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關於中國網友口中,大明軍備已標準化

作者: montmartre (montmartre)   2019-12-04 12:04:27
所謂的大明軍備全國"標準化",是網路上明粉的吹噓。陜西這邊軍匠做的,跟山西這邊軍匠做的,標準尺寸就是不一樣,絕對兜不上來,搞不好就算是同一批軍匠做的,上一批的尺寸跟這一批也有可能是不合的。也別講後來明廷要仿造紅夷大砲時,直接到福建廣東抓民間鐵匠進京,因為公家軍匠的品質與技術實在太糟糕了。許多人也說大明朝已經有標準化的概念,例如會給出鳥槍長幾寸,管口直徑幾寸,彈丸幾刃,火藥幾刃等數據,但要仔細想,這樣就夠了嗎?你光靠這些十分簡陋的數據,還是會造出槍口大小不一,槍管厚駁不一(因為每隻槍管的內外徑不一樣),槍管長短ꐊㄓ@,蛋丸大小不一的鳥槍來,然後就會發生你的彈丸塞不進別支槍隻的窘況。在武器數模化的部份,大明差西方多多了。如果連數模化都做不到,跟別人談啥我比對方還標準化,規格還更不雜亂?
有時看中國文獻,要仔細想清楚,這書只是百科全書性質的?還是現實出現過的編裝表,還是只是後代文人的道聽途說,那真是差很多的。我舉兵錄為例,兵錄上出現的,不代表現實上就出現過,例如趙世偵那奔雷銃,就沒聽過哪路明軍有裝備過,那火龍出水等就別講了。還有那紅夷砲的部份,看到上面有鏈彈尖彈片彈分彈等彈種就以為明軍也已經擁有,那更是大錯特錯。兵錄關於紅夷砲的部份,是抄自西班牙柯拉多於1586年寫的實用砲兵手冊。
雖然熱蘭遮城日記不是作戰報告,雖然東印度旅行記只是某位VOC傭兵的親身經歷,但把它與相關明鄭史料一比,在過程與細節上,誰是一團漿糊,誰更像小說演義,大家應該一目瞭然。
作者: montmartre (montmartre)   2019-12-04 12:07:00
關於明朝火砲數模化的部份,可參考尹曉冬教授的博士論文,16、17世紀傳入中國的火砲製造技術與彈道知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