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說我看不懂簡字很靠北嗎…?

作者: medama ( )   2016-07-24 22:45:59
※ 引述《sojo1463 (sojo)》之銘言:
: 先說明我是外籍生(馬)
: 從小接受中文教育(簡字)
: 但因爲家裡訂閱的報紙的標題總是繁體 內文是簡體
: 然後國中時期愛看金庸小說(繁體)
: 所以還沒來台灣前簡繁體對我來說根本不是問題(除了書寫一些比較難的字 ex龜 鬱)
: 原PO遇到的狀況我覺得根本是人的問題
: 至少我來台灣唸書 用電腦繳交的作業都用繁體(電腦或手機根本可以設定簡/繁 就算羅
: 馬拼音也是可以打出繁體字的!)
: 是他們沒想過要融入
: 但今天看到大家的踴躍討論
: 我有問題想問
: 我記得 台灣人是不是也有發明一些「簡體字」?
: 比如寫(写) 傳(传)
: 印象較深刻的是以上兩個字
: 因為你們的寫法跟我學的簡體完全不一樣(崩潰
: 嘗試跟同學請教 他們卻認為是我寫的不對Q口Q
: 所以有沒有人可以來安撫我的玻璃心QQ
簡體字自古以來就有了
而且一個字會有很多種異體字 各個朝代、地區用的都不太一樣
中共創立簡化字時 選了其中一些來用 當作是正字
台灣也曾做過統一的規範 確立了台灣官方的正體字 不在規範內的就稱為俗體字
但民間還是會習用一些以前的簡體字
比如說藝術的「藝」,中國的正確寫法就是「艺」
但台灣民間會寫成「芸」
來去的「來」,中國的正確寫法是「来」
但台灣民間會寫成這樣:
http://dict2.variants.moe.edu.tw/variants/tmp/f0229.png
(現在看到寫成這樣的 應該是40歲以上的人了)
日本在二次大戰後也把漢字簡化了
不過簡化的方向又跟中國和台灣不太一樣
所以有可能同一個字,日本、中國、台灣官方的寫法都不同,
然後民間又有另外的俗體字...
比如說,像是麵包的「麵」這個字,
現代日本漢字是「麺」
中國的標準寫法是「面」
台灣民間的俗體字會寫成「麪」
大概就是這樣。
作者: vow70 (許願)   2016-07-24 22:56:00
「写」和「传」都是教育部認可的異體字。在教育部異體字典都查的到這些字。原來如此,謝謝指教。
作者: mixuan (米軒)   2016-07-25 00:13:00
看過寫會寫成宀+冊,真不知道到底怎麼來的....
作者: swardwind (掛在埔里的熊)   2016-07-25 00:14:00
宀+冊是俗體字 我猜是在早期民間帳簿契約上使用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