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被強暴的時候該怎麼辦?

作者: odndle98128 (╮(╯▽╰)/回家睡覺囉)   2017-05-03 21:48:57
看到這個讓我想到之前板上有人跟我要的一份資料
也大家不是醫生或心理師,
但看完還是可盡我們身為親友的心力來協助當事人。
協助的行動守則
心理後遺症會因每個人特質不同,表現的方式亦不同。
即使受害者表面看來沒有異樣,仍會產生心理後遺症。
心理重建的過程中,你、受害者及週遭的朋友都需要重新學習。
下列為協助的參考原則:
1.尊重與支持:表現在態度和行動兩方面。
(1) 態度
a.相信受害者:受害者最大的恐懼,
就是害怕沒有人相信或覺得她的遭遇「沒什麼」。傾聽她,了解事情的狀況,
不要去檢驗他/她的言行舉止、穿著、說這些話的動機。你的完全信任是十分重要的。
b.不要責怪受害人:不要問「妳為什麼不叫?」、「妳為什麼去他的房間?」
這些話。性騷擾常發生在模糊而待辨識的狀況,受害人當下常不知道要做何反應
,責怪她只會造成二度傷害。
c.適當地表達你的同情:在聆聽的過程中,同理受害者的感受,給她一些回饋。
如適時告訴她「真的很不容易」、「真的好辛苦」、
「哭出來沒有關係,我在這裡」,或鼓勵她「 妳真的好勇敢,
願意站出來面對這一切」。
d.不要同情加害人:很多熟識強暴或性騷擾的加害人和被害人有相同的朋友圈
,他們共同的朋友往往難以接受他所認識的人會去侵犯別人的事實,
或基於同窗情誼而有意無意的同情加害者。請記得,不需為加害者開脫責任。
(2)行動
a.陪伴受害人,在她覺得需要的時候,不要讓她獨處。
b.傾聽受害人的感受。不要說「別再想了」,因為受暴經驗是無法遺忘的,
當地想說的時候就傾聽她的訴說,「說」本身也是一種治療。
c.如果你想採取行動,應該尊重當事人的感覺,不要冒然行事。
自以為是的救援行動,容易造成進一步的傷害。但你可以試著在她的同意下,
幫她做一些記錄,如錄音、寫下過程。這是一種治療,也是一種證據。
d.鼓勵受害者尋求專業的協助。如果受害者的創傷很深、或有自殺傾向,
幫她尋求合適的專業協助。
e.尊重及保護她/他的隱私權,替她/他保密。
f.倘若你陪伴受害者檢驗,請提醒醫生,
任何的檢驗步驟都要經過被害者的同意,不要讓她/他再受到二次傷害。
2 避免過與不及的關懷或態度 :
(1)不以特殊的眼光看待受害者。如:「小美被糟蹋了以後怎麼見人!」。
一般人認為「被侵害就是不完整/或有污點的人了」,
這是錯誤的。她/他仍是個獨立而完整的個體,正勇敢、堅強、努力地
讓生活步上正軌的人。
(2)避免過當的支持態度,如:「強暴!怎麼會這樣!」、
「實在太嚴重了!」、「我不敢相信!太可惡了!」。
(3)避免不當地保護受害者,如:「要不要我們每天24小時輪班保護妳?」
、「我找人揍他!」
(4)避免錯誤的表示「好意」。如:「妳不要再跟別人說了」、
「把這件事忘掉就好了」。
(5)不需要容忍受害者突然爆發的、無法控制的攻擊行為。
這樣的容忍會加重受害者的罪惡感和羞恥感,而形成反效果。
3. 週遭的人也要學習面對接受發生的事實,並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未來的改變:
(1)學習關於性騷擾與性侵害的相關知識、治療過程及創傷症候群。
(2)理解治療所需花的時間和空間。復原的時間是漫長的,
受害人狀況時好時壞,但她/他會慢慢地自行摸索她/他與世界的關係。
這段期間內她/他可能會求助,也可能自我封閉。
體諒這一段復原之路所需要的時間與空間。
(3)重建過程中,她與家庭、朋友、男女朋友的關係可能改變,
請尊重她的選擇。
(4)如果你是她的親密愛人或伴侶,你們親密行為的模式可能會改變,
因為某些性行為或是互動方式可能讓她重新憶及受暴經驗。
試者了解她的想法與改變,不要苛賣她復原的太慢。
(5)你自己也要求助。如果過程中妳覺得需求助,可以向救援中心、
婦女團體或大學的性侵害防治單位及輔導中心可以請求協助
如何幫助被強暴者
Q: 被強暴為什麼會造成傷害?
A: 被尊嚴地對待,以及免於被人脅迫、恐嚇是人的權利。
任何性行為必須是基於彼此的
自由意願,強暴奪走了一人對自己身體的選擇權,
並使得一個人對環境及人失去信任與安全感。
被害者必須為一個不是自己的錯的行為長久受苦。
Q:被強暴會帶給當事者什麼樣的心理傷害?
A: 根據專家的研究,被強暴後,通常心理都會受到強烈的傷害,
稱為「強暴創傷症」,具體反應在受害人行為上的表現是:
1.情緒震驚:不相信自己真的被強暴、覺得麻木、哭不出來。
2.不信任感:不再相信自己可以自由自在的在周遭活動或信任別人。
3.尷 尬:別人會怎樣想?我不能告訴家人。
4.羞 恥:覺得自己很「髒」,不再純潔,別人無法再接受自己。
5.罪 惡 感:責怪自己應「早知道」、「小心一點」、
「自己是不是做了什麼事,所以才會被強暴」「應該死掉最好」……。
6.低落:情緒低沈、起伏不定,做什麼都提不起勁,覺得很疲倦、很沒有希望。
7.無力感:覺得自己是無法保護自己,無能處理日常生活事務的,
不相信自己還能重新掌握一切。
8.混 亂:坐立不安,度日如年,不知所措。
9.重覆經歷:重覆憶起受暴時的情景,揮不去的夢魘。
10.否 定:討壓自己、否定自己。
11.恐 懼:對很多事情都產生恐懼?害怕會懷孕或染上性病?
隨時懷疑自己是否安全、擔心事情會再發生,害怕以後不再想和男人親近?
害怕無法忘記被強暴的經驗?
12.憂 慮:神經衰弱、感覺呼吸困難(憂慮很多時候是從肉體上的跡象顯示出來,
例如呼吸困難,肌肉收緊,睡眠不安,改變飲食的習慣,嘔吐,
肚子不舒服,發惡夢遺尿)。
13.憤 怒:「為什麼是我!」「我想殺死他」。
這些創傷如未適當處理,對日後的心身健康、生活與工作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專業人員可以協助受害人逐步澄清與重建。有親朋與專業人員的支持協助,
可讓受害人早日走出受暴的陰影。
如何幫助被害者?
  首先我們必需了解強暴是一個兇暴的襲擊,不是性慾衝動或滿足性慾的行為。
強暴者的目的常是支配、羞辱、控制和貶低受害人。不過,
很多人把兇暴和性分不清,那是因為性侵襲與做愛都涉及身體相同的部份。
很多人對受害人的反應,就是 似乎是受害人引致被強暴,想要被強暴,
或者享受被強暴,這都是絕對錯誤的。
還有,很多人不了解受害人那種深感不安和受創傷的感受。
很多人以為強暴不是創傷性的,除非受害人是處女或者蒙受嚴重和見得到的肉體傷害
。不了解性侵襲的實況將使我們及受害人都更難渡過危機。
受害者需要被幫忙的方面如下:
1.重新生活:受害者此時最大的困惑是: 「我該怎麼辦?」
被強暴擊垮了所有的生命尊嚴與生活秩序。友持者
或許可以建議暫時遷出或搬離現居地,尤其當強暴是發生在受害者
家中時。
2.羞愧:擔心其他人會怎麼看待自,在對兩性角色期許及規範不同的社會裡,
人們常易將強暴的責任歸向受害者。此時,讓受害者知道她沒有錯是很重要的,
雖然受害者是很難在短時間內接受這點,但一再強調此點,
對安慰受暴者是很重要的。
3.恐懼:強暴時。施暴者利用受暴者的恐懼而得逞。故強暴事件雖已過,
但受害者擔心再次受害的恐懼卻更形加深。隨時隨處(二十四小時)的傾聽
、諮詢服務,將有助其消除壓力及緊張。
4.罪惡感:受害者常會問:「為什麼是我?我到底做了什麼?」
旁邊的人得一再告訴她,她已盡了最大的努力,此事並不是她的錯。
5.性病:擔心被傳染性病。提供檢、就醫的訊息,若有可能,則陪同前往。
6.懷孕:對於可能受孕一事,可告知其所有的選擇及適當的方法。
7.否告知所愛的人是:受害者必須自己決定是否要告知周遭所愛的人。
朋友或友持者可以幫忙她釐清告知與否的正反面考慮,
但也應讓當事者了解,期許家人和所愛的人冷靜、理性的反應往往不可能,
他們也會有挫折、憤怒和受傷害的反應,但那並不是她的錯。
8.盤據心頭:受害者對人的信任全毀,很難再信任人。常會自問:
「這個夢魘什麼時候才會結束?」其答案是因人而異,
有些人可能一輩子無法擺脫。然而周遭人的耐心、支持與愛,卻對是療傷的良方。
9.情緒不穩定:會因一點小事就大發雷霆。專家建議,若有下列狀況,
最好考慮該介紹安排受害者做專業心理治療:
(1)事情過了二、三週,受害者仍常流淚
(2)不與家人、朋友互動
(3)機械化、沒有變化的表情
(4)有自殺傾向
(5)完全服從家人或朋友的引導
10.惡夢:常有可怕的惡夢。最好有人可立陪伴在旁,尤其當受害者是小孩時。
陪伴在旁安慰的聲音有很大的安撫效果。絕對不要責備她,
責備只會使受害人再次陷入自責的深淵,而無法真正面對自己的危機,
因此大 家不僅不要責備她,反而要給她絕對的關懷與支持,
讓她了解這是一件意外的不幸事件,她不需要負任何的責任,
我們都願意幫助她渡過這段難堪的時光,只要她願意面對這件不幸,
她就有機會恢復以前健康快樂的生活。
如果自己的朋友(或親人)被強暴,該怎麼幫助她?
相信她。
讓她知道你願意傾聽她訴說。
不要做任何如果你怎麼做就不會被強暴之類的意見明示或暗示。
說清楚她並知道她沒有錯。
受她可能變得不一樣了。
準備支持她,祇要她需要,你就願意在那裡陪伴她。
鼓勵她去尋求專業諮商員的輔導。  
保護及尊重她的隱私權,替她保密。
如果被強暴的是小孩,大人該怎麼做?
相信小孩所說的話。
相信小孩沒有錯,不需要負責。
讓小孩知道把「它」說出來是對的,而且讓她知道能說出來真的很勇敢
盡全力保護和支持小孩。
冷靜地鼓勵孩子說出被襲的過程,假如孩子不想立即談,
等待適當的機會再談。但可讓孩子知道 你隨時願意陪她一起談,
跟你一起討論會對她有幫助的。一方面要令孩子清楚明白
「事情發生的過錯是在施暴者身上」,但一方面也要了解,
據統計,有87%的犯 案者與小孩相識,很多時候,
犯案者就是小孩的親戚、鄰居、或家人的朋友。
如果大人因憤怒而提出要讓施暴者受懲罰的話,
很容易讓孩子因怕害施暴者坐牢,而不敢說實話,
反倒讓小孩承受更大的壓力。
父母或其他照顧者若遇小孩被強暴,要怎麼處理自己的情緒?
要常常提醒自己「孩子現在和未來都需要你的支持、安慰和愛護。」
孩子被襲擊會讓人很不安,照顧者應該試著主動去尋找一些支持
(來自家人、朋友和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員), 以幫助自己
釐清和舒解自己的悲傷、憤怒和愧疚等負面感受
決定每一個步驟
安排事後醫療治療幫助家中的每一個人(特別是其他的小孩),
去應付侵襲事件所帶來的影響有耐性地幫助
受侵害的孩子如何保護自己
有那些性侵害防治或婦女保護專線可以求助?
第一步是最困難的也是需要最多努力的;信任妳(你)的感覺,
選擇妳(你)最舒服的方式先談一談。以下是一些可以幫助你的地方:
政府部門:各縣市性侵害防治中心
台灣省24小時婦女保護熱線080422110
台北市24小時婦女保護專線0227062495
高雄市婦女福利中心072230299
各地婉如專線
 台北:02-23655480
 台中:04-3276993
 高雄:07-2167129
 屏東:08-7558571
現代婦女基金會(婦女護衛中心)02-23917128
台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080-239595;02-27009595
台北市婦女權益申訴中心02-25580270
其他協助單位,你可以利用社會福利服務資源查詢找尋你所需要的資源
以上從網路節錄 感謝原作者的辛勞
為了方便end的人所畫重點:
1 尊重與支持:表現在態度和行動兩方面。
a.相信受害者、不要責怪受害人、"適當地"表達你的同情、不要同情加害人。
b.陪伴受害人、傾聽受害人的感受、如果你想採取行動、鼓勵受害者尋求專業的協助、
尊重及保護她/他的隱私權、任何的檢驗步驟都要經過被害者的同意。
2 避免過與不及的關懷或態度
3 週遭的人也要學習面對接受發生的事實,並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未來的改變
如果自己的朋友(或親人)被強暴,該怎麼幫助她?
相信她。讓她知道你願意傾聽她訴說。
不要做任何如果你怎麼做就不會被強暴之類的意見明示或暗示。
說清楚她並知道她沒有錯。接受她可能變得不一樣了。
準備支持她,祇要她需要,你就願意在那裡陪伴她。
鼓勵她去尋求專業諮商員的輔導。  
保護及尊重她的隱私權,替她保密。
如果被強暴的是小孩,大人該怎麼做?
相信小孩所說的話。相信小孩沒有錯,不需要負責。
讓她知道能說出來真的很勇敢。
假如孩子不想立即談,可讓孩子知道,你隨時願意陪她一起談。
要令孩子清楚明白「事情發生的過錯是在施暴者身上」。
據統計,有87%的犯案者與小孩相識
父母或其他照顧者若遇小孩被強暴,要怎麼處理自己的情緒?
要常常提醒自己「孩子現在和未來都需要你的支持、安慰和愛護。」
照顧者應該試著主動去尋找一些支持
(來自家人、朋友和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員),以幫助自己
還有些其它部份有需要的話可找我在這板以前po的文章.
作者: Leonieye (汝汝)   2017-05-03 21:58:00
作者: jejeyu (原來...我想要的是自由)   2017-05-03 22:07:00
偏偏就有人覺得在網路上說「妳為什麼去他的房間?」叫做預防,而不是檢討被害人
作者: minaminojill (hisako)   2017-05-03 22:08:00
作者: jejeyu (原來...我想要的是自由)   2017-05-03 22:08:00
都沒有人想過,看你言論的人有可能是受害者
作者: eunice0802 (幸福)   2017-05-03 22:22:00
作者: jetaime851 (jetaime)   2017-05-03 22:24:00
好詳盡
作者: czaritza (霧堤)   2017-05-03 22:54:00
推 馬後砲不叫做預防
作者: lsslu (禾)   2017-05-03 22:56:00
推專業
作者: Ying880118 (Ying)   2017-05-03 23:09:00
作者: wugilin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滿願)   2017-05-04 00:00:00
推!很實用!
作者: parrot11 (熱帶羽毛是不給追嗎 )   2017-05-04 03:06:00
作者: ireneu6vm06 (行程滿滿)   2017-05-04 09:40: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