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薪資回不去了?PTT薪水版10年整理懶人包

作者: neoarfie (neoarfie)   2016-06-27 02:20:44
剛在salary版看到的,就是ptt薪水版的研究,轉上來跟大家聊聊!
下面有排版ptt好讀版,
也可以直接移駕原相簿:https://goo.gl/al9R0g
他是進行文字探勘做的分析,
也有把過去的職場跟現在做比較,還有薪水版每個時期的話題
個人是覺得很貼切啦@@
不知道大家覺得這個懶人包能不能反映真實台灣和職場的現況呢?
---------------------------------
以下ptt好閱讀版
台灣歷經後經濟奇蹟的「錢淹腳目」年代,光榮年景一去不復返。薪資倒退、勞資糾紛、
責任制、低薪等等問題如愁雲慘霧壟罩在台灣人心中。
台灣人的就業環境為什麼越來越困難?我們以文字探勘技術探討PTT薪水板十年(
2004-2015)的轉變及青年就業環境,從一些蛛絲馬跡中探究出政策和產業風向的轉變。
http://imgur.com/Vef9B1Q
六月畢業潮,隨著大學校園內的驪歌聲響起,我們又送走了一屆畢業生。
「畢業快樂!」在即將踏入社會之前,這句話在九?年後出生的新貧世代耳裡,比起祝福
,聽起來更像是一種哀悼。
http://imgur.com/Vcdwtjd
故事來源出自:《崩世代》
http://imgur.com/zLttYUg
【阿德的故事】
阿德今年27歲,是家中長子,四年前畢業。父親過世,母親身體不好,弟弟還在讀書,阿
德身為長子,急於負起養家的責任。
http://imgur.com/ntLGBsm
http://imgur.com/TpmPu15
從阿德的就業經歷來看,他在退伍之後完全沒有從事過正職工作,不論是簽定期契約的魚
貨工作、或是部分工時的加油工作,臨時性的補習班老師工作、短期派遣的電子作業員,
都是非典型工作。
阿德持續徘徊在各種沒前途的非典型工作之間,忍受不穩定的職業生涯,由於非典型工作
多數以時薪或日薪方式計薪,收入不如全職工作。為了增加收入,只能強迫超時工作。
阿德的故事是真實案例,但只是反映當前台灣眾多青年的常見縮影。
「失業」、「非典型工作」、「工作貧窮」、「超時工作」是時下受薪階級面臨的各種勞
動風險。
http://imgur.com/E8xOkXZ
http://imgur.com/9b1e4xi
從PTT薪水板的十年轉變觀看我們所面對的就業環境
PTT,為台灣最知名的社群網站之一。全名批踢踢實業坊,目前擁有超過2萬個分類看板,
每天上載超過2萬篇文章。
在日常生活中的統計這一堂課,我們特別以PTT薪水板(Salary)做為題材,薪水板從
2004年開版,以求職、在職與離職相關為三大主題,提供各行各業的公司資訊,就職相關
的甘苦談甚至是離職的勞資糾紛等等。
從2004年開版以來到2015年上半年的薪水板中,我們在此研究運用R統計軟體進行文字探
勘(text mining),分析共16153篇文字檔,從中歸納出每一年最常被討論到的職場議題
,探討台灣近十年來的職場文化與環境轉變。
http://imgur.com/IBesV9o
2004年-2006年職場課題:因應科技浪潮與職場認同
2004年到2006年的職場新鮮人多為六七年級生,因應全球化之下的科技狂潮,台灣政府的
「兩兆雙星」政策讓科技產業蓬勃發展。於是,接軌於職場的年輕人們,進入科技業工作
,擔任工程師,幾乎就等於「高薪」的保證。高階工作另一側光譜的服務業,也是具有相
當討論度的職業,而那時期的服務業龍頭,實為麥當勞莫屬,不少年輕人未畢業之前就進
入麥當勞工讀,做得好的話,還有可能升為經理或店長。
2004-2006年與其他年的資料相比,文章數不多,推測可能被版主整理刪除。也較看不到
針對業主的評論,文字探勘的結果可以發現10年前的討論看起來比較單純於工作內容和應
徵心得上。
http://imgur.com/aoEYruF
2006年-2008年職場課題:因應科技浪潮與職場認同
在2006年到2008年期間的文章,同樣針對業主的評論較少。「工程師」的討論度依然居高
不下;另外,可以看到「金融業」的討論,「文組」的討論度也很高,與前幾年相比,增
加了較多的學生和新鮮人討論,如剛畢業的職場菜鳥找工作、面試。
http://imgur.com/I2PWmZ7
2009年-2010年職場課題:22K政策的起點與外籍移工問題
講到2009年,歷經執政黨輪替,也是台灣社會風氣變動的重要轉捩點。
馬政府首先開跑的「基本薪資22K」政策,實際是「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
俗稱22K方案,是教育部於2實施的就業補助方案。協助畢業生進入職場實習,由政府提供
每個畢業生每月2萬2千元薪資(俗稱22k)並外加勞健保。此方案實施及結束後,卻帶動
企業以22K作為大專畢業生起薪 ,連帶使青年薪資無法提升,造成青年貧窮化。
另外,可以發現關於勞動法規的相關名詞出現率提升,也開始出現外勞的討論,2009年3
月的勞委會統計顯示,在台外籍勞工人口已破34萬人,並且超過17萬的外籍勞工從事家庭
照護工作。國內媒體報導外勞惡劣工作環境的新聞逐漸攀升。
「鈊象電子」實為知名麻將網路遊戲「明星三缺一」的母公司 ,因公司業績蒸蒸日上,
開放了研發替代役和實習職缺,成為年輕人進入職場的跳板。
http://imgur.com/kwciZZz
2012年職場課題:人才外流
2012年開始出現勞力外流的詞彙(例如:去大陸),也出現離職和轉職的討論。在下半年
,年輕人的就業夢想「去澳洲」,以及平台報導關於台勞在澳洲的新聞造成相當激烈的討
論,「提離職」一詞的出現也代表了職場的不穩定性已經開始萌生了。
http://imgur.com/8OWORIO
果然,「最低薪資」的討論不外乎就是關於22K政策的抱怨,而許多年輕人口中的「慣老
闆」意思是雇主對於職員在工作上就該理所當然的吃苦和付出,開始增加其他職業類別的
討論(例如:商科)。
http://imgur.com/cMLi9Uy
2013年職場課題:服務業龍頭脈動與「鬼島」
2013上半年關於公務員的討論一躍而上,這也是因為媒體報導公務員的薪資等福利的穩定
,對比起其他職業來說根本是夢寐以求的。而服務業「王品」企業的公司文化討論度也很
高,開始出現外派的高度討論,「鬼島」一詞也開始出現,用來形容普遍工作環境和條件
的惡劣,甚至延伸出台灣雇主普遍不尊重專業的問題,如2013年一篇討論南部休閒農場的
工作條件《[心得] 不可思議的臺灣薪資》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380039431.A.2A8.html),著實為台灣獸醫的低薪(
不到3萬元)感到不勝唏噓。
而2013年初也發生了一件震驚社會的新聞:關廠工人臥軌抗爭事件,來龍去脈簡易約為:
多家大廠惡意關廠、積欠勞工資遣費,勞委會當年以貸款名義代償,卻在2012年向勞工提
告追款,引發勞團激烈抗爭,2013年2月5日,勞委會決議依勞工年齡和經濟能力,補貼原
貸款金額3到9成,但有300多名關廠工人不滿,蛋洗勞委會後轉戰台北車站臥軌表達訴求
。因為輿論關係,許多人討論到他們為何採取如此激烈的抗爭,甚至有乘客嗆「通通壓死
!」
http://imgur.com/XRQUyBt
2014年職場課題:不安穩的工作認同感及嚮往
這年,開始出現去日本工作的討論,上半年出現「遠雄人壽」的高度討論。2014年5月,
趙藤雄與前遠雄副總經理魏春雄因住宅標案涉嫌行賄桃園縣副縣長和前國立大學教授,遭
檢察官聲請羈押獲准。
而在板上,關於一百萬的討論串也很熱烈,俗稱存到一桶金,就是以金融業流行的理財詞
彙,當然,這也是許多年輕人心中的壓力和苦悶,如討論串中其中一篇文說:
"100萬真的對某些人來說不是很簡單的事情。
我出社會,背學貸約50萬。
每月負擔家中 13K (家房子用租的。)
23-26 出社會,學貸還完。
27-30 結婚 積蓄又全部光光"
http://imgur.com/6KztvQt
還有加班費的話題也明顯變多。傳統產業的討論也在這年出現,另外也開始出現「魯蛇」
、「爛公司」的詞彙。
http://imgur.com/d2HMIQ6
2015年上半年職場課題:延續的工作不幸福感
主題的討論越來越趨向年輕化,也集中在職場氛圍和對於未來的討論。
http://imgur.com/1j9kFks
2015年上半年的關聯詞分析
我們在此使用R軟體進行關聯詞分析,達成「輿情蒐集」的目的,也就是當討論到 XXX 時
,可知道網民通常也會關注 XXX,透過R找出與該詞相關度高的詞彙,以便進行撰文或研
究時提高內容廣度與關注議題涵蓋率。
2015年提到「不合理」的文章中,透過分類我們可以發現,相關係數與其為高數值為0.3
,有五大類型的內容:在「血汗職場」中,許多人抱怨在職場上總是「一個人做三個人」
、或是批評現在的企業「一堆鬼公司」,而在此我們也可以發現,北部與中南部的薪資差
異討論更是明顯「戰地區」,而「血汗設計業」的爆肝工作現況也是討論居多,甚至出現
勸退「只想說別走設計」、「只剩公務員想學設計」,「薪資相關」的不合理則是哀聲載
道,許多被扣薪、責任制、不支薪、低於法定、無加班費的各種陋習,最後「各種後悔」
則可以看到鄉民們抒發自己後悔以前當初的選擇,或是心寒自己的工作沒出路。
http://imgur.com/opQI78a
於是我們又對「加班費」一詞進行關聯詞分析,相關係數為0.71的分類有三項分別是「羨
慕金融業」,其產業的工作環境因較無其他工作類型如製造業、服務業的勞動力需求,故
較少出現過長工時的情況,而金融業如銀行、基金公司等薪資都是拉高國內薪資平均值;
另外我們也在分析中發現三個人名,是立委、金管會主委曾銘宗、經常報導勞動新聞的記
者。而我們也能看到,傳統產業的工作環境是以加班惡名昭彰的,鄉民們紛紛抱怨「沒調
薪」、「沒人才」、甚至批評雇主「只會抱怨年輕人不愛傳產」。
http://imgur.com/evJobdD
那麼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工作議題「低薪」,分析出的相關係數為0.21,不外乎也是「地
區」以及「血汗」的議題,再次我們又看見了南北薪資差距的討論,還有在職場員工對職
場的各種批評和抱怨「吝給員工」、「人夠奴XX萬都嫌太高」、「野狗吠老闆」。
我們簡單總結觀察十年以來的薪水板文字雲變化,可以發現討論的趨勢與年輕人所面臨的
社會現況。在2004 - 2008 年的討論,以人際關係、人脈的話題為高頻。2009 年之後,
高頻率出現職業類別、工作待遇、找工作的話題。而在2009 - 2012 年期間離開工作的討
論從「資遣」轉變為「提離職」,隨著所面對的就業環境日益艱難,薪水板的話題氛圍也
明顯地產生改變。
http://imgur.com/7nWLkUm
現況的困境:物慾不滿足V.S.新貧階級
除此之外,有一個問題已是人人都得面對的真相,那就是如泡沫般無限滋長的物慾。
與工業時代以生產者為主的舊貧時代相比,當代的消費慾望已經遠超過生產層次的消費慾
望。社會學家包曼在《工作、消費與新貧》一書中指出:「現代社會中的新貧階級大多為
一般的消費者」。
http://imgur.com/DYa0GKt
我們消費,不再只是為了滿足生存需求,而是滿足心理的消費慾望。
加上人際關係在群體的相處裡追求認同佔有重大因素,因此對於物質會有一定的慾望,例
如當大家都在討論這最新手機的新功能時,我們會希望也能一起討論,就會希望自己也有
同一款的手機。但是現實往往無法滿足這樣的需求,因此年輕人往往會感到不快樂,甚至
在消費能力不足時,還會被同儕視為是有缺陷的,而節儉的人甚至被視為異類。
而這樣的物慾隨著廣告與網路媒體被膨脹到無限大,呈現一種匱乏的狀態。這就是包曼看
到的「有瑕疵的消費者」,我們處在消費永遠匱乏的年代,或許吃得飽、穿得暖,但是慾
望沒有滿足的時刻。
http://imgur.com/LQfNGyO
新貧世代的轉機!?
讓年輕人看見未來,落實分配正義
一個國家的年輕人若是看不見未來,那麼這個國家就不會有未來。政府在重整經濟與加強
建設的同時,也要重新分配社會的資源,讓更多資源投注在年輕世代的身上,不再讓財團
等既得利益者更加獲利。若要促進階層的流動,就必須落實分配正義。
精神生活的反璞歸真
而身為90後年輕人的我們,面對新貧世代的來臨,也不全然只能沈浸在負面的思考裡聽天
由命,如果要打破這種負面思考的循環,或許每個人在認識自己的狀況後,開始鼓勵自己
投入問題的解決與嘗試,重新評估自己的處境,並且在這樣慾望無窮的狀態下,學習自我
控制與節制。
最後,祝福這個時代的我們,不要畏懼身處於新貧階級,保有心靈上的富足,才是思考出
路因應未來的重要之道。
作者: chpinga (樂天翼)   2016-06-27 02:33:00
推個
作者: fihao (hao)   2016-06-27 02:40:00
推,用心
作者: o5515334 (無)   2016-06-27 02:52:00
push
作者: panhoho (ρanΗΘΗΘ)   2016-06-27 02:53:00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畫下去呀)   2016-06-27 02:56:00
執政者能那麼用心就好了台灣的政客,一開始就不是為了服務人民而參選,著眼點是當選後掌控的龐大利益,藍綠都一樣,台灣人民不起來抗爭把罷免權拿到手的話,會發現不管怎麼選都只是每四年換人貪而已,選前說的很好聽,選後做的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作者: chpinga (樂天翼)   2016-06-27 03:17:00
台灣的兩大政黨都右派,只有極右和右派的差別而已不是很喜歡藍綠都一樣的說法,不過光譜是同樣向財團靠攏沒錯,就像樓上您說罷免了,但是誰來執政?時代力量嗎?呵呵不過我想要表達的就是,台灣執政黨還真的沒好人來給你選沒有偏重社會主義分配的政黨制衡右派,誰來選都差不多是說真的該講現在勞動意識真的有起來嗎?看到關廠工人的新聞那邊都會覺得很難過,對比今天的華航罷工...當然罷工成功是件好事,希望台灣人的勞動意識真的有更覺醒些,另外工會也很重要,然後回圈又會回到政府的法律體系,長榮這種不准組工會的公司應該要重罰
作者: GW085 (GW085)   2016-06-27 03:43:00
認真推~我自己是學教育的從我的觀點讀完這篇文章,我覺得因為年輕世代的學習層次已經比較高了,過去也有一句話滿街大學生,從好的方面想滿街大學生至少也聽了22年的知識他們被教導何謂公平對待、何謂專業技能、何謂多少付出換多少金錢,但是企業、公司、職場上的老闆多是從前老舊觀念經營的公司,當教育在改變往前跑了30步而職場文化還在原地打轉的時候肯定會造成許多新鮮人不平衡,好比設計業的專業被當作隨隨便便就可以獲得的東西一點都不值錢一樣,我的感謝啦~
作者: chpinga (樂天翼)   2016-06-27 04:21:00
同意G大…現在的慣老闆和上一代的人要是觀念真的不改,臺灣就業環境仍然不會改變
作者: yniaw0315 ( )   2016-06-27 04:50:00
作者: hsinlingchu (julia)   2016-06-27 05:09:00
年輕世代的學習層次高在哪裡?自己認為高跟世界上其他人比是兩件事,就算跟上一代比,有高嗎?年輕人自己要有表現,拿表現去爭取權利學到跟做到是兩碼子事
作者: alkahest (==â•­(′▽`)╯==)   2016-06-27 07:04:00
跟上一代得比的確有阿普遍都有上大學 又就算以同樣大學學歷相比 30年前所念的科目跟30年後是不能比的
作者: popxpopxpop (爆爆爆)   2016-06-27 08:04:00
作者: rachel789852 (不慢不慢)   2016-06-27 08:10:00
作者: cherylbear (宅宅人妻)   2016-06-27 08:20:00
作者: popcorn206 (Popcorn)   2016-06-27 08:29:00
作者: c93203wj4 (海膽兒)   2016-06-27 09:42:00
push!!
作者: doubanjan (豆瓣醬)   2016-06-27 09:49:00
作者: umano (ぎゃああああああああ)   2016-06-27 10:27:00
作者: bettybuy (什麼事都叫我分心)   2016-06-27 10:44:00
hsin大我不知道你的高是什麼,但很多高能力的臺灣新鮮人在臺灣只能領30k不到,到國外工作百萬年薪,還入圍國際知名獎項。你確定這樣是臺灣年輕人不夠努力嗎?
作者: UnderStand56 (下面的56站起來)   2016-06-27 11:10:00
推啊 鬼島慣老闆只能靠壓榨勞工賺錢
作者: flyhattmann (茶哉)   2016-06-27 12:06:00
作者: eronjay (比比)   2016-06-27 12:26:00
推用心
作者: st305018 (十者)   2016-06-27 12:43:00
神文留名
作者: GW085 (GW085)   2016-06-27 13:03:00
其實不只是年輕人學習更多的知識外,還更有機會接觸各國的工作機會,我一個老師分享他朋友的故事,他朋友台灣長大研究所出國唸醫學類跟麻醉師有關的,等到出社會時他回台灣找工作卻只能在在醫院當護士而薪資就那樣,而他在國外找他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是只需要到院幫忙打麻醉就可以離開相對輕鬆而且薪水是台灣護士的2倍以上,所以他選擇在國外工作,這也是人才外流的其中一個因素吧我想
作者: chpinga (樂天翼)   2016-06-27 13:39:00
回hsin大,我身邊幾乎每個大學生幾乎都學不只一項的專業技能,只是技能而已,就學了設計、程式、還有本科系的專業,如果真的不這麼拼,還真的沒辦法爭取到更好的機會
作者: kelly0304 (kelly)   2016-06-27 22:3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