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平均而言軍隊中的弓兵比例?

作者: KoujikiOuji (古事記王子)   2016-02-11 14:38:50
恕刪一部分。
※ 引述《yhvhyod (四宅公子)》之銘言:
: 請問這麼吃資源的兵種平均而言軍隊中的比例到底有多少?
: (原本想直接轉文的,不過權限變了囧rz。)
: 該怎麼說呢,基本上只要是冷兵器時代都OK。
: 因為弓兵不可能是速成兵種,應該是有一定規模的大型軍隊才會配置。
: 不然的話就經濟考量與訓練期來說用槍兵或弩兵更實用。
: 所以一般而言在不考慮極端狀況下,大型軍隊的弓兵訓練比大概是多少?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338000976.A.FCE.html
上面這篇文的下半部有大略提到唐宋間近戰與遠射兵器的比例變化,權充參考。
: → saltlake: 我國似乎沒有投石兵? 01/15 21:36
朝鮮和日本的投石兵和當地的風俗息息相關;這兩個地方都有端午佳節石合戰的
風尚,每年固定時間互丟石頭練準頭,所以投手們才有辦法累積經驗,不會臨時找不
到人或者有人投沒準頭。
中國據我所知只有一個地方有類似的風俗,河北井陘。連《明史》〈兵志〉在提
及民兵時都特別寫了一筆:「井陘有螞螂手,善運石,遠可及百步」。井陘的螞螂手
和日、朝一樣,並非憑空出世,而是因為當地從金、元以來就有「打麻郎」的風俗,
即在元宵佳節(快到了。不是端午)眾人祭拜麻郎神並且互砸石頭。而當地人所謂的麻
郎神則是拳師始祖,拜其神者即所謂麻郎手(應即《明史》所載螞螂手。按:麻郎不知
所謂為何,螞螂在當地土語中則是蜻蜓的意思):
「麻郎神者,拳師奉以為祖,歸其教而謁拜之,輒號麻郎手。每年正月十六日起
至二十日止,鄉民各居高崗,以巨石擊頭,曰『打麻郎』。雖親屬罔顧,殘體破顱,
以俟一人殞命,乃君(因為「群」之誤)曰:麻郎神見收矣,年歲必豐。群將死者火於
神前,繞廟稱賀。」
(雍正《井陘縣志》卷一。轉引自趙世瑜《狂歡與日常》(北京,三聯書店,2002)
,頁57)
和日本、朝鮮一樣,這樣互相扔石頭也被政府視為陋習,屢次下令禁止,而當地
人也都屢勸不聽,屢禁不止,一直延續到清代。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6-02-11 15:21:00
沒羽箭表示: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6-02-11 19:18:00
看起來軍隊的戰力真的必須有一定的仿真訓練
作者: Hartmann (銀之朔風)   2016-02-11 20:13:00
作者: tony121010 (我是來亂的)   2016-02-11 21:04:00
這風俗很多地方有,甚至臺灣也有佳東跟鹿港都有紀錄
作者: vt1009 (古雷)   2016-02-11 22:20:00
現代人不就扔雪球水球泥巴番茄 看來這是一種本能
作者: tony15899 (急速せんこ~)   2016-02-12 12:35:00
蠟筆小新戰國大合戰裡面那個才是實戰用的拋石吧??短距離互丟應該不具實戰意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