的同時,似乎忘了對方是有醫師執照的執
業醫師。
雖然我們不是當事人,但仍然能從作者對「搜尋引擎學習法」的批評學到寶貴一課:「我
們希望別人可以幫我們把骨頭都先挑掉,整理成懶人包,呈現方式還得顧及視覺上的舒適
。那些字體又小、本身就很容易破損的教科書,我們敬謝不敏。所以與其說很多人在做研
究,不如說他們是在:搜尋漂亮的網頁來提供人們能在最短的時間裡,花最少力氣吸收的
解答。」搜尋引擎只能幫我們找到線索,閱讀和解析的苦工才是我們該練就的真本領。
|大部分的人在網路上都只是找而已,他們並沒有在讀。
3.高等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許多媒體報導愛莉莎莎雖然擁有高學歷背景(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士、英國斯特拉斯克萊
德大學行銷碩士),卻在醫療這件事上面「不尊重專業」。為什麼會犯下這麼明顯的錯誤
?這可以用心理學家鄧寧的說法來解釋:「我們傳統上認為無知就是缺少知識,所以教育
就是無知的解藥。但教育即便是辦得好,也還是可能會製造出虛幻的自信。」
如今高等教育已經非常普遍,有時候反而帶給我們一種「我再多學一些就能跟專家平起平
坐」的過度自信。我很喜歡《知識的假象》書中提過的一個觀念:「我們自以為擁有的知
識,不過是延伸自全人類的知識共同體罷了;許多我們自己為懂的事情,其實我們並沒有
那麼懂。」
所以愛莉莎莎在反擊影片中,引用《神奇的肝膽排石法》這本書,還把所有替這本書推薦
和背書的「專家」也拉了進來,試著讓自己的立場增添一分可信度。只是她沒料想到的是
,她引用的這位作者和推薦者們,本身就充滿了爭議,在科學上也站不住腳。受過高等教
育的平民要挑戰另一個領域的專家,過度的自信反而成為了最大的絆腳石。
|我們處在人類歷史上最大量知識唾手可得的年代,但也是所有人最什麼都不想好好學習
|的時代。
4.專家難道就不會錯嗎?
當我在閱讀相關報導網友們的評論時,看到許多留言寫道「很多專家也會誤人子弟」,以
及「專家也不能全信」。之所以會有這種觀感,大多來自於某些專家曾經「撈過界」或「
犯過錯」,如同作者批評某些自以為是的專家:「他們當自己的專業知識是萬用鑰匙,動
輒對天下的事情大放厥辭,他們漂亮的博士帽就像佛光普照,一戴上去就覺得自己什麼都
知道。」
這次的事件,很明顯的是蒼藍鴿以醫學專業獲得壓倒性勝利,導正了視聽,但身為普通公
民的我們,仍然要保持清醒的意識,察覺以後遭遇的其他爭議事件。注意專家發表意見的
場合,是針對他們自己真正的專業領域,抑或是他們不小心撈過界了。
雖然作者並不鼓勵我們對專家抱持百分百的盲信,但是在我們保持懷疑的同時,也不要急
著對非自己專業領域的事情妄下判斷。他建議平民對專家抱持懷疑之心時,必須符合以下
三點:
1. 當專家看法一致時,反面的意見就不能推定為真。
2. 當專家看法有分歧時,非專家的人不能認定任何一個看法為真。
3. 當專家都認為資料不足以做出結論時,一般人也理應不要妄下斷言。
專家不能保證所有的事情都是喜劇收場。他們無法承諾自己永遠不會犯錯,或在思考時不
掉進凡人都很容易掉進的陷阱。他們能保證的,只有遵循科學原則和方法,進而把犯錯跟
掉進陷阱的機率降到比大多數人低很多。想要享受某種專業帶來的好處,我們就得同時接
受他們的不完美,就得接受他們還是有一定犯錯的風險。
5.新聞媒體的標題亂象
書中有一段話讓我很有感觸:「現代人會蜻蜓點水掃一下報紙頭條或文章,就分享到社群
媒體上,但他們根本沒閱讀報導的內容。儘管如此,人們都希望在別人眼裡既聰明,消息
又靈通,所以他們總是會一路裝蒜下去。」不可否認的是,以前的我也曾經這麼做過,看
到標題就急著轉發。這個動作最後只為了表達自己立場和意識形態,還很容易造成假新聞
的傳遞(用標題引誘轉發、塞假資訊在內容裡)。
你或許會問,那我們該如何對抗假新聞的傳播呢?雖然作者在這本書裡沒有給出明確的指
引,但是我想起了另一位英國科學作家大衛.羅伯森(David Robson)在《為什麼聰明人
會做蠢事?》書中給出的兩個建議:
1. 首先,不要推波助瀾。盡量避免轉發誘餌式標題,例如「肝膽排石法到底有沒有效?
」這種標題,就無助於資訊的釐清,卻會讓不知詳情的民眾被誤導,只看標題還以為這是
某種有效果的療法,很容易越描越黑。反而是「研究已經證明肝膽排石法是無效的民俗療
法」這種平淡的論定式標題,才有助於導正視聽。
2. 其次,只轉發有憑有據的正確資訊。例如看到某則醫療資訊,就要很謹慎查證來源是
否有公信力,像是衛服部、醫療院所和機構、有名有姓的具名醫師,這些查得到來源出處
的資訊才經得起驗證,避免那些連作者和來源都查不到的坊間謠言。
民主制度仰賴專家與公民的溝通
除了上面的討論之外,作者認為一個良好的民主制度,得仰賴專家與公民保持良好的溝通
,才不至於讓不尊重專業的民粹主義崛起,進一步惡化成極權主義。這個觀點讓我重視到
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作者在書中這麼說道:「專家與公民的關係,就跟絕大多數民主制度下的互動關係一樣,
都建立在互信的基礎上。一旦這樣的基礎崩解,專家與公民就會變成交戰的兩方。一但事
態朝此方向惡化,民主本身就可能陷入死亡漩渦,進而讓暴民政治或由技術官僚把持的精
英統治,變成迫在眉睫的危險。這兩種終局都是威權統治的變形,也都是美國現狀所面臨
的重大危險。這就是為什麼專家與公民關係的崩解,就等同於民主制度的失能。」
對應到台灣的社會狀況,這段評論值得我們作為警惕。歷史上平民的資訊量不足是一碼子
事,專業知識又是另外一個問題。現在有問題的不是大家對於知識體系無視,而是大家對
於知識體系抱持敵意。專家必須更加謙遜地傳達知識,公民必須提高自己對知識的自覺。
|專家與公民關係的瓦解,就等同於民主制度的失能。
後記:不敵對,造橋梁
我認為《專業之死》這本書是寫給所有現代人看的必讀之書,無論你自認為是專業領域中
的專家,或者你只是一個像我一樣普通的平民百姓,這本書都會帶給你不同於以往的觀點
。更進一步,讓我們認識民主制度和數位浪潮的結合之下,身為個人該如何保持冷靜和理
性,扮演好自己身為公民的角色。
我透過這本書學到的事情,就是除了跟著大眾搖旗吶喊「專業已死」這個選項之外,我還
能有別的選擇。回顧到我自己能做出的貢獻,就是在專家和公民之間搭建起一個「橋樑」
,透過部落格和Podcast傳遞我看到且認為正確的資訊,保持謙遜聽取來自各方的意見,
讓知識的傳播足夠廣泛,並且時時保持優化。
|一支民族若想自治,就必須要先武裝自己,而知識的力量就是他們最好的武器。
|美國第四任總統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
作者: KrebikShaw (KrebikShaw)   2021-02-21 10:26:00
作者: DaNee (貓眼神的大白兔)   2021-02-21 10:50:00
作者: katpoon   2021-02-21 11:57:00
這本很好看,推!
作者: rtoday (rtoday)   2021-02-21 12:41:00
謝謝分享,這篇寫得真好,我也要買來看!
作者: jansec (大邪惡的小壞蛋)   2021-02-21 14:10:00
作者: elaine199079 (小紙片)   2021-02-21 14:52:00
謝謝分享! 也正在聽瓦基的podcast介紹這本~
作者: cruby841031 (ruby)   2021-02-21 18:36:00
作者: manorlordy (歐布拉地歐布拉搭)   2021-02-21 18:54:00
謝謝分享
作者: lovingandy (樂冰安蒂)   2021-02-21 19:00:00
相似類型的書籍我也推:知識分子都到哪裡去了?
作者: AgileSeptor (S.Duncan_JB)   2021-02-21 22:10:00
作者: rebuildModel (重新建構)   2021-02-22 00:09:00
必讀個屁,想太多不過就是幾天就會讓世人遺忘的小事情
作者: TohnoMinagi (遠野)   2021-02-22 01:55:00
前年就看過了,整理得很棒,推
作者: vyjssm (散人)   2021-02-22 11:47:00
這是一個實例,政治上還有更大條的,不過不敢提~~
作者: souldragon (依法不依人)   2021-02-22 13:15:00
樓上 幫你 817是假的 93是假的 鄉愿的官員沒人敢戳破假博士真作票 這二大弊案是真的 專家都知道台灣被竊國同意假博士作票反中的川普已倒 美國作票假的 台灣才是
作者: colaching (cola)   2021-02-22 13:24:00
作者: viaggiatore (▁音)   2021-02-22 13:55:00
推認真心得
作者: mizuirosyo (二律背反)   2021-02-22 17:40:00
推~ 很棒的心得 也想下訂一本回來看了
作者: mimismile (mi)   2021-02-22 18:08:00
推好文
作者: JimmyPanI   2021-02-22 18:40:00
當時看完這本書,愛莉莎莎就推了反擊影片,這本書剛好都有提及相關案例和解說,當下覺得是蠻有趣的。
作者: silver5566 (吟五六)   2021-02-22 21:46:00
感謝,「現代人會蜻蜓點水掃一下報紙頭條或文章…」這段說得真好,Ptt上就有很多只看新聞標題就妄下評論的人
作者: fet0124 (亞欣)   2021-02-23 08:45:00
推,感謝分享!
作者: sunchen (晴天)   2021-02-23 13:48:00
有聽瓦基這集的Podcast!有收穫唷~ 謝謝!
作者: as4723903 (棉花糖)   2021-02-24 11:42:00
推心得,寫得讓人都想看看這本書了
作者: overhead (overhead)   2021-02-24 19:20:00
推,好棒的心得
作者: soldout (Don't panic)   2021-02-24 20:40:00
感謝推薦 已收清單
作者: pase139 ( )   2021-02-25 02:12:00
說得很棒~
作者: haveastar (有星)   2021-03-04 11:20:00
作者: kgi (努力心平氣和)   2021-03-04 18:00:00
好文推
作者: CDing (CD中o'_'o)   2021-03-06 06:03:00
好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