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惡鄰》恐懼是暴力最政治正確的催化劑

作者: psychodelic (love psychodelic)   2018-01-09 21:24:47
網誌好讀版
http://myhystericalove.pixnet.net/blog/post/47735421
頗具知名度的建築師藍道夫,對於來探望自己因殺人案入獄的父親,始終感
到不自在。父親從藍道夫小時候開始,就不掩飾自己熱愛收藏槍枝的嗜好,
也曾經試圖將他培養成射擊高手。但熱愛和平、厭惡暴力的藍道夫卻極端排
斥,導致他與父親漸行漸遠、終至陌路,雖然他仍時常回想起小時候想更親
近父親的期望,卻也忘不了父親對自己的失望、以及自己怨恨父親崇尚暴力
所帶給全家人的恐懼。長大成家後的藍道夫,與妻子瑞貝卡及一雙兒女和樂
地一起生活,與一般的中產階級家庭無異。直到他們搬進新買的房子,住在
地下室的迪特.提貝瑞歐斯,一開始釋出善意友好往來,漸漸卻開始對瑞貝卡
表達愛意,並且惡意指控這對夫妻性虐待自己的孩子。這家人平靜的生活開
始籠罩在騷擾和恐懼之下,法律卻對這樣的行為無可奈何,他們該如何保護
即將崩壞的生活?
《惡鄰》創造出了一種無孔不入的恐懼環境。住在主角藍道夫家樓下的迪特
,從頭到尾都沒有真正做出傷害人的行為,卻在他們夫妻心中種入了恐懼的
種子,他的窺視、書信、挑釁、指控,只需要不時地澆澆水、放放肥,恐懼
就這樣生氣蓬勃地茁壯長大了。
藍道夫從小就抗拒暴力,對於父親喜愛槍枝的行為極端反感,潛意識卻又仍
是個亟欲跟父親親近的男孩,他就在這樣的拉鋸情緒中長大,父親因為對他
放棄射擊的失望,而躲回自己築起的堡壘中,因此藍道夫始終埋怨父親在他
的成長過程中缺席了。直到他也成為了父親,沒意識到自己正在複製父親抽
離家庭生活的模式,直到在惡鄰居的騷擾與威脅下,感受到極端的害怕與無
力:威脅就在眼前,自己卻無能為力。他突然可以理解父親的恐懼了,原來
持有槍枝是父親自我保護、不致被無力感壓垮的方式。
在作者Dirk Kurbjuweit筆下,藍道夫成了那群他自述「中產階級」的代表人
物,享受優渥有品質的生活方式,祈禱他人為自己解決麻煩,面對問題選擇
獨善其身,可以在美好假象下安穩生活。這樣的小世界在外來刺激下,產生
了崩解的威脅,卻也讓他們一家人變得更團結,這變化本身是種諷刺、也是
種省思。
這樣一個(群)不願意弄髒手、自視為有教養的優秀份子(民族),期望用
和平理性的方式去解決一切問題,不屑一切粗暴的行為與思想,更抗拒評估
血液中是否流有崇尚暴力的邪惡DNA,因此堅信只要向著反方向走就對了。但
這一切堅持,在自身與家人的財產及安危受到威脅的時候,是否會開始退守?
對法律制度的信任崩解、對國家體制的失望,轉而決定依靠自己,似乎是
這時最佳的選擇了。
這麼熱愛和平抗拒暴力的藍道夫,卻越過了那條堅持和平拒絕暴力的界線。
我們目睹恐懼扭曲了我們的心靈,催促我們跨過臨界點,就算明知對方的行
為罪不致死,卻會因為擔心自身受到威脅、而無法無視對方的存在。

《惡鄰》循序漸進地描寫人心從崇尚和平、抵制暴力,到接受暴力成為一個
選項的過程,轉變來得如此合情合理。主角在面對現實的過程中,也不斷回
溯父親給自己成長過程帶來的影響。他始終在抗拒跟父親「崇尚暴力」的行
為掛勾,也不肯承認自己會受到父親的影響,卻在這次對抗惡鄰居的過程中
,逐漸面對所謂傳承這件事,不管是相似、或是故意抗拒逃離,不管下一代
想變成上一代,或是不想變成上一代,前人都不可避免地有極大的影響力,
無法完全切割,這樣的心態也能間接映射到當代德國人看待過去歷史包袱的
複雜情緒。
「我們應該搬家嗎?」我問。我們先前討論過這個辦法,後來也斷然否決。這
個方法顯然可以徹底甩開這頭怪物,但是我們都認為不能屈服,我們才是對
的那方,完全不想屈服於不公不義的另一方。我們喜歡這間公寓,這是我們
的家,我們的中產階級堡壘、老年的保障。 我們兩週前便討論過,但是現在
更絕望。我想一走了之,妻子不肯。
「不可以,」她說,「如果有人該走,也該是我們下面那個 。」
作者: winken2004 (新竹肥宅)   2018-01-10 16:51:00
作者: ga2006369350 (甕)   2018-01-10 19:55:00
推分享
作者: jasonchangki (阿特拉斯聳聳肩)   2018-01-12 02:12:00
感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