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 鼻子聞不到是...?

作者: suumire (S)   2012-03-18 22:08:04
這個問題我從以前就很好奇
不過查書問人都得不到答案,
眼睛看不見,一字謂之曰:盲、瞎、瞽、瞶等
耳朵聽不到,一字謂之曰:聾等
嘴巴不能講,一字謂之曰:啞、瘖等
那麼,鼻子聞不到味道呢??
想請問一下版上高手,關於"鼻子聞不到"或是"天生沒有嗅覺",在中文裡可否有能夠因應的字詞呢?
作者: neomozism (好風入室)   2012-03-19 12:28:00
就叫做 失嗅 ...(不過絕大多數是後天的,不是天生)
作者: haipis (Epaule & La vie)   2012-03-19 13:12:00
鼻不得嗅,謂之「閼顫」,語見列子楊朱篇
作者: neomozism (好風入室)   2012-03-19 13:34:00
樓上有點誤會列子原文的意思 原文是指堵塞感官對生命的殘害...並不是真的失去嗅覺
作者: haipis (Epaule & La vie)   2012-03-19 13:52:00
樓上請看一下原po想要找的用語,包含兩種情形喔!
作者: neomozism (好風入室)   2012-03-19 13:57:00
但也不是指鼻子真的聞不到啊...意思是人對感官的禁慾那段文字是在討論養生之道...
作者: haipis (Epaule & La vie)   2012-03-19 14:16:00
...(無言)「閼」字這裡的用法等於英文的"blocked",使阻塞,使無作用這點無異議吧?列子上下文所用的閼聰,閼明,跟這裡的閼顫就是說使(聽覺)不得聽,使(視覺)不得視,使(嗅覺)不得嗅,列子又不是在寫字典,說鼻子失靈要叫做閼顫,但反過來,列子的修辭作為裡面認為鼻子失去作用了,可以用閼顫來形容,這不是給本篇原po最好的參考嗎?不然請您說明一下你的「失嗅」典出何處?何以論據說是後天
作者: neomozism (好風入室)   2012-03-19 14:30:00
我是認為 閼(阻塞)並沒有到失去功能的意思,和盲聾啞那些永久性失去功能的情況不太一樣失嗅 一名鼻聾,是中醫的名詞,典出何處我不是很在乎(我是很愉悅的心情討論,不要誤會)
作者: pork (清夢繚亂憶孤獨)   2012-03-19 19:29:00
所以還沒有查到專名單字描述失嗅,那食不知味有嗎?
作者: haipis (Epaule & La vie)   2012-03-19 21:55:00
你用很不在乎,又很愉悅的心情指責別人誤解原典,真了不起你愛野狐禪,隨性說說,那隨你高興。我只想討論一下閼顫的「顫」字,顫字一如今意,古典裡好像很少看到它作「嗅覺」一意解。或許我孤陋,沒碰過這樣的例子。但更有可能是原字應寫作鼻字旁,而非頁字旁。但因文字演化的過程中,流作頁字旁。如原做鼻字旁,則如羶,與膻字之聲符一樣,均代表(刺鼻)的氣味,則原字做嗅覺解就有道理,而不是寫做「顫」總是讓今人讀起來怪怪的。另外,列子原文用閼字的意思就是讓這些感官失去功能喔,要持少數解,不如去跟列子作者辯。另外給原po與本文讀者,我認為所謂「失嗅」或「閼顫」均是中文裡形容嗅覺失靈的用語,我認為兩者都對,也應該還有其他用語,或許其他版友能更集思廣益。我反對的只是輕率地指別人誤解原典的態度。
作者: pork (清夢繚亂憶孤獨)   2012-03-20 01:13:00
鼻徹為顫,大概跟失聰、失明類似,只是我們現在不說失顫了XD
作者: neomozism (好風入室)   2012-03-20 09:47:00
我是說互相討論本來就是一件快樂的事,不要因為 別人說你不對 而感到不快樂 因為辨正是非本來就是討論的常事我不認為 閼 有失去功能的意思,這從原文就可以看出例如 閼智 閼適 閼性 的"閼",都是指堵塞,而非失去功能原文說"鼻之所欲向者椒蘭,而不得嗅"是說鼻子想嗅椒蘭,但人卻克制慾望,讓鼻子"不得嗅椒蘭",不是讓它失去嗅的能力,而僅是堵塞這種感官之慾。(我是很嚴謹地認為你誤解,並不輕率)(我所謂的不在乎,是因為那是只要GOOGLE就找的到的,我把GOOGLE上的東西重抄一遍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作者: haipis (Epaule & La vie)   2012-03-21 22:54:00
我覺得你僵硬地固守在自以為是的對文典的理解,且誤以為別人是對原典誤解的前提引述原典的文例讓原po參考,這種心態說實在令人不太舒服,我也是很嚴謹地指出你的錯誤。首先,我們都同意,失去嗅覺,不像其他感官失去的情況有聾,盲等單字可以指涉,所以只能用詞組表達,如你所舉的失嗅,或我舉的閼顫等。試問如果中文的歷史中,從未出現如盲,瞎,瞽瞶等單詞可以指涉時,我們可能必須以「失明」或其他詞組來指失去視力(先天或後天)的情形。你舉的失嗅,有點像在視力上,我們說失明,簡單地以否定詞直接表示某種能力的不存在。但在修辭學上,全稱的否定不是讓某命題或意義得到限縮的唯一方式。以「閼」修飾某種感官,以表達該感官之不能,就是稱職的謂語。就如回到視覺的例子,沒道理你說「失明」才對,其他「視覺障礙」,「視覺失能」等說法,就被你說那是錯誤的。當然我覺得原po一定是想找最佳答案,但若在嗅覺方面沒有像瞎、聾等這樣的字流傳下來(或許歷史上曾出現過),提供不同的修辭上的可能,我覺得都是有意義的。因為你完全沒有認知到這些不同的層次,所以我知道你是輕率的無誤to pork,是啊,可惜沒有失顫的說法,語言的實踐很有趣
作者: neomozism (好風入室)   2012-03-22 14:50:00
我認為並不需要把 閼 這個字想成能力衰退或喪失的情況事實上,只要用手把眼睛遮住,就是閼明(堵塞視力)了但被擋住的那雙眼睛,功能仍然是健全的同理,用手把耳朵摀住,就能達到 閼聰 的目的閼 本來就只是把它擋住、堵塞住,堵塞的方法有很多,讓它失去功能並不是唯一的堵塞方法,不是嗎?我舉原典的原因的確是 認為你忽略"不得聞"的受詞"椒蘭"(更正,是"不得嗅") 而把 鼻不得嗅 誤解為鼻子喪失嗅覺以上是我全部的意見,而我並不認為你所提供的東西沒有意義。認為它有錯誤,並不是認為它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