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退休留台教書七年 司徒文:台灣是現代奇

作者: a46911a149 (a149)   2019-11-04 21:32:02
※ 注意!每人每日限發一篇新聞。
新聞標題:
退休留台教書七年 司徒文:台灣是現代奇蹟
新聞內容:
986年司徒文剛來台灣學中文,當時對台灣第一印象不佳,但2009年來台擔任AIT處長時,
卻大為改觀,認為台灣變更環保、更國際化。退休後他甚至決定定居在這裡,為什麼?
「台灣是現代奇蹟!」「台灣在科技創新領先」「台灣是自由、民主的代名詞」「台灣人
很友善」,今年71歲的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現任陽明大學副校長司徒文(
William Stanton),滔滔不絕對來台灣學習中文的美國國家中文領航項目的學生說。
司徒文2009年至2012年擔任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退休後,決定定居台灣,震驚各界。
司徒文認為,許多台灣人對他留在台灣感到驚訝,是因為多數台灣人都低估了台灣的好、
還不夠以台灣為榮。為此,他在今年2月寫了一篇文章〈學著珍惜台灣的現代奇蹟〉(
Learning to Appreciate a Modern Miracle - Taiwan)。
文中指出:世界上大多數的人並不了解台灣,更令人驚訝的是,許多台灣人也不了解自己
,常常疑惑地問司徒文:「你怎會選擇來台灣?」這反應了台灣人的謙虛,以及對於台灣
國際地位的誤解。台灣人並不太知道自己國家的非凡成就,也因而缺乏一些自信。「但是
,這種心態必須改變。」
美國在台協會的老同事唐柱石形容,司徒文就是這麼熱愛台灣,從不間斷為台灣在國際間
發聲,就算退休也停不下來。
1986年來台學中文 迎接女兒誕生
回溯司徒文與台灣的緣分,早從1986年開始。當時他到台灣學中文,在陽明山住了十個月
。大女兒也在這段期間於台安醫院出生。
但當年他對台灣的印象並不算太好,環境與街道很髒亂,下雨了,很多街道都淹水,沒有
地下鐵,也沒有符合外國人使用習慣的廁所,就算在高級飯店,也買不到外國進口的商品
。而且社會不自由,還處於戒嚴時期。
不過,台灣人的友善卻令他印象深刻。當他帶著剛出生不久的女兒上餐館,女兒在餐廳大
哭,台灣人卻不會不耐煩。
另一個讓司徒文嚮往的,是台灣完整保存傳統中華文化。當時教司徒文中文的老師顧國珍
猶記,有一次司徒文在教室裡看到她先生寫的字掛在牆上,眼睛瞪得大大的,視如珍寶。
眼見司徒文如此喜歡,她就帶他回家,而且還送了他許多字畫。原以為他會收起來,豈知
他把這些字畫全送到裱畫店裱框,掛在家中牆上,讓她十分驚訝。
2006至2009年,司徒文擔任美國駐韓大使館副館長,一次到印尼開會時,在桃園機場轉機
。他對台灣的環境完全改觀,直呼「我知道台灣已經蛻變、成長了」。
2009年,他來台擔任AIT處長,看到了比1980年代更環保、更國際化的台灣,嚇了一大跳

來台後他最主要推動的事情是台灣人赴美免簽。當2012年10月終於在華府通過時,司徒文
雖已退休兩個多月,但他仍將此視為最大成就。不過他把功勞歸給台灣人,「其實是台灣
人自己達成這個成就,畢竟很少台灣人在美國簽證過期了還違法居留,」他說。
退休前夕,他曾想過,可以回美國華盛頓找個教職,或擔任遊說代表。但他心中卻興起「
應該為台灣多做一點事」的心情,這會比他回華府為利益團體關說賺錢更有意義。
除了太愛台灣外,司徒文長年派駐在外,與太太、女兒,分居世界各地。當他要退休時,
他發現也沒有一個家可以回去,這也是他決定留在台灣的另一個原因。
就這樣,過去七年來他就投入教育界。他先在美國學校教書。但他發現這些學生都有外國
護照,來自優渥的家庭,立足點早已贏過一般台灣人,心想若去一般大學任教,對台灣意
義更深遠。
2013年,司徒文出任清大亞洲政策中心首任主任。隔年,擔任清大副校長,負責國際事務

2017年,他轉任台大國際學院客座教授。那時,由美國國防部補助的語言領航計畫(The
Language Flagship Program)有意改變過去只和中國合作的作法,想和台大展開合作。
該計畫致力訓練美國政府與企業的儲備精英。
美國國家中文領航項目臺灣中心主任陳立元解釋,這些學生不僅中文能力必須達到優級,
還必須用中文到符合學生專長的單位實習半年,與一般華語學習差異極大。
一開始台大校方以為這是一般的華語學習課程,興趣缺缺,讓了解內情的司徒文焦急不已
,隨即聯繫台灣外交部,希望把計畫留在台大,最終成功了。陳立元形容,「他是幕後最
大推手。」
但今年6月台大以新成立的國際碩士學程專注於生物農業和基因體專業為由,不續聘司徒
文。
「對他而言是很大的打擊,」管家Linda透露,司徒文心情大受影響,但他從未對周遭人
發脾氣,只是時常待在家裡看書、做研究調適心情。
其實,此時已有不少大學紛紛找上門,希望司徒文前去任教。時常在台北有演講邀約的他
,考量後決定留在台北,今年9月出任陽明大學副校長。
到陽明後,司徒文認識很多醫藥領域學者,都是他過去不了解的專長。「希望這是我在台
灣最後一所服務的大學,」司徒文說,在陽明真的很開心,「只要有一點東西可以貢獻給
學生,就會快樂地教下去。」
他在陽明的第一學期,開了名為〈大局:紛擾時局背後的地理,貿易與政治成因〉的通識
課程,即便全英文授課,30個名額很快額滿。
助教徐常齡8月底經司徒文親自面試錄取助教後,馬不停蹄和他討論課程走向。他觀察,
司徒文是個很為學生著想的老師,規劃扎實的書目,卻也擔心學生負擔太沉重,力求平衡

年屆七旬活力十足 演講、專注研究
即便年齡已71歲,司徒文還是活力十足,教學、演講、研究從不混水摸魚。他的家庭醫師
、高醫師家庭醫學科診所院長高有志描述,司徒文的身體非常健康,特別是看診時,總會
聊到台灣在國際上的困境,每次總講到目光如炬。
司徒文認為,「長壽的祕訣,就是活得有目的,有一些事可以做、想要做、必須要做,」
他自嘲,若非抱持這種信念,可能會到夏威夷買個公寓,每天到海灘日光浴。
「我不打算離開台灣」,司徒文強調,如果真的要這樣做,他也不確定可以去哪裡。擁有
梅花卡、在台永久居留權的他,會一直在台灣貢獻所長。
司徒文 年齡:71歲 經歷:台大國際學院客座教授、清大副校長、清大亞洲政策中心首任
主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 美國駐韓大使館副館長、 美國駐澳洲大使館副館
長 現職:陽明大學副校長
新聞連結:
https://www.msn.com/zh-tw/news/national/%E9%80%80%E4%BC%91%E7%95%99%E5%8F%B0%E6%95%99%E6%9B%B8%E4%B8%83%E5%B9%B4-%E5%8F%B8%E5%BE%92%E6%96%87%E5%8F%B0%E7%81%A3%E6%98%AF%E7%8F%BE%E4%BB%A3%E5%A5%87%E8%B9%9F/ar-AAJO4pa?li=BBqiNIb&from=singlemessage
心得:
"不過,台灣人的友善卻令他印象深刻。當他帶著剛出生不久的女兒上餐館,女兒在
哭,台灣人卻不會不耐煩。"
司徒文484誤會了什麼,他對台灣的了解好像還是很有限r
還4他就是本版認證的恐龍家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