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強習慣

作者: plumate (毣)   2019-01-22 20:56:44
ISBN:9789861754512
一流の人はなぜそこまで、習慣にこだわるのか?
讀完獲益良多。
日常常會聽到許多做事方法,似乎都很有用,但實務上並不知道如何執行,加上集眾家言
容易有互相牴觸的問題,沒有全部嘗試過有時很難做出比較,更何況有許多事是有機會才
能遇到,無法迅速做出反應,知道再多做事方法也是沒用。
作者以非常切實的角度,把這些雜亂的技巧整合並舉例說明後,讓我有被打通任督二脈的
感覺。
以下分享幾個對我特別有益的點。亮白字是書中原文。
備忘的目的,就是為了忘記不重要的事情。
可能年輕時無感,但隨著年紀漸長,不論是事情的繁雜或是短期記憶的退步,以前覺得不
怎麼重要的備忘錄變成必須學習的項目了,尤其當我發現自己會因為工作忽略親友的重要
聚會,或反之,假期後變得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抓住假期前的工作進度,遭遇大大小小的零
碎事務時,記大事忘眾多雜事、記多卻又忘了重要的事,更嚴重的是,討論時會發現眾人
記得的經歷總是有出入,此時備忘與筆記變得格外重要。
然而,開始把事情記錄下來之後,由於學校的訓練通常是以筆記為主,經常會把備忘寫得
過於繁瑣,書中指出一點「備忘是為了紀錄、筆記是為了思考」開啟了我的訓練之路。
筆記本身就是為了提醒之後要花時間的項目,而備忘則是必須做到能看一眼就想起來並馬
上去做的事。
所以,需要規劃討論的必須寫成筆記,而規劃完畢可以實作的是備忘。另外,將沒有興趣
的事系統化,比較能讓自己行動,也成為我註記備忘的另一個評估準則,例如應該定期的
健康檢查預約時間、還書時間、各種保險和信用卡的繳納期限等等,讓這些事情都離開我
的腦吧!甚至利用這些規劃,還可以註記必須新養成的習慣,例如繳費時順便紀錄費用,
或是定期存錢時同時查詢有興趣的基金或股票等。
如何成為擅長使用資源的人?簡單歸納為以下幾點:
 1. 不要讓工作卡在自己身上。
 2. 讓他人的時間變得有價值。
 3. 解決工作流程上的死結。
成為主管後,比起個人的能力,如何使用資源才是評價能力的重點。
不確定是不是很多人都遇到這樣的主管或同事,不太懂得安排時間這件事真的會讓合作者
抓狂,或許只要花個30秒告知對方1小時後回覆,對方就可以不必白等1小時,反過來說,
對方可以提升1小時的工作效率。
而這與上述提到的筆記和備忘能力有關,即便正在思考一個非常困難的項目,一旦清楚邏
輯與繁雜枝節的關係,就能迅速紀錄目前進度,然後迅速回覆打斷自己的同事或下屬,甚
至這個習慣應該在開始工作時就逐步養成,因為上司通常並不會等你,那工作效率高的當
然是被打斷後又能在短時間內回到高效的人。
思考使用金錢的方式時,普通人可能傾向於只思考橫軸的「花錢/不花錢」,但其實重要
的是縱軸的「賺錢/不賺錢」。
以及
不只是金錢,勞動力也有限。在做任何工作時,如果能問問自己:「做這件事真的可以為
我帶來比時薪還高的價值嗎?」就能分辨出應該做跟不該做的事。
可能苦勞的我們常常以為自己只能當普通人了,但當我開始以價值為準則思考時,就能很
務實的評估平常生活有哪些需要改變的習慣,這是我覺得最大的獲益。用必要性檢視消費
,用快樂檢視浪費,用報酬率檢視投資。
避開下列性質的餐會。
 1. 沒有共同主題的餐會
 2. 自己無法給予他人任何協助的餐會
 3. 回收率極低的餐會
 4. 類似加班的餐會
與他人用餐時,基本上沒有劃分工作或私人的必要。接待重要客人,或是跟大學同學吃飯
喝酒,除了熱鬧的程度跟話題的差異之外,我認為基本上感覺都差不多。
這可能還是要親自去看書比較能理解作者的意思,書中也有說到「決定不去做之前,更要
試著去做。」在還不知道某些餐會有沒有用之前,還是勇於去嘗試比較好。
之前會覺得去參加一些餐會、研討會之類的很有意義,當然這些意義仍在,但自己手邊出
現更重要的、需要維繫的人事物之後,就會開始評估自己是否能賦予這些聚會意義,否則
與會者都獲得了一樣的資訊,但我已不像年輕時擁有最多的就是時間,新想法只能排序在
我原本重要的事物後面。而隨時光洗禮,我也逐漸知道總說「等我手邊這些事做完就會去
做」的事,永遠不會比我直接拿起來做的事受我重視。
我想以前的我大概完全沒想過要放棄機會吧!但只有經歷過才知道,無法當下抓牢的,根
本不能稱作機會。
最後一點作者的意思,就是要我們別把這些聚會當作在加班,畢竟工作明明也是生活的一
部份,總是無法接受的話,痛苦的事,不應該持續一輩子。所以,想清楚想要的,伸手拿
或拒絕,然後享受它。
「短期喜悅,長期熟練」,這是自我管理的最佳狀態。短期間內盡可能讓自己快樂,過段
時間後回頭看,如果覺得「跟想的一樣!」就合格了。
以前會覺得生日沒願望許怎麼可能,這幾年開始能理解是怎麼回事了,因為所有希望都像
作者說的用「明確的期限跟目標達成標準」切割切割再切割,有個模糊的雛形卻又明確的
方向。雖然習慣養成真的好難……嗚嗚,不過「時間分配就是過去經驗值的分配。」曾經
多痛的排除萬難累積出的經驗,就是未來的資產。
行程安排的基本,就是把最重要的事情先安排進去。因為已經把預定計畫安排至行事曆中
,為實現它,行動也會跟著產生。
不知道別人是怎麼排行事曆的,我自己很喜歡先排享受的部分。過去則是相反的,行事曆
總是滿滿的目標,所以看到手機跳出通知都會排斥。現在除了目標之外,連目標達成後的
享受部分都在行事曆上,看行事曆變成另一種奇妙的享受。
另外,當排行事曆變成一種習慣之後,就有辦法達到作者所說的「最大的尊重是把時間優
先給對方選擇」,我很不喜歡約時間的一種情況是:問A,A說要看B;問AB什麼時候會答
覆,A說不知道。所以我不只排在B的後面,還排在B的事情後面了。不過因為漸漸養成排
程的習慣,對於他人的不確定也能很大限度的寬容,因為就算是非常重要的對象臨時要約
今晚或明早,我也可以很明確掌握受到影響的事務,並且適當做出調度。這比起用「對方
不尊重我,我就放棄對方」的雙輸思維安慰自己某些客戶接了不如不接,能在當下達到雙
贏的局面是非常有用的。
有些人會覺得這樣會養出奧客,但我認為在行事曆已安排的情況下,因為有衝突而無法調
度的情況非常多,若在(包含人力、時間等考量)可行的情況下做出彈性調度是一種訓練
,把握訓練的機會對自己是很有幫助的。
當然,若思考後覺得這種情況不如放棄也沒什麼不好的,亦如作者所說「世界上很多好或
不好,二擇一的事情,而自我管理便是思考如何在各種不同的好當中做選擇」。有些人追
求的是少數的客戶但能從每個客戶拿到5顆星的評價,有些人選擇讓多數客戶都滿意即可
,完全不好的事情人人都不想要,但很多事情是有好有壞的,端看個人想要獲得什麼。
想點子的基本就是發散與收斂,分為「全心全意只思考企畫」跟「想盡辦法限縮範圍」兩
個階段。
在提到這點之前,有個小篇章在談怎麼挑選適合禮物,裏頭談到的東西真是非常……難以
形容的困難,對我而言。「不要選擇收到的人會開心的禮物,而是要挑選能讓對方受到好
評的東西。」每次挑禮物就是一種考驗啊!關於對方,自己了解多少?對一個基本上都宅
在家裡的人而言,這根本世紀考驗。
上述說的發散和收斂,乍看之下覺得平常就這麼做的。過去我在想要送什麼的時候,基本
就是網路上亂逛,最後送出的都是自己喜歡的禮物。
後來我領悟到,發散時得針對「企畫」的需求做出選項,這個送禮的對象需要什麼來幫他
加分?所以有些媽媽收到食譜、吸塵器、洗衣機之類的禮物會覺得「是在說我做的不好嗎
」超級玻璃心,但後來若因此被稱讚就會更喜歡且更常使用這些物品,那或許就算是好禮
物。這麼說起來,跟健康相關的就是兩全其美的禮物了吧!(深思)
與其獲得新的工具,不如回到本質,決定捨棄哪些工具,將精力集中於哪幾項工具上,這
才稱得上是真正的自我管理。
什麼是夢想?什麼是空想?什麼又是理想?這是需要長時間去摸索的,許多人(包括我)
對自己手上已有的總不覺得特別,然而當需要冒險時,我下意識握住的卻總是這些我認為
不想繼續發展下去的能力。
目前對我而言,理想是已經規劃好且正逐步完成的事務(所以不論是理想的還是不理想的
,都已可預期會完成),而夢想則還沒開始規劃,像是「念完博士沒工作可以去賣雞排啊
」這種就叫做夢想,當那些理想的、不理想的事務佔據所有的時間,那夢想就會轉變為空
想,因為不僅沒時間展開規劃,也不可能行動。
從前總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不足以達成夢想,甚至連規劃都覺得應該要先培養好能力才
能做下一步規劃,但無法做出規劃顯示的是經驗不足、對自我的了解不足,應該是規劃、
實踐失敗後、修改規劃、再實作……這種了解自己的過程是不能省略的,終其一生。
例如我是個非常不注重娛樂的人,經常會忘記我也是需要放鬆的,所以一旦爆表就會有放
空好幾天宅著直到追完n部劇或連續看好幾部電影或書,那幾天過得當然好棒棒而且充滿
罪惡感(然後就來寫心得!?),於是就覺得自己應該先把想看的都記錄下來,有空時一
點一點看,但因為沒規劃出時間,最後還是一再復發(而且還有個清單可以一次清空了…
…)。大概是因為我不需要每天開機關機,直到很後來才發現我需要的不是記錄這些清單
,然後不定時的放下所有來一次清空,而是需要一個周期性比較長的規劃,來讓我維持40
到60%的壓力值與較長時間的關機。但若沒有前幾次的預設與失敗(把自己當實驗體啊…
…),大概會一直不知道如何適應社會吧!(現在也才剛開始適應就是了)
工具的養成跟目的性很有關係,一切由它的價值來做評估就比較不會受一時情緒影響。評
估價值這部分對我來說有點困難,尤其是在「捨棄」這件事,所以我通常沒有「捨棄」這
個選項,而是以時間的增減來觀察自己的價值判斷是否客觀,尤其應該放在「既然沒用為
什麼一直留著」上,例如我的娛樂清單若以我的好惡做判斷起初根本不存在,又或者很討
厭但卻很必要的工具,例如3C研發人員對新產品的資訊追蹤研究、譯者閱讀外語書報等必
須即時與時俱進的能力,就是應該集中精力維繫的工具,除非不想再做這方面的工作。而
能不能對此有所認知並堅持下去,就是作者所謂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流的人不是叫別人動,而是能夠讓別人主動幫忙。為了讓請都請不動的主管動起來,要
設計出讓對方不得不行動的狀況。……這時必須分兩階段思考,從更上層的視點掌握狀況
跟冷靜的判斷能力。
剛開始工作時,我時常搞不懂上位者在想什麼哈哈。而且因為缺乏經驗,無法想出具有邏
輯的方案且用包裹糖衣的言詞說服上司。我一直記得某個朋友說過的話:「假如你討厭某
個人,不論怎麼掩藏,對方或多或少是會有感覺的。」這在處事上也是一樣的,假如不滿
某個項目的執行方式,明明無法做出任何可行的修正,在意見被駁回後,就該思考其他修
正方案、用其他方式提出建議或乾脆地放下情緒,否則只是徒增工作場合的對立氣氛罷了

職場上只要降低這種對立氣氛,就比較能對事不對人。看完這本書後(竟然已經過了半年
!?),我在討論事情前會先試圖從上司的角度思考,提出幾個可能對方無法接受的可能
原因,再開始跟上司討論,初始對方仍舊覺得我想找碴,至今我感受到很明顯的差異。由
於先想過對方的立場,因此在對方提出某些我沒注意到的觀點時竟變得比較能理解與接受
,而對方也因為聽到我列舉出的原因,覺得我是站在他那邊的(即便有時並不是,我就是
想找碴XDD),於是能比較冷靜的討論。
當然,每個上司都不同,適合的溝通方式也不同,但「首先從改變自己來打破僵局」是非
常重要的想法突破。
以下列出書中對我很有啟發的句子(連什麼啟發都懶得打,超敷衍哈哈):
1. 把慾望當作成長的原動力,一點也不可恥。
2. 即使有類似自我厭惡的心理情結,對現狀感到悲傷難過,也必須努力,要比昨天還喜
歡今天的自己才行。
3. 人本來就只能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情。
4. 真正的強項具有重現性,即使環境改變了也不會磨損。請讓失去一切也能重新站起來
的自信,成為自己的武器吧。
我也曾深深陷入厭世的情緒,但終究,人只能為自己而活。即便現在一堆人說為他人而活
才能感到幸福,或許也說得通,但假如我沒把一個他人視作與自己等同重要,假如為他人
而活這件事不曾令我快樂,我又如何能為他人而活呢?因此,人就是要努力讓自己活得更
美好才行。假如有什麼讓你活得不夠美好,例如環境就是有垃圾、有汙染(環保魂又……
),那就去嘗試改變吧!
最後,送上作者書中最打動我的一句話:(人生)目標不是費盡一生想達成的,而是費盡
一生想持續做到的事。
絮絮叨叨講很多,只是想表達,假如跟我一樣,常常覺得活著抓不到訣竅,讀讀這本書應
該有所幫助。另外,這本書還有一些好用的圖表(連筆記上我都直接放照片,弱掉了)和
一些有趣的練習建議,為了賣關子就不說了。:P
作者: cowboy17935 (草食男)   2019-01-22 23:25:00
推分享
作者: rumicco (鍵盤一姐)   2019-01-23 00:51:00
好長的文XD 謝謝分享
作者: foxandcat (靜靜躺著)   2019-01-23 09:49:00
推心得
作者: v7q4 ((.)(.)乳劍雙修 -|=>)   2019-01-23 12:42:00
作者: meoww (qj )   2019-01-23 16:46:00
推,上司的那段,我的工作感想是讓上司永遠「有選擇」,例如我明明想執行方案三,但仍然會羅列出一、二、三項方案,再客觀分析方案三優於另外兩者的好處,通常結果90%上司會選三(如此他不會覺得自己是被迫選擇)
作者: mepe1018 (mepe1018)   2019-01-23 18:33:00
作者: Taichun318 (淡藍色的雙魚)   2019-01-23 20:48:00
作者: jzoosuck (jzoo)   2019-01-24 00:09:00
作者: wackynoteis (Wacky)   2019-01-24 21:48:00
推!!收穫很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