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南北戰爭中的馬隊 [10]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21-02-27 15:40:06
向堪薩斯城挺進
在放棄強攻傑弗遜城之後,南軍密蘇里兵團向西行軍,但是因為官兵紀律廢弛、裹脅來的
新兵只能步行,輜重和戰利品還擴充至五百輛馬車之多,平均每天只前進十五英里,機動
性盡失。
南軍一路上和北軍民兵駁火,也曾殲滅少量城鎮守軍,最主要者為十月中旬攻佔格拉斯哥
,不過南軍走走停停,浪費不少時間佇足,留戀於燒殺搶劫。
北軍的應對雖然略顯遲緩,但也已經成形,密蘇里軍區的騎兵數次壓迫南軍的殿後部隊,
讓南軍必須保持警戒;第十六軍的兩個步兵師也自聖路易啟程跟上。
由於堪薩斯民兵拒絕出境戰鬥,柯蒂斯花費好幾天才說服少量單位同意稍微跨出州外,北
軍邊境兵團僅能及時派遣兩個志願單位的騎兵旅到密蘇里州的列克星頓駐紮,這支部隊在
十月十九日的戰鬥中被逐出鎮外,但成功後撤至小藍河西岸,再次組織遲滯防禦。
南軍在二十一日抵達並試圖強渡小藍河,北軍此時得到少量堪薩斯民兵增援並繼續抵抗,
南軍耗費一整天才佔領西岸與鄰近的獨立城。普萊斯此時面對著北軍的夾擊,無論是希望
將對方各個擊破還是往南撤退,都必須再闖過大藍河。
西方的蓋茨堡會戰:西港會戰與礦溪之戰
南軍在十月二十二日對大藍河防線發動攻勢,雖然柯蒂斯部署了更多部隊,畢竟防線太漫
長,終於被南軍找到缺口突破,柯蒂斯只能後撤至堪薩斯城的近郊,與不願跨出州外的民
兵會合。普萊森頓的騎兵師在同一天已經闖至獨立城,再次攻擊南軍的殿後部隊,後者陷
入苦戰,入夜之後才脫身。
普萊斯涉過大藍河之後,意識到自己遭到前後包夾,不可久留,因此準備掉頭向南撤退,
他下令要謝爾比和費根的兩個騎兵師向堪薩斯城郊的西港進攻,馬爾馬杜克則試圖防守大
藍河,爭取時間讓輜重能夠脫離戰場。
這就導致了十月二十三日的西港會戰,此役被比喻為「西方蓋茨堡」,是外密西西比河戰
區最大的會戰。普萊斯在十月初深入密蘇里州腹地時據稱有約一萬兩千人之多,不過一路
上有所傷亡和脫隊,此時只有不足九千人,還包含數百名赤手空拳的裹脅兵丁;相較之下
,駐守在堪薩斯城市區與西港的邊境兵團就有一萬五千人以上,普萊森頓的騎兵師又有四
千餘人,合計超過兩萬兵力。北軍第十六軍因為行軍較慢和判斷有誤,沒趕上戰鬥。
普萊斯在當天清晨向西港發動攻擊,但遭遇邊境兵團的猛烈反擊而受挫,戰況一度陷入僵
持,雙方都利用地形與屏障進行駁火。此時柯蒂斯在一名當地居民的幫助下,成功帶著一
個炮兵連迂迴至南軍側翼,隨即以縱射迫使南軍敗退。
另一方面普萊森頓則在激戰後強渡大藍河,並威脅著要切斷南軍的退路,致使南軍在全線
敗退的情況下決定緊急脫逃。普萊斯將赤手空拳的新兵旅列成陣線虛張聲勢,再加上放火
焚燒植被以阻攔敵軍前進,這才勉強以謝爾比的騎兵鐵旅團擔任後衛撤離戰場。
西港會戰因而以南軍大敗收場,不過南軍敗而不潰,仍在伴隨輜重向南一路劫掠;北軍則
將民兵解除動員,只以志願騎兵追擊,並於十月二十五日再次趕上南軍。
十月二十五日清晨,北軍騎兵先是在「貿易哨」和南軍後衛交戰,俘虜少量官兵並迫使敵
方後撤;接近中午時分,北軍前鋒發現南軍主力仍在掩護輜重涉過礦溪,因為交通壅塞而
進度頗遲、隊伍混亂,當下決定不等主力抵達,直接以兩個騎兵旅、合計兩千多人,撲向
南軍兩個騎兵師共六千多人!
北軍的攻勢一開始挨了南軍的排槍齊射和炮擊,遭到遏制,不過南軍倉促應戰之餘,陣行
雜亂而無法發動反衝鋒。北軍在軍官的鼓舞下再次前行,並以後膛卡賓槍和左輪手槍迅速
開火。北軍裝備全為後膛槍,部分更是史賓塞七響槍;南軍的輕武器則多半是前膛槍、只
有少數是單發後膛槍,火炮也部署太靠前而被攻擊,駁火中不敵,又眼看北軍主力陸續抵
達、企圖自側翼包抄,終於在北軍的衝擊下由後撤演變成潰退。
普萊斯在目睹慘敗後,只好緊急調回原本領頭前進的謝爾比回來殿後,掩護部分潰退官兵
和馬車脫離追擊,但仍於過程中傷亡千餘人,馬爾馬杜克師長和費根師的一名旅長被俘;
北軍傷亡僅約兩百人。
礦溪之戰結束後,北軍又在當天傍晚和十月二十八日追上南軍,但是都被謝爾比大致擋下
,沒能全殲南軍密蘇里兵團。普萊斯在艱苦的狀態下倒是焚毀了不必要的馬車和物資,也
代表劫掠的備案目標同樣破產,更別提一路上有越來越多官兵脫隊或被俘。
最後一場戰鬥發生在十一月四日,南軍在七日退入阿肯色。普萊斯最後撤回阿肯色的兵力
只剩下不足四千人,這場遠征因此是一場徹底的失敗。
普萊斯遠征中的騎兵運用
普萊斯的失敗,主要源自於他對騎兵作戰的全然無知。雖然指揮著三個騎兵師又有當地游
擊隊與同情者當嚮導,他接連選擇錯誤的攻擊目標,又容許部隊浪費時間停留在城鎮上劫
掠和犯罪,是游擊戰與運動戰的典型負面範例。
相對的,北軍固然有諸多防務上的架構問題,但是能夠用騎兵的遲滯作戰去爭取時間,以
及發揮機動力進行夾擊,最後終能投入優勢兵力並遂行追擊。
普萊斯遠征中,雙方的騎兵雖然多有騎馬衝戰,但也經常是下馬步行,尤其是在陣線攻防
的時候,下馬才方便隱蔽身形和裝填彈藥進行槍戰。可以說在全軍都由騎兵構成的情況下
,馬隊經常要兼任步兵的任務,形成龍騎兵的概念。
一個顯示出騎兵騎馬戰術特徵的案例是礦溪之戰,北軍在追擊時為了把握機會而騎馬衝擊
,並派遣部分官兵試圖包抄;南軍因為是被突襲而顯得慌亂,結果也是在騎馬的情況下接
戰。此役因為雙方輕武器火力懸殊,並且南軍指揮鏈在壓力下崩潰,導致南軍雖有兵力優
勢卻幾乎被打垮。
南軍唯一的亮點是謝爾比,他嫡系的鐵旅團無愧其外號與過往四次奔襲戰的經驗,幾乎每
一次敗戰都擔任殿後部隊並成功掩護撤退,可以說是南軍在外密西西比河戰區最精銳的番
號,作戰能力已可算上一流。
討論完外普萊斯的最後遠征,接下來就可以看向曾任普萊斯上級長官的范多恩,他在維克
斯堡作戰中的表現和死因,以及同時期活躍於周邊戰場的雙方騎兵群雄。
附註:范多恩的死因我之前在板上提過,這次會講詳細一點XD
作者: detonator (犬之愛)   2021-02-27 17:48:00
太棒了
作者: daviddogtw (郎心狗吠)   2021-02-27 20:07:00
好文推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21-02-28 18:41:00
推 非常精彩
作者: MotleyCrue (克魯小丑)   2021-02-28 22:15:00
好文推 一次看這麼多篇舒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