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台灣電視台剪不斷理更亂的媒體壟斷(2/3)

作者: tresbien (嘎嘎烏拉拉)   2016-07-29 11:46:49
※ [本文轉錄自 TaiwanDrama 看板 #1NcYpJAA ]
作者: pommpomm (澎大海) 看板: TaiwanDrama
標題: [閒聊] 剪不斷理更亂的媒體壟斷斷斷斷斷 (2/3)
時間: Fri Jul 29 00:03:28 2016
(希望大家看到這裡還醒著)
┌─────┐
再先來說 │頻道代理商│
└─────┘
代理商顧名思義就是幫忙穿針引線、打理雜事的公司,
幫這邊找買家、幫那邊找服務提供者,
然後從中間賺點佣金花用這樣。
電視台作節目好忙、系統商到處鋪設纜線處理客服好忙,
所以頻道代理商的業務就是讓系統商可以買到好看的頻道、讓用心的頻道找到平台播放。
更白話的說,
就是你家電視打開來看的到的節目,
就是由頻道代理商在張羅的。
1.
一般我們在超商、超市、量販店看到的商品,
為了要在貨架上可以讓客人看到並購買,
必須要支付上架費,好讓自己的產品可以被放在顯眼又順手好拿的位置。
頻道也是如此,
台灣頻道業者近300個(有執照的更多),
但空間有限,只有100多個頻道能上架,
系統業者(通路)會向頻道(or代理商)收取上架費,
大概一個月會給個幾塊錢*訂戶數,
有些頻道很後面的宗教台就是這樣上架的。
2.
但正所謂人帥真好,
要做生意的系統商也是很現實的,
為了爭取某些熱門的頻道,也會給頻道版權費。
這中間的眉角,就是頻道代理商的業務範圍。
BUT,人生最兇殘的就是這個BUT!
台灣目前的幾大頻道代理商都有共同的老闆,
他們的名字剛好也叫中嘉啦、富邦阿...
是的,就是現在很常聽到的「一條龍」式的經營法,
可以歸類成三大勢力。
其中,
富邦集團家族:共29家
緯來體育、緯來日本、緯來電影、緯來綜合、緯來戲劇、緯來育樂、人間衛視、東森電影
、東森綜合、東森新聞、東森財經新聞、東森幼幼、東森洋片、東森戲劇、超視、霹靂台
灣、AXN、LS Time電影、好消息、好消息二、MOMO親子、衛視中文、衛視電影、衛視西片
、FOX娛樂、國家地理、動物星球、Z頻道、民視新聞
練台生旗下:共28家
三立台灣、三立都會、三立新聞、國興日本、JET日本、好萊塢電影、Discovery旅遊生活
、年代新聞、MUCH TV、東風衛視、彩虹頻道、迪士尼、NHK、非凡商業、非凡新聞、高點
娛樂、高點綜合、壹電視新聞、壹電視電影、壹電視綜合、MTV、FOX SPORTS、FOX 2、
HBO、CINEMAX、Cartoon Network、CNN、Animax
中嘉家族:共11家
八大綜合、八大第一、八大戲劇、娛樂K台、TVBS、TVBS歡樂、TVBS新聞、中天綜合、中
天新聞、中天娛樂、Discovery
八張圖片,一次看懂電視媒體亂象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8217
大家能想到的頻道基本上都在上面了,
剩下的就是無線頻道、公益頻道,及一些自己去談的零星頻道。
前面也說了,當一個市場幾乎被少數公司獨占/壟斷,
此時說話大聲的就是店家了。
「頻道代理商」自此不再只是幫上下游處理雜務的單位,
而是喊水會結凍的一方勢力,
整個籃下都是他的,他不放過誰也別想進球!
3.
那麼,當「系統業者」與「頻道代理商」形成一條龍式的壟斷會怎樣呢?
他們能決定你家電視打開可以看到哪些頻道。
在早期的大航海時代,頻道代理商還沒有被水平整合到只有現在幾大勢力,
曾有過因為幾個頻道(如HBO、三立...等)較具議價能力卻未能談到理想的版權費,
而跟系統業者鬧翻,被系統業者斷訊,轉到該頻道只有「沒有畫面」。
也曾有過頻道得罪系統業者,所以頻道被流放邊疆,被調到很後面、訊號很差的台數。
這就是系統業者的霸氣!
4.
而當「系統業者」跟「頻道代理商」就是同一個人呢?
大家都會希望把自己的產品放在比較好的位置,
於是大家坐下來聊,你這樣我這樣的,
就決定好了頻道列表(排序也是一大學問呢),
至於其他小海賊、或是不聽話的海賊團呢?
要不就交高額的過路費(X)上架費(O),
不然就聯合排擠放逐無風帶。
當年壹電視遲遲無法擠進有線電視,
被練台生買下後就瞬間擠進49台,就與壟斷有高度關係。
5.
「阿不然不要看有線電視好了,我們來看MOD!」
是的,中華電信的MOD曾經是官方民間曾經盼望的解方,
希望藉由MOD與有線電視的競爭達到制衡的效果。
BUT,人生最恐怖的就是這個BUT!
平台所需要的內容(也就是頻道)掌握在頻道代理商手中,
只要有頻道敢劈腿到MOD,就會遭到報復,
儼然是個恐怖情人。
系統業者可以把你調過來又調過去,
讓你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觀眾找不到頻道,
不過因為頻道代理商跟系統業者幾大勢力彼此相互平衡,
換頻道這種事現在比較少出現了。
不過,可以玩的方法還是有的,
比如說小頻道可能在換約時被通知需要增加上架費、
熱門頻道也可能在談版權費的時候被要求打折扣...
在可能增加成本、減少收益的狀況下,
頻道們通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這就是為何在MOD上看不到多數的有線電視頻道,
而有的無線頻道在MOD上會被蓋節目的原因。
MOD本身又因電信法,只能定位為平台、非頻道,而有種種限制,
還有收視習慣跟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
發展至今依舊無法與有線系統相抗衡。
6.
頻道代理商與系統業者的壟斷,
也造成全台灣看到的幾乎都是差不多的全包套餐,
觀眾無從選擇自己要的頻道套餐,
因為已呈現互相都動不得的恐怖平衡。
消費者也無法跳槽別的系統業者,
因為到處都是「我」的人(五大MSO市佔約75%),
而且他們還會去擋想要進場的新業者。
是的,排擠這種事情不限於MOD。
有線電視系統開放跨區經營,
也就是解開一區一家的規定,試圖開放競爭、不讓消費者被綁架,
有些不屬於五大mso的獨立業者如果試圖跨足新區域,
在還沒有招收用戶的情況下,
就會被頻道代理商(兼其他系統業者,即競爭者)要求先付出高額版權費,
墊高了進入市場的門檻。
(開放跨區經營這問題本身也很複雜,
大海賊時代就是完全競爭到亂象叢生才逐漸整併到一區一家的,
但一區一家又造成了業者的老大心態,
如今開放競爭,不知會不會又是另一個戰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