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給自己的10堂外語課

作者: sailly (人間好時節)   2020-05-18 23:08:43
網誌版:https://blog.xuite.net/vivisaylove/wretch/589139047
拿到褚先生的書,很開心,前陣子讀完哲學課,呈現思辨的精采,
這陣子在架上看到了這本馬上拿下,褚先生的書很好讀,
文字流入一種善良與關懷人的貼心。
在異地工作的他,似乎抱著一種浪漫的情懷
,希望透過語言,讓這世界更友善美好
書本分成十章節
一開始,第一堂從印尼話說起,
第一堂
《一個人有多少語言,就有多少種生活。》
原來人生來到某個階段,
都可能跟來自外地的異鄉人有生命的羈絆,
褚先生因為一句話都不會說的susi,
開始動了學印尼語的念頭。
想學印尼話的作者,被朋友打槍,
很自然的認為外籍看護學中文會更快。
看到朋友的反應,作者馬上回饋他的見解
「學語言最重要的,已經不是語言的本身,而是養成學習的習慣。」
1,因為需要
2.因為好奇-
透過語言,進入另一種文化,
是開啟世界的另一把鑰匙
作者在書中分享好幾位精通多國語言的人,闡明他對學語言的見解,
他認為語言學習不該被當成學科看待,更不應該從語言的出路來決定價值。
這陣子的我,也開始因為需要,
開始學習幾句簡單的印尼語,
需求果然是學語言的最大動機
作者甚至認為
《不學習語言,對人生是極大的浪費》
(此話曾讓編輯感到不舒服)
但說也奇怪,看完這句話,爾後我在看日劇,韓劇時,
我會很認真一下,看有沒有辦法聽懂幾句。
這本書分享了很多關於語言的趣味知識
諸如 歷史上的語言天才:紅衣教主
這個世界有6500種語言,
96%的人說著4%的語言
最有才能的語言天才是德國外交家,
學習超過120種語言,精通68種。
最讓我有感的是這一句:
主動學習多國語言的人,
往往是社會上比較弱勢的族群
,基於需要而學習,而不是特別聰明。
書中每個章節,
都是作者與各種學習語言的回憶,
這些回憶集結成一本書,一個證明。
證明學習任何外語,基本上跟天賦無關,
而是是熱情與動機相關。
作者: jij61029 (小白獅)   2020-05-21 08:35:00
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