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教育的意義的書籍

作者: charvine (Charlie)   2016-11-27 11:59:17
最近對教育和學習的主題很有興趣,
拜讀Ken Robinson的Creative Schools和Element
前者是從教育的方法和體制,後者則是個人的成長探索
讀完感覺對我們周遭還是有點距離,
畢竟東西方的教育還是有滿大的差異
所以我想推薦另一本讓人感同身受又非常有啟發的書
《吾國教育病理》,鄭也夫, 2013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049721
鄭也夫是社會學家,也是我近來很喜歡的作者。
他的文章總是有很令人著迷的邏輯和嚴謹,但相對讀起來可能也比較不輕鬆。
「教育的宗旨,不在於教你們學會什麼,而在於教你們"學會學習"」-鄭也夫
鄭也夫曾經說過:「厭學是心靈的癌。」這句話給我的印象和感受一直都很深刻
常常覺得我們的教育大概就是扮演癌細胞的可怕角色,
在耗費大量的資源和時間競爭後,離開學校等同和學習終身分手的解脫感
接受教育後,個人的探索和迷茫暫且不說,
社會就是所有人的集合體,放棄學習的人越多,社會進步的腳步愈緩慢沉重
很多社會問題是直接鑲嵌在教育問題裡面
想解決教育問題,就必須處理社會問題,本書就是用這樣的視角,
討論現在中國教育的利弊
中國的一些用詞和政策和台灣還是有差異
但多數的病源是相通的,背後的教育心態也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這本書分成兩個部分,先討論教育的問題,後提出解方
教育問題鄭也夫認為是學歷的軍備競賽,減緩的解方就是分流
第一部份先討論為什麼學歷膨脹化,學制延長化
並借鑑德國的教育體制反觀為什麼中國的技職體系發展不出來
進而又延伸體制下,學生學習的方式和效果有什麼大不同
(德國10歲就要「決定方向」,所以很早就在思考適合念書研究還是專業技術)
同時分析各自的社會背景和歷史,德國的工業建國,以及中國的科舉制度
「學習不是為了工作,而是為了考試,
考試要公正要分出高下,就無暇顧及工作的需求了。」
這是第一部份其中一句,對於考試發展的批判,
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摧毀學生的好奇心
第二部份就是解方,也許你可以從這一部分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關於教育的意義是什麼
鄭也夫認為我們常說的教學,學永遠是大於教的
接著從這個角度去思考,那麼什麼是值得學習的
知情志(理智、情感、立志)、興趣、創造力、科目(每個科目的教學重點)
最後則是教育的選拔人材功能,來思考什麼才是適合的教育
「學習怎麼樣生活,似乎是不切實際的本領,卻是不可能落空的。
因為你有可能下崗,你卻不可能不去生活。」
這是作者在討論古典教育和現代教育的差別。
關於教育,這本書非常推薦你讀!
作者引用大量的書目和文獻,包含了心理學、社會學、生物學、歷史的角度
我覺得是位很令人敬佩的作者,也是本部受用很大的作品
作者: Tribute (Tribute)   2016-11-27 23:33: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