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關於男女工資不平等?

作者: hagousla (會痛的)   2015-03-17 14:14:25
※ 引述《realside (真實的一邊)》之銘言:
: 從很多方面都聽到男女平均工資不平等。男的比較多 女的比較少 。原因幾乎都是因為女
: 性受到歧視。
: 可是想想覺得這原因怪怪的,好像不能成立
: 經濟上來說, 我要是老闆知道給女生的工資可比較低 那我會雇用多點女性 少點男性 。
: 各個老闆都這樣做 的話 那麼平均工資應該最後會差不多吧?老闆在怎麼歧視女性 應該也
: 不會去歧視錢吧?
: 那麼真正的原因呢?
: 我想想了有幾個比較可能的:
: 1.女性能力不是大部分公司需要的
: ex職位需求雇讀理科的 剛好理科的女生較少
: 2.男性平均能力比女生較好
: 能力好者照理來說會領較多工資 如果不是歧視的話只能說男生普遍能力較好
: 3.女生總體比較傾向從事低點工資的工作 或請假比較多
: 生理期 生育期 比較會需要休息 請假時給的工資會較低
: 有小孩後有些可能會因想照顧小孩 而離開職場 或轉向工作責任不大的工作因而工資減少
: 各位覺得還有什麼原因呢?
: 還是真的是因為受到歧視而工資低?是的話怎麼說?
你的疑問非常的好~
之前曾推文解釋過一次,
學術上會將一些其他(非性別因素)可能造成薪資差異的因素排除後,
而無法排除的薪資差異才會稱之為性別歧視.
換句話說, 即使考量到學歷、能力、工時、專業等其他差異,
性別造成的薪資差異仍舊是存在的.
以下是幾篇隨便google到的論文
http://www2.tku.edu.tw/~tmax/file/account_72/v2n1-4.pdf
http://tinyurl.com/lvcnm8y
相信你看完會收穫良多.
作者: moodgid (哀~贍養費3萬/月)   2015-03-17 14:16:00
b群唯一解
作者: andyab (盆栽)   2015-03-17 14:20:00
事實上要做到同工同酬是很難的
作者: kgpercussion (K)   2015-03-17 14:22:00
同工同酬很難,但單純因"性別"而同工不同酬,就是歧視
作者: roger29 (想不到)   2015-03-17 14:24:00
不只男女間 就算是同性別同工同酬目前也還作不到事實上兩個人的薪水要完全一樣是不是代表要年資 學歷 經驗 etc... 全都一樣呢?抱歉 我只是覺得扣除性別要完美地控制其他可能因素似乎不是那麼容易
作者: saylove33 (什麼東東的東)   2015-03-17 14:59:00
h大,可是論文中沒辦法解釋同工但不同貢獻. 雖然結論是資方應該調整薪資結構,並認為將女性貢獻度看輕了可是如果套用原原PO的說法,如果真的是看輕了,且薪資少理論上應該會大量雇用便宜又能力好的員工不是嗎?那如果論文為真,就解釋成資方腦袋不清楚,寧願多花錢請男性員工,也不願意以女性員工為優先對象?因為同工,只的是同樣的工作職稱,卻沒辦法做的同樣的工作貢獻,才會有薪資差異.
作者: otina (otina)   2015-03-17 15:06:00
不講理論講老闆想法XD 有些老闆求穩定(不要再找人最好)部分老闆會覺得女性會因為結婚、生子、育嬰讓工作有空窗期會讓他們在人力運用上有困擾,就會優先選用男性
作者: saylove33 (什麼東東的東)   2015-03-17 15:19:00
職缺需求是顧定的,但是男女比例可以調整.是阿! 所以原原PO提到,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多顧女性員工呢
作者: kitten631 (未知帶來恐懼)   2015-03-17 15:28:00
因為一開始就預設女生做不久啊 越高薪的工作越有訓練交接的問題
作者: saylove33 (什麼東東的東)   2015-03-17 15:30:00
K大,所以這部分就是貢獻度差異,工作時間會影響薪資,那這樣算歧視嗎?
作者: kitten631 (未知帶來恐懼)   2015-03-17 15:32:00
問題是女生真的都做不久嗎? XD
作者: saylove33 (什麼東東的東)   2015-03-17 15:32:00
而論文中提到的僱主的認知要修正若為真,就解釋成其實女
作者: davidchew (阿進)   2015-03-17 15:32:00
這樣就不是歧視了 歧視意思是在其他條件相同之下 只有性別不同卻給不同薪資
作者: saylove33 (什麼東東的東)   2015-03-17 15:33:00
性員工沒有真的做的那麼不久.
作者: kitten631 (未知帶來恐懼)   2015-03-17 15:33:00
人都還沒來就先預設這個人會做不久不算岐視嗎
作者: roger29 (想不到)   2015-03-17 15:33:00
這問題不就跟四大畢業是不是一定會比私大的強一樣答案當然是未必 但是比例上當然是四大強的比較多
作者: saylove33 (什麼東東的東)   2015-03-17 15:35:00
當然不算阿,能力和工作時間本來在聘顧時就被預設了
作者: davidchew (阿進)   2015-03-17 15:35:00
如果有興趣可以去查一下 女性的勞動參與率 會發現女性在25-30歲左右 勞動參與率會下降 可能結婚 小孩。
作者: kitten631 (未知帶來恐懼)   2015-03-17 15:35:00
那雇用一個原住民,先預設他可能常常翹班喝酒所以先給
作者: saylove33 (什麼東東的東)   2015-03-17 15:36:00
就像R大講的,未必但是有比例.
作者: roger29 (想不到)   2015-03-17 15:37:00
所以好大學畢業的薪水高當然是不意外 大家也視為理所當然
作者: saylove33 (什麼東東的東)   2015-03-17 15:39:00
K大,那反過來說高級職缺要簽約做滿年限,不也預設了嗎?
作者: kitten631 (未知帶來恐懼)   2015-03-17 15:39:00
學經歷算在能力的一部分,我覺得挺合理的跟簽約的關係是?
作者: roger29 (想不到)   2015-03-17 15:40:00
純粹用男女去分群當然是不合理但是 男女對同一分工作的持久度可能會有統計上的差異就像是懷孕 產假之類的
作者: saylove33 (什麼東東的東)   2015-03-17 15:42:00
預設有可能做不滿年限,所以買保險要簽工作合約.
作者: roger29 (想不到)   2015-03-17 15:42:00
造成女生離職率或請假率較男生高
作者: kitten631 (未知帶來恐懼)   2015-03-17 15:43:00
這有點因果關係了,低薪,女生不爽,離職=>老闆:果然女生會離職XD或低薪=>經濟還是靠老公=>結婚生子離職 老闆:果然女生會離職
作者: davidchew (阿進)   2015-03-17 15:47:00
大家如果真的有興趣可以了解一下勞動經濟學 薪資差異跟歧視在裡面算是滿重要的討論課題
作者: arnold3 (no)   2015-03-17 15:47:00
能力強有本事給多一點很正常 看自己爭不爭氣而已
作者: kitten631 (未知帶來恐懼)   2015-03-17 15:48:00
所以這是結構性的問題,最後很多人還是會順應性別期待去做選擇,日子比較輕鬆
作者: davidchew (阿進)   2015-03-17 15:50:00
性別薪資差異本來就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完,不過至少有變好的趨勢~~
作者: kitten631 (未知帶來恐懼)   2015-03-17 17:08:00
勞動經濟學好像挺有趣的 可以請樓上指路或是推薦書籍嗎
作者: feliz5566 (快樂56)   2015-03-17 17:12:00
蠻舊的文章的 有興趣真的可以去翻翻勞動經濟學的書太硬吞不下去 橘子蘋果經濟學也有稍微提到一點現在主流解釋性別新資差異的因子 大概是"在職學習效果""總在職時間"、"女性自我選擇"、"離職風險"其實大部分的性別新資差異 都是市場機制下的產物哪個老闆會跟自己的荷包過意不去 至於是不是要算歧視至少目前學界主流是不這麼認為的
作者: kitten631 (未知帶來恐懼)   2015-03-17 17:42:00
就算非歧視好了 長期下來對性別的刻板印象和期待會使得想在業界發揮的女生"有志難伸" 這的確不公平同理 對工作沒興趣 喜歡回歸家庭的男生也是
作者: Doralice   2015-03-17 18:10:00
22k和過勞工時也是市場機制下的產物,並不是市場機制的產物就無需受限制
作者: NaiBooo (NaiBo)   2015-03-17 20:10:00
我待的前公司,和我同期進去的男同事學經歷各方條件都比我差,但因為公司潛規則男生薪水比女生就是高三千,日後也造成我離職跳槽的原因,我做事比較有效率精準完成度高,加班時數也多,但仍然沒辦法追過那三千元的性別差異,為何要繼續為公司賣命
作者: kitten631 (未知帶來恐懼)   2015-03-17 20:19:00
傳產很多這種起薪就不公平的
作者: amdyyu (amdy)   2015-03-17 21:47:00
大體而言事實是這樣 那怎麼確定一定是性別害的?還是共同點是性別而已?人人平等的情況下,只有障礙者能賣彩券,代表吹捧或歧視障礙者?
作者: kitten631 (未知帶來恐懼)   2015-03-17 22:21:00
公司有沒有潛規則 待一陣子就知道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