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黑暗之眼:夏辰旅情推理系列》試讀心得

作者: mingjer (李肯特)   2018-02-19 14:10:29
黑暗,來自真實,或出自心靈?──
《黑暗之眼:夏辰旅情推理系列》試讀心得
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mingerkant/wretch/564848142
書名:黑暗之眼:夏辰旅情推理系列
作者:米夏
出版社:要有光
出版日期:2018/02/01
定價:250元
金石堂書介頁面:https://goo.gl/Raf2oz
--------------------
良知,是人與生俱有的本質,還是靠後天學習
而得的態度?或是一種在困頓或順遂的人生中
,逐漸有所增減的人性?
為了在即將到來的馬拉松可以順利完賽,警官
戴明來到太平山翠峰山屋進行自我鍛鍊,卻沒
料到颱風不但提前登陸,路徑也更偏向宜蘭,
而當時在山屋外、工作人員來不及通知到的戴
明、攝影班一行七人、夏辰跟奶奶,共十人就
這樣被困在翠峰山屋。
孰料,攝影班先後有好幾個人死於氰酸鉀,其
中第二個死者甚至曾一度讓眾人遍尋不著,在
狂風暴雨籠罩、無法任意進出的山屋,人是如
何躲藏?而兇手又是如何設計好這一切的劇本
,讓故事按照自己的想法發展?
另一方面,有個站壁妓女到警局報案,她的室
友失蹤了好幾天,而附近的監視器拍到她的行
蹤在某個公園後就不見蹤影,而且她不可能無
緣無故失蹤,畢竟她不久前才撿到一隻橘貓,
並很珍愛地照顧著,失蹤者不可能不考慮橘貓
而消失無蹤。警官李隆調查後發現,整個臺北
市在近半年來,先後有四個妓女與傳播妹無故
消失,而生活在社會底層、沒有幾個可以關心
她們的親友,幾乎就此被冷漠的社會所忽視。
發生在宜蘭的命案,與在臺北的失蹤人口,有
著什麼樣的關聯?而是抱著什麼樣心態的兇手
,才會犯下如此泯滅人性的罪行?
米夏《黑暗之眼》揉合了本格推理風格,以「
暴風雨山莊」模式開展,卻又加上社會派推理
的手法,讓我們看見原本不被看見的一群人,
他們也跟一般人一樣,一切的努力全只是想過
著幸福的生活。
眼睛被稱為靈魂之窗,除了從眼睛可以看到一
個人的生命氣息,也可以讓我們瞧見這個世界
的風華。只是有時候我們因著個人過去的成長
背景、生活經歷,所戴上的一副副「校正」眼
鏡,透過鏡片後所傳遞的訊息,卻可能因此扭
曲、甚至充滿著黑暗,更可能失去了靈魂。
人心即使難測,多數總會落在鐘型曲線之中,
雖非大聖之人,卻也少有人是純粹的惡者。縱
使善惡可能屬於主觀的判定,而良知也可能隨
著社會價值觀的變遷有所調整,這世界卻仍存
有著普世認同的價值,至少,殺人在極多數情
況下都是不被允許的。
於是乎,當我們看到被烹煮過的屍骨,只為了
更輕易地除去附著其上的血肉,而其行徑不僅
冷血,更讓人難以想像的是,得有什麼動機,
才讓一個人可以如此了解另一個(群)人的存
在痕跡?甚至,就算有任何理由,就可以把這
樣的作為合理化?
本書可搭配東野圭吾《殺人之門》一起服用,
我們可以思考的或許是,在相類似的生長背景
底下,促使人們跨過那道禁忌界線的,到底算
是一連串的被背叛所引發的反撲,還是有些人
的心眼,早就充滿著深邃的黑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