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李屏瑤《向光植物》

作者: lucialucy (小部)   2016-08-03 03:06:26
網誌版:http://blog.roodo.com/lucialucy/archives/58679052.html
我覺得自己讀這本書的方式錯了,不該那麼快一次看完的,而是該一天兩三回,如同連載小說一般,悠悠晃晃度過書裡頭的高中、大學、出社會.......。
  《向光植物》瀰漫著一股韻味,那股韻味說不上來,但我覺得調性很年輕,是年紀長我一些,或跟我差不多的文青寫小說時,會特別強調的層次感。看似風淡雲輕的句子,總會戳戳你說「不,此處可是驚心動魄喔」,那樣對話與對話之間,句末銜接的註腳中,暗示著另有什麼,不讓你那麼快從流暢文句溜走的頓挫安置。
  小說的章節看似散漫,每回往往開頭若散文,中段才有情節對話,尾段又以感嘆收歇。這樣的安排放在版上連載時很安好,每個章節都自成一個小宇宙,然紙本閱讀時,就覺得那兒說不上來的不對勁。實際的情節有些少,對情感的描繪與抒懷有些多,而串連那些被模糊化的,卻過多是不必多言的默契與暗示。這些女生的愛來愛去,伴侶選擇,都寫得很簡略。仰賴的是你知我知的自我填補。比如說,學姊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何又與小莫同居,又對「我」有所堅持。而「我」又是為什麼,高中時拒絕了小旻,大學時又跟她同居一塊。而四人關係的緊繃與平衡,又究竟是建立
在那股危險之上?到底是怕誰跟誰又擦撞出火花?(特別是到後來的外遇,竟是那兩人時.......)
  我總覺得,李屏瑤在感情的描繪上有其含混,又或者極度信賴讀者之處,端看你如何評價。比如說高中時,學姊(游)似乎更傾向「我」,可三人依舊感情親熱,照料嬉鬧。而到了大學,學姊與小莫同居了,「我」常常往她們那兒跑,當第二個家。並對於學姊的選擇,用力推開。--這些過程中,學姊到底在想什麼?小莫又想什麼?「我」又為什麼徘徊?一切都沒有明確的解釋。
  固然困惑,然我依舊能感受到黏稠朋友圈中的依戀與無法放手,能感覺到感情上的執著與沒有輕易述說對錯是非,能感受到主角不想服膺於所謂「避嫌、劃清界線」的規矩內,卻還是受其影響而暗地神傷的矛盾。長年的相處與默契之中,這些人的關係已非「情人、女朋友」的詞彙可帶過,而就像最後所說的,家人。
  主角的徘徊與猶疑,退卻及吸引,都有著非常細緻的感情流痕,我可以感受到她在高中的沒有自信、壓抑,大學時的孤僻任性,出社會後的幹練與深沉孤獨。可以感受到她想要好好珍惜自己擁有的、所愛的人,又矛盾性地化作了最傷害對方、最殘酷的人。她很多感情都是不成熟的,不理智的,充斥害怕與逃避,若小動物般,靠著直覺存活。
  要去辨識她在不同階段做出的感情決定,是非常需要個人的理解與猜測。然我並不覺得這種留白是缺陷,甚至覺得這是優點,我覺得主角自己都在試圖理清自己的想法,而讀者也是弄懂她的想法的同時,流露出自身的感情觀。像我自己會覺得高中時期的三角關係有著某種純真幼稚,想要大家都開心,想要維繫那樣的親暱小圈圈,卻忽略掉內心一直存在的不安(被比下去、沒有明確名分)而最後在被選擇時,被長期的沒信心與焦慮給壓垮。當然,小莫不在也可能另外帶給她暗地背叛的罪惡?
  這樣回顧、研究蛛絲馬跡,試著去猜想與體會那樣的壓迫與痛楚(小說在處理出櫃上有種不刻意張揚的苦楚,彷彿在說,不就是那幾個常見反應公式,僅僅是憑機率分配給不同人而已),試著去揣測自己在那樣知己/同伴罕少的處境下,會不會也如此相處親暱,又不時拉出距離,警告不能再過去了?(那樣的相處,就彷彿情侶初期互動一般,每一公分的距離都是試探與確認)試著在理解後給予認可或者否定(如同我仍舊無法接受某些不願講白的橋段),最終予以個人詮釋。
  並時而翻閱其中一兩則文字,細細咀嚼,細細體悟,陶醉於其中詩意,又或者明白知曉其中的自溺與救贖,私以為,這才是真正的,也正確的,閱讀方式。
PS:
  話說回來,我覺得我無法責怪學姊在小莫與主角之間無法擇定的原因在於,那樣獨特的時空吧。她兩個人都是喜歡的,而一個是同班同學,還曾因為自己的關係跟家人發生激烈爭吵,她能狠心拒絕嗎?而一個又是癡癡喜歡自己,自己也很喜歡覺得很可愛的學妹。再加上高中特有的空間依附,學妹尚好,小莫天天都能看到,躲也不能躲。對一個可能過度溫柔而寡斷的人來說,能兩人能都好好相處,或許已經是她能盡力做到的最好了。
  更別提小莫在拿捏互動分寸上又是如此高明(苦笑),你徘徊不定,我也不逼迫你一定要選我,三個人依舊可以快快樂樂的呦。所以學姊在高三時似乎很不定,她跟主角互動親暱,有時小莫也識相地避開。然一旦三人在,就自然多了顧忌,但這顧忌是單純的怕閃到人,還是有更多意味?又勾勒出主角的不滿。她想確定,結果反被疏遠。等到學姊決定好了,換她自己推開了。其中到底流轉了多少心思與淚呢?我算沒有很投入地去讀這本書,但我猜測真正投進去,會哭得要死吧。
PSS:
 只是啊,我也覺得這樣太仰賴讀者回頭去填補,到底是好是壞呢?目前《向光植物》聽起來是一片好評,我也覺得讀書方式對了,故事也就通了。但假如有人就是沒那麼多愁善感,沒被抓到,會不會覺得過譽溢美了?若這樣想,我也不認為有錯。這部從一開始的調性就很講究頻率,包括她的文字,都要自帶音律進去呀。
作者: inly0506 (Chai)   2016-08-05 22:32:00
很喜歡這本,我旅行的時候帶著,結果在火車上讀到哭出來QQ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