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一般人的努力不到 不用比天賦?

作者: OrcaKW (Orca.小元)   2023-07-15 21:25:34
※ 引述《freshguy (懷念不如相見)》之銘言:
→ OrcaKW : 請問你提到「私校控制學習時數」的118.232.105.190 07/15 18:09
→ OrcaKW : 研究有論文或相關報導嗎?我很好奇118.232.105.190 07/15 18:09
→ OrcaKW : 收案的條件跟研究設計。謝謝。118.232.105.190 07/15 18:09
我只能誠實告訴你:沒有
體育班的例子是科普書上舉例的,意義在於:
如果我們仔細控制了後天變因,那麼呈現出的差異極可能來自於先天
同樣的,智力方面,如果我們控制後天的學習品質和讀書時間,
那麼成績的差異很可能來自於天賦
如果書上以體育班舉例,而智力是你自己類推的,
我認為這個推論有待商確。
因為體育偏偏正好是最吃天賦的領域之一,
加上體育競賽結果明確,要嘛輸要嘛贏。
變因與結果明確、相關性好研究。
因此現今體壇用各種數據去挑選潛力新秀。
甚至可以直接說某選手的模板是誰、天花板到哪。
舉例而言,格鬥界「臂展多身高10公分」是天賦,
而在「頂級」的對決中,輸贏常常就是那幾公分之差,
因此更放大了天賦的結果。
回到你說的成績與智力,
首先的問題是,你怎麼定義智力、成績?以及相關性?
心理測驗定義智力測驗是性向測驗,成績表現是成就測驗。
性向測驗預估「未來」潛力,成就測驗是確認「當前」能力。
以最有名的魏氏智力來說,其偏重邏輯與推理的潛力,
這就能概括人類的智力嗎?
顯然不行,因此 Gardner 提出多元智力的理論,
想更全面地從
語文、數理邏輯、空間、肢體動覺、音樂、人際、內省、自然
8個領域觀測人類的智力。
(我做過多元智力的測驗,要帶耳機,滿有趣的。)
再來,成績指的是學校術科、還特別限制在紙筆測驗?
這下好了,讀寫障礙、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直接被篩掉。
但篩掉他們的是智力,還是評量「工具」?
還是我們要把「能看懂題目」直接納入評量的前提,也算是一種天賦?
嗯,這正好就是傳統學校教育做的事呢~
能在學校拿到好成績(成就測驗)的,
往往是已經擁有特定前提條件的一群人。
這群人坐得住、聽說讀寫無礙,能忍受反覆練習。
加上後天環境的栽培與篩選,
大型考試一次又一次篩出同質性愈來愈高的一群人。
綜合上述,回到原po想討論的,
一般人的努力是否到比天賦的程度?
我認為在「潛力」(天賦)與「成就」(成績)之間,
存在許多變因,
方法、策略、時間,都影響結果。
如果一個人下課趕去打工到凌晨12點才回家洗洗睡,
隔天再拖著疲憊的身體精神不濟地上課……
他連努力讓天賦發揮的時間空間都有限。
同樣天賦條件下,
若另一人在爸媽的支持之下能專心讀書、補習,
都是在增加中間試錯與練習的「機會」,
讓天賦得以發揮。
時間拉長,兩者的成就(成績)拉開,
到底是先天差異,還是後天影響?
而這是誰的「努力」?
討論成績與成就,
能只看當事人而不管後天環境嗎?
最後關於性向測驗,
我經常在諮商室和拿著測驗結果的案主說:
「這是你目前的測驗結果,你覺得怎麼樣?」
性向與天賦是討論的起點,不是終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