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東大爸爸寫給我的日本史 語言邏輯問題

作者: amanda860715 (PeterMi)   2018-06-14 10:57:00
最近在看《東大爸爸寫給我的日本史》,總覺得裡面有很多語言邏輯和解釋的問題,卻不
曉得是我自己沒讀好,還是作者跟翻譯的問題,例如:
在<國風的意義>這篇中,有這段「當然,僕可以理解想要給予和風高評價的心情。但是
在過於偏袒的情況下,就做出【用假名來寫就是日本應該值得誇耀的文化遺產,用漢字寫
的就終究是外國的模仿物】的評斷,怎麼看都覺得哪裡不對。《古今和歌集》所收錄的詩
歌毫無疑問地都是傑作。相對於日本人的漢詩,菅原道真所寫的,說不定還不及於杜甫或
李白。但是就因為如此,只評斷前者的做法對嗎?」
首先,「相對於」既然是比較,在相對於日本人的漢詩之後,應該直接說杜甫或李白的詩
如何如何,為什麼又接菅原道真這個日本人呢?
再來後面還有說「櫻花的確是日本足以向世界誇耀的美麗花朵。但是湯島天神或是水戶偕
樂園裡面知名的梅花,無關是否引自中國原產,也是美麗的花啊!」
可以理解作者是要說不要排外,但是用「梅花也是美麗的花」為理由真的很空虛又沒說服
力,櫻花當然不只是因為美才有特殊地位的,作者草率地以這段當本篇結論,我也看得很
困惑。
在名詞解釋上也有問題,不過這應該跟作者無關:
p.219 註釋2
「御家人:直屬將軍管轄的家臣,通常分為旗本(文官)和御家人(武士)。」
首先旗本跟御家人應該沒有明確文武的區別吧?網路上有查到茂呂美耶寫旗本多是武官,
御家人多是文官,與本文相反,但也是被批評不正確,何況武官跟武士應該也不一樣,旗
本跟御家人應該都是武士身分。
再來旗本跟御家人最重要的差異還是在能否面見將軍,本書的註釋顯然不正確。
其他還有很多文章前後邏輯難懂的,可是篇幅太長我沒辦法全部摘錄上來,想請問同樣有
看過本書的人有類似或相反的想法嗎?
*上面用【】代替雙引號,是因為我手機打不出來。
作者: yudofu (豆腐)   2018-06-14 14:36:00
我的理解是第二的漢詩意境不一定比第一的和詩差,櫻花雖然是日本的名物,都是其他的花也不因為不在日本而失去價值
作者: kazushige (千森)   2018-06-14 14:39:00
先不論邏輯,光是譯文看了就豆頁痛
作者: amanda860715 (PeterMi)   2018-06-14 15:05:00
y大說的好像蠻有道理的,可是我總是哪裡轉不過來的感覺,也懷疑是自己的問題XD然後翻譯真的很奇怪,邊看邊皺眉頭,註釋也錯不只一個
作者: yudofu (豆腐)   2018-06-14 22:57:00
應該是比較舊式的翻譯,也就是保留原文的結構跟語法,例如第一個黃句、中文比較可能用"日本人菅原道真所寫的漢詩"而此翻譯比較像是原本的主詞與修飾直接翻成中文、加上日文把較常用不否定作為肯定,或者不肯定作為隱藏的否定,要將這樣的句子當成相當於台式英語的日式中文來看就通了。而且就語氣的段落、以及婉轉的語氣,會比較能重現日語的語感,如果按照中文基本以直述的為主的作文,就像是台大爸爸寫的給我的日本史了。另外古代日本主要是武士負擔作戰義務,但是御家人收入這麼少(相對於能直參的旗本)因此在地方也常常算是也公務員的身分在活動,這裡的武士我猜只是相對於能直參的旗本作為高階文職相對的武官的用法,但是沒有原文也不能確定。反正家臣就是人家叫他幹嘛就幹嘛...
作者: amanda860715 (PeterMi)   2018-06-15 08:38:00
感謝y大解說,看來是我不懂日文所以覺得怪~
作者: swardwind (掛在埔里的熊)   2018-06-15 13:02:00
這邊應該是要說日本開始重視源於本土的文化,以至於像漢詩、非本土櫻花之外的花這種由外引入的事物就相較不被重視。所以第一段這邊應該是和歌相對於漢詩,再進一步說「即便日本漢詩比不上發源地的杜甫李白,但它們在日本文化史裡仍該有一個位置」
作者: amanda860715 (PeterMi)   2018-06-15 15:52:00
我好像稍微有理解,他的用法是不是類似同位語的概念啊?菅原那兩句都在補充說明「日本漢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