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仍然不足夠

作者: biemelo157 (瓜瓜)   2020-01-05 00:26:00
簡介
《仍然不足夠》是高德拉特博士介紹 TOC(限制理論)的四部曲中最後一部小說,相比前
三集《目標》、《絕不是靠運氣》與《關鍵鏈》有著較大的區別。首先,傳奇的優尼公司
並沒有在這次的故事中出現,討論的類別也從「工廠生產」、「公司策略」與「項目管理
」轉變為「ERP 與 TOC」的互相結合。
《仍然不足夠》一書仍然保持著高德拉特輕鬆敘事的筆調,以 ERP 公司為起點,介紹 ER
P 運用的困境。全書沒有太多高深的理論用詞,劇情轉折也相當深入人心,但書中對於 T
OC 的實際運用就沒有《關鍵鏈》一書中那樣豐富,接下來我會以書中提到的觀念與主旨
進行介紹。
內容討論
#起點是ERP
ERP 中文稱作「企業資源規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簡單來說,就是將
一間公司的管理層面分為「工程數據」、「生產」、「項目」、「客戶服務」、「物資」
與「財務」管理,並且將各個面向轉為數位化的模塊,以實現為企業決策層以及員工提供
決策運行手段及管理的平台。那 ERP 給予了高德拉特博士什麼啟發以至於寫了《仍然不
足夠》一書呢?我們從本書的導讀可見一班。
每年我的部門花那麼多錢搞 IT,到底有沒有為公司帶來效益?我會堅定地回答:毫無疑
問,當然有,怎麼可能沒有?出報表的速度快了,員工在更短時間內或得更多資料......
。但如果你再追問,這些效益能否用公司多賺的錢來衡量?換言之,公司所賺的錢中,有
多少是真真正正由於安裝了新的電腦硬件或軟件而帶來的?而這個錢與已花在 IT 上的錢
,成不成一個合理的比例?面對這一連串問題,我只能啞口無言。
本書的導讀是目前高德拉特機構的區域總裁羅鎮坤所寫,在他投身於 TOC 的事業之前,
他的專業是信息技術,曾經擔任幾家大企業的電腦部主管。在導讀中,羅鎮坤清楚的點出
了本書要探討的主題:企業用於優化管理的技術,究竟有沒有帶來實質上的幫助?這裡的
「幫助」指的是「實質上」的幫助,指的是「可計算」的幫助,也就是指在「資產負債表
」上能表列出來的幫助,而不是單單的帶來「方便」、「快速」等等抽象而莫名的改變。
不要把成本會計的名詞,例如每筆交易或項目節省多少,和真正的成本削減混為一談,員
工沒有減少,成本就沒有真正削減,公司的盈利就沒有增加。信息流通是順暢了,連董事
會都感受到。然而,你還是無法把那些改善化為盈利,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加快員工
的日常工作是好事,但是如果人手沒有減少的話,盈利也就沒有增加。
於是,本書的整體脈絡由此產生,究竟 ERP 系統做的公司層級的信息統整,對於公司究
竟有沒有利潤上的幫助呢?
#終點不是 ERP
在我們敘述出書中的結論之前,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沒有實質上的利潤」這個敘述,
究竟是沒有「實質上」的利潤,還是沒有「傳統實質」上的立論,抑或是沒有「實質幫助
」到公司的利潤呢?我的意思是,在我們考慮有沒有之前,是否應該判斷一下「判斷標準
」是否正確呢?
本書在挑戰的其實就是「標準」這個議題。當然,挑戰的並不是上述的「實質利潤標準」
,那在《目標》一書已經有過深刻的討論了(庫存、有效產出),《仍然不足夠》想要討
論的是,在一切按照標準進行的世界裡,出現了一個能減輕「限制」的科技時,這個科技
能在先前的「標準」世界裡起到出色的作用嗎?
一項科技在什麼時候才能帶來價值呢?我們預計只有當一項科技令我們衝破一個現存的限
制時,新科技才會帶來效益。如果這項新科技不能減輕任何限制,它就沒有可能帶來效益
。與此同時,如果某東西是限制,那麼,根據定義,減輕它就會帶來效益,否則它就不是
一個限制了。所以,我宣稱只有當新科技衝破一個現存的限制時,它才會帶來效益。
讓我們反著看這段話「當新科技衝破一個現存的限制的時候,才會帶來效益」,也就是說
「當出現一個新科技時,就意味著有一個現行的限制已經存在相當長的時間了」。舉個例
子,在 1960 這個還在使用打字機與複寫紙的年代,若公司主管發現公文有誤,要重新修
改並且請秘書分別發給 30 個經理層級的人,該主管不會指望秘書能在一小時內做完這件
事情,也不會因為一小時內做不完而認為秘書的表現差勁。因此打字機與複寫紙就是當時
的限制,若在當時有人跟那位主管說,有一天主管能自己自己動手修正這封信,並且在五
分鐘之內弄好 20 份拷貝,那位主管估計不會相信吧,不會相信有這個可能,也不會相信
其實打字機會是一種長期存在的行業限制。
現在,我們安裝了某著新科技,假設安裝很成功,限制被減輕了,但是,如果在新科技的
安裝過程中,我們忽略了改變相關的運作規則,仍然運用就的運作規則,即那些假設限制
仍然存在的運作規則,結果會怎麼樣?
當科技除去了限制,但舊的運作規則卻絲毫未動時,舊的運作規則就會悄然的形成限制。
書中以 ERP 剛出生的在工廠的應用作為例子,我就用現代一點的例子說明吧。澳洲的悉
尼輕軌歷時五年工程,終於在 2019 年 12 月 14 日通車,但當日狀況連連,一段坐公車
只要 30 分鐘的路程(直線約 5.5 公里),輕軌卻花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
不是故障,而是悉尼輕軌的軌道與汽車道是共用的,因此,在每個路口也都需要等紅綠燈
,也需要躲避突然轉換車道的汽車以及突然穿越馬路的行人。輕軌是一個新科技,減輕的
限制是運輸物力以及運輸總數的限制,但在總體規則沒有改變的狀態下,新科技所減輕的
限制並沒有起到太大的效果。
心得
《仍然不足夠》一書,與其說是 TOC 理論的第四部曲,不如說是高德拉特博士對於企業
面臨全新科技應用卻徬然無措所油然而生的想法。
科技日新月異,我就不拿「管理」這項一般群眾不會碰到的主題來說嘴,我們談談手機訊
號,從 3G 時代到 4G 時代經歷了過一次電信的陣痛期,例如資費暴漲、4G信號的穿透力
不夠等等問題,直到廣設基地台提高了訊號的覆蓋率以及降低成本後才進入 4G 普遍被人
們所接受的世代。廠商那時對 4G 的認知是陌生的,還是按照 3G 的規則在販賣 4G 的網
路:利用固定費率吸引顧客,甚至依此展開了電信業者的價格戰,同時間其他各國的電信
收費多是按照使用頻段來收費的。
廠商用在新科技的出現下,沿用舊規則的狀態就是,當初 4G 號稱的高速上網不復存在。
的確 4G 還是比 3G 快,但是推出 4G 時的速度與推出後半年的速度有明顯的降低趨勢。
台灣在 2012 年開始普及 4G,但真正落實 4G 的應用,如高畫質遊戲與影片、網路直播
等等不都是最近幾年,社會創造新的運作規則後才慢慢出現的嗎?
知道要改變規則,但實作上是困難的啊。人記取教訓的能力似乎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近年
世界各國陸陸續續在試驗 5G,但仍然出現了使用 5G 的新科技,卻依舊在使用 4G 運行
規則的人們。5G 和 4G 有根本上的差異,並不上單純的網速變快而已,在基礎 5G 建設
普及還有群眾認識 5G 運行規則的差異之前,要徹底實施 5G 的應用(參照:5G 的九大
應用),或是將 5G 落實到日常生活,我認為還有一段路程需要努力。
《仍然不足夠》一書念完,會讓人覺得,裡頭的內容不就是常識而已嗎?對,高德拉特博
士也一直認為 TOC 理論其實就是常識的理論,是在世界中運行的物理規則,他只是將其
整理出來罷了。可是這些知識雖然稱之為常識,但就因為是常識才容易為人所忽略。例如
,應該要在落實新的應用之前,要將就的舊則除去以利新的應用運行。說來容易,但真正
要實行,甚至真正要注意到「舊規則」的存在很困難啊。
對我來說,《仍然不足夠》給我最大的助益是反思。反思我,身為 90 後的數據原住民,
我有找到上一個世代的舊運行規則,並配合我們這個世代出現的新科技將其革除已讓我獲
得實質利益嗎?我會不會還帶著 70、80 後給的潛意識舊規則,並且在這個 20 後出生的
現代運行著呢?我想這是每個人都可以好好思想的問題。
結語
《目標》、《絕不是靠運氣》、《關鍵鏈》與此篇《仍然不足夠》的心得出完,我也就介
紹完高德特拉博士對於 TOC 的著作了,但對其工具的應用,我將會整理兩本經典的 TOC
工具書,依據書中的原則及事例,內化後整理給各位做參考。
作者: ab060986 (黃影)   2020-01-05 01:11:00
推,很棒的概念!
作者: Nolan5566 (諾蘭‧五六)   2020-01-05 01:39:00
文章中ERP EPR混用?
作者: CHkeke (科科)   2020-01-05 12:05:00
感謝分享,期待工具書,我很好奇這些理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