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真確》導讀

作者: leo7283 (時代廣場)   2020-09-08 14:57:33
書名:真確
作者:漢斯.羅斯林(Hans Rosling),奧拉.羅斯林(Ola Rosling),安娜.羅朗德
(Anna Rosling Rönnlund)
譯者:林力敏
出版社:先覺
Medium原文備份:https://reurl.cc/GrbREW
Matters原文備份:https://reurl.cc/KjrnVq
——————
真確13問,給讀者的見面禮
有一天我和友人約在星巴克談事,他是一名不動產經紀人;談得差不多了,靈機一動
,拿出本書開頭給讀者的13題「見面禮」,讓他牛刀小試一下。
結果他只答對最後1題,而且這題還是送分題(大家都知道全球暖化),幾乎是吃了顆
零鴨蛋。
這13個真確問題如下,一起來答答看:
1. 現今全世界的低所得國家裡,多少女孩會讀完小學?
(A)20%
(B)40%
(C)60%
2. 世界上的多數人是生活在哪裡?
(A)低所得國家
(B)中所得國家
(C)高所得國家
3. 在過去20年,全球赤貧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是
(A)幾乎翻倍
(B)大致不變
(C)幾乎減半
4. 現今全球的平均壽命是多少?
(A)50歲
(B)60歲
(C)70歲
5. 現今全球有20億個兒童,年齡介於0到15歲之間。根據聯合國的估算,到了2100年
全球會有多少個兒童?
(A)40億
(B)30億
(C)20億
6. 根據聯合國的估算,到了2100年全球會再增加40億人,而主要原因是什麼?
(A)兒童人口增加(不到15歲)
(B)成年人口增加(15歲到74歲)
(C)老年人口增加(75歲以上)
7. 過去100年間,全球死於天災的人數是如何變化?
(A)幾乎翻倍
(B)大致不變
(C)幾乎減半
8. 現今全球約有70億人,下列哪張圖正確呈現人口分布的狀況?(每個人像代表10
億人)
〖插圖於原文鏈結呈現〗
9. 現今全球多少2歲兒童有接種疫苗?
(A)20%
(B)50%
(C)80%
10. 全球30歲的男性平均接受過10年的學校教育,而同齡的女性平均接受過幾年的學
校教育?
(A)9年
(B)6年
(C)3年
11. 1996年,老虎、熊貓和黑犀牛都列為瀕危動物。現在這3種動物裡,哪幾種面臨
更迫切的危機?
(A)2種
(B)1種
(C)0種
12. 全球多少人口享有電力?
(A)20%
(B)50%
(C)80%
13. 全球氣象專家認為接下來一百年裡平均氣溫會
(A)更暖
(B)一樣
(C)更冷
““2017年,取樣14個國家將近12,000人作答,他們在前12題平均只答對2題,沒人
通通答對,僅1個人只錯1題,15%的人得到0分。””
這名友人剛好是「15%仔」的一員。
比黑猩猩還糟
控制變因,作者發現測驗結果無關教育程度,人人似乎對世界抱持著奇糟無比的認知
,比黑猩猩射飛鏢隨機亂猜還糟。究竟是為什麼?
■由於過度誇大的世界觀,對這些提問給出種種誇大的負面答案。
一般人在思考、猜測或學習有關世界的事時,時常直覺去參照自己的世界觀,所以如
果世界觀不對就會大幅猜錯。
剛開始認為問題在於「翻新認知」:眾多受測者其實都具備知識,卻是過時的知識,
往往過時數十年的知識;但後來發現連能取得最新資訊的人都錯看世界,問題不只如
此。
而「媒體氾濫」會是罪魁禍首嗎?作者這麼想過,但認為答案並非媒體誤導、刻意宣
傳、錯誤消息或假新聞。媒體充其量只是幫兇,不是主因。
““說到底,真實呈現世界終究不是記者的任務,也不是社運人士和政治人物的目標
。他們永遠必須靠誇張說詞與吸睛故事搶我們的注意力,永遠會鎖定異常而非平常,
也永遠是關注最新的改變,關注立即的改變,而不是關注緩慢的進展。””
■誇大直覺與偏誤認知
汲取數十年經驗,作者最終明白錯誤的世界觀為什麼這麼根深柢固,原因在於我們大
腦運作的方式。
““這不是記者的錯,我們也不該期望他們改變。與其說這現象是源於新聞記者的「
媒體邏輯」,不如說是源於消費者腦中的「注意力邏輯」。””
人腦天生喜好節能,傾向迅速下結論,沒有思考太多,這在過去有助我們避開猝然來
襲的危險;我們喜歡八卦閒扯,渴求誇大的故事,這些在過去是有用資訊與新知的唯
一來源。其實我在讀《原子習慣》、《人類大歷史》等書中,也見到同樣的觀察;結
果出現種種直覺偏誤,形成過度誇大的世界觀。
這本書在談什麼?
本書透過「數據、圖表」(尤其是那精美的「泡泡圖」)穿針引線,陸續剖析13個真確
問題,談世界真正的樣子。
““我是數據的超級粉絲,但不愛數據。數據有其局限。唯有當數據能超越數字本身
,協助我了解現實(例如人的生活),這才值得愛。””
““有意思的不是數字,而是數字背後人們的生活。””
本書也是在談你,談你為什麼沒看見世界真正的樣子,怎麼辨認「十個直覺偏誤」。
““想像我們有一個防護罩,或是注意力的過濾器,在世界與大腦之間。注意力過濾
器能保護我們:少了它,我們會不斷受極多資訊疲勞轟炸,陷入過載與麻痺。再來,
想像這個注意力過濾器有十個直覺小洞:鴻溝型、負面型和直線型等等。多數資訊無
法通過,但迎合誇大直覺的資訊能通過,所以我們把注意力放在這類資訊,忽略其他
資訊。””
本書也談如何了解世界,你可以怎麼做,克制誇大直覺,擺脫錯誤認知;養成「求真
習慣」,可以建立基於事實的世界觀。
附上讀完本書後,所勾勒的心智圖架構。
〖插圖於原文鏈結呈現〗
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
刻意隱藏本書的副標題,直到現在才呈現,避免讀者在作答「真確13問」前,受到副
標題文字的影響。
我自己是對「概括型」和「怪罪型」直覺偏誤深深有感。
前者簡單說就是一種「刻板印象」, 例如媒體時常取材「工程師被詐騙」「事後愈
想愈不對勁」「三寶交通事故」做為報導,而且標題總是很吸睛。久而久之,就會對
特定族群有了成見;有了求真習慣,我會再三警惕自己:當心別把特例當通則。
““我們的媒體也許自由,也許專業,也許追求真相,但獨立報導不代表能呈現真相
:即使每則報導本身完全真實,我們仍可能因記者對報導的選擇而產生錯誤認知。媒
體不是中立,無法中立,我們也不該期望媒體中立。””
後者則是「找戰犯」。字面上很好理解,例如逮到了一個機會,可能是一個社會事件
,就要針對不喜的政治人物(政黨)罵上幾句,有時在所難免,這是一種情緒抒發的管
道,而事後冷靜想想,多半能自我省察:問題往往出在體制與系統,而非個人。
找戰犯的另一面是「找英雄」,俗稱「造神」,這個現象我覺得是比較嚴重的,因為
還融入了崇拜及信仰等要素,當局者迷;總之,謹守求真習慣,不要誇大特定個人或
群體的重要性。
補充
●為了取代「開發中/已開發」國家的二分法過時標籤,書中提出了一個更切合現實
的四級所得分類方式。有閒暇享受閱讀之樂的我們,都身處在第四級。
““在建構基於事實的世界觀之際,你所遇到最大的難關在於要知道一點:你的多數
親身經驗來自第四級,間接資訊則經過大眾媒體的篩選,而媒體喜歡誇張聳動的大事
,不愛平凡日常的小事。””
●因此,又設立「美元街」網站,讓我們得以窺見世界各地不同級別的生活樣貌:
www.dollarstreet.org。
●2015年的9月,漢斯.羅斯林(Hans Rosling)和他的兒、媳三人決定合寫此書,但
2016年2月,漢斯被診斷出胰臟癌,最好的情況是還能活一年......。
““我窮盡畢生之力抵抗全球的無知,而這本書是我的最後一役,是我設法影響世界
的最後努力。””
●漢斯於2017年2月7日辭世,這本書是他留給世人最好的禮物。
作者: Itolemma (Itolemma)   2020-09-08 17:52:00
這本讚
作者: risktaker (流浪吧~男人)   2020-09-08 22:14:00
這本比爾蓋茲也推薦,還說要去微軟及他的基金會應徵的一定要看過本書https://lihi1.com/wcSoU/pttbook
作者: luboj (內內)   2020-09-08 23:30:00
這本好看
作者: gladopo (glad)   2020-09-09 12:32:00
必看
作者: viaggiatore (▁音)   2020-09-09 20:53:00
這個心得有意思,改變我先前想法。
作者: loveshe4125 (dian)   2020-09-13 08:20:00
謝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