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測繪八通關駐在所 速射砲見證布農族歷史

作者: GETpoint (擲雷爆卦)   2019-07-16 21:25:23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1907160112.aspx
測繪八通關駐在所 速射砲見證布農族歷史傷痛
最新更新:2019/07/16 15:44
https://imgur.com/Dlayrco
八通關越道路上華巴諾駐在所留有建築物,花蓮縣文化局執行「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
,委託調查團隊深入山林進行測繪,其中留存於砲庫的3吋速射砲整體保存狀況良好。(
花蓮縣文化局提供)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傳真 108年7月16日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16日電)八通關越道路上華巴諾駐在所留有建築物,花蓮縣文
化局委託調查團隊深入山林進行測繪,從日治時期留下的3吋速射砲、生活器皿等,見證
百年前布農族人的歷史傷痛。
1920年台灣總督府為威嚇拉庫拉庫溪流域驃悍的布農族人,於大分社東南方斷稜制高點,
設置華巴諾駐在所及砲台;如今駐在所建築群及3吋速射砲依然存於山林中。
為推動此具歷史文化價值的遺跡與文物的記錄保存工作,花蓮縣文化局依文化部「再造歷
史現場專案」計畫,委託木本設計公司,進行華巴諾駐在所測繪計畫,包括測量繪製現況
及復原圖,建立文物清冊,並製作駐在所建築群1/50復原模型。團隊於6月底至7月初入山
,進行為期9天調查工作,步行過程十分艱辛,調查成果相當豐碩。
花蓮縣文化局表示,20世紀初日本帝國殖民統治勢力進入拉庫拉庫溪流域,強勢收繳布農
族人賴以維生的槍械,以致1915年引發「喀西帕南事件」、「大分事件」等襲警情事。
當時總督府為有效鎮壓布農族人,於1919至1921年間沿著拉庫拉庫溪南岸山腰闢築八通關
越道路,東段全長約83公里,沿線設置多達46處的警察官吏駐在所。
華巴諾駐在所於1920年設置,配置5名巡查及6位警手,建築群包括駐在所本體、雙拼宿舍
、砲庫、廁所及澡堂等,還設置3吋速射砲、山砲、舊砲各1門。
調查團隊6月30日入山,步行3天約40公里,自華巴諾山稜線東北側溪谷上切700公尺至標
高1924公尺的華巴諾山。日治時期闢建的華巴諾支線幾乎崩毀,在經驗豐富的布農族協作
高瑩山帶領下,調查隊伍通過溪谷許多險峻地形抵達駐在所。
花蓮縣文化局指出,此次調查有許多新發現,譬如從諸多板材背面發現明顯的手工不規則
鋸紋、天井或地板下方使用邊角料及原木當支撐材。木材使用檜木、鐵杉、台灣杉、闊葉
木等,顯示大多為就地取材。
此外調查團隊發現駐在所左右兩側有明顯的增改建痕跡,部分材料品質明顯優於原建;在
增建的橫梁上發現用於包覆的新聞報紙,印有「美崙斷層湧泉」標題,報導時間為1926年
,證明深山駐在所建築也會使用外購木材。
調查團隊還發現砲庫門口地板鋪設大片石板,在雙拼宿舍後側有蓄水池與爐灶、東南側有
公共澡堂、木炭窯、引水路等遺構;也發現許多清酒瓶、鑄鐵鍋以及杯碗瓷器等生活器皿

最引人注目的是留存於砲庫的3吋速射砲,砲身、上部托架、砲架、移動桿仍存,砲輪已
佚失,整體保存狀況良好。依據國立台灣博物館研究人員林一宏研究,這門3吋速射砲是
1903年俄國普提洛夫工廠生產,於日俄戰爭中日本所獲的戰利品,其中6門發配予台灣總
督府討伐原住民。
花蓮縣文化局長江躍辰表示,透過對八通關越道路東段豐富的歷史遺跡的深化研究,及布
農族人登山嚮導協助,不僅豐富這條世界級的登山健行路線的文化厚度,開展歷史魅力,
並為在地族人奠定登山產業的創生契機。(編輯:林沂鋒)1080716
https://imgur.com/J1s3pgI
花蓮縣文化局依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委託木本設計公司,進行華巴諾駐在
所測繪計畫,包括測量繪製現況及復原圖,建立文物清冊,並製作駐在所建築群1/50復原
模型。(花蓮縣文化局提供)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傳真 108年7月16日
https://imgur.com/2JmeheI
花蓮縣文化局依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委託木本設計公司,進行華巴諾駐在
所測繪計畫;調查團隊在增建的橫梁上發現用於包覆的新聞報紙,印有「美崙斷層湧泉」
標題,報導時間為1926年,證明深山駐在所建築也會使用外購木材。(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傳真 108年7月16日
https://imgur.com/I0vW2GN
1920年台灣總督府為威嚇拉庫拉庫溪流域驃悍的布農族人,於大分社東南方斷稜制高點,
設置華巴諾駐在所及砲台。花蓮縣文化局依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委託木本
設計公司,進行華巴諾駐在所測繪計畫。(花蓮縣文化局提供)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傳真
108年7月16日
作者: peterlee97 (瑋美絕倫迷)   2019-07-16 22:08:00
作者: hedgehogs (刺蝟)   2019-07-16 22:38:00
山上真的很多寶物
作者: sangotai (數不盡她牆後的燦爛千陽)   2019-07-17 00:00:00
長知識
作者: YJJ (MrYJJ)   2019-07-17 00:13:00
在平地就會被挖掉了
作者: blackace (人若無臉天下無敵)   2019-07-17 00:30:00
建這些哨所應該很花錢...
作者: PsMonkey (痞子軍團團長)   2019-07-17 00:49:00
其實以當時山上人來人往的程度可能不算太花錢吧
作者: AaronWang (工作在鴻海)   2019-07-17 07:50:00
當時有便宜的殖民地人力可以用
作者: wucn (noname)   2019-07-17 10:05:00
跟開發山林為帝國帶來的收益相比,蓋哨所養哨所的錢是零頭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9-07-17 10:06:00
其實新殖民地曾賠本很久,投資大於受益
作者: charogne (熱帶夜)   2019-07-17 10:56:00
二次大分事件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19-07-17 12:24:00
山地派出所,算陣城嗎?
作者: ejsizmmy (pigChu)   2019-07-17 18:54:00
也不能這麼說收益的事,現在日本神社全部的木頭都是臺灣紅檜主要,臺灣的稻米產量也是補足了日本內需問題,那個是金錢無法衡量的
作者: cksxxb (胖小喵)   2019-07-17 19:16:00
日本神社的木頭很多都是光復後賣的
作者: g3sg1 (ACR入手!)   2019-07-17 22:22:00
明治神宮第二鳥居的好像就是光復後買來的
作者: ofpurity (love twiggy)   2019-07-18 04:57:00
日本神社鳥居都是跟國民黨買的 這樣要怪在殖民地上XDDD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9-07-18 08:00:00
其實主要是後期由於經濟制裁,國際木材限運,加速了對台灣木材需求,當與戰爭期間掛鉤,自然聯想到的字是掠奪不過實際上是商業貿易的一般原物料交易而已主要是供應一般建築市場需求,雖然日本確實也很愛拜拜不過鳥居只是小市場山地哨所,主要還是為一般治安問題,不管山林有沒有收益,山民暴亂會造成更大負面
作者: balka312   2019-07-18 08:29:00
可憐的族人
作者: geniusroger (神犬小威)   2019-07-18 08:33:00
十年前去看的時候那尊砲還躺在地上或許是另外一尊?更正,15年前左右。。。
作者: Aotearoa (長白雲之鄉)   2019-07-18 12:56:00
大分事件的 Dahu Ali 後來撐到1933年才與日本政府和解很不簡單
作者: ejsizmmy (pigChu)   2019-07-18 19:25:00
會有山地哨所有一部分也是因為開採要上山經過領地不然日本學清政府那樣畫一塊區域不要進去就好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