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大高雄自行車道網考察(一)─愛河自行車道

作者: ctx705f (鍵盤小妹)   2018-03-22 22:45:45
※ [本文轉錄自 Kaohsiung 看板 #1QixxDeb ]
作者: ctx705f (鍵盤小妹) 看板: Kaohsiung
標題: [遊記] 大高雄自行車道網考察(一)─愛河自行車道
時間: Thu Mar 22 22:33:44 2018
車道全長:24.5公里
沿途景點:真愛碼頭→河濱公園→電影圖書館→陽光愛河咖啡座→歷史博物館→音樂廳→
中都磚窯廠→中都濕地→光之塔→客家文物館→愛河之心→河堤社區(公園)→微笑公園→
小巨蛋→新莊一路→原生植物園→洲仔濕地→蓮池潭風景區
官方網站:高雄市政府工務局 自行車道網
https://pwbgis.kcg.gov.tw/Bicycle/bicycle.aspx
無音樂圖文:http://chaos810126.pixnet.net/blog/post/347053039
==
高雄市號稱有接近1000公里的自行車道。在2008年單車熱之後,因為油價回跌,所以汽機
車又慢慢回到主流運輸工具大宗,腳踏車便沉退回僅為休閒或者是有錢人的玩具,而非拿
來通勤日常使用。所以照理來說市政府有一直在經營自行車道是很令人感動的事情,但你
想像中的自行車道應該是甚麼樣的呢?
一、騎著細胎寬的公路車盡情奔馳,享受與速度的對話。
二、騎著淑女車或者是City Bike暢遊城市,隨處停下來拍照上傳IG當個網美。
三、他媽的不要有機車在我旁邊亂鑽就好,拜託。
這次進行考察的便是愛河自行車道。標榜全長24.5公里,從河西路與五福四路交叉口開始
,到洲仔濕地生態解說中心結束。基本上到微笑公園都是沿著愛河前進,穿過大部分的市
區。所以這是一條怎樣的自行車道?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進行測試的車款是我個人的公路車,Cannondale Caad12,胎寬25mm,是鋁合金的公路車

一:五福四路─建國三路段。從自行車道的一開始就是以磚塊鋪面作為起頭,這種路面碎
震多而且考驗鋪設品質,胎壓高的公路車騎起來會很痛苦。雖然說有些地方有用水泥路面
連接,但騎起來很不順。平日的傍晚來是沒甚麼人,不過還是會有運動的行人。
這邊甚至就中斷要你直接走磚路回到水泥地的車道上。
再次中斷的自行車道。這邊是要往照片的左邊走,到下圖中的木板地去。木板地也是一種
會一直震的路面,而且沒記錯的話腳踏車對木板地還滿傷的吧?以前愛河之心有一座橋是
木板鋪設,翻修過後便禁止腳踏車通行了。
二:建國三路─中華二路段。建國三路的路橋在橋面與路面的銜接上做的很爛,有個很大
的落差。而且還有意義不明的柱子,所以我由西向東過橋通常都直接走慢車道。
再來是同盟三路的這個自行車道一定要特別提一下。大大的裂縫直接把"自行車專用"的整
個字樣劈成兩半,這是在開玩笑嗎?不過這邊的自行車道不會有機車和你搶道,因為路又
窄又爛。
然後提一下,這個水溝蓋如果要去卡的話還剛好可以把我的輪胎卡進去。雖然不像萬大橋
的殺人伸縮縫這麼可怕,但是對新手來說看到這個心裡一定很毛。
在過了同盟三路的小隧道回到自行車專用道之後,整體上柏油路面的路況還算不錯。雖然
說窄了點,但是如果是用登山車或者淑女車順順騎的話還滿舒服的。
在中都橋會有涵洞,若是南下方向的話都會經過。當然也可以選擇切進人行道走馬路過去
,而且這應該是比較順的做法。涵洞限高1.9公尺,進去幾乎都是要把頭整個內縮。
三:中華二路─博愛一路段。到目前為止可以說是愛河自行車道的精華了。這個路段有兩
個方向可以走,基本上我都是走南側的這段。雖然說路面品質差不多,但是北側的行人明
顯少很多,而且野狗很兇。但也說了,南側的行人比較多,所以...要是在這邊的自行車
道遇到兩三個並排聊天的人把路完全擋住,那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別問我為什麼他們不
走上面的人行道。
不過一進到愛河之心的範圍之後又會出現之前提過的木板橋,而且還是接近石磚地的。整
個愛河之心的路面基本上是與人行道混為一體,
四:博愛一路─明誠二路段。自行車道同樣分為南北兩側,這邊我反而會走北側比較多,
以下用相片說明。南側的自行車道不知道為何有分成上下兩段,好像是下面的那個才是自
行車道,因為有看到自行車圖樣。不過下方的自行車道路面狀況極差,而且欠缺養護。
這下面整個都長草了,是越野自行車道嗎?
不推薦走南側自行車道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附近就是寶珠溝的辦公室和回收場,會有機車
以及卡車進出。另外此段的柏油路面也不是很好,偶可見到破損。
北側的自行車道就好非常多了。至少可以說是能夠騎腳踏車的地方,不過公路車還是很顛
就是了。另外柏油路常常會跟行人搶道,機車也會進來這個路段。至於為什麼行人不去用
旁邊的石磚行人專用道?鬼才知道......
過自由一路之後到明誠路這段是在慈濟靜思堂設立之後才逐漸發展,不然原本兩側的自行
車道也幾乎只有北側能走,現在南側也整理得非常不錯,滿好騎的。晚上運動的行人很多

五:明誠二路─博愛三路(微笑公園)段。從明誠二路開始到天祥二路這段的愛河自行車道
穿越的是俗稱河堤社區,是附近生活機能最強的地方。想當然爾,這一段雖然路面品質同
樣不錯,但主要路況就是行人行人和行人,和寵物。甚至在晚上的時候還會有各式的社交
舞、太極拳等運動社團。想要鍛鍊閃躲行人和寵物路況的話可以來這裡練習。
過天祥路進到微笑公園這段,路面的類型雖然是柏油路,但是做得很窄且和旁邊的公園融
為一體,也時常會有落葉、行人或者是附近居民圍在一起聊天,基本上很難走。
六:博愛三路─終點(洲仔濕地生態解說中心)。在從博愛三路接上新莊一路後的自行車道
根本就是個笑話。和人行道沒有任何區別、欠缺養護的破碎石磚地、每隔三四公尺就出現
的管線蓋、甚至機車直接整排違停停在自行車道上。想不出任何走這自行車道的理由,慢
車道好一百倍。
在新莊一路走到底之後,要往前沿著台鐵左營站北上方向的路線走。這段的路線是過木板
橋之後接進一個鋪著紅磚道的公園,然後一路到路橋入口。公園裡面除了該車道外就無其
他步道的設計,但是附近又是住宅區,在夜間和行人搶道是可以預見的。
最後上到的是蓮池潭路橋。該段的好處是晚上非常漂亮,拍照很好看,也可以去捕捉翠華
路的車軌。坡度並不陡,騎起來並不吃力。但是雖然是柏油鋪面,但可以感覺到養護也不
太夠,騎起來已經可以感受到細部的路面不平和碎石感。下橋之後就可以抵達本條路線的
終點:洲仔濕地生態解說中心。
結論。作為最熱鬧的自行車道,愛河自行車道的表現應該算是及格,有符合文首第二項的
定義:騎著淑女車或City Bike漫遊城市,隨處停下來打卡拍照上傳IG當網美。這種車速
大概都在15km/h左右,由於快不起來,所以對路面品質也沒如此敏感,大多數的路面也都
及格。但少數路段的紅磚地、木板地和新莊一路的車道實在爛到不忍直視。另外也有幾段
車道的銜接很怪異,會突然中斷之後再接上。雖然實際上騎是無感,但還是有完整的規劃
比較好。
要騎公路車還是騎馬路吧。最後附上一張西子灣日落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