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開箱] Gusto RCR TEAM Edition Pro

作者: ddar (白馬~~馬力夯.....@@)   2017-08-23 21:22:09
※ 引述《kn92a11 (月羽觴)》之銘言:
: ※ 引述《yongx13 (Fenix)》之銘言:
: : 這案件已經判決不起訴了
: : 如果他們真的有中國製造的車架進來台灣後未經加工就直接內外銷台灣製,那就是標示不
: : 實,抓到一定起訴,我想檢察官沒有蠢到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查不到,不起訴就代表車架
: : 全部都在台灣組裝用。
: : 他們犯蠢的地方就是組裝前就先印了,自找麻煩。我看現在已經改成貼貼紙了,不過用貼
: : 紙的質感真的是不怎樣。
: : 不過我想並不是每個廠商都會有心要直接在塗裝上印上漂亮的"Made in Taiwan",印了還
: : 會當地酸民酸,真悲哀。
: : 我想也有很多人不知道日本製的化妝品很多也是中國原料運到日本攪一攪然後賣來台灣,
: : 很多台灣製的外銷品也都有中國原料。從中國進原料一千元,加工後變成一萬元外銷賺外
: : 匯,少見多怪,我不知道這有什麼好酸的。
: 一、首先不推高士特的車(曾購入rca2.2)
: 二、不要把gusto 推卸的說法拿出來說,我買了義大利的車架,在台灣車店組裝,
: 我是否可聲明該車是MIT?有多少消費者具備自行組裝的能力?
: 加工後(車架)所謂組裝跟原料(碳纖布)製造是不同的,好嗎?
: 簡單說,我認為單車架就已經算"完成品",並不是GUSTO 所謂的半成品。
這一篇,我覺得很有回文的價值。
首先,我個人十分認同kn92a11的看法。
車架,本身就是一個可以獨立銷售的產品。
高士特車架既然是委託中國廠商製造,車架上打MIT,這就是有欺騙消費者的嫌疑。
除非高士特完全沒有單獨銷售過車架!
只要高士特賣過車架,車架上有MIT,就是欺騙混淆的行為。
而進口MIC車架,在台灣組裝,出口,這個算是MIT嗎?
個人的職業關係,我確實看過很多商品,主要商品在中國製造後。
最後在台灣過一個流水生產線,就可以被認定成台灣製造MIT。
(你們能想像某家電大廠,進口小家電,
在台灣僅僅完成紙箱包裝,放入電源線,就可以貼上台灣製造。)
如果台灣對於台灣製造MIT的認定這麼寬鬆,那真的是沒辦法的事情。
: 三、廣告聲明的碳纖布是全車還是局部,還是混合?
之前就聊過了,碳纖維布,什麼T1000,T10000,絕大部分是噱頭。
只要有用到高階材料,那怕是1%,都可以說出來唬人。
還是要看整體性能和數據,騎乘的感受,作為車架評斷的重點。
: 五、選手用車是否額外批次打造?
事實上,以我個人所知。
碳纖維車架,在使用模具的狀況下,模具部分是不會有特別修改。
材料方面,這個難講。
會不會刻意用比較好的攤纖維材料?
真的不得而知。
以我比較熟悉的GIANT為例,工廠生產,都會有一些誤差。
確實每一批車架,會有幾隻比較輕量化的,或是比較重的。
比較輕的車架,有可能被當成單獨車架銷售。
: 六、買了就好好騎,常騎才能發揮它的價值,久了就會發現為什麼GUSTO這牌子打不進
: 高端市場(除去頂新這個因素)。
: #有需要發不自殺聲明嗎?
十年前,我常常笑某台灣碳纖維輪組廠。
可是十年後,還真的是有進步。(雖然我還是不會買)
而這十年,很多原本在台灣代工碳纖維的車架和產品,確實也被中國搶走訂單了。
據車界上游的朋友表示,目前中國對於高價碳纖維自行車,
認為是先進的產業,可以獲得政府的補助和租稅優惠。
跑去中國的碳纖維廠工作的歪國人和台灣人,也大有人在。
今天問這些人,他們還是願意買台灣製的碳纖維車架。
不過,再多個幾年,這樣的優勢會不會常在?很難講。
車友常說的XX產品也是在中國做,OO也是給XX代工的。
事實上,中國製的好東西,一點都不便宜。
只要下足成本和嚴格的品管,中國製的產品也會很棒。
台灣在自行車製造上,有廠商群聚的效果。
由於早年常替高階自行車代工,研發和技術能力也很好。
台灣自行車廠,也不少去中國設廠。
中國的碳纖維車架,要追台灣的技術,是有一段距離。
個人最不敢恭維的是中國製碳纖維產品的品管,這是安全大事。
下足成本和嚴格的品管,這樣的中國製產品,能不能說服消費者,這是市場考量。
但誠如上面所說的,中國製的高士特車架,能否打上MIT?
這種我真的無法接受,對我來說,這樣的高士特車架,就是欺騙。
誠如我同標題另一篇所言,高士特的市場定位和行銷,個人是欣賞。
該給的配備,都給你,也都是有頭有臉的牌子。
SHIMANO給滿滿,價格也不貴。
而就像蘋果手機一樣,市場上,不全是配備規格好的手機會賣得好。
使用的感受,對品牌的認同,也都是消費者購買的一環。
隨便舉幾個大牌子,大家可以試著想看看對這些牌子的印象。
以我個人來說......
SPECIALIZED,大紅色的閃電,很有速度感。
不管是車子的科技,還是鮮豔的顏色,都給人很直接地騎乘速度感。
SCOTT,車都很輕,總是走在自行車的流行尖端。
越野車的贊助選手Nino Schurter,更是這幾年越野XC界的戰神。
GIANT,台灣最早贊助環法車隊的廠商,高階自行車的代工王者,碳纖維技術很好。
MARIDA,美利達贊助的Gunn-Rita,女子XC世界冠軍,是我最喜歡的選手之一。
每個牌子的後面,都有他們的文化,還有帶給車主和消費者的觀感,
這些都不只是車子本身硬體方面的性能。
再舉個例子,專業自行車代理商,鋼鐵馬廄。
鋼鐵馬廄每年都舉辦真級八(超級八)越野車賽,有變裝,有美食美酒,充滿了歡樂。
http://cyclingtime.com/tw/documents/7435.html
而2016年的55馬登山車賽,結合了露營,
戶外野炊,長距離xc賽,又是另一個經典賽事。
http://cyclingtime.com/tw/video/234.html
當我想到鋼鐵馬廄,滿腦子都是這些開心的畫面。
對於他們代理的產品,當然充滿了期待,也願意消費。
今天喜不喜歡高士特這個牌子,都是一個機會,
讓車友看看自己對於自行車,對於自行車品牌,
自行車文化,自行車生活,自行車比賽......
倒底自己在乎的是什麼,想要的自行車是什麼?
人生往往做選擇,都是盲目不經意的。
花點時間思考,做出自己的選擇。
對別人的選擇,只能尊重。
更重要的是自己怎麼選?
騙p幣完~
作者: loserfatotak (家裡蹲魯肥宅(T^T))   2017-08-23 21:39:00
該不會是國貨好or臍帶血家電吧(;゚д゚)
作者: gggccc123123 (GgPETER)   2017-08-23 23:09:00
老實說 泡麵車開箱真的完全沒有討論價值
作者: princeguitar (王早)   2017-08-24 04:35:00
老實說 泡麵車如果你真敢買了 還是低調點 自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