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keins (Paragraph 11, confirm)
2016-06-08 20:51:46: ※ 引述《uniski (夢想航海的水瓶)》之銘言:
: : 二戰期間空對艦的攻擊有炸彈和魚雷兩種,而二戰後因為飛彈科技的發展現在空對艦的
: 主
: 魚雷不是這麼好玩的
: 對於空射魚雷來說,它的射角跟速度都是非常嚴格要求的,如果不對,魚雷就沒用
: 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時候,空射魚雷才剛研發完畢...狀況其實也不好(西方國家也是)
空投魚雷的開發之前就已經有了,
珍珠港的是淺水用的特別款。
: 魚雷的速度限制四百多公理
: 入射角要越平越好
重點還是在魚雷入水時的姿態必須穩定(雷體先著水會導致魚雷失效),
至於飛機速度快慢的限制主要還是看魚雷的設計。
日本是沒太大的問題,
因為速度限制比魚雷機的飛行速度還高。
美國的話就很有口皆呸,110節速度跟15m高度限制是怎樣?
而且這種條件下的可靠度還是其爛無比:
戰前演習測試的魚雷投下後正常航行機率只有十分之一,
開戰兩年後的1943年中,在一次大規模的投放測試的分析結果中,出現以下的數字:
投放總數105條
36%:Cold run(魚雷未啟動)
20%:沉入水中
20%:魚雷航路偏移
18%:定深錯誤
2%:跑到海面上
31%:正常走行
(總數超過100%的原因是有些魚雷同時出現兩種以上的問題)
: 還要低空射,還要飛往軍艦預估方向(因為魚雷要時間游過去)
: 等1941年之後,飛機的速度都起碼五百起跳
攻擊機的話還沒這麼快,
美國的艦上魚雷機在整個二戰時期都沒到達這個水準,
日軍的流星出來也已經沒機會上船了。
: 另外炸彈的戰術更靈活,例如高空平射、低空用俯衝轟炸或是跳彈
別鬧了,高空對航行中艦艇投彈的命中率根本不能看。
太平洋戰場請不要考慮滑翔炸彈之類的特殊場合,謝謝。
: 所以其實珍珠港之後就...比較沒用了.(至少我自己的認知是這樣,錯了跟我說)
錯得很離譜。
: 另外更靈活的是潛射魚雷,戰績豐厚
: 日本的艦射魚雷就算了,那個打沉自己的可能都還比較多
....你真的有熟這一塊嗎?
:
作者:
BUMAS (中年人)
2016-06-08 20:57:00出現了!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風炭)
2016-06-08 20:59:00IJN有試著研究空射氧氣魚雷 沒有成功就放棄了
而且比例最高的竟然是Cold run? 這甚麼鳥東西w
作者: darksnow 2016-06-08 21:18:00
TBF技術只有1930年代中期標準,在1940年初戰爭打起來時記錯代號,應該是TBD.
作者:
BUMAS (中年人)
2016-06-08 21:21:00從15m進步到730m..已經不是進不很大而已了,根本砍掉重練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風炭)
2016-06-08 21:26:00我以為TBF評價也不太好?
作者: darksnow 2016-06-08 21:28:00
問題嚴重的是SB2C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風炭)
2016-06-08 21:40:00SB2C很爛名聞遐邇....
作者:
swatteam (Kimi Chen)
2016-06-08 22:25:00所謂的二級狗娘養SB2C
作者:
jetzake (加菲貓)
2016-06-08 22:26:00TBF組員生還率頗高 光這點就值得好評了TBD曾經被人家整隊掃光 TBF至少耐打得多
作者:
fetoyeh (小葉)
2016-06-08 23:05:00TBF後來還掛雷達 能算是預警機的祖先嗎?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風炭)
2016-06-08 23:17:00我是有印象日本飛行員戰後飛TBF表示這東西好笨重...
作者: beiowolf0615 (十五狼) 2016-06-09 00:09:00
TBF的優點就是耐打又"穩重"。
作者: kagerobis (kagerobis) 2016-06-09 00:19:00
不過TBF中途島初次上陣六架也只有一架回來就是...回來那架一人機上陣亡兩人重傷
作者:
hazel0093 (heart-work.info)
2016-06-09 00:23:00日本航母不是到後來都不裝魚雷?
作者:
BUMAS (中年人)
2016-06-09 00:37:00沒有吧,直到最後都還在開發新的艦攻阿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風炭)
2016-06-09 01:08:00IJN最後是艦攻艦爆系統合一 作成流星了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風炭)
2016-06-09 01:22:00幹你田中阿XD
SB2C沒有珍珠港事變,應該就被砍掉了,測試一堆包
作者:
Oswyn (Oswyn)
2016-06-09 12:06:00二戰後後期日本沒了空優,美國又有了VT引信真的沒什搞頭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風炭)
2016-06-09 12:12:00Homare引擎因為工業力差距做不出來影響巨大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風炭)
2016-06-10 00:14:00Homare我看了些討論是說設計很先進但是工業底子不夠煉金與鑄造等等能力都有差 1942設計完成到1944才放量
作者:
katana89 (æœˆæœˆç«æ°´æœ¨é‡‘金)
2016-06-10 06:12:00推 "你真的熟這塊"嗎
作者:
g3sg1 (ACR入手!)
2016-06-10 14:37:00艦攻艦爆合一是後來的潮流嗎? 美國A-1當初設計也是這樣
作者:
BUMAS (中年人)
2016-06-10 19:44:00飛機技術夠了,能力夠強就可以這樣搞阿現在的艦載機都是艦攻+艦戰啦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風炭)
2016-06-10 20:08:00為了突穿防空 艦攻速度越來越快 艦爆要裝的炸彈越來越大最後就是兩者合一拉 wiki的流星開發簡介有說
作者:
defenser (☆機械å¼å¤©ç§¤â˜†)
2016-06-12 02:39:00發動機夠強,要作出艦攻爆戰合一也不是問題(美帝限定)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風炭)
2016-06-12 10:14:00也沒有美帝限定拉....Homare熟成太慢了 還是氣動優先問題
作者:
jetzake (加菲貓)
2016-06-12 15:13:00艦戰艦攻艦爆合一的其實都有 好不好用是另一回是...現代出現的F35看起來很威 海軍空軍還是一堆毛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風炭)
2016-06-12 16:14:00以都是攻擊機來說還能理解 三者合一就亂來了F35實際上還是分不同構型 而且毛多的像毛球一樣
作者: yenyen0403 (彥彥) 2016-06-12 18:53:00
反艦飛彈問世 就是另一個時代了 魚雷/鐵殼炸彈都得讓
作者:
defenser (☆機械å¼å¤©ç§¤â˜†)
2016-06-12 21:54:00反艦飛彈早期要實用化也沒那麼容易,小一點的射程短、大一點的射程長、卻必須要笨重的大飛機才能載在魚叉出現前,美帝海航是先用百舌鳥打敵艦雷達、再扔鐵殼炸彈攻擊敵艦本體的
作者: LostRanger 2016-06-15 02:52:00
推有口皆呸
作者:
eszerfrm (smallchu)
2016-08-14 23:44:00魚雷機很吃空優,美國前期魚雷機編隊損失比例超極高,中期改去南洋群島跟菲律賓打雜,直到有空優之後才重新重用......
那是人類總體戰的時代,資源無限時專用機較好但敵人在元老院的時代,錢要花的泛用多工多用途才能在money限制下兼顧數量與戰力。防空時全部都是空優機,攻擊時也每架都是戰轟。
作者:
eszerfrm (smallchu)
2016-10-27 08:44:00所以我提出的論點是合理的,因為沒有空優時都是用戰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