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天份比較重要還是努力比較重要

作者: auqalmint (auqal)   2015-09-28 19:45:02
其實我以前就對這問題滿有興趣的
所以去看了一些這類的研究
我一開始也是跟推文的大多數認為是天賦論
也就是你的天份決定大部分的成就
根據一些科學書、教科書 教授 得到一些想法,在這邊打出來給大家看看
我現在是比較偏向兩者混合,也就是努力+天賦
就從幼兒發展開始講起好了
心理學家也很好奇這種智商問題
智商的高低跟腦袋的前額葉有關係
前額葉越發達的人,在自制力、專注、推理能力、智力測驗等高階認知功能表現會比較好
而前額葉較大的人頭圍也會稍微大一些
為了探討這個問題,心理學家進行了一項長期的追蹤
先量測一群剛出生的嬰兒頭圍,多年後再次追蹤
發現出生在高社經地位的小孩,頭圍比那些來自於社會底層家庭的小孩還要大
學校的表現也比較優異
原因在於,高社經地位的家長從小就會給予幼兒豐富的刺激
這樣的刺激會有助於大腦成長
而低社經家庭,通常對小孩也比較不關心,可能就只是餵飽就好
也不一定會跟小孩玩、講話,甚至疏於或是無暇照顧
少了外在刺激,大腦的發展自然就會少了一些
這其實不難想像,台灣新聞也很常看到這類新聞,家長只會生不會養
各位可能聽過"棉花糖實驗",測驗四、五歲的小孩自制力
在實驗中,這群忍住不吃的小孩,在10年後的追蹤發現
這群人在學校的成績也是比較優異的
把這群四五歲的小孩,往回拉到一兩歲
有一項理論叫做"依附理論" (這個有點深入,所以我就不講詳細理論的內容)
依附理論其中有一項分類稱為"安全型依附"
這類的小孩跟父母的互動是最為良好
而這類安全型依附的小孩,在"棉花糖實驗"也表現出高度自制力
自制力就是延後享樂
如果現在是考試前一個禮拜,你就會告訴自己,我這禮拜都不該出去玩了
會全心專注的讀書
但如果是低自制力的人,就會摸一下電腦、滑一下臉書,看書的時候又沒辦法專心
因為你的大腦無法抑制其他想法,你很容易被外在的分心物給拉走
能從拒絕眼前誘惑的人,在往後的成就中都表現的較優秀
從上述這兩項實驗中,可以看出儘管在一兩歲時
家庭的環境就能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而自制力也是前額葉負責的
那自制力跟智商哪一個比較重要?
由於華人的特別文化,相較於西方,我們從小就受到比較多的訓練
華人兩歲幼童的自制力表現,西方兒童要到四歲左右才能有相當程度的
華人在教小孩的時候,會希望小孩不要打擾到別人
所以會要求不要在外面大吼大叫、亂跑,因此小孩出現這類行為時
父母會阻止小孩這麼做,於是小孩就會慢慢知道說:喔~我不能隨時想幹嘛就幹嘛
於是大腦負責抑制衝動的區域就會受到刺激而發展
而西方則認為小孩吵鬧本來就很正常,因此不會特別去要求這類的行為要減少
在東西方小學也能很清楚看到這個現象,華人上學就是要乖乖坐好,不要亂講話
但是西方小孩子上課講話就比較多
在一項實驗中,同齡的西方與華人兒童測驗數數能力
從1數到20 (用各自的母語)
華人兒童可以較輕鬆的背到20,而西方兒童就表現的比較差
(不過有人認為是因為中英文的關係,導致西方兒童表現比較差
中文:要用背的只有1~10 10以後的規則就一樣了 10 11 12
英文:一直要到20以後才有規則,eleven tweleve....)
華人跟西方人在智商上面有沒有差別?
統計上看不出差別,但如果真要說的話,華人的智商分數稍微低一點
華人103,美國110
但是在美國的華人只有4%,不過在知名大學,如:長春藤聯盟
華人卻佔有25%
而這一方面也是歸功於華人家庭教育,對課業與自制力的要求
都勝於西方,西方家庭教育對於這塊的要求就不及於華人
從事高階管理的行業,如:銀行經理、管理階層
華人只要103的智商就能進入這些管理階層
前額葉決定了你的專注能力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讀書可以坐著不動很久
有些人則是東摸一下西摸一下
很多人都會說:我只是沒念書,我要是有念的話,我也可以考很好
但如果真的坐下來念書,有辦法真的坐著專心念書的嗎?
有一個簡單的測試,就是現在拿一本書看,可以專注的看多久?
前一陣子才看到有人發文說,怎麼感覺現在越來越難靜靜把一本書看完
其實這現象也在學校中有發現
在美國,很多位老師表示,以前班上課業前面的同學,都可以把指定的讀物看完
但是現在的小孩卻很難認真讀完
有一點影響是來自於,現在的3C產品
FB Line IG 簡訊 email ,這類的app,可以快速帶來刺激
你就不需要用到前額葉的功能,久了前額葉自然就會退化
大腦跟肌肉一樣,你一直用就會變得更強壯
相反的,如果很少用它,你就會越來越像懶豬
你抵抗不了眼前的雞排、你沒辦法專心做好你手上的工作
你會為了眼前的短暫快樂,出賣你真正想達到的目標
總結上述的論述
後天的環境、教育可以有很關鍵性的影響
甚至大於智商帶來的效果
在眾多的天才、偉人的自傳中,都提到的"專注"、"努力"
天才的前額葉皮質確實也比一般人更發達
所以他們具備了 1.高智商 2.高專注力 這兩項成功的要素
當然如果你要真的成為天才,那你必須要兩項兼具
不過絕大多數的人都還是落在常態分佈的中間,智商屬於正常值
也就是說各位還是有希望往上爬,只要能訓練前額葉就有機會
在原文中的推文,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天份是一切
不過從目前的神經科學、心理學 都確定大腦是可以改變
也就是說努力還是能變得更好
要成為天才無法光靠努力,但是要成為更高階層的人,努力是可以的
心理學家找來一群人
一群是天賦論、另一群則是努力論
施測相同難度的作業
天賦論放棄的比較快,表現也比努力論來的差
打個比方,就像是印度種姓制度一樣
如果你是底層的人,你就會認為反正我怎麼努力我還是底層的人
我永遠比不上那些高階層的人,這樣的心態,確實不會讓人想去努力拼
調查也發現那些有自信的人,不管在工作、課業、人際都有較好的表現
(以下這個例子是我自己的生活週遭經驗,不具有任何科學根據)
我有幾個朋友在國中成績是班上倒數的
只能考上尾段的高中
但是她們高中就到美國去念了,各位也知道,亞洲人的數理能力是滿優秀的
儘管他們在臺灣的成績,真的是爛到有剩
不過,他們這樣的水準到那邊卻是稱做"天才" "神童"
哈哈,各位不信的話,可以去美國試試
在台灣是倒數,到美國變天才,有了自信他們讀書有了動力,變得更認真
最後,上的大學都是知名的大學
我相信他們留在台灣,絕對會不喜歡念書,因為永遠都是最後一名
(這邊不是要講臺美教育制度的關係,什麼台灣人出去就變人才之類)
所以希望這些科學研究,能給各位有點正面希望
至於要如何提升自制力
這邊提供幾點簡單的方式
1.運動
2.用左手做一些基本的事情,如:開門、刷牙
(不過這對左撇子沒什麼用處,因為基本上左撇子生活在以右撇子為主的社會
右手也訓練得很好)
3.減少允許自我放縱的邏輯,像是:我今天有跑步,可以用雞排犒賞自己
4.不要認為明天就有時間做,因為明天的你跟今天的你一樣,你要改變的是當下
5.均衡飲食,多吃健康的東西
6.不要過度樂觀:覺得有進展,可以犒賞自己,這樣反而是進1步退2步
不要過度悲觀:覺得我這幾點都做不到,我一定是廢物,我就是天生比別人差
做不到就重新再來就可以了,把每天都設為第一天
各位,不要以為我這幾點是從什麼心靈勵志書、正向演講會抄來的阿
我都是依照科學研究的論點打的,都是有效的方式,
只是背後的原因我沒打,還要解釋太多了很麻煩
這幾點可以持續下去,就可以對現況有很大的改變,不過其實看起來很簡單
但實際上很難執行,像是強迫自己一個禮拜運動三次
不管多累多忙也要執行,光這點就不容易了
不過我有一個朋友他有做到,他規定自己每天都要運動
因為我們有輪班,加上吃飯時間常常很不固定
可能吃飽以後,過一個小時換他的班,他也會強迫自己去運動
我問他說你這樣不會想吐嗎?
他說會阿!但還是要堅持下去
像我就做不到 我就沒有他這般鐵打的意志力
所以他當醫生
太長了,大概就這樣吧
提供給各位一些新的參考方向
如果有錯誤的論述的話,可以跟我說一下 :)
作者: lpbrother (趴趴153豆瓣LP哥)   2015-09-28 19:47:00
醫生果然是鐵打的
作者: t1o0m0a7 (子綠)   2015-09-28 19:54:00
推~
作者: zszsdd (平民螞蟻)   2015-09-28 19:54:00
年紀越大,覺得背景比較重要
作者: hahaaiko (笑笑貓)   2015-09-28 19:55:00
謝謝分享
作者: suction (suctionunit)   2015-09-28 19:58:00
運動真的有效
作者: cherry0706 (lone)   2015-09-28 19:59:00
我想很多時候我們看不到別人在背後的努力。
作者: imalien150 (屁)   2015-09-28 20:00:00
覺得很簡單但很有幫助的分享:) 真的要好好加油才行!
作者: lurba224 (=____=)   2015-09-28 20:04:00
作者: mon9567381 (fly)   2015-09-28 20:21:00
推~
作者: eagle0149 (疾如風 徐如林)   2015-09-28 20:27:00
大頭大頭下雨不愁 人家有傘我有大頭
作者: coldqoo (.....)   2015-09-28 20:31:00
推這篇,很有意義。
作者: wen0324 (via)   2015-09-28 20:31:00
很棒的內容 推 :)
作者: kight91062 (間關鶯語 -)   2015-09-28 20:43:00
推啊 我就是正在被誘惑中的考生啊哈哈
作者: serflygod (Yourki)   2015-09-28 21:02:00
我看前面也正想問3c會不會影響前額葉xd
作者: xennys (嗯.....)   2015-09-28 21:09:00
作者: hanesubaru (subaru)   2015-09-28 21:17:00
好棒,把我的疑問一次解決!
作者: beartsubaki   2015-09-28 21:19:00
除了舉世天才外 再厲害的人至少也要"唸或接觸"過一次
作者: Angelcanfly (Chichi)   2015-09-28 21:20:00
努力還是很重要的 推好文
作者: deutyi (IL)   2015-09-28 21:26:00
謝謝分享,很專業:):):)養成努力的習慣才不會一擊就垮,不管哪一種天才都要面對人生的生老病死和各種課題努力的人才知道挫折並不可怕
作者: pobby920 (ann_pig)   2015-09-28 21:44:00
作者: batista1980 (生活要精采)   2015-09-28 21:45:00
滿多錯誤似是而非的東西在裡面智商跟頭的大小無關,第一點智商是統計值分佈,類似百分等第,華人跟美國人智商真不知道你怎比的美國數理到大學好學校沒比較遜,一堆好學校的數理考試難到哭爸
作者: kklic500 (雨君)   2015-09-28 22:26:00
樓上 他是指大學之前吧
作者: ssyykkbb (sykb)   2015-09-28 22:49:00
最重要的是 不要用沒天份當作不想努力的藉口
作者: oklaohya   2015-09-29 01:10:00
讚~
作者: alexjetertw (小琿)   2015-09-29 01:27:00
我也喜歡研究這些書籍,很同意你!
作者: smdf (我依然相信)   2015-09-29 01:47:00
推。寫得很好
作者: cami33 (cami33)   2015-09-29 02:09:00
作者: onexone (一平方)   2015-09-29 09:56:00
長知識!感謝分享!可否也分享一些相關書單?
作者: hsulunlee (兩光少女)   2015-09-29 10:45:00
推專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