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真的很多人喜歡長住歐美?

作者: plzeatolives (plzeatolives)   2020-04-14 11:43:31
這串討論下來的"歧視"好像都是那種明顯很惡毒的、
人身攻擊式的做法。
但我覺得其實"歧視"的範圍可廣了。
如果說我們說的"歧視"是"discrimination",那它的原意就是"差別待遇"
也就是依對方屬於哪個群體而去給予不同的、針對該群體的待遇
包括婦女保障名額當然也是差別待遇
至於從差別待遇 -> 歧視,我想就要看這個做法是不是不公正的
總之我想我們每個人每天多少都有在進行"差別待遇"吧,
比如讓座,會有這個行為本身是因為先判斷了對方所屬的族群才會做的吧?
但這個行為並沒有不公正,所以大概不構成歧視
不過如果被讓座的人其實體力比你好,可能也是會不爽的。
或者說上了長春藤學校的黑人,可能也會被誤會是因為有保障名額才上的。
對於整個社會來看,也許這些差別待遇可以矯正一些過去的不正義
或者就單純的是對(我們想像的)弱勢族群的一種善意
可是對於群體中的"異類"來說,那種"可能被誤以為是弱者""一定特別辛苦"的感覺
也不是很好。
例如撇除膚色性別這種群體
我覺得對於"移民"這群體的差別待遇或者"要特別善待"的宣導
就是像讓座那樣的
90%效果是好的,但會有一定的反彈。
先不說那些其實比當地人能力更強的移民、被歸類為"需要幫助"的族群可能不大舒服
(就像體力很好的老人一樣)
那些被"要求"/"暗示"要對他人好的當地人,平常頭腦裡可能根本沒有這個族群的標籤
被宣導反而長出了新的標籤,在潛意識默默有了刻板印象、各種標籤...
就這點來看,美國應該還是充滿了差別待遇的地方。
你不想用"膚色""性別"的角度去認識人根本不可能
每次選舉一到,這些就會被拿出來炒。
好萊屋奧斯卡各種爭議,大多也都跟這種"群體標籤"有關
或者說加拿大這種對移民很友善很包容的國家
讓你可以英文不好都活得下去、因為你可能一輩子活在華語圈韓語圈就好了
職場上各種社交場合裡,聊到不同文化也是很普通的事
國族主義比美國低很多(不會走到哪都有國旗這點超明顯)
大家也都很友善,但友善的背後是什麼?
是講話超小心翼翼,當然Trudeau是特別左膠
但上次他說"不能講mankind要講humankind"
這也讓很多人很嗨(或7pupu)的時候
你就知道這種攸關群體標籤的事永遠都很敏感
加拿大我想是一個美國的反例,或者說進行的方向相反,
但兩個極端的共同點就是:
你不可能真的拋棄你看人的有色眼光、群體標籤。
當然也許可以說這是人的本性,但不能否認政府(不管是哪一種)也很會
放大這種本性...
(歐洲較不熟,
但當"Why I'm no longer talking to white people about race"這本
英國書可以暢銷,你就知道...)
所以只因為大家沒有在你面前喊些汙辱性詞眼
就說沒啥歧視,我覺得就太天真了
當然差別待遇可能跟明目獐膽的name-calling有段差距
可是差別待遇背後的族群標籤或刻板印象,我想是非常根深蔕固的
當然你可以活在你的小圈圈說,"我身邊的人都很nice啊!"
但如果你的漢語拼音的名字讓你申請哈佛的門檻提高,
就不要說"那只是哈佛這樣"!
如果你在大學的時候受到"東亞研究系"的(白)人青睞,
就繼續想"那是因為我有個人魅力,跟我膚色無關"
你可以不要去認識"WMAF"(white male asian female)這個詞
也不要去認識reddit或其他地方比較細緻的劃分...
當你5歲就移民,被人問"where are you from",你說"USA",
他會追問、想知道"where are you REALLY from"時,你也可以不要在意...
以上這些你不需要出國就應該能知道了。
台灣選舉用"老人"/"年輕人"去劃分,
應該讓我投票都很年輕化的阿罵很無言...
更別說一堆人也是放不下本省外省的標籤、ptt上仇女氛圍、
英文補習班堅持白人教師(即使他母語非英語)才是最棒的...
這些說少是差別待遇,但我看大多也是滿滿的歧視。
我想說的是,那些在國外沒被喊過名字的,
不要以為大家是真的把你當灰皮膚、無性別的透明人(?)啦。
只要有群體標籤,就很可能有差別待遇,就很有可能再變成充滿惡意的歧視。
這和要不要出國住是兩回事。
你當然可以為了天氣、為了錢、為了遠離家人跑出國
但拿"沒有歧視啊"來幫外國說話,個人認為真是太天真了一點。
※ 引述《QQQwe (風)》之銘言:
: 歐美一樣的工作薪水比較高沒錯
: 但問題是生活不方便就別講了
: 比較多人無法接受的是種族歧視
: 種族歧視這東西是存在社會中各種面向的
: 就算你在那薪水和當地人差不多
: 人家看你就是個黃猴子
: 甚至有人開頭第一句還叫你打一套中國功夫來看看
: 而且更怪的是,高學歷高社經的人反而比較不會種族歧視
: 反而基層的收銀員或是開公車的司機越有種族歧視
: 沒住過歐美也沒關係
: 台灣人算是比較有禮貌和含蓄的
: 你對來台灣的外勞工人、陸配越配是怎樣的眼光
: 種族歧視程度乘以10倍,差不多就是歐美種族歧視你的程度
: 這樣還有辦法在那住,自尊心比較高的人實在沒有辦法
: 洩洩
作者: bbbing (無)   2020-04-14 12:01:00
太長了,而且跟一些人的想像有所牴觸
作者: plzeatolives (plzeatolives)   2020-04-14 12:05:00
這種議題本來就無法兩句話講完..我盡力了XD
作者: ccyaztfe (best_troll_tw)   2020-04-14 12:07:00
歧視就是歧視,比爛沒有意義。希望大家都能平等看待所有人嘍
作者: bnn (前途無亮回頭是暗)   2020-04-14 12:11:00
不要把對個體的歧視用群體標籤來以偏概全,區別對待一直都是對某個人,不是對整個群體的態度.
作者: plzeatolives (plzeatolives)   2020-04-14 12:15:00
要看狀況啦應該都能從脈絡中看出來,但我只舉對群體的例子
作者: anmimo (暗眠摸)   2020-04-14 12:23:00
推無法拋棄有色眼光 群體標籤
作者: Zionward (西那蒙)   2020-04-14 12:45:00
推 事實就是難免會有
作者: ShiningRuby (閃亮紅寶石女王)   2020-04-14 15:23:00
就算住在台灣,你的外表/講台語的口音/講國語的口音,也都可能被歧視.所以不用特別去強調住國外會被歧視,事實就是歧視到處都是,住哪裡都一樣,用這個來說住國外比較不好,我會覺得說服力不足我有在本串討論中推文說過我住美國17年真正感受到被歧視的經驗頂多三次,對我來說我在台灣被歧視身材/歧視台語口音的機率都還比這個高多了.
作者: twmarstw7758 (白愁)   2020-04-14 15:39:00
從沒有因為口音被歧視過...光是口音台語就有分北部腔南部腔海線腔,只有對講台語沒信心才會對這個很在意這樣講腔調的話英國美國互相嘴腔調就不歧視?
作者: gj73cy9 (哇嗚)   2020-04-14 16:30:00
歧視在國外不會表現出來,在台灣也一樣。不過這是一篇好文!
作者: jajoy (黑暗在蔓延)   2020-04-14 16:46:00
嗯嗯 說實在台灣暗地裡也在分
作者: sareed (心酸的浪漫)   2020-04-14 17:42:00
就說台灣特歧視怎麼還不承認?不承認反而更像在閃話題
作者: edc3 (草屯分局包庇田勝J性侵^^)   2020-04-14 21:27:00
這個討論串十篇我都看完了,獨推這篇。其他篇所講的,跟先前類似的討論串相比,並沒有特別深入,算是可以一看的老調重彈。
作者: sharkimage (生日那天的甜蜜 ~知道效m)   2020-04-15 02:2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