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中華隊即將消失的四號位

作者: ablackangel (幫主至尊寶。)   2016-08-03 21:35:00
原po這篇真的蠻清楚的,
我本來也想po一篇討論,現在剛好跟在後面討論
其實亞洲的四號位拉高到200應該很久了,
而且是不只200的情況。
畢竟我們曾經除了Q之外,還有曾田吳,
四個至少都200,連他們都會很吃力了
所以不求超越曾田吳,只要持平就很好了
200以下,真的是不用花太多心思討論了...
先看這屆打中華隊的好了。
李德威、周柏臣、周伯勳、吳宏興、胡瓏貿
李德威、吳宏興
因為都有兩百公分所以一起講,不過吳宏興列他算是鼓勵性質而已
他看來不太行,少少的上場時間看的出來很想打,但等級差太遠
但他在璞園的進步幅度真的相當大,真的需要鼓勵
不過應該還是沒什麼機會了
而李德威,身高夠臂展好
這次瓊斯盃明顯有進步,但進步的幅度還是很有限,
雖然之後應該還是會年年入選,但大概就是歸化休息時
上來當肉盾的腳色,這是吳岱豪剩一條腿的時候做的事情啊...
如果哈孝遠沒跟曾田吳的世代重疊到,而是這個時代出來的話
相信評價會比李德威高,還有李啟億(提他好像等級有點太高了)
甚至不曉得有多少人記得的台銀的程恩傑還有最近很紅的冰箱,
我想這幾個要是在這世代出來相信都會被當成寶...
所以李德威一直徘徊在這個等級實在讓人失望,
希望這次瓊斯盃之後,可以讓他提升信心更加進步
周柏臣、周伯勳
小了曾田吳一號周柏臣也跟了中華隊不少年,
憑著不錯的對抗性跟彈性,是還算可以的苦工
但腳步跟進攻技巧沒什麼提升,空手走位也沒出來
在SBL好像有一點點三分,在瓊斯盃也看不到
如果有簡嘉宏可以選我就不會選周柏臣,
只能說是過度到下一個黃金世代的勉強選項
至於周伯勳,的確是籃板癡漢
空手走位也很令人驚艷,但那身材...防守實在太劣勢了,
他這體能條件如果基本動作好一點應該轉去三號才對,但應該不可能了
而且瓊斯盃我看推文有幾個說他怎麼都不投三分,他有三分能力之類的話
我其實是嚇到了,他不是外線差到連兩年季後賽跟冠軍賽一直被放嗎?
講到三分,我們有田壘真的是一件運氣很好的事情
有一個這麼能搶籃板,又有外線的延伸四號
延伸四號真的太重要了,下一個有機會的大概是譚傑龍
但大概要等好一陣子至少五年吧,但看田壘這樣大概再打兩年可能就差不多了
中間那幾年會相當可怕.....
胡瓏貿
說真的低位技巧不錯,也很有勇氣
但其實也看的到他一直吃鍋,雖然目前適合四號
但轉型三號對中華隊跟對他自己應該都比較好才對,
這也是我開頭說想原本發一篇文章的原因,
中華隊其實不只四號有問題,三號也是啊。
劉錚192,周儀翔190,楊敬敏188,這全是二號的身高啊
想當初幾年前,三號有陳信安毛加恩可以打,
後面有鄭人維林宜輝可以期待,
結果不知不覺中退休的退休了,其他也消失在中華隊的選項中
所以像胡瓏貿這樣基本動作夠的,還是希望他更精進一點
絕對是有機會把三號該做的東西打好的,
這點楊興治也是一樣
再來談幾個天花板比較高的,
林郅為、李家瑞、陳孝榮
說真的這幾個要是有打出來的話,現在根本也不會有四號這個洞了...
林郅為
乙組出身,在大家眼前出現的時間太晚
真的很可惜,看看現在高中的曾祥均
林郅為的身高彈性敏捷度,都相當接近曾田吳
然後又遇到西瓜教練,
不然再怎麼樣應該也要練成大一號的周柏臣才對,
沒記錯他也24歲了,臺銀換教練這一兩年是他突破的機會
不然大概也來不及了...
李家瑞
我記得當初大家好像對他期待是田壘二代,
他現在人在金門,好像沒聽說球隊找他
小弟人在金門,有一次去廈門剛好跟他同船
我就問他明年會不會繼續打,他說不確定
又在金門菜市場盃看到他,熱身的時候第一球就反灌
我心裡就想,李家瑞,你到底在這邊幹麻...正值瓊斯盃的時候,
難道真的沒有球隊要找來練看看嗎,他才22歲現在還來得及啊
陳孝榮
陳孝榮就真的更晚了,已經26歲
上場時間也不多,在富邦帝國裡面前陣子有老的卡在前面
這一年又有潛力小的進富邦,對他能在進步的期待已經很低了...
其他一些身高比較不夠,天花板比較不高的(以曾田吳為目標)
我也不提了,頂多一個陳冠全我覺得還可以期待
其他就直接拉到下一個黃金世代吧,再過度個一兩年
孫思堯、曾祥均、譚傑龍、吳沛嘉
當初大換血也是高中畢業就直接拉到中華隊,
當然沒有必較一次全換,一個一個慢慢拉上來
看看這次瓊斯盃打的最出色的就是劉錚,
多打幾次中華隊多少還是有用的,
韓國日本也不乏二十出頭的小夥子就上國家隊,
看看周儀翔,去年林志傑還沒退休
不選進來當林志傑替補,多學一點多跟外隊對抗一點
今年忽然就要扛大旗,撞牆撞的慘不忍睹
※ 引述《jjjohnny1282 (伏特加菲貓)》之銘言:
: 當田壘跟曾文鼎完全離開國家隊後,
: 還有誰可以扛下國家隊四號位的大旗?
: 周柏臣、周伯勳、胡瓏貿?
: (不要跟我說簡浩,他30了)
: 還是台灣會迎向世界潮流,徹底地打四小戰術,讓小前鋒去扛...
: 在亞洲戰場,四號位的身高至少要195以上(以台灣人而言)
: 韓國現在的四號位都已經拉到200公分以上了(看李承炫打球真爽)
: ※李承炫沒有200,謝謝版友
: 連日本都邁向200公分,看看他們新世代的長人都是2公尺起跳還主打小前鋒
: 以目前的籃球顯學,四號位要做的事情非常多,尤其是在進攻方面
: 以本屆瓊斯盃南韓的李承炫為例:
: 射程:從禁區的低位單打,中距離空檔命中,到拆炸彈的救命三分
: 禁區是長人基本功就不多說了,李承炫本屆有一定的出手比例是在底線中距離,
: 甚至還進過幾顆三分球,顯示出他柔軟的手感。
: 戰術位置:要能夠上中策應、接受轉身中距離、高位(扎實)擋拆、客串中鋒
: 南韓隊有很多戰術是長人上至罰球線或三分線附近,
: 持球→給後衛球→隨即替後衛擋人
: (他們在 pick & roll 以及 pick & pop的執行能力很高,金鐘奎也有中距離)
: 策應開後門、傳球至底線三分也屢見不鮮。
: 伊朗的12號,高個長人還可以在三分線外做假動作,
: 再一條龍切入左手上籃(雖然我覺得有點慢又都是左手很奇怪)
: 防守部分則是要搶籃板又要拉到外線撲三分,
: 當然本屆多是打3-2區域聯防或是2-3區域聯防,多為站內線
: 可當有射手四人站在三分線外時,勢必要拉出去
: 偶爾客串中鋒(當金鐘奎下去),所以也要指揮隊友的站位。
: 當黃金世代引進 Q.Davis,徹底解放了曾文鼎與田壘兩人
: 曾文鼎打四號位,有202以上的身高,在亞洲戰場完全不輸他國
: 同時由於他球商與傳球能力很高,可以打的戰術多元
: 穩定的中距離和有效的低位單打,讓鋒線群不用一直殺進殺出;
: 少俠田壘就更不用說了,從偶爾客串五號,到有時可以擺到三號
: 有中長距離的投籃能力,力拼西亞內線的籃板與彈跳力
: 很幸運我們十多年前就擁有延伸四號了
: 200公分的身高搭配小前鋒的射程,晃眼十多年了
: 那麼,在黃金世代後呢?
: 看看各隊的大前鋒
: 周伯勳、周柏臣、陳孝榮、林孟學、龍弘元、簡浩、陳冠全、楊興治
: (達欣都在打三小前鋒,還會讓朱億宗、張家榮去扛大前鋒)
: 消失的QOO、李家瑞,沒有上場機會的林郅為
: 選秀的蘇奕晉、翁嘉鴻、范士恩,CBA的胡瓏貿
: (楊興治打的是三號或四號有點疑惑、何守正離開的早)
: 先假設一定會有歸化人選打五號位,
: 李德威基本上是打五號替補,除非他讓自己跑得更快、更靈活
: 雖然他有出色的中距離手感,看看瓊斯盃,但定位上還是五號位
: 上述的長人放在四號位一定有兩種問題:
: 1.做苦工,沒有進攻力
: 除了對印度都打得很沒信心的周柏臣
: 跑來跑去但對抗力不夠的周伯勳
: 在富邦專職擋人接球的陳孝榮、林孟學
: 2. undersize
: 幾乎都200公分以下,彈性也沒有特別出色
: 不夠台灣也沒有200的四號位,所以戰身高沒甚麼用處
: 林郅為、李家瑞養不起來也沒轍
: 既然大家都200以下,普遍落在195~198區間
: 那就只能看誰的攻擊火力和進攻手段與戰術搭配比較合適
: 我比較欣賞胡瓏貿啦,但他要練好三號的運球能力
: 擺他上去基本上是打四小。
: 周柏臣已經是國內聯賽四號位打最好的人了,可惜他在國際賽...
: 不能就看范士恩能不能趁這段休養時間把自己增胖
: 蘇奕晉應該是新人中進攻手段最多元的人,可惜略矮
: 總不能繼續使用黃金世代到這次U18打很好的曾祥均(許時清最新力作)接班吧!
: (許U18最新力作,選了黃不用、慧眼曾祥均、高...)
: 是不怕打死人就對了...
: 不過高中世代的還是令人期待啦
: 乙組出頭天的曾祥均,去歐洲的孫思堯,泰山的譚傑龍,
: 打不好一段時間但身體條件極佳的吳沛嘉。
: 誰可以告訴我四號位擺誰比較好?
作者: dixongossip (狄克森)   2016-08-03 21:43:00
周儀翔比較像不給他大旗扛,才打不好XD
作者: zxc787848 (啊屁嘟嘟)   2016-08-03 21:47:00
5號靠規劃 4號真的得想辦法練出0.8個金鍾馗
作者: snoopy8562 (ㄌㄐ)   2016-08-03 21:50:00
不給他大旗扛才打不好+1
作者: annynovel (annynovel)   2016-08-03 21:56:00
未來韓國和日本3號可能都能拉到200,而且還有速度,我們有195就偷笑了
作者: purpleboy01 (紫喵)   2016-08-03 22:00:00
如果我們堅持會有歸化 長人最好都往stretch 4打
作者: denhhy (santhigh)   2016-08-03 22:12:00
張宗憲呢?
作者: REI3173 (FF)   2016-08-03 22:14:00
宜輝已經轉型成功變蔡竣銘了TAT
作者: jjjohnny1282 (伏特加菲貓)   2016-08-03 22:24:00
18歲以下可以期待 20以上痛哭流涕
作者: Diaw19 (Diaw)   2016-08-03 22:25:00
日本光渡邊的等級,應該就打爆我們的三號了
作者: qwe084131   2016-08-03 22:27:00
金鍾奎的版型就林郅為最接近 看這兩年能不能拉起來
作者: REI3173 (FF)   2016-08-03 22:28:00
也要看教練給不給上
作者: Diaw19 (Diaw)   2016-08-03 22:28:00
金鐘奎不穿鞋有205,林郅為哪裡像?韓國可怕的是18歲以下還有明日之星
作者: jjjohnny1282 (伏特加菲貓)   2016-08-03 22:29:00
張容軒跟鄭人維如果沒有壞掉就好了
作者: ddban   2016-08-03 22:30:00
天阿好久 真的好久沒遇到這麼認同的優文 我跟你想法幾乎一樣XD
作者: jjjohnny1282 (伏特加菲貓)   2016-08-03 22:31:00
樓上 林北寫的不優喔...只是想想還是覺得台灣這五年沒四號位阿 堪憂阿
作者: ddban   2016-08-03 22:37:00
也優也優XD只是對日本南韓沒研究 但這篇真的寫到心坎啊啊
作者: eric00169 (eric)   2016-08-03 23:10:00
吳沛嘉等高中畢業再來討論他也不遲 缺點真的太多
作者: fedex55665 (djoko5566)   2016-08-03 23:12:00
未來國家隊優點是1&2號的人,資質都不錯
作者: sissyfox (西西湖)   2016-08-03 23:14:00
周 教練團戰術問題比較大 有切入分球能力 擺去當定點當然 他自己的外線能力非常需要加強
作者: otblue (有此戰果並不意外)   2016-08-03 23:16:00
QQ,含淚看完也只能淚推了~
作者: camby909 (spree)   2016-08-03 23:22:00
曾吳田 都是大學時代就扛國家隊 這批這1.2年不行就讓年輕U16.U18那一批直接上了吧
作者: wtfskysa   2016-08-03 23:28:00
樓上 這種練法穩爆的 日韓都有階段性的換血
作者: ck (ck)   2016-08-03 23:34:00
20歲開始逐步換上去吧 不然大學和成人隊的訓練比起日韓真的輸太多了
作者: eric00169 (eric)   2016-08-03 23:35:00
至少在大學一兩年 在拉上去會比較好吧 直接拉上去很慘
作者: sky31240 (hehehaha)   2016-08-03 23:42:00
范士恩 可以期待
作者: super1315566 (台灣中國,一邊一國)   2016-08-03 23:50:00
整理得很清楚,大家應該要有底,未來兩三年會很慘
作者: tsai18 (......)   2016-08-04 00:09:00
當初換血 吳岱豪跟曾文鼎高中根本還沒畢業4號目前看來還是要靠壘哥撐 傷好的壘哥應該還是比金猛
作者: michealking (GG了)   2016-08-04 00:22:00
柏勳在大學打明道我還有看 明明會3分 上SBL越投越少轉隊之後根本就不投 還會被放李德威應該是沒機會了 吳宏興也無解
作者: grant3324 (阿博)   2016-08-04 00:24:00
其實今年一口氣有4位200的球員可以期待,已經比日本要
作者: michealking (GG了)   2016-08-04 00:24:00
胡瓏貿要給點時間 至少1ON1他敢上
作者: michealking (GG了)   2016-08-04 00:25:00
林郅為也太晚練無解了 李家瑞先打SBL真的是錯誤我也覺得沒打大學比賽也沒打社甲 狀況就難維持了更何況要進步到即戰力的SBL水準整體來說4~5真的只能等U16~18這4隻了
作者: babyMclaren (test)   2016-08-04 00:27:00
推認真
作者: kbten (kbten)   2016-08-04 00:41:00
作者: winds082003 (麵包不長黴)   2016-08-04 00:48:00
作者: blackdevil (過了︿︿)   2016-08-04 01:56:00
其實我們未來的1號位發展也很可能被戰術束縛住優點XD
作者: funeasy (funeasy)   2016-08-04 03:20:00
QQ
作者: tahikuro (無是當事人不想上到表特)   2016-08-04 06:48:00
李家瑞才21歲
作者: beautydots (看球人)   2016-08-04 08:17:00
推!! 有人跟我一樣覺得台灣籃壇不太會練長人嗎看完這篇真的覺得有些潛力未開發可惜了然後要用沒得用才在叫慘...
作者: acerttt (acertt)   2016-08-04 08:42:00
台灣籃球基礎就是HBL跟UBA,UBA沒人氣沒關注,球員練習程度也不足,HBL只打快快快,200以上教練不敢放,就因為跑太慢,上場也沒有球權,就拿孫思堯來說,他以後會是四號位的解嗎??我也不這麼認為,因為他在HBL也是主打籃下腳步就算出國最多也只能再加強中距離,要他再多練出三分當武器,也太為難他,所以他也只能當防守型四號,有靈活度的長人,能夠像韓國隊一樣願意重視四號位,願意讓長人多打的HBL教練,只剩下譚可以期待,吳也只是用來防守的,HBL攻擊面這塊,太偏重於170~185以下的後衛群,但是這方面人才根本太多,連190上下的想要有攻擊的開火權都很困難,所以UBA才會冒出很多190~197的大小前鋒球員,因為他們高中都被埋沒,但是UBA的強度練習又不夠讓他們更上一層樓,大學才開竅根本就太晚,所以我們每年期待冒出天才球員,但是卻都只是期待。
作者: dimitry1001 (5566)   2016-08-04 09:20:00
不覺得真的一定要大四號,靈活的四號更好用
作者: acerttt (acertt)   2016-08-04 09:57:00
靈活四號指的是周伯勳嗎?? 在韓國日本有成年籃球員是這樣的身材嗎??更遑論西亞球隊三號位都接近兩百的身高,但在
作者: blackdevil (過了︿︿)   2016-08-04 10:02:00
我們偏重後衛的攻擊,可偏偏後衛的攻擊力又不是很夠,因此造成內線練不出,後場又只能淪為外線輸出沒任何侵略能力
作者: acerttt (acertt)   2016-08-04 10:02:00
台灣這卻是靈活四號的代表,這在其他國家是基本的要求,台灣能夠出現幾個天才球員真的要偷笑了。以去年HBL來看有人還記得泰山戰神姜廣謙嗎?還是漢英戰神曾詠嘉? 連南湖戰神曾柏喻都有點被遺忘,這些球員都是靠高出手數跟不夠嚴密的防守所以每場都可以得很多分,但是這些每年都會冒出的<戰神們>,又有幾個是國家隊可以用的?只能說美國學生籃球去拉長進攻時限到30或35秒真的對學生球員的訓練會比較好,多跑跑戰術而不是只會這種機遇戰。
作者: qw99992 (雪彤雲)   2016-08-04 10:11:00
林感覺比較像是球商問題 跟麥基一樣
作者: tsai18 (......)   2016-08-04 10:27:00
其實曾文鼎也才32 應該還能在頂一陣子
作者: zxc93528 (jonesck)   2016-08-04 10:56:00
李家瑞真的可惜,記得之前在中華白打得不錯阿
作者: yoruyahai (能不能一直不自由)   2016-08-04 11:12:00
昨天重看了13年對中國的比賽,先不說進攻,下一個能做到曾田等級防守的球員在那裡QQ
作者: judgeGGININ   2016-08-04 11:48:00
優質好文 精闢入 裡
作者: thnlkj0665 (灰色地帶)   2016-08-04 12:06:00
作者: beautydots (看球人)   2016-08-04 12:29:00
不能同意acerttt大大更多了
作者: eric00169 (eric)   2016-08-04 12:31:00
戰神面臨轉型跟打法轉變 第一年會這樣很正常
作者: acerttt (acertt)   2016-08-04 13:24:00
你指的是曾嗎??轉型是能怎麼轉?轉成PG嗎?你是教練你會這樣用?? 還是要他苦練三分? 國家隊不需要18X的SG,這已經是我們唯一比較能跟對手對抗的點了。
作者: eric00169 (eric)   2016-08-04 13:34:00
曾在高中的打法就是一球在手 大學當然不一樣啊
作者: acerttt (acertt)   2016-08-04 13:57:00
所以我的意思是HBL盛產的戰神們,都是一球在手,都是身高不到190,佔不了國家隊SG的位置,卻在HBL時把進攻的球權開火權都拿走了,讓190以上的高個只被要求防守搶籃板,所以國家隊才會有內線斷層,而且每次我們進攻籃板都輸很多,個人認為就是因為沒有會進攻的四號位去搶,所以每次籃板才都輸那麼多。
作者: eric00169 (eric)   2016-08-04 15:35:00
哦哦了解 所以其實在HBL就該改變型態 以團隊為主吧其實我覺得更大的原因是 好像很少教練會把長人訓練得很好...
作者: aa22456222 ( 下雨時看太陽)   2016-08-04 23:38:00
一直以來覺得哈孝遠不錯,有穩定中距離,不錯的籃下接球和放球能力,放到現在sbl覺對還是堪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