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5秒法則》TED最夯的高效行動法

作者: wackynoteis (Wacky)   2019-08-10 16:11:10
《5秒法則》TED最夯的高效行動法,以及缺少的那塊拼圖
如果你正在尋找那個能改變你生命的人,看一下鏡子吧!
圖文好讀版: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5-second-rule/
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我屬於比較優柔寡斷,做事情前會想很多的人,有時候反而讓自己滯足不前。因此不時地
尋找有什麼方法可以提高執行力,改善拖延以及想太多的狀況。
偶然看到梅爾.羅賓斯(Mel Robbins)在TED近兩千萬人次瀏覽的演講〈如何停止繼續把
自己搞爛〉,從演講中可以感受到她強烈的熱情,以及無與倫比的執行力。
她提到的「5秒法則」是促成一切改變的關鍵,因此她整理了實踐法則以及諸多網友的見
證,寫成《5秒法則》一書。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梅爾在TED演講中,提到這個簡單卻足以改變人生的法則:「為了目標而產生行動的
瞬間,倒數5-4-3-2-1,立刻讓身體動起來,否則大腦就會阻止你」。
實踐5秒法則之前,41歲的梅爾面臨了重大困境:失業、負債、酗酒,甚至婚姻也出現狀
況,「起床」成了每天最不想面對的小事。
人生跌落谷底的她,偶然看到一段NASA火箭倒數升空的影片,萌生念頭:「我明天要把自
己從床上發射出去,時間快到自己無法放棄」。這個簡單的舉動,改變了她的一生。
梅爾日復一日遵行5秒法則,戒斷賴床的壞習慣,從小行動建立大勇氣,開創出新的事業
和截然不同的人生。這本書就是這個5秒法則的實踐守則。
5秒法則的科學原理
人類的腦中有一塊被稱為蜥蜴腦(Lizard Brains)的古老區域,掌管與理性思考無關的
部分,被科學研究證實是掌握「生物本能」的抉擇權。
這個腦會驅使你本能地遠離恐懼、不舒服、不確定的感覺,即使你本人並沒有真的待在危
險裡。一旦你讓這個腦接手思考,那麼所有「脫離舒適圈」的行動計畫都將化為烏有。
5秒法則的設計,恰巧能戰勝蜥蜴腦這種「趨吉避凶」的本能感受。它提供了一個倒數的
「啟動儀式」,讓你忽略「感受」直接採取行動。雖然簡單,但有效!
書中佳句摘錄
這本書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梅爾精心穿插的許多勵志佳句,頻頻讓我感到心有戚戚焉
、點頭如搗蒜。以下摘錄值得收藏的句子以及自己的看法。
|別跟別人訴說你的夢想是什麼,做給他們看。
|Don’t tell people your dream, show them.
簡單說,就是不要「光說不練」。透過務實的行動,達成自己的理想。不要不切實際的做
白日夢,而要採取行動去執行和實踐。最實際的例子就是每年1月的定番「新年新希望」
,今年已經過了一半,你達成了多少?
|你無法控制自己的感覺,但你隨時可以選擇如何行動。
|You can’t control how you feel, but you can always control how you act.
無情的世界總是把許多的未知、難受、挑戰拋向我們。我們對於這些事情的「感覺」不會
改變任何事,唯有做出「行動」才能掌握自己人生的話語權。掌握自己能掌握的行動,培
養堅強的心態面對那些無法控制的。
最簡單的就是從晨間常規開始,第一:每天練習5秒法則起床程序,持續深化這個習慣。
第二:掌握自己可以控制的常規(我是運動+寫作),做好準備面對世界即將轟炸你的一
整天。
|晨間定律:你查看電子郵件、看新聞或滑社群媒體時,其他人的事就會變得比你的事
|更優先。
這句話真是一針見血,也是我以前常犯的毛病。起床、滑手機、看Mail、看LINE、看FB,
然後,好幾十分鐘就這樣過去了。為什麼要讓別人的事情比你自己的事情更優先?現在想
起來非常莞爾。「怎麼起床就跟怎麼睡覺一樣重要」,除了用5秒法則克服貪睡之外,把
時間先用來做自己的事吧!
|改變一切的不是重大行動,而是你每天生活中做的、最微小的事情。
|It’s not the big moves that change everything — it’s the smallest ones
|in your everyday life that do.
我們常常認為設定遠大的目標、做出偉大的行動才能有所改變。事實是,魔鬼藏在細節裡
,真正能改變人生的,莫過於每天積沙成塔的「習慣」。就像《原子習慣》裡我很喜歡的
一句話:「你不會成為你設定的目標,而是回歸到你遵循的系統」。
實踐法則可以強化信念、落實行動,相信自己確實擁有掌控自己命運的能力,因為你正以
一次督促自己做一件事,來向自己證明這點。
|對於你沒有射出去的球,不進的機率是100%。
|You miss 100% of the shots you don’t take.
聽起來很像廢話,但有它的道理。這不只是數學機率問題,而是當人年華老去之後的「感
覺」問題。GaryVee曾在許多演說中說過,安養院的老人眼中最讓人難以承受的,是對於
「當初沒做」的事情深深的「悔恨」。人們會對於「選擇不做」的事情感到後悔當初沒這
麼做。對於「做過」的事情,後悔的痛楚反而小很多,甚至多了份緬懷。
|在你準備好之前開始。不用準備,開始。
|Start before you’re ready. Don’t prepare, begin.
當我們想脫離舒適圈,做出改變時,蜥蜴腦總是阻止我們這麼做。梅爾引述NIKE著名的「
Just do it!」標語,鼓勵讀者「行動」才是促成改變的決定性因素。前陣子讀NIKE創辦
人菲爾·奈特的回憶錄《跑出全世界的人》,就是最好的例證。
菲爾創業時,不知道怎麼跟銀行借錢,也不知道怎麼跟日本人打交道,更不知道怎麼行銷
和打廣告。但是,秉著一股相信跑步會讓世界更好的信念,他「啟程」了。做中學的他,
打造出世界上最大的運動用品王國。
這本書缺少的那塊拼圖
我讀完這本書,搭配自己的起床實踐之後,可以很肯定5秒法則是一個強而有力的行動工
具,但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後來推敲後發現,行動的工具還必須搭配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才能發揮完整的綜效,那就
是自我的「身分認同」。如果把人生譬喻成一場戰鬥,兩個步驟可以幫助我們找到「身分
認同」,並且深深地烙印在心裡。
第一,找出「為何而戰」。為什麼要早起?為什麼要勇敢?為什麼要改變?無論我們想採
取什麼行動,驅使我們邁向目標的「為什麼」,才是支持我們度過這些難熬時刻的原動力
。推薦《先問,為什麼?》這本書,裡面對於尋找為什麼有很棒的見解。
第二,找出「戰鬥的意義」。脫離舒適圈做出改變,總會面臨恐懼、痛苦、不安,而這一
切奮鬥的意義在哪裡?從《活出意義來》的這段話可以窺見一二:「人只要參透為何而活
,即能承受任何煎熬」。知道你為何受苦,才能無堅不摧。
畢竟,激勵人心的熱情總來來去去的暫態現象,若沒有背後的自我認同和意義的支撐,我
相信只是時間早晚問題,人們就會放下5秒法則而回歸普通且舒適的生活。
我認為最好的方式是,先回想你的身分認同,現在應該做什麼,然後才倒數5秒,做!5秒
法則讓你遵循內心的認同,做出明確且毫不遲疑的行動。
如果沒有提前做好身分認同,不知道為何而戰,反而有可能做出很奇怪的衝動舉動而不自
知。
後記:對於引用「見證」的意見
《5秒法則》引用了許多作者前期讀者的見證,散落且穿插在文章各個段落。某個層面來
說,我認為這種引用「多而不精」。
例如諸多簡短的見證詞,不斷在段落中間出現,反而讓我有被中斷閱讀體驗的感覺,而不
是更相信。作者可以用自己的話帶過就好,既節省篇幅也增進閱讀體驗。
引用見證最好的書,我目前認為是《我是GaryVee》。在書裡GaryVee引用的,是2~4頁篇
幅的讀者個人故事,包含整個創業過程的起承轉合,安插在每個主題段落的尾聲。
我透過裡面故事的自我延伸閱讀,找資料以及交叉驗證,反而學到更多種面向的創業方式
和實踐精神。能夠讓讀者做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我認為才是見證最好的應用方式。
作者: RLH (我們很近也很遠)   2019-08-10 18:42:00
謝謝
作者: eva79528 (be happy)   2019-08-10 19:15:00
推 謝謝分享 感覺頗實用
作者: x76882 (x767676882)   2019-08-10 19:46:00
謝謝分享
作者: biemelo157 (瓜瓜)   2019-08-10 19:52:00
推推 看完心得有點想買來看
作者: Imsomniac (你雖小我)   2019-08-10 21:22:00
很不錯的心得結構~
作者: perartlit (Ann)   2019-08-10 21:45:00
謝謝分享
作者: jzoosuck (jzoo)   2019-08-11 00:24:00
感謝分享
作者: tings0910 (Delete_Lee)   2019-08-11 02:29:00
感謝分享
作者: hoho8 (hoho)   2019-08-11 07:32:00
你寫的比原書精采,原書太多「感恩seafood」證詞,令人煩燥
作者: wackynoteis (Wacky)   2019-08-11 11:19:00
樓上真的XD 只能說法則確實很有效,但書的結構不討喜
作者: muskmelon (冷靜‧平靜)   2019-08-11 13:23:00
謝謝分享
作者: ppsc (鹹酥雞)   2019-08-11 14:11:00
把那些"感恩seafood"的話全跳過,你站在書店就可以全看完了
作者: bill8345 (宗)   2019-08-11 15:21:00
h大中肯
作者: music741852 (July)   2019-08-11 19:07:00
推 謝謝分享
作者: danshuichiu (chiuchiu)   2019-08-12 00:46:00
謝謝分享
作者: depress   2019-08-19 01:55:00
推 感謝分享
作者: weiman0702 (weiman)   2019-08-19 05:45:00
這本書有說到 喜歡一個人就馬上表達好感 然後我就被發卡了
作者: qi3qi3 ( 少,但是更好)   2019-08-24 17:11:00
喜歡「缺少拼圖」那段反思,光五秒法則其實說服不了我
作者: wackynoteis (Wacky)   2019-08-24 23:05:00
樓上說的沒錯,缺乏為何而戰的熱情通常是三分鐘熱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