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二戰時北非多國作戰部隊的協調(2)

作者: puremonk (紫羅九音)   2021-05-01 09:07:45
參與十字軍作戰的南非第一師和第一旅(師長:布林克(George Brink, 1889-1971),
旅長:皮納爾(Daniel Pienaar, 1893-1942):
和大部分的國家一樣,戰間期的南非並沒有針對接下來可能的大戰作準備,而主要是以防
守為主。因此當1939年9月2日南非國會決議對軸心國宣戰之時,南非在軍事各方面的準備
均有不足:軍官訓練不足,軍備生產不足,軍士官兵尤其對於新一代的戰爭模式和所需的
訓練也沒有充分的認識;國內對於參戰意見分歧,占大部分的有色人種不但語言不通,通
常也對歐洲各國抱持著懷疑或敵視的態度。
當南非派出第一南非師赴東非參戰時,因為面對的是補給交通已被切斷且裝備相對落後的
義大利軍隊,都這些問題還不明顯;但是當肅清東非義軍後前往北非參加英軍預定在1941
年冬季發動的十字軍行動時,這些問題便開始浮出檯面:南非第一師的師長布林克和其麾
下的第一旅旅長皮納爾都在英國受過正規的參謀訓練,對於自己部隊的訓練仍有不足深有
體會;在六月中南非部隊聚集在梅爾沙馬特魯後,隨即開始對沙漠戰爭以及裝備的訓練,
以期能趕上接下來的大攻勢。但,由於需要防備軸心軍可能跳過多布魯克對埃及境內發動
攻擊,南非部隊花了很多時間在建立該地的防務,因此直到發動攻擊前夕,布林克和其麾
下指揮官認為南非部隊的建置和訓練仍然不足。南非指揮官們尤其擔心步兵部隊們在開闊
的沙漠地形中可能會遇到單獨面對敵方裝甲部隊的不利情況,因此屢次向上級請求撥派裝
甲部隊直接屬其麾下,甚至讓當時的南非總理史末資(Jan Smuts, 1870-1950)向第八軍
團指揮官孔令漢(Alan Cunningham, 1887-1983)反應此事。
雖然布林克在討論作戰會議細節的會議上收到保證當南非第一師和駐守多布魯克的守軍會
合後會調派「一些」巡航戰車到其麾下,但是依照英軍當時的戰車作戰教範這恐怕只是推
託之詞。但,在會議上他也得知裝甲部隊集中的第七裝甲師會「主動和敵方裝甲部隊決戰
」,且南非第一師的任務是「當敵方部隊已經被擊潰或是已經受到重大打擊後(固守占領
陣地)」,沒有能分到各式足夠的裝備一事一開始並沒有讓布林克特別擔心;他最擔心的
還是該師人員並不足額(只有第一和第五兩個步兵旅),且許多約好撥派給該師的各式車
輛直到作戰發動前半個月的11月2日都還嚴重不足。對此孔令漢則是語帶威脅的回應說如
此以來南非師的任務可能要轉為「不榮譽」的防守任務。布林克被迫接受,但在日記裡面
清楚記載了此事。
在發動作戰前夕的11月3到13日南非第一師才作了有限度的日間演習,相對之下紐西蘭師
早於10月8日起便已經作了一連串包含夜間行軍在內的大規模演習,也因此在整場十字軍
行動中南非部隊並不願意冒然在夜間行動。此外,過晚才撥派給該師的補給縱隊(該師在
編制中稱呼其為B縱隊)也是南非指揮官的另外一個擔憂:該縱隊大多為缺乏裝甲的普通
車輛,而南非部隊尚未發展出一個成熟的在運動戰中保護該縱隊的戰法;這個問題將會在
接下來的作戰中帶給該師極大的傷害。
英軍在1941年11月18日發動了十字軍作戰,雖然英軍一開始獲得了完全的奇襲效果,但是
卻成為一個兩面刃:一方面包含南非第一師在內的英軍主攻勢奇襲成功,在第二天便成功
奪取多布魯克要塞南邊的西地里齊機場,幾乎已經在目視範圍內的要塞讓英軍指揮官對接
下來和守軍會合的計劃過份樂觀;二方面英軍裝甲部隊在預先指定好的格布爾沙里看似擊
退了敵方裝甲部隊並給予重大打擊,更添增了英軍高層的樂觀氣氛。
事實上,由於天候不良加上一開始兩個裝甲師分駐兩地,隆美爾是採取審慎的按兵不動態
度而沒有急忙尋找決戰機會(隆美爾一開始的態度究竟是過份執著於攻擊多布魯克還是因
為不清楚敵軍的意圖而暫時按兵不動史學家各有看法),而英軍一開始所謂的「裝甲決戰
」根本沒有對軸心軍的裝甲師造成多大傷害。此外,比爾艾戈比的義軍裝甲部隊對英軍來
說也是個意外:根據義軍官方戰史記錄,在隆美爾再三要求之下,義軍高層在9月將義軍
阿里提裝甲師和部份部隊調動到整個防線的西南一帶佈防,而這個意外也讓英軍在調動裝
甲部隊應對方面舉棋不定。
第七裝甲師一開始派出第一次參加行動的第二十二裝甲旅試圖擊退阿里提師,布林克則在
19日收到命令在擊退比爾艾戈比的敵軍後南非第一步兵旅應該要占領並鞏固該地,但是一
個半小時之後收到該地仍然為義軍所佔領,看起來義軍規模和戰鬥力都出乎意料的強大;
最後第二十二裝甲旅遭到擊退(雖然其聲稱給予敵軍「重大打擊」),英軍官方戰史承認
損失22輛戰車並聲稱擊毀義軍50輛戰車;義軍官方戰史則承認損失34輛戰車,另外有15輛
無法行動但可修復,並聲稱擊毀57輛英軍戰車。英軍官方戰史也許刻意淡化了第二十二裝
甲旅的失敗:一些後來的史學家認為第二十二裝甲旅另有45輛戰車因戰損或機械故障而無
法行動或被迫暫時棄於戰場,亦即在短短一天和義軍裝甲部隊的攻防該旅可動用的裝甲兵
力已經折損一半。在確認比爾艾戈比仍有「可觀」敵軍兵力據守後,南非第一旅奉命接替
前往格布爾沙里的第二十二裝甲旅擔任「牽制」比爾艾戈比義軍的任務。
同一時間奪取了西地里齊機場的第七裝甲旅在更多部隊到達前奉命鞏固該地,因為比想像
中順利的進展讓英軍指揮官打算在西地里奇集中大部分裝甲兵力一舉突破和多布魯克守軍
會合。兼任守護攻擊方右翼和沿海步兵的第四裝甲旅在前兩天沒有多大戰鬥,僅在格布爾
沙里等待進一步的發展。20日隆美爾確認英軍主攻方向的確是西地里齊後,命令非洲軍的
裝甲師集中並從側面攻擊英軍:位於英軍右翼的第二十一裝甲師率先攻擊英軍側翼,雙方
的裝甲部隊短暫在格布爾沙里交戰,第四裝甲旅損失24輛戰車後撤退,控制戰場的德軍僅
損失3輛和損傷3輛戰車。甫離開的第四裝甲旅隨即遇到前往會合的德軍第十五裝甲師,在
一場短暫的交火當中再度被迫西撤,官方戰史記載第四裝甲旅損失了「超過40輛戰車」,
第十五裝甲師的戰鬥日誌則沒有提到當日有任何損失。亦即,在前三天的戰鬥中,英軍主
攻的三個裝甲旅已經有兩個裝甲旅戰鬥力量暫時減損了一半。
在穩住西地里齊的陣地後,英軍攻擊主力的第三十軍軍長高特(William Gott,
1897-1942)命令以步兵和砲兵為主的第七支援群接替第七裝甲旅的防務,同時命令南
非第一師的南非第五步兵旅推進一起協防該地。孔令漢同意此調動,並命令西地里齊的部
隊在21日凌晨應該配合預計發動突圍的多布魯克守軍一起進軍並試圖會合,一舉解多布魯
克之圍。這個偏離原本先擊退軸心軍裝甲部隊作戰方案的臨時調動將會讓英軍付出極大的
代價:遭到軸心軍各個擊破。
20日清晨南非第一步兵旅小心的往比爾艾戈比移動,隨即遭到義軍砲兵的攻擊;雙方砲兵
持續互相攻擊了整個白天,皮納爾報告該地的敵軍尚十分強大,建議以觀察牽制行動為主
以減少不必要傷亡,布林克隨之批准。當日下午4點南非第五步兵旅收到確認該旅將前往
西地里齊的命令並開始行動,但是布林克認為部隊應「減少夜間行軍」,隨即得到高特的
批准部隊在黃昏後應該停止行軍,等到天亮再繼續行動。
正當英軍主攻的步兵緩慢的前進或是執行牽制任務時,英軍暫時弱化不少的兩個裝甲旅和
德軍的兩個裝甲師在格布爾沙里短暫的激戰,並聲稱這3天已經擊毀軸心軍超過100輛戰車
;事實上德軍戰車損傷輕微,而兩個裝甲旅的戰力卻更進一步的弱化,無法在隔天支援西
地里齊的友軍。在認識到西地里齊的嚴重情況後,隆美爾命令非洲軍回援,並帶著第九十
輕裝師和其他砲兵部隊在21日的清晨趕到日漸縮小的多布魯克包圍圈,在千鈞一髮之際強
化了守軍力量;最終軸心軍擊退了早上試圖突圍的要塞守軍,並擊毀了守軍裝甲部隊109
輛戰車當中的60輛。原本預計馳援突圍部隊的第七裝甲旅遭遇則更糟:在預計出發前的半
小時,非洲軍的兩個裝甲師從東南方攻擊其側翼,幾乎摧毀該旅的所有裝甲部隊;當日原
本可作戰的戰車有141輛,在戰鬥結束後僅剩下28輛仍可作戰。
此時英軍高層再度對情勢判斷出現錯誤估計:他們錯誤將德軍裝甲師的撤退視為己方裝甲
部隊已經按照計劃成功擊退敵軍裝甲部隊,因此命令在沿岸的步兵部隊(紐西蘭師)沿著
濱海的巴爾比亞大道向多布魯克前進,和守軍「會師」。原本在後方守護英軍攻擊主力補
給線的南非第一師在當晚收到作戰情勢報告為「…擊毀敵軍戰車170輛…義軍正計劃撤退
…」,因此布林克對繼續作戰自然相對樂觀;事實上德軍當日僅損失12輛戰車,義軍在當
日和南非第一步兵旅的牽制砲擊下亦僅損失8輛戰車。他在當晚命令南非第五步兵旅將B縱
隊留在後方,並在隔日前進到西地里齊鞏固陣地;但,該旅卻把B縱隊給帶到西地里齊陣
地南方,而接下來這個無保護的補給縱隊也將首當其衝的成為敵軍裝甲師的突破目標。
在幾乎摧毀了第七裝甲旅後,德軍兩個裝甲師稍退往北方並沿著濱海公路展開,準備下一
步的攻擊:隆美爾較保守的認為要確保多布魯克的圍城防線,非洲軍軍長克魯威爾(
Ludwig Cruwell , 1892 – 1958)則認為應該要在西地里齊陣地南邊持續運動戰摧毀敵
軍;結果則是兩個方向各派一個裝甲師,各自準備下一步的行動。但英軍並沒有把握這次
德軍分兵的機會攻擊,一方面也是己方裝甲力量損失過大,二方面則是誤以為擊敗敵軍裝
甲部隊讓英軍過分執著在完成作戰的最後目標:和突圍守軍會合。高特在22日下午1點30
分命令南非第一步兵旅也應往前往西地里齊陣地協助南非第五步兵旅鞏固該地,布林克同
意並命令皮納爾準備和第二十二近衛旅交接後前進,但是皮納爾堅持要在該旅完全接替防
務後才願意開始行軍,並回電說必需要等到下午5點30分才能開始行動。
同一時間,緩慢前往西地里齊陣地的南非第五步兵旅因為北方仍未停歇的戰車對戰暫時在
陣地以南的高地處駐紮觀察情勢;假定南非第一師應該已經集中的高特隨之命令其在下午
1點30分對西北方德軍步兵駐守的178號高地發動攻擊。但是這個攻擊支援過少且事前偵察
不周,攻擊部隊包含指揮官在內蒙受了25死90傷或被俘的損失,敵方則毫髮無傷。皮納爾
的數次拖延和布林克支持其不願意在夜間行軍的意圖讓英軍上級只能改命其在隔日白天再
前往西地里齊陣地。
皮納爾的拖延在其他指揮官看來簡直不可思議:紐西蘭師在其官方戰史明白記載其困惑,
認為皮納爾早就事先收到提醒且數次的確認過命令的時間和目標,他應該早就知道這次會
是牽扯到夜間行軍的調動;再者,在數日後,皮納爾無事且準確的帶領部隊夜行軍撤退到
後方,從紐西蘭師的角度看實在沒有任何理由拖延而讓其姐妹旅暴露在敵軍的威脅之下。
記載南非步兵團級部隊戰史的作者則更直接了當敘述了一些次級指揮官的看法:他們強烈
的質疑皮納爾的行為,認為其行為是棄南非第五步兵旅不顧的愚行;作者另外記載了皮納
爾的反駁,其認為在英軍裝甲部隊無法及時給予支援的情況下,就算前往馳援也是同歸於
盡。皮納爾的這個態度將持續幾乎整場北非沙漠戰役,並在英軍最後防守埃及大後方的艾
拉敏引爆英軍高層的不悅和衝突。
正當事情不能更加不順時,22日下午軸心軍指揮官注意到英軍正在西地里齊集結部隊,決
定先一步進攻:下午2點20分過後不久,德軍第二十一裝甲師首先從北方對西地里齊陣地
發動攻擊,同時間其戰車團則從西方攻擊英軍裝甲部隊的側翼;結果是在短暫的激戰後軸
心軍重奪西地里齊陣地,同時讓才喘息沒多久的英軍第七裝甲師的三個裝甲旅總共僅剩下
149輛可作戰的戰車(第二十二、七、四裝甲旅分別剩下34、15、100輛可作戰的戰車);
當晚第十五裝甲師從東南方奇襲,衝散了英軍第四裝甲旅旅部,俘獲了包含該旅旅長在內
的17名軍官150名士兵以及35輛戰車。最後一個相對完整的裝甲旅遭到此一重擊也確定了
短時間之內英軍第七裝甲師將不再具有左右作戰結果的力量;事實上在可作戰的戰車數量
方面,軸心軍暫時佔有數量優勢,而暫時失去作戰能力的第四裝甲旅和尚未恢復戰力的剩
餘2個裝甲旅也代表英軍的步兵必須靠自己了。
儘管在當晚11點30分接到了西地里齊淪陷的消息,布林克仍然對情勢相對樂觀;事實上隆
美爾已經決定集中所有的戰車對英軍西方的突出部陣地發動主要攻勢,意圖一舉擊敗英軍
攻擊主力,而南非第五步兵旅將首當其衝。英軍的高級指揮官別無選擇,只能把所有可調
動的戰車集中起來,以南非第五步兵旅的陣地為中心建置一個臨時的防守陣地:剩下30輛
可作戰戰車的第二十二裝甲旅駐守其西側,主要組成是步砲兵的第七支援群則駐守其東側
;南非第五步兵旅分散其步兵和砲兵駐守陣地的北東西三個方向,南方則是無防備呈散開
態勢延綿數平方公里的B縱隊。雖然要求其南非第一步兵旅應該「緊急」的加入南非第五
步兵旅,布林克仍然誤以為第七裝甲師加上從濱海公路前進的紐西蘭師和步兵戰車部隊足
以擊敗敵軍的裝甲攻擊;事實上第七裝甲師仍處於半癱瘓狀態,而紐西蘭師的2個步兵旅
和大部分的濱海英軍部隊還遠在其東方24公里遠的卡普左-索倫一帶緩慢前進中。
隆美爾計劃集中兩個裝甲師從英軍陣地北方發動一次聯合攻勢,一舉擊破英軍並和往東北
方試圖會合的義軍阿里提師會師,但是克魯威爾計劃第十五裝甲師應該帶著兩個裝甲師的
戰車團在英軍東邊和阿里提師會師,之後再向北攻擊壓迫英軍向北邊的軸心軍防線退卻並
一舉殲滅之;德軍指揮官並不知道這樣一來自己的裝甲部隊和一半的步砲兵將會和英軍部
隊混雜交纏在一起。該計劃成功與否和能不能對英軍造成奇襲息息相關,但是就這方面是
失敗的:23日拂曉時,英軍東南方陣地的防守部隊開始回報敵方戰車縱隊的蹤跡,隨之偵
察部隊也確認了南方敵軍部隊往西移動的事實,甚至於衝散了一部分B縱隊的車輛,但是
陣地的指揮官們一開始並不信任此報告;指揮官們顯然認為南非第一步兵旅應該是馬上就
要到達並在南方和該旅會合,但實際上勉強趕到的只是該旅非戰鬥部隊的補給和後勤縱隊
,皮納爾拒絕在夜間讓戰鬥部隊行軍的決定讓一些沒貫徹此命令的後勤部隊超前了其戰鬥
部隊,增加了會合的難度。
德軍在12點30分成功和阿里提師在陣地西南方會合,並在下午2點30分集結完畢呈一字排
開準備發動攻擊。正當情勢逐漸危急之時,整晚都在陣地中確認情勢的高特建議南非第五
步兵旅將一些戰防砲調動到南方(也許還調動了少許第七支援群的砲兵部隊),在千鈞一
髮之際強化了該旅面向南方的防禦力量:德軍方戰鬥日誌記載著下午集結部隊的動作受到
敵軍強大砲兵部隊的阻撓,且回報敵方陣地「10公里寬,8公里深…超過100門火砲以及些
許戰防砲…」。中午時分,北方的德軍部隊開始砲擊(目的可能是為了分散陣地守軍的注
意力),下午2點左右英軍偵察部隊回報「敵軍部隊集結…一字排開並面向北方…」;下
午3點55分南非第一師師部和南非第五旅的聯繫突然中斷,僅留下該旅無線電操作員「等
等…」的最後聯絡:德軍在下午4點正式開始攻擊,超過160輛的德軍戰車和超過100輛的
義軍戰車,協同裝載在卡車當中一起前進的2個步兵團穿過四散逃竄的B縱隊朝著南非的陣
地突擊;雖然南非部隊「英勇的抵抗」並「戰至武器被毀為止」,且其縱深陣地和密集砲
擊帶給攻擊方慘重的傷亡,卻無法改變最後的結果:晚上7點30分布林克接到南非第五步
兵旅求救的急電,說明其「遭敵方戰車部隊夾擊」且「傷亡慘重」,7點45分接到該旅旅
部最後的消息:「遭到超過100輛敵方戰車攻擊」後,才確認英軍裝甲部隊在前4天的作戰
中慘敗於敵軍,自己的一個步兵旅已經在一場不對等的戰鬥中遭到摧毀:南非第五步兵旅
旅長阿姆斯壯(Bertram Frank Armstrong, 1893 - 1972)及旅部遭俘,並承受了224死
379傷及超過2800被俘的損失,剩餘的殘兵則往東散逃到英軍第七支援群的陣地中。
戰史學家大多認為軸心軍這場攻擊是一次慘勝:參與攻擊的160多輛德軍戰車有72輛被毀
,大量的裝載車輛以及軍士官傷亡;第十五裝甲師的裝甲團2位營長皆傷亡,6位連長傷亡
5人,許多戰車或步兵的指揮官也都死傷慘重;南非部隊絕望的掙扎為英軍十字軍行動的
最後勝利做了重要的鋪路:奧欽列克在給史末資的信中不保留且貼切的讚美南非部隊「英
勇…在敵軍戰車面前戰至最後一彈…」,軸心軍的優勢被打消大半,而英軍仍然有相對完
整的兩個步兵師、一個戰車旅、一個獨立的步兵旅和許多砲兵仍然完好無缺;擊敗軸心軍
裝甲部隊的計劃雖然失敗,但是英軍將用數量獲得最後勝利。
在事後報告上,布林克指出許多弊端:部隊訓練、裝備熟悉度皆不足;步兵部隊和陣地指
揮官無法和裝甲部隊或是空軍直接取得聯繫或是求援;此外指揮高層的情勢判斷和現實狀
況存在重大偏差。儘管如此,這些問題在接下來的半年並未得到顯著改善,英軍也將在加
查拉一戰中付出更慘痛的代價。
作者: TK421 (TK421)   2021-05-01 16:05:00
作者: gametv (期待著今天)   2021-05-01 17:21:00
作者: paradoxmani (with or without you)   2021-05-01 19:39:00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21-05-03 23:34: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