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gt (王契赧)
2020-10-04 17:56:11看起來鈕先鍾的角度應該是從整個帝國發展的戰略角度來看
這些魏晉南北朝的軍事人物,當然會覺得沒什麼戰略可言。
因為大部分五胡十六國和晉國,都在為自己帝國生存而努力
這些小帝國王國都有立即被鄰國或後起之國消滅的危險
彼此衝突也很頻繁,那自然是局部戰術比大戰略重要
因為很可能幾次戰術失敗,你就要亡國了啊,還談何大戰略??
尤其是像後涼西秦南涼這種小國,一次戰術失敗,敵軍就到了
自己首都門前了,根本就是生死存亡關頭,大戰略一點意義都沒有
※ 引述《s386644187 (痕風幻滅)》之銘言:
: 鈕老師在著作《中國戰略思想史》中,將諸葛亮和曹操歸入第八章的漢朝
: 讚為黃昏前的兩顆明星,而對於兩人去世後,第九章的魏晉南北朝僅用了15頁篇幅
: 且多是對朝代的背景解析和批判,幾乎沒有進行戰略戰術上的解析
: 只稍微談了下淝水之戰為僥倖,並痛斥這時代是戰略思想的衰退期,毫無研究價值
: 在那樣長久的黑暗期中,雖然戰亂不停,生民塗炭,但從戰略的觀點來看,那些戰爭
: 幾乎毫無研究的價值,對於戰略思想既不能提供任何啟示,對於戰爭藝術也不能提供任何
: 範例。在歷史上可以算是決定性會戰者只有淝水一戰(385 A.D.)而已。但若從戰略觀點
: 來分析,則苻堅之敗是由於許多非軍事因素所導致,尤其是其兵力雖在數量上佔有巨大優
: 勢,但內部卻有太多的弱點,幾乎只能算是烏合之眾。反而言之,晉軍之勝只能算是僥倖
: ,而非在戰略上有任何杰出的表現。
:
: 至於在此階段,要想從歷史記錄中去尋找戰略家,真是屈指可數,也許很難數得上十
: 個人,例如謝安、謝玄、王猛、桓溫、劉裕等部只能勉強上榜而已。
: 這評價是否太過武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