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手機記錄公海謀殺案,兇手逍遙法外

作者: dharma720 (小金豬)   2015-11-09 19:52:21
標題:手機記錄公海謀殺案,兇手逍遙法外
來源: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cn.nytimes.com/world/20150720/c20oceans-violence/zh-hant/
內容:
手機記錄公海謀殺案,兇手逍遙法外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沙迦哈立德港——被子彈擊中腦袋之前,這個在海面浮動的人曾抬起胳膊,做出像是投降的姿勢。之後他臉朝下漂浮在海面上,鮮血染紅藍色的海水。
在接下來的6分58秒里,一場屠殺緩慢上演。另有三個人浮在海面上,有人抓着看起來像是傾覆木船的殘骸之類的東西,他們被幾艘白色的大型金槍魚捕撈船圍了起來。抬起頭,可以看到清澈明凈的藍天,下方是浪濤洶湧的深色大海。處於空轉狀態的大船引擎轟鳴着,船上的人們有條不紊地逐一瞄準這三個手無寸鐵的人射擊着,至少打出了40發子彈。
「開槍,開槍,開槍!」就在最後一個人被擊斃時,其中一艘船上的揚聲器里發出這樣的指令。沒多久,甲板上一群看起來像是船員的人彼此大笑,然後開始擺姿勢,進行自拍。
當時至少有四艘船,儘管船上有幾十個目擊者,但這起殺戮事件的始末至今不明。甚至沒有一個人上報這起事件——目前的海洋法沒有相關條款要求他們這麼做,也沒有提供任何明確途徑,可以讓輾轉於各個港口的海員主動講述自己所知道的事。直到去年,有人在遺落在斐濟島的士上的手機里發現了一段記錄這起屠殺事件的視頻,執法官員才獲知此事,之後視頻被傳到了網上(點擊此處觀看視頻)。
由於找不到屍體,受害人身份不明,也不知道槍擊事件發生的確切位置,現在就無法明確,應由哪國政府出面調查此事。台灣漁業部門依據視頻指認其中一艘漁船來自台灣,但並未從此船的船長處了解太多信息。他們認為視頻中的死者是襲擊漁船失敗反被槍殺的海盜。但海事安全專家發出警告,稱海盜襲擊已經成為掩蓋有時致死的報復事件的便利借口,這些死者也可能是出現在有爭議水域的當地漁民、嘩變的船員、被拋棄的偷渡者,或者被抓住的偷魚或偷餌料的竊賊。
「草率處決、私人執法、防衛過當,隨便你叫什麼,」國際船長、大副和領航員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Masters, Mates & Pilots)的律師克勞斯·盧赫特(Klaus Luhta)說道,該機構是一個海員工會組織。「歸根結底,這是一起海上謀殺事件,問題在於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
海軍歷史學家們指出,出現在各個大洋上的船隻與日俱增,船上配備的武器也更多,危險性更大,超過了二戰以來的任何時期。海事安全官員、保險公司和海軍研究人員表示,每年都有數千名海員遭遇海上暴力,數百人因此死亡。《紐約時報》建立的數據庫顯示,去年僅在三個海域——西印度洋、東南亞海域、西非海岸外的幾內亞灣——就有5200多名海員遭遇海盜襲擊和搶劫,有500多人淪為人質。
隨着海盜開始在更廣闊的海域內活動,超出了政府執法能力,很多商船從2008年開始僱傭私人保安。如今,槍支和護衛隊在海上如此泛濫,甚至催生了海上武器庫這一細分市場。那些船隻半為倉庫,半為工舍,往往停泊在非常危險的國際水域,船上儲藏着數以百計的突擊步槍、各類小型武器和彈藥。保安人員在船上等待下一次執行任務的機會,有時要在惡劣環境下等待數月。
儘管電影《菲利普船長》(Captain Phillips,台灣譯作《怒海劫》)中的場景——海盜對大型集裝箱船的襲擊——在過去幾年已經大大減少,但其他形式的暴力事件依然相當普遍。
武裝團伙會收取保護費,要求船長們交納費用,以保他們能在靠近孟加拉的孟加拉灣海域安全通行。據海上保險研究者透露,尼日利亞海警官員會常常和燃油竊賊相勾結,展開行動。聯合國官員表示,在索馬里海域,有些過去以襲擊大船為目標的海盜,已經轉而在外籍和當地漁船上負責「安保」工作,他們不僅抵禦武力襲擊,也會對漁船的競爭對手開火,以嚇退他們。
挑釁事件經常發生。國家之間正在展開競爭,爭相對未開發的深海石油、燃氣和其他礦產資源進行測繪和宣示所有權,這引發了衝突和船隻的焚燒。從地中海到澳大利亞周邊海域,再到黑海,都有人口販子帶着難民和移民在海上航行,有時他們會撞擊競爭對手的船隻,或故意讓自己的船隻沉沒,以擺脫船上的非法乘客,或迫使別人解救他們。
漁船上的暴力事件也非常普遍,而且正在惡化。斐濟金槍魚捕撈船船主協會主席格雷厄姆·索思威克(Graham Southwick)說,享受大額補貼的中國和台灣漁船正在積極擴展自己的勢力範圍。雷達技術的進步和對浮在海面上吸引魚群的聚魚設備越來越多的使用,進一步加劇了緊張氛圍,因為它們容易導致漁民們在同一個地點聚集。「捕撈量減少,火氣越來越大,人們開始打鬥,」索思威克說道。「在這些船上,謀殺並不稀奇。」
漁船上發生暴力犯罪的幾率,是油輪、貨船或客船發生犯罪事件幾率的20多倍,查爾斯·N·德拉貢內特(Charles N. Dragonette)說道,在2012年之前他一直為美國海軍情報局(Office of Naval Intelligence)追蹤全球海上襲擊事件。「如果受害者是印度尼西亞人、馬來人、越南人、菲律賓人,是沒關係的,只要不是歐洲人或美國人,襲擊事件就不會引起什麼反響,」他說。
對海上犯罪行為提起的訴訟非常少見,一位前美國海岸警衛隊軍官認為其比例「不到1%」,因為很多船沒有上保險,船長對配合警方調查而引起的各種延遲相當反感,也不願意被問來問去。那些為數不多的在國際海域巡邏的軍艦和執法船隻,通常不能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登上插有別國國旗的船隻。犯罪事件目擊者很少願意開口;物證也極為稀少。
德拉貢內特表示,海上暴力事件和陸地上的非常不同。「在岸上,不管壓製得多狠,或當地政府有多腐敗,總會有人知道受害人是誰,曾在哪裡,以及他們沒有返回,」他說。「但是在海上,匿名是通行法則。」
海盜和劫匪
在一個月朗星稀的晚上,一艘嘎嘎作響的木質漁船正儘力在8英尺(約合2.4米)高的海浪中穿行,船上被稱作里奧(Rio)的船長展開一張區域海圖。
船正在距離南海上的納土納群島50英里(約合80公里)遠的地方向北航行。里奧用手指敲了敲圖上他所在的方位,睜大了眼睛,臉部也因恐懼略微扭曲。之後,他默默走過去,打開駕駛室的一個儲物空間,取出一支格洛克手槍。
他把自己武裝起來的理由相當充分。因為他所在的區域,尤其是靠近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越南的水域,是全世界最危險的水域之一。《紐約時報》數據庫的數據顯示,去年有3100名海員在這一地區被襲擊或綁架。這一數據庫包含6000多起犯罪報道。
美國海軍情報局為該數據庫提供了一些信息。信息提供者還包括海上安全公司OceanusLive和風險智能(Risk Intelligence),以及名為「海上無盜」(Oceans Beyond Piracy)的調研機構。目前沒有一家國際機構在全面追蹤海上暴力事件。
有關這些襲擊事件的死亡人數統計總是模糊的,因為很少有後續調查,警方的報告往往缺少細節,而受害人又容易被拋屍入海。但據海事研究者估計,每年會有數百名海員在襲擊事件中喪生。(他們提醒說,這一數字有可能偏低,因為有些數據沒被納入統計,包括靠近海岸區域發生的死亡事件,或一些極為危險的區域發生的事件,很少有人向國際權威機構上報那裡發生的死亡事件。)
實施海上暴力的罪犯包括:包括開橡皮艇持火箭筒的海盜、晚上出沒的盜油賊、打游擊的持刀土匪。但是,還有很多各類其他人員也會行兇,其中很多人和他們的表面身份並不相符:比如喬裝成海警的劫持者、扮作漁民的人口販子和兼職做軍火商的保安人員。
例如,2012年,包括婦女和兒童在內的十名斯里蘭卡移民,在該國附近海域登上蛇頭的漁船,在要求改道去澳大利亞被拒絕以後,這些移民襲擊了船員,將至少兩名男子拋下了船,讓他們淹死水中。再或者,2009年,三名被囚禁的緬甸勞工從南海上的一艘泰國拖網漁船逃脫,他們從漁船上跳下水後,游到了附近的一艘遊艇上,殺死遊艇的主人,偷走了遊艇上的救生船。
孟加拉附近水域的情況可以說明,為什麼海上暴力經常被國際社會忽略。據當地媒體和警方的消息,過去五年,這裡每年都有近100名海員和漁民死於一系列武裝團伙襲擊事件,此外至少有同樣數量的人們遭到劫持。
保險人員和海事安全分析師表示,武裝襲擊問題在這一地區已經存在了二十年。2013年,孟加拉媒體曾報道,有700多名漁民被綁架,單單九月份就有150人。報道顯示,在一起暴力事件中,就有40人被殺害,很多是被綁着手腳扔下了船。
這些襲擊事件通常是由在孟加拉灣和內陸沼澤區孫德爾本斯(Sundarbans)收保護費的武裝團伙所為。去年,在該國政府對海岸營地和人質船隻發起突襲時,這些武裝團伙和孟加拉空軍部隊及海岸警衛隊進行了數次槍戰。
幾年前,孟加拉前外交部長迪普·穆尼博士(Dr. Dipu Moni)曾譴責國際航運業和國內外媒體誹謗孟加拉,將其水域稱為海盜「高危」區。
穆尼博士在2011年12月的一份書面聲明中表示,「這裡已經好幾年沒有一起海盜襲擊事件了。」她還表示,孟加拉水域發生的暴力事件大部分都是非常小的盜竊和搶劫行為,經常是由「持械匪徒」(dacoits,由印度語中的土匪一詞演化而來)所為。
這一論斷的主要依據的是法律上對海盜行為和搶劫的區別定義。根據國際法的定義,前者發生於公海,或離岸12英里以外的水域;搶劫主要指更接近陸地範圍內的襲擊。
一名孟加拉外交部官員曾於2011年12月召開的另一個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過去,針對來往於印度以西各個港口的船隻,保險公司對每趟旅程收取500美元的保險費,但後來因這一地區被冠以海盜襲擊高發區的名號,保險公司把每一趟的保險費增加到了15萬美金。孟加拉官員曾向追蹤海盜事件的國際海事局(International Maritime Bureau)提出抗議,反對它將孟加拉標為海盜襲擊風險較高的區域,之後該機構將其網站上的表述改為,風險警告包括海盜行為和武裝搶劫。
國際海事局主管穆昆丹·波頓戈爾(MukundanPottengal)表示,他們不會試圖確定襲擊的確切位置,或確認它們發生在國家領海還是國際水域,部分原因在於,各個國家常常就這些這些細節信息提出質疑。該機構的資金主要來自航運公司和保險公司。
「把他們稱為海盜還是劫匪,只是法律界定上的差別,」他說。「但這種差別不會改變這些行為的本質,只要是陌生的武裝人員登上船隻,都一樣會給船和船員帶來危險。」
里奧在自己的漁船上說道,暴力就是海上生活的一部分。「你必須做好準備,時刻準備着,」他說。比如,在這一地區,體形更大的無照船隻經常直接穿過當地漁民的漁網,不僅讓他們損失捕獲的漁產,還會毀掉他們的生計。
里奧做了一個朝空中開槍的手勢,然後加大漁船的馬力,奮力往前行駛,展示他在這些情況下會如何向對方猛衝。
里奧體型精瘦,是個煙癮很大的人。他講述了自己上一次開槍的經歷。一年前的一個深夜,他看到一艘大船未經允許就向他的船靠近,於是朝它開了槍。之後他加速行駛,離開了那裡,並不確定自己是否擊中了船上的某個人。
當被問到他後來是否向警方報告了這次開槍事件,里奧皺起了眉,好像不太明白。沉默了幾分鐘後,他問道,「有誰會上報這種事?」
海上武器庫
在距離阿曼灣(Gulf of Oman)里的阿拉伯聯合酋長國(United Arab Emirates)25英里的海面上,停泊着「決心」(Resolution)號,一艘插着聖吉斯納域斯(St. Kitts and Nevis)國國旗的海上武器船。五六個私人保安坐在這艘船的上層甲板上。在互相講述了自己過去和海盜交手的經歷之後,他們的話題很快轉向一種共同的擔憂:在這個日益興盛的價值130億美元的安全服務行業中,正在不斷湧入大量未經培訓的新手。
「就像把新生兒遞給一個單身漢,」一名保安說道,他在描述一些新招募的保安在面對半自動武器時的反應。很多新手缺乏實戰經驗,基本上不會說英語(儘管這一行業有相關要求),不知道如何清理和維修武器,保安們說道。他們大多數都要求在不具名的情況下接受採訪,因為擔心暴露身份會被列入招工黑名單。有些新手提着裝在密封塑料袋和鞋盒裡的武器前來工作。
保安們表示,如今在海上安全行業里,不可靠的公司比幾年前少了。但他們認為,錯誤應對襲擊的潛在危險在過去一年卻增加了,有可能帶來致命後果。因為航運業一直在削減開支,每艘船上的保安人員從四人減少為兩三個不太有經驗的人。
除了141英尺長的「決心」號,還有幾十艘貨船、拖船和排雷駁船進行了改裝。它們停泊在紅海、波斯灣和印度洋的高危海域里,通常就在剛剛駛出國家領海的地方。保安們只需繳納每晚25美金的費用,就可以在船上住宿(而將他們送上客戶船隻或接回的費用往往是數千美元)。一上船他們就把武器鎖在船上的儲藏櫃里。然後開始等待下一份工作,有時一等就是數周。
受索馬里海盜的刺激,各國政府鼓勵商船自我武裝,或僱傭私人保安,打破了長久以來國家對武器使用權近乎壟斷的局面。但與此同時,對恐怖主義的擔憂日益增長,也使全球的港口官員對攜武器進入國家領海區域的做法實行更嚴格的限制。海上武器船應運而生,成為解決海上武器供給的途徑。
在「決心」號上,保安「隊長們」解釋了海上槍戰和陸地上有多麼不同。他們大多數是來自美國、英國或南非的退伍軍人。
「陸地上你可以選擇戰鬥或是逃跑,」英國MNG海事公司(MNG Maritime)的僱員卡梅倫·莫阿特(Cameron Mouat)說道,這家公司租了「決心」號。「在這裡,你只能選擇戰鬥。」無處可藏,無處可退,沒有空中支援,也沒有彈藥補給,他說。目標幾乎永遠都在快速移動。因為船不停搖晃,也經常瞄不準。
這些保安認為,有些船有幾個足球場加起來那麼長,船體過大,兩三個保安難以應付整個船隻的安保工作,尤其是在周圍有好幾艘船同時發動襲擊的情況下。
在海上,辨識威脅也比較困難。他們表示,半自動武器曾經是海盜船的標誌,但現在幾乎在每一艘穿越危險水域的船上都可以看到。沒有攻擊意圖的走私販經常將船藏身於更大的商船的背後,好躲避雷達追蹤,避免被沿海當局發現。不少漁船有時也會緊跟在大船後面,因為大船攪動的海底沉積物會吸引魚群覓食。
「讓人擔心的不僅在於,一個保安新手會不會因誤判或太緊張而過早射擊,」一位來自南非的保安說道。「還在於他能不能及時射擊。」他表示,如果保安猶豫太久,就會錯過採取預防措施的機會,比如發槍警告,用照明彈或高壓水炮發出警告,或打壞正在靠近的船隻的引擎,這些措施可以幫助避免發生致命的武力衝突。
武器船本身可能就是滋生暴力的地方。從另一艘這樣的船「Seapol一號」上下來的安保人員拿出智能手機,展示了蚊蟲滋生、擁擠不堪、垃圾遍地的船艙的圖片。每個船艙住着八個人。
像大多數海上武器船一樣,由斯里蘭卡公司先鋒海事服務公司(Avant Garde Maritime Services)運營的「Seapol一號」沒有自己的武裝安全人員,不能在其客戶中維持秩序,也無法防止海盜控制武器船。大多數沿海國家都反對武器船的存在,但因為它們停泊在國際海域,這些國家對此無能為力。
接受採訪的保安都沒聽說過武器庫上發生過什麼致命衝突。但他們表示,這裡不乏各類摩擦。一名體重300多磅(超過140公斤)、身高遠超六英尺(約合1.83米)的拉脫維亞保安,因進不去廁所隔間,而在淋浴間里大小便。被其他保安發現以後,他拒絕清理自己穢物。
幾天前,兩名南非保安和自己的隊長發生了激烈爭執。他們已經一個月沒領到工資,被自己所在的保安公司拋棄了,滯留在「Seapol一號」上,無法返回港口。
英國保安凱文·湯普森(Kevin Thompson)描述了船上生活的極度無聊與隔絕,有些保安會通過偶爾喝點酒來緩解,而這在行業里是不允許的,也有一些通過鍛煉肌肉來解悶,用類固醇類激素輔助。在描述武器船時,他說,「它們基本上就是一個個心理高壓鍋。」
未解死亡事件
至於開頭提到的有四人被殺害的視頻片段,十多位觀看了視頻的安全專家表示,它說明在海上有一種普遍存在的適者生存的殘酷法則。他們猜測,這起屠殺是由一名持半自動武器的槍手一人完成的,很可能是一名私人保安。他們還表示,視頻中出現的四艘船或許相互有關聯,有可能歸屬同一公司。「你不會以混合團伙的形式搶銀行。」一名前美國海岸警衛隊官員解釋道。
去年夏天,斐濟首都蘇瓦的警方結束了對這宗槍擊案的調查。他們給出的理由是,此事並未發生在斐濟海域,也不涉及該國船隻。而且沒有斐濟海員被上報失蹤,他們也就得出了未有本國公民遇害的結論。
海上風險公司OceanusLive的格倫·福布斯(Glen Forbes)表示,當政府調查此類事件時,目標往往不是找到兇手,「而是卸脫自身的干係。」
視頻里出現了操漢語、印尼語和越南語的人,畫面顯示三艘大型船隻圍着那幾名飄浮的男性遇害者轉。背景中,一條船的甲板上懸掛着中文的「安全第一」條幅。畫面遠處,另有一艘船經過。海事紀錄顯示,這是725噸的台灣鮪魚延繩捕撈船「春億217號」。
春億217號目前仍在海上。船東林毓志(Lin Yu-chih)表示,他並不清楚自己擁有或運營的十幾艘船當中是否還有其他的船在案發時經過。談到槍擊現場時,林先生說,「我們船長趕緊離開了。」
儘管槍擊案發生的具體日期不明,但他表示自己認為是在2013年的印度洋上。過去五年里,春億217號一直在印度洋上航行。
林先生拒絕公布有關春億217號船員的任何詳細信息。台灣警方曾聯絡他的公司,而他表示自己隨後要求船長撰寫了一份有關此事的報告,不過他也不願透露其中的細節。林先生是台灣鮪延繩釣協會的理事。他表示,旗下船隻上的私人保安來自斯里蘭卡的一家公司,但他不肯說出具體的公司名。正在調查此事的台灣檢察署也拒絕置評。
台灣擁有的鮪魚捕撈船隊的規模位居世界前列,因而漁業是該地就業人數最多、政治影響力最大的行業之一。
台灣的兩名漁業官員後來表示,獲得授權在這些台灣船隻上進行安保工作的企業叫做先鋒海事服務公司,恰好就是在阿曼灣經營海上武器船「Seapol一號」的那家公司。該企業拒絕回答有關旗下保安或海上武器船的問題。
台灣漁業署署長蔡日耀(Tzu-Yaw Tsay)接受採訪時不願透露春億217號船員的名單或船長的姓名。不過,他表示水中的那些人很可能是行兇未遂的海盜。
「我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蔡署長隨後承認。「所以我們也沒辦法說是不是合法。」
更正:稍早的譯文把人名Lin Yu-chih音譯為林有志。這個名字的漢字正確寫法是林毓志。
Susan C. Beachy自紐約對本文有研究貢獻。
本文內容版權歸紐約時報公司所有,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或翻譯。
心得:
其實這新聞已經出來好幾個月了
是紐時一系列調查全球漁業販運人口的文章
我一直在等台灣記者抄
卻一直沒有等到
今天紐時出了此系列第五篇
又再次提到台灣漁業參與人口販運的情況
於是就想說自己貼上來好了
這系列中有2篇被翻成中文
有興趣者可自行上紐約時報中文網看
作者: flyingfei77 (妖尼姑妖尼姑)   2015-11-09 20:04:00
高調~
作者: evilsura (The Show Must Go On)   2015-11-09 20:08:00
PUSH
作者: Fallen27 (Re*)   2015-11-09 20:09:00
已經到公海了
作者: eva19452002 (^^)   2015-11-09 20:18:00
只有這艘船的註冊國家才可以抓我
作者: jameshcm (億載金城‧武)   2015-11-09 20:25:00
....看來第四台節目重播率真的是很高 -_-
作者: nini5400 (不要問 你會怕)   2015-11-09 20:32:00
我和巴拿馬總統也有點交情
作者: serica (銀月奔流)   2015-11-09 20:52:00
樓下的你也end了嗎
作者: BrownPAN (布朗。潘。褐色平底鍋。)   2015-11-09 20:55:00
END了
作者: mesto (凍六么拐)   2015-11-09 21:08:00
end...
作者: BrownPAN (布朗。潘。褐色平底鍋。)   2015-11-09 21:08:00
直接去網站看會比較舒服點,BBS上真的不大適合看這樣的滿滿的字 眼睛很累建議原PO開頭就附上手機影片的連結,會比較讓人有興趣
作者: sundayX (再買剁手指)   2015-11-09 21:26:00
從事相關行業。只能說在海上,船長就是那艘船的國王。要船長給資料?先打贏那些P&I吧~ 隨便一個官司都可以搞10年以上,打贏之後呢?再說(聳肩)
作者: sophiapin (Sophiiiii)   2015-11-09 23:36:00
看到標題想到電影台
作者: Yuiwa1996 (黑帽紳士雨蛙君)   2015-11-10 00:53:00
分段enter敲兩下吧....
作者: graduation (最溫暖的冬天)   2015-11-10 09:40:00
這排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