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財政面上的鴉片戰爭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16-10-26 02:15:00
※ 引述《Nomic ((Nomis))》之銘言:
恕刪大部分。
: 鴉片戰爭時期中、英雙方的財政規模,可見下表(單位:萬英鎊/萬兩):
:
: 英國 中國
: 年份 收入 支出 收入 支出
: 1840 5,200/15,600 5,300/15,900 1,301/3,904 1,194/3,581
: 1841 5,200/15,600 5,400/16,200 1,287/3,860 1,245/3,734
: 1842 5,700/17,100 5,500/16,500 1,291/3,872 1,238/3,715
附上一點點補充。
前陣子在板上曾討論到鄂圖曼陸軍,這裡給一個比較的數字,來源是:
Breaking the Spell of the Baron de Tott: Reframing the Question of Military
Reform in the Ottoman Empire, 1760-1830 (Virginia Aksan)
在1760-1770這十年間,英國東印度公司以印度兵為主的陸軍總共耗費八百萬英鎊,
其部隊規模約在英國籍官兵四千人和印度兵兩萬六千人之數。
1768年,鄂圖曼在與俄國開戰的前夕有了兩千萬到三千萬kurus的軍費開支,
以9-10kurus=一英鎊來算,相當於兩百至三百萬英鎊,且是鄂圖曼當時年度稅收的兩倍;
換句話說,當時鄂圖曼的稅收大概是一百五十萬英鎊。
當然,1760年和1840年代不能隨便相比,但是如果照Nomic大所述,清朝在這段期間的
稅收應該沒有顯著的提升,反而可能有下降一點,這樣就能得知鄂圖曼的稅收在1770年代
很可能只有清朝的六分之一不到。
如果想要問鄂圖曼在十八世紀下半葉為什麼相較於西方國家變得那麼弱,這個稅收的數字
就已經給出了答案。之前看關於馬拉塔、邁索爾和錫克等印度政權的書,也經常提到這些
政權的經濟難以支撐強大的正規陸軍,所以才會陸續敗給BEIC。
話說回來,清朝相對來說其實已經是很有錢了(和其他衰敗的國度相比),但是軍事素質卻
依然不怎麼高,至少看起來應該是連鄂圖曼或馬拉塔都不如,這就怪不得經濟了。
作者: Nomic ((Nomis))   2016-10-26 08:28:00
大推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6-10-26 08:38:00
因為清廷常例銀有不少是拿來養滿人,戶部常例銀裡面光養京師八旗就占400萬兩,戰爭還要另計,而八旗的戰鬥力嘛.....
作者: Lordaeron (Terry)   2016-10-26 09:03:00
意思是說,能打的叫不動,叫得動的不能打。
作者: chuckni (SHOUGUN)   2016-10-26 11:33:00
八旗後來戰鬥力不行了啊,晚清只有僧格林沁的蒙古八旗打出一點名堂,不都依賴團練的新軍打?但這些新軍叫不太動,已經有點軍閥影子了
作者: peterlee97 (瑋美絕倫迷)   2016-10-26 15:31:00
我記得看過一個戰例是將是法軍數百對清軍10萬 結果10萬的大敗... 法軍沒人陣亡...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6-10-26 15:33:00
八里橋?
作者: nanshinner (白河)   2016-10-27 06:24:00
大推
作者: su281   2016-11-22 16:10:00
八里橋僧王鐵騎大概三四萬,法軍陣亡好像1~2人,大砲膛炸所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