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捷運上吵不停的小孩

作者: idqha (太陽公公拜託你收斂點)   2015-04-29 22:20:02
原文刪光光~
在FB看到這篇就忍不住來朝聖一下順便手癢發發文騙騙P幣
所以文章會有點長,沒耐性就直接左轉吧~
我是個實習諮商心理師
實習心理師是什麼東西不重要
簡單來說就是碩二被丟出去外面做專(ㄇㄧㄢˇ)業(ㄈㄟˋ)訓(ㄌㄠˊ)練(ㄌㄧˋ)
雖然現在是在五專實習
不過我是個熱愛跟孩子工作的人
過去的實務訓練也讓我對這問題有了不同的想法和看法
所以就手癢過來跟大家分享
先從孩子談起
那小鬼到底在吵什麼鬧什麼呢?
坐不住?很無聊?不想出門?
這些都可能是原因
但是會吵會鬧無非就是希望藉此獲得照顧者的關注
藉此讓照顧者知道她現在的狀態需要人陪伴他
那小屁孩(屁顛屁顛的小孩)為什麼會選擇用這種方式呢?
或許有些人可能依稀記得過去看過一些文章
這些文章談到孩子在小嬰兒的時期哭鬧的話不能每次都去陪他玩
我個人相當支持這種說法和辦法
每次都去的話會造成孩子學到了這樣的方式
當小可愛變成了小屁孩的時候
學會了講話、學會了追趕跑跳蹦
但依然沒忘記他還是個小可愛的時候學到的獲取關注方式
這是很多人學到的第一個情緒勒索方式
所以小屁孩要什麼?
小屁孩不是要讓你感到難堪、丟臉
而是在傳遞訊息告訴照顧者
她現在需要多點愛和關心
不要忘記妳對他來講就是全世界!
好吧談完我對小屁孩的觀點就可以來談談我對這事情的看法了
來看看原文中可以找到的東西
原PO文中提到
==================
他的媽媽也沒制止
只是一直回說:「快到囉、要搭車沒辦法啊」
==================
兩歲的小孩是非常難講道理的!
如果一個兩歲的小屁孩能講道理我想那通常不是他道德能力足夠
而是小屁孩超愛妳或是得到了你足夠的關注
讓他們可以安心或願意為你犧牲一點自己
所以告訴小屁孩快到瞜、要搭車沒辦法
顯然是個不那麼OK的策略
(尤其有些照顧者還邊滑手機對著螢幕講,是在安撫Siri還是安撫孩子)
換來看看原PO自己的意見
==========
是不是可以先下車,安撫小孩後再上車呢?
==========
看起來是個可行的不會干擾到大家的辦法
但是對孩子真的好嗎?
前面就有提到了
從小可愛時期就學到的哭鬧=>或得關注這個模式
如果小屁孩這次的哭鬧又成功達到了些目的呢
照顧者將她帶下車
一對一的相處或得了很多關注(無論是責備或安撫)
那下一次她又需要別人關注她的時候一樣的模式只會再來一次
顯然也不是個解決的好辦法
看到這邊一定有人心裡開罵了
放他哭鬧也不行、罵也不行、安撫也不行,那搞屁阿
不過的確有其它選擇和方式
一樣分兩個部份
先來談談主要照顧者可以怎麼做
當然最好的辦法是預防勝於補救
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就想辦法和小朋友建立個安全的依附關係
不知道該怎辦去問心理師
(推廣專業中,諮商和臨床心理師公會是否該發個廣告金給我XD)
不然坊間的親子教養書集一堆胡扯
不過如果預防已經失效了當下可以怎麼做
我丟兩個我會做的方式或策略
1.聽聽孩子想說什麼
請孩子好好的、慢慢的告訴你他想表達什麼
如果他太吵、在哭鬧或說太快就告訴他:
你這樣說我聽不懂,可以麻煩你說慢一點小聲一點讓我能聽懂嗎
2.告訴孩子你正在陪伴他
讓孩子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或關注
「但切勿提出利益交換」
錯誤示範例1:你先安靜等等馬麻把拔買糖果給你吃好不好~
錯誤示範例2:你先安靜等等馬麻和把拔的手機給你玩好不好~
使用利益交換的方式只會讓你自己在未來爆炸
喜歡爆炸生活的可以去挑戰看看
好了兩個方式丟完了
接下來這個我必須嚴正說明
在執行上述策略時
請務必放下手中的3C
請務必放下手中的3C
請務必放下手中的3C
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
口中說要聽、要陪孩子
但你的眼睛和精神都放在別的地方
那不叫做陪伴叫做敷衍
好啦主要照顧者的講完了該回到原PO身上了呵呵
個人覺得原PO當下做的還免強OK了
只是照顧這種慣用情緒勒索的孩子的照顧者其實非常累
不信的話你試試看每天你伴侶每天都跟你說
你不說愛我不關心我的話我就哭給你看
你不說愛我不關心我的話我就跟你吵架
你不說愛我不關心我的話我就上吊自殺
我想你也很快就會崩潰
所以這樣的照顧者情緒崩潰或失去理智不是太失常的事情
更別提照顧者還要承受莫大的壓力
孩子在吵不乖=>我沒把孩子照顧好=>我是個失職的照顧者=>我是個不好的人
不要以為這樣的聯想很誇張不會發生
事實上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不斷上演
所以身為個路人能做些什麼?
我一樣丟出個我的做法
希望拋磚引玉激發點腦力激盪
步驟如下~
1.先同理照顧者的情緒
例:這孩子經歷真旺盛,想必你一定得花很多時間照顧他,一定很累吼
足夠的同理感才能讓照顧者放鬆點警戒和疲憊
他會知道你懂他的處境
你才有機會做第二個步驟
2.取得家長同意後跟孩子說兩句
記得先徵求家長同意!(例:我可以跟小孩說兩句話嗎?)
你第一步驟有做的好的話我想家長不會打槍你
這時候你就取得讓你接下來的旅途可以安靜度過的機會了!
3.與孩子簡單談話
簡單談話分成前後兩半
前半:
小屁孩跟大人一樣,也需要人先懂他
所以得先找出他的狀態
例:小朋友你現在坐的很不耐煩很無聊,你很想要馬麻陪你玩對不對?
後半:
找出狀態後就可以對症下藥了
在不影響太多的狀態下給他一點限制和替代滿足方式
例:葛格知道你很想有人陪你玩,可是你看看旁邊大家都好累想要休息耶,不然你先安靜牽著馬麻的手,等等到站以後馬麻就會帶你下車喔
絕大多數的孩子在經過這樣的過程後可以有效的自我控制
他們能自我控制照顧者的疲憊就會降低
就可以有更好的精神狀況去陪伴小孩
你一方面是幫助他和這世界產生連繫
讓他發現了這世界上除了他和他照顧者以外還有好多好多人都是跟他一樣的生物(生命體)
另一方面也協助他找出新的方式建立更棒的親子關係
有很多小孩之所以會用情緒勒索是因為他從沒學過其他方式!
當他學到其他有效的方式以後他自然會選擇這種新的有效的方式!
打了那麼多字但我的報告和個案記錄一個字都沒碰..................
不過還是希望貢獻我的視角給大家
希望多了一種視角能激發大家的想法促進大家能衍生出更多方式~
如果你真的一字不漏的看到了這裡
我得謝謝你包容我的廢話連篇
也謝謝你願意花時間在可能理解孩子的方式上
謝謝收看
作者: ForgerEames (造.夢)   2015-04-29 22:25:00
推專業!(希望這篇可以m不然以後會消失QQ)
作者: uini (那抹湛藍)   2015-04-29 22:25:00
額...不是我想潑你冷水,整篇都是成人角度,對幼兒而言搭乘大眾運輸系統產生的生理和心理的不舒服完全沒有考慮成人可以壓抑那些不舒適的感覺,但幼兒是直接反應
作者: mickey0223w (我最愛小個兒)   2015-04-29 22:29:00
推 比那些只會怪人不會教的好多了
作者: ForgerEames (造.夢)   2015-04-29 22:29:00
樓上,所以原PO有針對孩子的心理分析啊@@
作者: uini (那抹湛藍)   2015-04-29 22:29:00
很多人回憶中只記得自己小時候美好的一面,忘記醜陋難搞部分
作者: ForgerEames (造.夢)   2015-04-29 22:30:00
(我是指u大)
作者: uini (那抹湛藍)   2015-04-29 22:30:00
我非常容易暈車,長大生理成熟後可以壓抑,小時候就是難受和3C什麼的無關,車子搖晃巔坡就是不舒服小小孩只能哭泣表達不舒服,成人要幼兒像大人一樣忍耐很難不是懂不懂的心理問題,而是生理問題啊...= =
作者: yaokut ( )   2015-04-29 22:35:00
生理造成的問題,的確不是轉移注意力就可以解決的了
作者: lucy1201 (無)   2015-04-29 22:35:00
如果是會暈車的孩子,父母應該要有比"口頭安撫"更有用的解決方式吧!!!!
作者: ForgerEames (造.夢)   2015-04-29 22:36:00
以原文提到的小孩的年紀,2歲應該是會講話的年紀了。這時候就回到這篇前半提的:照顧者要好好停下來關心孩子尖叫的原因。這樣說得通吧。
作者: Lydee   2015-04-29 22:36:00
捷運會暈車?
作者: uini (那抹湛藍)   2015-04-29 22:37:00
會啊,為什麼不會?
作者: mickey0223w (我最愛小個兒)   2015-04-29 22:37:00
2歲能不能吃暈車藥?
作者: uini (那抹湛藍)   2015-04-29 22:39:00
暈車分為上下搖晃暈和左右搖晃暈。台灣路不平,什麼都晃所以我小時候非常討厭坐車。美其名帶你出去玩,根本是折磨
作者: TJCombo (老頭)   2015-04-29 22:40:00
我只能說自己沒小孩的才不會去體諒小孩的父母,因為..我以前也是
作者: yaokut ( )   2015-04-29 22:40:00
暈車藥多數都標榜6歲以下或20公斤以下的避免使用,再者會
作者: uini (那抹湛藍)   2015-04-29 22:40:00
就像我不會經痛,我也不會說經痛都是裝的啊
作者: yaokut ( )   2015-04-29 22:41:00
有父母餵暈車藥像餵飯一樣嗎?搭捷運也在餵? @@
作者: TJCombo (老頭)   2015-04-29 22:41:00
等你自己有小孩的時候就知道了,會吵就別帶出門? 等你
作者: mickey0223w (我最愛小個兒)   2015-04-29 22:42:00
說的也是 健康更重要 還是讓小孩吵比較好
作者: TJCombo (老頭)   2015-04-29 22:42:00
生孩子後我來看你做不做得到!
作者: ForgerEames (造.夢)   2015-04-29 22:43:00
2歲基本上要避免吃成藥,但也有其他方式可以舒緩:http://ppt.cc/jE96重點是父母的反應啊!這篇前面講的就是照顧者該做什麼事,也是決定旁人觀感的部分。
作者: uini (那抹湛藍)   2015-04-29 22:49:00
那為何標題都是在檢討小孩?檢討父母也很奇妙,小孩不帶出門,難道都關在家裡?台灣社會對於 "不一樣" 的容忍度太低,才是最大問題小孩就是不會跟大人一樣成熟,就算身高再高也一樣
作者: yaokut ( )   2015-04-29 22:53:00
那還是一樣要檢討擺爛的照料者好了 XDD
作者: ForgerEames (造.夢)   2015-04-29 22:54:00
又沒有說要不帶出門 囧這一整串從原文開始,大部分人都是覺得父母至少要做點事,而不是放任小孩尖叫。如果安撫無用、管也無用,那只能說剛好小孩比較不受控吧,大家也不會苛求父母。檢討父母很奇妙?自己的小孩不教不管不關心難道是對的嗎 囧
作者: ronale (挑戰是無限 人生是永遠)   2015-04-29 22:56:00
策略不錯 但是這種循循善誘的方式不認為適合當下場景已經打擾到其他乘客了 帶下車不要再折磨別人會比較感謝他前面幾篇有個家長是直接帶下車+教育 感覺比較實在
作者: keeping (拈花微笑)   2015-04-29 23:23:00
推專業~
作者: yylane (蔡小豬的媽)   2015-04-30 01:02:00
嬰兒時期那段我不同意,小嬰兒就是只會用哭的來表達,加上還沒忘記子宮的記憶因此即便沒有生理不舒服也需要安全感,置之不理只會加強不安全感,對人格有影響。但逐漸長大以後一歲之後可以聽懂話了且跟照顧者之間有一定默契,排除生理不適因素,才能確定哭鬧是手段而不是溝通工具,這時候才能用你說的方法,不在每次哭鬧都立即給予想要的回覆增強杏仁核對於哭鬧回應的記憶。不好意思不過我覺得你那段有點半瓶水沒有讀通
作者: penny9773 (汪汪牛)   2015-04-30 01:30:00
這些技巧用在餐廳、公園、百貨公司等能好好和孩子講道理(盧)的地點很受用,但捷運是高速行駛+擁擠+高頻噪音+空氣品質不佳的地方,反應式聆聽和同理太難做到和達到效果適時的隔離和切斷情緒對焦慮反應是有幫助的
作者: bkk280 (咦?!)   2015-04-30 11:32:00
作者: bluefishs (bluefishs)   2015-04-30 14:37:00
作者: dian9 (點點)   2015-04-30 16:11: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