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大家覺得求學時讀的歷史有什麼用嗎?

作者: kaoru1992 (黑草)   2015-10-09 13:31:48
半桶水魯妹放假沒事回回文騙騙P幣,專業前輩請不吝指教啊(= ̄ω ̄=)
其實我們以前課堂上學的那些什麼「以古鑑今」啦、「以古為鏡」啦,
我想就算沒認真上過幾堂歷史課的人也清楚這都是唬爛的,
因為人唯一能從歷史學到的教訓就是:
「人永遠都學不會教訓」,
觀看我們傳統教授的歷史幾乎都是「政治史」,
政治史不外乎就是一個「利」字,所以怎麼可能有什麼教訓可言?
當然可能真有那些崇高的理想為之奮鬥巴啦八啦,
但畢竟是少數,而且大多都不是領導者。
連德國收容敘利亞難民之前也是考慮其自身經濟結構確認有利才收下來的,
(但夾道歡迎敘利亞難民、交換擁抱跟玩具的德國民眾就真的是高道德的行為了)
所以想跟原PO說以前歷史老師上課的時候說學歷史要以古鑑今、從歷史當中學到教訓絕對
都是騙人的,很抱歉你被騙了這麼多年,可是沒關係我也被騙了這麼多年(拍肩)
那歷史到底學來幹嘛的?
就臺灣從過去到現今的狀況來看,目前仍然是以「形塑共同記憶」為主流,
看看課綱的爭議就知道了,先不提程序黑箱跟與土地連結等問題,正反方持的史觀就是
「形塑共同記憶」的最佳代表--大中國史觀V.S.臺灣史觀。
以家母為例,前陣子家母自上海旅遊歸來,興致勃勃地跟家兄與魯妹分享她旅遊的地點,
她突然丟出一個地名,接著迎來我跟家兄的一頭霧水,「那哪裡啊?」
「歷史課本有提到啊!」家母理所當然地說,我跟家兄有致一同地說:
「那是『妳的』課本有教。」
就如同隔壁板有篇文提到的「學這麼多中國歷史地理有什麼用?」
就是用來「形塑共同記憶」的,家母對中國鐵路山川河流如數家珍,對臺灣的中央山脈
海岸山脈誰左誰右西南東北季風卻一問三不知。
家母正是戒嚴時期成長,學習大中國史觀的種子;魯妹與家兄正是民進黨初次執政時期
教育本土化成長的年代。
諸多例子魯妹無需多說,我想板友應該都能從與家人相處當中體會。
而這也是目前臺灣歷史教育的困境,因為臺灣一直以來政治的複雜性,導致我們的歷史教
育仍然為政治人物所覬覦,冀望能藉由「創造共同的歷史記憶」鼓吹國族主義,以左右臺
灣的共同未來。
而無論持何種史觀,只要是人就不可能客觀、只要是人就會有立場,人對同樣的歷史本來
就會有不同的看法,而唯有一個原則是「必須建立在事實之上」。
但臺灣現今仍然在為事實奮鬥,連轉型正義都談不上,要如何談論「歷史學來幹嘛」呢?
不過,現在也有許多第一線的歷史老師正在朝其他方向努力,例如不同於以往的「老師講
述法」,教育現場也有很多老師開始給予學生不同的史料來讓學生討論或思考,一反過去
只有教科書或老師觀點,藉由知悉不同角度的資料,來促進思考、辯論,老師化身為引導
者而非灌輸知識者,培養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
例如「德國該為負全責嗎?」、「中國民國政府二二八事件應以暴力手段鎮壓嗎?」,
給予各方不同立場的史料,來討論辯駁。
或者,在講述課程時提出反思。
前幾日魯妹前往高中觀課時臺上老師就詢問台下的學生「你們覺得為什麼紅衛兵會瘋狂地
崇拜毛澤東?」;然後,在課上到一個段落的時候提到了「2014年,有當年的紅衛兵出來
向當時被自己批鬥至死的老師道歉。」這兩個問題都不是課本內容會提到的,但老師卻提
出來了,為什麼?
魯妹個人觀點是,一、比起只是「知道」這件事情發生,更「設身處地」地去「理解」這
件事情為何發生?在理解一件事情的前後脈絡的同時,較容易避免以偏概全跟訓練邏輯思
考,而且也能減少「純背誦」的枯燥。二、藉由「紅衛兵道歉」一事來延伸出學生去批判
思考文革一事,就如同德國人對納粹的反省。
2010年德國與法國合寫教科書,以「反省認錯」為出發點,融合不同面向與觀點的歷史,
日歷史不再過度局限於「國家」。唯有真正理解了事件「為何」發生的前後脈絡與因果,
去理解當時希特勒如何在全世界最完善的民主憲法中合法奪下獨裁大權?德國人為何如此
瘋狂?
若真要反省、若要以古鑑今,這才是可行之道。
以臺灣過去的歷史教授方式,老師教得乏味,學生聽過就忘,大考前才把所有能背的資料
背下來,考過就忘記,這能有什麼思考與反省可言?這也是為什麼人文社會科在臺灣如此
被輕視的原因,因為我們的社會崇尚高分,而我們的教育讓人文社會科「背了」就能拿高
分。每每有人問我「念歷史要幹嘛」我就只能苦笑,在臺灣的社會風氣與教育觀念不改的
狀況,還真不能幹嘛呀……
另一學歷史的用處,是讓學生知悉「我們擁有的從何而來」,形塑公民素養。
若不知白色恐怖,何以得知言論自由的珍貴?
若不知美麗島事件,何以得知人權得來的艱難?
若不知納粹大屠殺,何以得知種族歧視的瘋狂?
而這也必須與其他社會類科做結合,只靠歷史是不夠的。
不過可惜的是,以臺灣現今的社會風氣,教育現場老師能夠做的真的有限。
因為我們學生上課的時間已經很長很長了,相信走過學生時代的板友必定都對於早自修拿
來考試、下課後奔往補習班的生活疲憊不堪。崇尚升學主義、明星學校,考試擠兌教學需
要的時間,老師永遠在趕課,真正能讓老師落實我們期望的教學方式的時間,有多少?
同時,我們的社會也不希望學生太會思考。
你越乖越好、越聽話越好,意見少一點最好,乖乖念書拿高分最好,學生「安分守己」最
好,我就不贅述例子了,我想板友們都很清楚。
以我自己來說,大學之前,我就跟每一個平凡的高中生一樣,念書、拿高分,期望上了好
大學就會有好工作。但念了大學,看得清楚了,我從歷史當中真的學到了我上述所講的,
更多的是,我在看待一件事情的時候不會再那麼妄下定論,而是我已經習慣先去看整件事
情的脈絡跟前因後果,再來探討、再來理解。
常常有人問「你念歷史能學到什麼?」,而這就是我的答案。
不過,有一點很重要。
「設身處地的理解不等同於『認同』。」
認同跟理解是分開的,例如我理解六四天安門中共政權為何採取這樣的行為,但我並不認
同。例如我試圖想去理解鄭捷為何犯下這樣的行為,但不代表我認同他殺人的動作。而這
樣的思維是臺灣極度欠缺的,我們究責、我們怪罪,但我們不問為什麼。
但在教育現場面對學生、若走入家庭面對孩子的時候,一味地處罰、責罵,卻不理解學生
孩子為何這麼做,會是有用的教育方式嗎?
教育界是有人真心想做事情的,可是大環境不改、家長心態不改、政治亂象不減,教改再
怎麼改,老師再怎麼想努力都是步履維艱啊。
但至少,我看見周遭的學長姐、已經在實習的同學,他們都很認真地面對學生、面對自己
正在從事的工作。現實很難,但希望更堅強。
灑下了種子,即使土壤貧瘠,但努力灌溉,相信有天也能開滿一整座花園。
願真心愛這片土地並為之努力的人,都能有所收穫。
學歷史能做什麼?這篇是我的答案,也希望板友們會有自己的答案:)
作者: lpbrother (趴趴153豆瓣LP哥)   2015-10-09 13:35:00
支持
作者: grandwar   2015-10-09 13:39:00
作者: lpbrother (趴趴153豆瓣LP哥)   2015-10-09 13:39:00
沒人推很可憐
作者: lionsoul (科科)   2015-10-09 13:48:00
帶學生思考很重要,也要花很多心力
作者: dian9 (點點)   2015-10-09 13:51:00
分享 〔榮芳杰:消逝與再生間的選擇 歷史空間活化的意義〕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DIdcZHN8Og主講者提到 從台灣的城市(建築) 讀不到城市歷史發展的脈胳&"4百多年的歷史 是否可在一座城市裡一次看到?""可能只能看到近代一百年的城市景像> 講不出城市的歷史 >可能就會忘記自己是誰(影片11分&13分的例子也推)
作者: TiffaNova (Ms.栗子)   2015-10-09 14:28:00
給推~
作者: vivi710 (vivi710)   2015-10-09 15:09:00
推黑格爾的名言
作者: dian9 (點點)   2015-10-09 15:18:00
另推 http://www.plurk.com/p/l9d3y1 《麻醉風暴》小國戰略如果{影視創作確實會從自己的文化、社會脈絡中失根,寫出來的故事永遠會浮在一個沒有土壤的時空。那樣的故事跟台灣的主體文化是斷裂的}
作者: i17180 (Galya)   2015-10-09 15:23:00
好文!!
作者: fox377 (fox)   2015-10-09 15:52:00
講的挺好的
作者: ange09 (玖)   2015-10-09 16:03:00
推好文
作者: ppp753951200 (HEAD)   2015-10-09 16:26:00
推!
作者: Zhwl8675 (阿秜)   2015-10-09 16:32:00
推一個!我大學唸中文,念完中文改唸歷史,身邊的人都問我到底唸歷史做何用,我沒辦法像原po一樣講出個清楚的脈絡,即使說了,不懂的人還是認為反正就是過去的事情。我只能說,是我們的教育把人文學科給教死的。不得不說,我發現唸歷史的人腦袋不但清晰,所擁有的批判精神也不是所謂的謾罵叫囂(當然有少數人例外)
作者: encorej77107   2015-10-09 19:11:00
對中國鐵路山川河流如數家珍 你媽是天才喔
作者: Stefano (傻飄)   2015-10-09 19:20:00
好文推
作者: RA99   2015-10-09 19:43:00
作者: cwjing (cwjing)   2015-10-09 19:44:00
作者: name2name2 (yang~hi)   2015-10-09 21:42:00
作者: yiwu (無氧狀態)   2015-10-09 22:23:00
作者: ikuko   2015-10-10 01:51:00
推 會怪罪但不問為什麼不懂樓上某e幹嘛噓....
作者: princessnain   2015-10-10 01:59:00
真的推你這篇
作者: gn01657736 (gn01657736)   2015-10-10 02:01:00
覺得讀歷史可以更加認識人性
作者: akaiya (red)   2015-10-10 11:30:00
推 歷史是一代人的共同記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